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语文课应该有精彩的对话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的阅读教学似乎走入了误区:教师俯下身子一直在和学生对话,但更多是认知型对话,少有思维型对话;师生间的对话过于随意散乱,课堂看似热闹实则偏离目标;教师注重呈现学生的个性生成,缺少对话过程中的智慧引导;对话越过了朗读,泛化甚至泛滥了情感体验……下面就采撷一些听课片断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与反思。
  一、少一些认知型对话,多一些思维型对话
  开学初听了一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整节课教师按照“开课导入——通读全文——讲解重点段——拓展回顾”的流程讲授,条理十分清晰,学生也规规矩矩,可自始至终感觉差了一点什么:词句段篇的教学很扎实,孩子始终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似乎是令教师骄傲的教学场景,却少了一丝“情感的温度”。
  一节课的认知型对话始终这样工整规矩丝丝入扣,按时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却显得单薄而缺少情感的互动,更缺少孩子个性化体验。读课文的环节,一学生起来读书,只基本读通了,教师却评价:读得很好,这是多么美丽的青海湖啊!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直接把自己的感悟丢给学生,大大削弱了对话的效果。看似对话,实则仍是旧瓶装新酒的满堂灌模式,令人遗憾。
  另一节古诗诵读课《出塞》则给了笔者完全不同的感受。课堂上教师没有过多的追问,而是把古时战场上的悲壮与哀伤丝丝入扣地融于诗句的诵读中。她的语气时而柔和时而激越,课堂上学生静静地聆听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始终只围绕着“抓住诗句想象感受戍边战士的心情”来展开,充分带动学生和文本情感的共鸣。相比前半节课的沉静思考,课堂的后半部分孩子们激情奔涌,大声讨论,仿佛跟随着诗人来到了一千多年前苍凉奔放的大漠。
  课堂必须是有温度的课堂。这温度来源于师与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对话间情感的表达,也来源于教师弯下腰来的真诚倾听与理解。认知型对话固然需要,但发散思维型对话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精神成长,让四十分钟的课堂厚重饱满,充满生命的张力。
  二、对话要紧抓教学目标
  课堂对话作为一种促进课堂教学的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而不能随心所欲,将课堂对话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使每一环节有明确的目的,精心预设语言,这样才不会使课堂上的对话成为一种散乱的无效行为。
  听二年级《今天我很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小朋友们在家里都喜欢做什么呀?
  生1:帮妈妈扫地。
  生2:给奶奶捶背。
  (后面几个孩子的意思大体也是这样)
  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生3:我在家什么也不用做。
  师:还有呢?
  生4:我妈妈也不要我做事,要我做好作业就行了。
  生5:我有一次帮妈妈洗碗摔破了一个,妈妈很生气。
  生6:我爸爸妈妈也都不让我做事情。
  (孩子的话匣子打开后,谁也不甘示弱,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完了还想说,但无一例外,都和主题无关。教师也许是出于对学生与众不同“个性”的欣赏或认同,并无过多引导,直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
  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对话已然处于失控状态,而教师却未加妥善引导,使话题偏离了主旨。教师过分追求课堂对话的生成性及个性化表达,而迷失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教材,这种课堂对话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无效甚至负效的对话。
  三、对话不能越过朗读
  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还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语文学习中的一切体验与感悟都来源于真真切切的朗读。课文中存在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意境和情愫,这是语文特有的性质,又何必那么多“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说点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的问题呢?有了感悟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读”才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组织语言来表达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因此,与其在课堂上逼着学生“对话”,倒不如真真切切“读书”,只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才有独特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达意的空话。课堂对话切不可跳过朗读变成抛开文本的天马行空。
  在课堂对话中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有更多火花碰撞的智慧瞬間,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学堂。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学校)
其他文献
课堂上没有追问省察,学生的言语生命即使得到阶段性的丰富,也难以保鲜。基于文本的追问,正是培养学生言语生命的自觉省察和追问意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培养学生的文本追问意识有哪些视角呢?笔者现以《陈情表》为例,管窥基于文本的追问视角的选取。  一、文字陈述视角——为何是“陈”情,而不是“诉”情?  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咬文嚼字,品出文字的浅表层意思,更要品出文字深处的情感和意味;既要关注文字的内涵意蕴,也要
枪口安装体积较大的制退器弹匣位于握把左侧,而非握把后方  在2021年2月21~25日的阿布扎比IDEX 2021防务展上,匈牙利Sero国际公司展出了GM3M半自动反器材步枪。其是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发射14.5×114mm枪弹,该弹是目前用于反器材步枪威力最大的枪弹。为了降低射击时巨大的后坐力,该枪除枪口安装体积较大的制退器外,还采用常用于火炮的枪管长后坐原理。枪弹击发后,闭锁在一起的枪管及枪
足迹追踪术是一门科学,其中有许多内涵与奥秘!“漫画吧”在这里为您展现特种部队的技能之一:脚印追踪——
《背影》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全文不足1500字,朱自清先生却把父子间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文是经典之作,不少教师认为,没有教师的讲解无法挖掘经典的魅力。笔者用“356”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没有使经典失色,反而让经典更添光辉。  一、定向导学  定向导学是“356”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模块。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有下发导学案、整体感知、明确任务并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环
一、从“高、大、上”到“小、真、实”  部分教师在确定校本教研的选题时,为使选定的主题能显得“高、大、上”,十分热衷紧跟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潮流问题和热点问题。关注这些问题无可厚非,对这些大视角、宽纵深的问题进行思考,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但是,有效的校本教研非常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注重升华鲜活的教学经验,以此促进日常的教学活动。另外,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则更希望能从“接地气”的经验
“让学”主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学的无限潜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性如何体现?可通过精心策划,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好的策划,能环环相扣、前后呼应,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深化课堂的主题服务。  学校课题中期评估,得上一节公开课,我选择了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分两课时上完。第一课时熟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主
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促使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的体验?笔者以“纱巾”为辅助器材,以小学三年级基本运动“后滚翻”为教学内容,将体育与美育相结合,设计了一节体育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镜头一:准备部分的纱巾操,强心健体,展示了整齐美和健康美。  准备部分,教师教学生做了一套自编的纱巾操。这套操共有五节,分别是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和踢腿运动。做操之前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达到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法”的目的呢?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为例,从三方面来分析:  从“趣”中切入,引导学生自读。《尊严》一文讲述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年轻的哈默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面前的食物,坚持以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篇故事内容简单却极
《摆一摆,想一想》是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探索实践活动课。本节课通过把一定数量的珠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弄清楚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出来的数就不同。重点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抽象的“位值”概念,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动手摆学具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自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一年级新版语文教材使用已近一个学期。笔者在使用中发现,这本被称为“部编本”的教材除外观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外(开本更大,图文更美观),在编排思想上也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一、凸显知识目标  以往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编者围绕单元主题选文时,更多关注的是人文性,而忽略了知识的训练。这样处理的结果,是让广大语文教师拿到一篇课文时,往往不知道究竟要教什么。  新版教材采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