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文献综述及45例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本文报告45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在心力衰竭或肺功能障碍程度相当严重时候,心电图的改变往往很典型,有助于确立本病的诊断。2.本文45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有以下几个特征:①QRS低电压者17例(37.7%),电轴右偏者35例(77.7%),出现S1Q3图形者21例(45.6%);②肺性P波30例(68%),P-R段压低超出0.05毫伏者24例(54.9%),3.顺钟向转动者100%;4.右心室肥厚或右束支传导阻滞者32例(71%),无右心室肥厚或右束支传导阻滞者13例(29%)。3.对有怀疑病例,应通过继续复查,结合临床检查加以确诊,记录右胸前区导程应尽可能加做V3R,V4R或其下一,二肋间隙的图形。4.本文对右心室肥厚心电图的改变作了扼要讨论。

其他文献
1957年亚洲甲型流行性感冒首先在我国暴发,以后波及全球,发病率一般在20-40%之间,也有高达60%者。病死率在0.01-4.4%之间,死亡者主要为老年、幼儿与孕妇,伴有慢性呼吸道或心血管系统疾患者。有些病例虽经各种抗菌素治疗,也未能收效。Смородинцев氏曾以抗流感免疫血清局部应用预防流感;或以静脉与肌内注射,治疗伴有病毒性肺炎的流感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Жданов氏亦曾提及丙种球蛋白
期刊
我站于1959年3月份起,共收治传染性肝炎7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其疗效显著。
期刊
近年来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除了病毒分离及血清学反应外病毒包涵体的检查在诊断上亦甚有意义。
期刊
肝结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困难,一般认为少见。自肝脏活体组织检查问世以来,肝结核在临床上始有确诊之可能。近年国内外杂志均有零星报导。Lichtman氏在肺结核尸体解剖中发现有肝结核者占50-80%,Torrey氏记载为63%,Lorentz氏发现多至99%。因非罕见应引起临床医师之重视,有人主张对发热原因不明之病人应考虑肝活体组织检查。本文3例有原因不明的发热并伴有肝肿大,为探索发热之原因施行
期刊
去冬今春湖南部分地区流行脑脊髓膜炎,澧县津市一带发病较多,并有不少暴发性病例。为了挽救急症和便于农村集中收治病人,我院内科曾使用磺胺嘧啶和青霉素联合48小时短程疗法,300余例的治愈率为95.4%,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使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次疗法,治疗80例,效果尚佳,今将结果报告于下,以供参考。
期刊
我国传染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在解放前很少资料可查。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动了群众,对传染性肝炎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流行病学、临床和化验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少成绩。
期刊
毒毛旋花子苷K首由Trancel氏(1905)以之作静脉注射治疗心功能不全,并得到一定效果,以后逐渐被世界临床家所注意。但由于有些医师应用不当,使部分病人遭到不幸,因此英美医学界引以为戒,不常采用。以往我国很多医师根据英美文献,对此药的使用顾虑颇多;又因此药须静脉注射,有时药物外漏刺激组织;此外剂量亦不易掌握;所以多年来毒毛旋花子苷K在我国应用不广。经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我国近年连续报告毒毛旋花子苷
期刊
传染性肝炎的危害性在于它的高度传染性,造成广泛的流行,病程较长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病人恢复健康,避免转为慢性或肝硬变的可能性。在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中我们对它了解得最少,因此,在防治方面也比较缺乏完善的办法。本病虽然是消化道传染病,但是对它的流行情况和特点目前尚没有满意的解释。比较长的潜伏期和无黄疸非典型病例占的比例较大,是调查本病流行病学上存在的两个大困难,因此,就无法肯定本病除由消化道或注射传染外
期刊
患者,男,30岁,哈萨克族,务农,新疆精河县一区人。于1956年12月14日,以双目失明两年,腹内有硬块一年,及全身生疙瘩一月而入院。患者于两年前,双目逐渐失明。当时无经肿、脓性分泌物、疼痛或羞明、流泪等症状,四方求医,终未治愈。一年后,于左上腹部发现一硬块,比手略大,并逐日增长,至今已充满全腹。自觉腹胀、气短,不能平卧。一月以来,先在左腋窝生一疙瘩,继而泛发于头颈、右腋窝、腹股沟、及股内侧,并依
期刊
为了进一步探究黄连素在感染性疾患的治疗价值,我们于1959年1、2月间应用口服黄连素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0例,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类似的经验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到,兹将初步经验报导于后。另有10例或因于用黄连素前曾用磺胺类药物,或因呕吐而较早地停用黄连素,均未包括在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