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的阅读教学似乎走入了误区:教师俯下身子一直在和学生对话,但更多是认知型对话,少有思维型对话;师生间的对话过于随意散乱,课堂看似热闹实则偏离目标;教师注重呈现学生的个性生成,缺少对话过程中的智慧引导;对话越过了朗读,泛化甚至泛滥了情感体验……下面就采撷一些听课片断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与反思。
一、少一些认知型对话,多一些思维型对话
开学初听了一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整节课教师按照“开课导入——通读全文——讲解重点段——拓展回顾”的流程讲授,条理十分清晰,学生也规规矩矩,可自始至终感觉差了一点什么:词句段篇的教学很扎实,孩子始终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似乎是令教师骄傲的教学场景,却少了一丝“情感的温度”。
一节课的认知型对话始终这样工整规矩丝丝入扣,按时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却显得单薄而缺少情感的互动,更缺少孩子个性化体验。读课文的环节,一学生起来读书,只基本读通了,教师却评价:读得很好,这是多么美丽的青海湖啊!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直接把自己的感悟丢给学生,大大削弱了对话的效果。看似对话,实则仍是旧瓶装新酒的满堂灌模式,令人遗憾。
另一节古诗诵读课《出塞》则给了笔者完全不同的感受。课堂上教师没有过多的追问,而是把古时战场上的悲壮与哀伤丝丝入扣地融于诗句的诵读中。她的语气时而柔和时而激越,课堂上学生静静地聆听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始终只围绕着“抓住诗句想象感受戍边战士的心情”来展开,充分带动学生和文本情感的共鸣。相比前半节课的沉静思考,课堂的后半部分孩子们激情奔涌,大声讨论,仿佛跟随着诗人来到了一千多年前苍凉奔放的大漠。
课堂必须是有温度的课堂。这温度来源于师与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对话间情感的表达,也来源于教师弯下腰来的真诚倾听与理解。认知型对话固然需要,但发散思维型对话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精神成长,让四十分钟的课堂厚重饱满,充满生命的张力。
二、对话要紧抓教学目标
课堂对话作为一种促进课堂教学的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而不能随心所欲,将课堂对话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使每一环节有明确的目的,精心预设语言,这样才不会使课堂上的对话成为一种散乱的无效行为。
听二年级《今天我很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小朋友们在家里都喜欢做什么呀?
生1:帮妈妈扫地。
生2:给奶奶捶背。
(后面几个孩子的意思大体也是这样)
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生3:我在家什么也不用做。
师:还有呢?
生4:我妈妈也不要我做事,要我做好作业就行了。
生5:我有一次帮妈妈洗碗摔破了一个,妈妈很生气。
生6:我爸爸妈妈也都不让我做事情。
(孩子的话匣子打开后,谁也不甘示弱,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完了还想说,但无一例外,都和主题无关。教师也许是出于对学生与众不同“个性”的欣赏或认同,并无过多引导,直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
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对话已然处于失控状态,而教师却未加妥善引导,使话题偏离了主旨。教师过分追求课堂对话的生成性及个性化表达,而迷失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教材,这种课堂对话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无效甚至负效的对话。
三、对话不能越过朗读
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还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语文学习中的一切体验与感悟都来源于真真切切的朗读。课文中存在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意境和情愫,这是语文特有的性质,又何必那么多“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说点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的问题呢?有了感悟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读”才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组织语言来表达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因此,与其在课堂上逼着学生“对话”,倒不如真真切切“读书”,只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才有独特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达意的空话。课堂对话切不可跳过朗读变成抛开文本的天马行空。
在课堂对话中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有更多火花碰撞的智慧瞬間,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学堂。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学校)
一、少一些认知型对话,多一些思维型对话
开学初听了一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整节课教师按照“开课导入——通读全文——讲解重点段——拓展回顾”的流程讲授,条理十分清晰,学生也规规矩矩,可自始至终感觉差了一点什么:词句段篇的教学很扎实,孩子始终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似乎是令教师骄傲的教学场景,却少了一丝“情感的温度”。
一节课的认知型对话始终这样工整规矩丝丝入扣,按时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却显得单薄而缺少情感的互动,更缺少孩子个性化体验。读课文的环节,一学生起来读书,只基本读通了,教师却评价:读得很好,这是多么美丽的青海湖啊!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直接把自己的感悟丢给学生,大大削弱了对话的效果。看似对话,实则仍是旧瓶装新酒的满堂灌模式,令人遗憾。
另一节古诗诵读课《出塞》则给了笔者完全不同的感受。课堂上教师没有过多的追问,而是把古时战场上的悲壮与哀伤丝丝入扣地融于诗句的诵读中。她的语气时而柔和时而激越,课堂上学生静静地聆听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始终只围绕着“抓住诗句想象感受戍边战士的心情”来展开,充分带动学生和文本情感的共鸣。相比前半节课的沉静思考,课堂的后半部分孩子们激情奔涌,大声讨论,仿佛跟随着诗人来到了一千多年前苍凉奔放的大漠。
课堂必须是有温度的课堂。这温度来源于师与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对话间情感的表达,也来源于教师弯下腰来的真诚倾听与理解。认知型对话固然需要,但发散思维型对话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精神成长,让四十分钟的课堂厚重饱满,充满生命的张力。
二、对话要紧抓教学目标
课堂对话作为一种促进课堂教学的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而不能随心所欲,将课堂对话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使每一环节有明确的目的,精心预设语言,这样才不会使课堂上的对话成为一种散乱的无效行为。
听二年级《今天我很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小朋友们在家里都喜欢做什么呀?
生1:帮妈妈扫地。
生2:给奶奶捶背。
(后面几个孩子的意思大体也是这样)
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生3:我在家什么也不用做。
师:还有呢?
生4:我妈妈也不要我做事,要我做好作业就行了。
生5:我有一次帮妈妈洗碗摔破了一个,妈妈很生气。
生6:我爸爸妈妈也都不让我做事情。
(孩子的话匣子打开后,谁也不甘示弱,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完了还想说,但无一例外,都和主题无关。教师也许是出于对学生与众不同“个性”的欣赏或认同,并无过多引导,直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
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对话已然处于失控状态,而教师却未加妥善引导,使话题偏离了主旨。教师过分追求课堂对话的生成性及个性化表达,而迷失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教材,这种课堂对话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无效甚至负效的对话。
三、对话不能越过朗读
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还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语文学习中的一切体验与感悟都来源于真真切切的朗读。课文中存在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意境和情愫,这是语文特有的性质,又何必那么多“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说点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的问题呢?有了感悟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读”才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组织语言来表达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因此,与其在课堂上逼着学生“对话”,倒不如真真切切“读书”,只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才有独特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达意的空话。课堂对话切不可跳过朗读变成抛开文本的天马行空。
在课堂对话中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有更多火花碰撞的智慧瞬間,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学堂。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