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行动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作示例】
  晨风悄悄地拨开了雾霭的帷幔,阳光穿透树叶的空隙,照在矮墙上,忽地,记忆的潮水瞬间涌上,那碗香甜的白米粥又一次撲面而来。
  奶奶天生是个操劳的命,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她承包。随着时光渐渐流逝,奶奶的身体大不如前,胃病也偶尔来敲门。平日里,都是奶奶照顾我的日常起居。也许正是因为奶奶的细致照顾,我从未自己做过一次饭,甚至是烧过一次开水。
  那天放假回家,晚饭爸妈出去应酬,只留下奶奶和我在家。晚饭时,我突然觉察出异样:奶奶从药箱里翻出几片药,吃完,便走进房间,关门休息了。我想一探究竟,轻轻推开门,见奶奶盖着厚厚的被子躺在床上,外面浅浅的月光照在她脸上,让她的脸更加显得苍白无力。也许听见了动静,她虚弱地说:“孙女啊,饭吃完,碗放在水池里,一会儿我洗。”
  “奶奶,咱们去诊所挂水去。”我担心她的病情。
  “不要花那个冤枉钱,忍一忍就过去了。”奶奶说。
  我无奈地看着她,感到十分心疼,于是,我决心好好照顾她。
  “胃疼,那就暖胃,煮粥给她喝呀!”我想。于是,在网上搜了些方法。说干就干,我来到厨房,打开煤气灶,烧开水,眼看水快要沸腾了,却发现米还没有淘好,便赶快舀了几勺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米在锅中慢慢地熬煮着,氤氲的水汽蒸腾而上。我又在家中寻了些枸杞、红枣、百合等,洗净放入锅中,一起熬煮。快要煮沸时,我拿起勺子在锅中慢慢搅拌,像平日里奶奶做的那样。
  过了一会儿,粥终于好了,我小心地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粥,用毛巾包裹住碗壁,端到奶奶房间,轻轻拍了拍奶奶的肩膀。奶奶闻声,睁开微闭的双眼。我连忙拿过一个抱枕,放在床头,让她倚靠着。我轻轻地从碗中舀了一勺粥,在嘴边慢慢吹着,不怎么热了,才送到奶奶嘴边。奶奶愣了愣,想移开勺子,却被我阻止了。
  “我自己吃吧,不要你喂。”
  我没有听从她的话,坚持用勺子喂她。奶奶终于放弃了,接受我的“喂食”。就这样,我一勺一勺慢慢地喂她,那时的我,极像平日里照顾他人的奶奶。
  不知怎的,我想到平日里只懂得接受别人照顾的自己,心中不禁闪过一丝愧疚,这次说干就干的行动,让我认识了一个最好的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胜过那千言万语的誓言!
  夜晚,风吹过,流星坠入河湾,似那碗粥的温度,亦如那次行动的爱意,撞入我的胸膛,留下一袭月华在心间绵延,脑海里又浮现起喂奶奶吃粥时的幸福情景……
其他文献
在布拉格,耳边听到的是德语、法语、捷克語,偶尔也会听到英语,很难听到汉语。听不到汉语,找不到人说汉语,我是一个孤儿。  看到一家餐厅,用汉字写着“中华饭店”,我走了进去。老板和服务员都是欧洲人,都不会说汉语。老板看我像中国人,就向后厨喊了一嗓子。  一个厨师穿着工装和我说汉语,他是台湾人。他说:“我不会烧东北菜。”我说:“只要是中国菜,你烧啥我都爱吃。”他狡黠地看了一眼老板,说:“你要是不饿,咱俩
孤独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时常觉得自己孤独。孤独感,课外之时,尤为深冽。  父母,即使是周末也总是早出晚归。小时候,有空闲之时,我还会跟着他们去厂里,但也只是一瓶优酸乳、三两集《蜡笔小新》以及几本童话就打发完一天。后来不去了,一個人待在家里,那时也没有补习班,所以总想着去找同学玩耍,和他们待在一起。可惜这些想法,都并未实现。好不容易有一次和同学待在一起,想多相处一会,却换来一句“你怎么老是挽留
【考点透视】  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中考语文试卷常将应用文放到“语基”板块之中,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通知、借条、收条、留言条、贺卡(信)、倡议书;从考查的形式看,主要考查应用文知识、修改应用文和拟写应用文。  【备考方略】  第一、内容真实可靠。1.不能任意
阅读训练一  关羽刮骨疗伤  羽尝为流矢①所中,贯②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③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④,刮骨去毒,然后此患⑤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⑥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⑦,盈⑧于盘器,而羽割炙⑨引酒,言笑自若。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注释  ①流矢:飞箭或来源不明的箭,也叫“流箭”。②贯:穿,通。③矢镞:箭头。④作创:开口。⑤患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题记  水乡的气息氤氲,再次踏上江南的青砖,轻抚久违的冰格纹窗,一切都是如此妖娆清美。撑一尾乌篷,穿一身黑白分明的衣裙,走在清晨的江南里。  清晨的江南总是极其美好的,远处,袅袅炊烟从一幢幢高低起伏的白色小楼之中缓缓升起,笼罩着青山翠竹,宛如唐代名手的水墨画。近处,柔软的水草在河底摇曳,欢快的鱼儿在水中遨游,灵活地穿过一束又一束水草,嬉戏着,打闹
23岁就职华为,28岁赴西藏支教,34岁博士毕业后迈入军旅生涯……这份“简历”的主人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大龄入伍的她,为了快速适应部队生活,始终以“再狠一点”的原则要求自我。前不久,她在《开讲啦》提及,曾有人讓她放弃读研,给她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她直接拒绝说:“有两种价值观:一种价值观,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另一种价值观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
“一枚何啻千金直”,举世闻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对鲍鱼这道上品佳肴也垂涎欲滴。今日有幸巧遇售卖活鲍鱼之人,品一品鲍鱼之味。  走近装鲍鱼的水框里,只见一只只腴润的鲍鱼或把肉身朝下紧贴框底,或悠闲地“仰卧”,身浮水面;还有的三三两两地用自己的肉吸着别的鲍鱼的壳,排成一队,你若硬是把它们拆散,丢入水中,它们也随遇而安,不一会又与其它的鲍鱼粘在一起了。此时的鲍鱼,浑身透着一股最原始的海腥味与野蛮味。  未经烹
那条小巷,是家乡众多巷陌中最寻常、最不起眼的一条,却因为时光的沉淀让我终身难忘。踩着脚下布满霉苔的石板,我像一尊石雕一样伫立在巷口,对着沉沉斜阳追忆着寻常往事。  祖父说,巷口的斜阳是他对家乡最初的记忆,也是最后的记忆。  家乡,是一座空灵的小镇。家乡的特点,便是阡陌错杂,小巷繁多,重门叠户,斜阳晚照,小巷隔绝了世间的红尘,亦隔绝了过去与现在的时光。  犹记儿时散学归家,祖父便牵着我的手,一步一个
杏花开得早。  还着棉衣时分,它便来到乡野间、道路边……那最早让人惊艳的白,在冬天还黑得遒劲的树干上,点缀着的,就是杏花了。  最像中国山水画的,我的心里,是杏花。  小小的,白白的,早早地接受了春天的邀请。  它有些羞涩。在一片萧条的肃杀中,这样的柔情是致命的,仿佛带着极度诱惑的妖气,却那样端端然然地,开了。  杏花春雨里,这又是山水画了。  古人的画里,房前屋后都是杏花。刚刚吐蕊的杏花树下,一
苏轼有一《攓云篇》诗,其小引特别有趣: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掇开,笼收其中。归家,云盈笼,开而放之,作《攓云篇》。  哈,这个东坡先生,真是可爱得紧。你看,他不但会做好吃的东坡肉,还会写豪放词,更会捉云入笼这等天才般的雅事。  一定是那云,牽人魂魄,才让东坡先生大动干戈,施展独家绝技,捉一笼云带回家。想想他回到家中,开笼放云,屋里顿时有一朵云飘着,何其之美呀!  我喜欢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