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每节科学课都是由多个活动组成的,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材料的原因往往使有些活动超过了预设的时间,进而影响到其他的活动,导致课堂探究效率低下。主要表现有:
1.材料使用要求不清,影响实验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这是针对原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而言的,但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让他们动手做,而没有在操作方法,步骤上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以至于学生不能形成统一正确的科学结论,影响实验结果。
2.材料选择远离生活,不能满足需求。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会精心准备一些精制、特制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这其实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而一件普通的东西却能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
3.材料准备脱离学生,淡化主体作用。很多时候,科学老师都是自己准备材料,有时需要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材料或物品,也会发动学生一起来准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生能如期把符合老师要求的材料带来的概率是很小的。
4.材料内容品种繁多,探究流于形式。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我们仪器室的材料也有所增加,而我们有的老师看到材料就用,而没有对材料的使用的效果进行筛选,实验中学生看到品种繁多的实验材料固然会兴趣高涨,但也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探究的本身关注不够,最终会导致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流于形式。
那么怎样科学组织探究材料,才能确保学生探究的效率呢?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二大方面:
一、材料选择要有科学性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课,教师就选择了土豆、泡沫、木头、橡皮泥、铁块、装满水的玻璃瓶六种典型的物体,它们放入水中有沉的,有浮的。而沉在水里的物体要使它浮起来办法更多了,选择的这些典型的物体,有的可以借助漂浮物,有的可以减轻它的重量,有的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有的可以增加水的密度,当然有的也可以几种方法并用。这些材料的选择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迸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利用这些典型的材料,依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实验,在操作中验证假设,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受快乐,提高了课堂探究的效率。
二、材料呈现要有结构性
在许多的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没有等老师交待完实验要求、实验步骤等,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桌上的材料,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希望出现的,这样,给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课堂探究的效率。探究材料放在哪里,探究材料何时呈现显得非常重要。
1.材料的摆放要合理。实验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必需品,有的教师课前把材料摆放在实验桌上,有的摆在抽屉里,有的则摆放在教室的四周或某一角落。材料的摆放地点有时将直接影响探究的深度和活动的效度。
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课,在小组讨论方法之前先在大屏幕上出示老师提供的材料,给学生以启迪。实验时各组的组长再到教室后面的“材料超市”去取,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材料,自己去操作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他们始终站在学习的第一线,为需要而学习,为满足而探究,为发展而努力。
2.材料的呈现要适时。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三四年级学生,如果过早出现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有结构的材料如果出现的时间不恰当,也会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效率。
如在教学《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一课时,老师准备了很多球、车、磁铁等小玩具,先让学生自主玩,玩得差不多了,教师一句问话:“谁来说说听到老师让你停下来的时候,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物体停下来的?”很自然就引入探究活动当中去。这里,材料的公开使用,上课一开始就呈现材料,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呈现才能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率。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不同,提供材料的方式与时机不同,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教学思想。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提高探究型学习效率的基础和保证,同时教师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探究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成为效率的课堂。
每节科学课都是由多个活动组成的,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材料的原因往往使有些活动超过了预设的时间,进而影响到其他的活动,导致课堂探究效率低下。主要表现有:
1.材料使用要求不清,影响实验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这是针对原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而言的,但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让他们动手做,而没有在操作方法,步骤上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以至于学生不能形成统一正确的科学结论,影响实验结果。
2.材料选择远离生活,不能满足需求。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会精心准备一些精制、特制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这其实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而一件普通的东西却能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
3.材料准备脱离学生,淡化主体作用。很多时候,科学老师都是自己准备材料,有时需要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材料或物品,也会发动学生一起来准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生能如期把符合老师要求的材料带来的概率是很小的。
4.材料内容品种繁多,探究流于形式。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我们仪器室的材料也有所增加,而我们有的老师看到材料就用,而没有对材料的使用的效果进行筛选,实验中学生看到品种繁多的实验材料固然会兴趣高涨,但也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探究的本身关注不够,最终会导致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流于形式。
那么怎样科学组织探究材料,才能确保学生探究的效率呢?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二大方面:
一、材料选择要有科学性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课,教师就选择了土豆、泡沫、木头、橡皮泥、铁块、装满水的玻璃瓶六种典型的物体,它们放入水中有沉的,有浮的。而沉在水里的物体要使它浮起来办法更多了,选择的这些典型的物体,有的可以借助漂浮物,有的可以减轻它的重量,有的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有的可以增加水的密度,当然有的也可以几种方法并用。这些材料的选择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迸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利用这些典型的材料,依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实验,在操作中验证假设,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受快乐,提高了课堂探究的效率。
二、材料呈现要有结构性
在许多的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没有等老师交待完实验要求、实验步骤等,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桌上的材料,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希望出现的,这样,给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课堂探究的效率。探究材料放在哪里,探究材料何时呈现显得非常重要。
1.材料的摆放要合理。实验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必需品,有的教师课前把材料摆放在实验桌上,有的摆在抽屉里,有的则摆放在教室的四周或某一角落。材料的摆放地点有时将直接影响探究的深度和活动的效度。
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课,在小组讨论方法之前先在大屏幕上出示老师提供的材料,给学生以启迪。实验时各组的组长再到教室后面的“材料超市”去取,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材料,自己去操作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他们始终站在学习的第一线,为需要而学习,为满足而探究,为发展而努力。
2.材料的呈现要适时。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三四年级学生,如果过早出现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有结构的材料如果出现的时间不恰当,也会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效率。
如在教学《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一课时,老师准备了很多球、车、磁铁等小玩具,先让学生自主玩,玩得差不多了,教师一句问话:“谁来说说听到老师让你停下来的时候,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物体停下来的?”很自然就引入探究活动当中去。这里,材料的公开使用,上课一开始就呈现材料,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呈现才能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率。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不同,提供材料的方式与时机不同,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教学思想。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提高探究型学习效率的基础和保证,同时教师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探究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成为效率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