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嘹亮军旗飘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 光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功勋卓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80华诞。在80年的历史岁月中,军歌始终伴随着人民军队成长的铿锵脚步,成为人民军队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军在初创时期就很重视发挥革命斗争歌曲的作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所产生的革命歌曲,至今仍在传唱编印成册的就有两百多首,相当完整地反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历程。其中,包括1927年我军建军时产生的战斗歌曲《八一起义》,1936年红军主力会师中产生的歌曲《庆祝红军大会合》。这些作品歌词生动朴实,大都采用民歌、古曲或其他中外歌曲的曲调填词而成,朗朗上口,非常易于流传。有反映革命根据地人民获得了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歌曲,如《共产儿童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女子革命歌》等;有反映人民对革命、对领袖、对红军的热爱和歌颂的歌曲,如《工农革命歌》《刘志丹》《十送郎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我随红军闹革命》等;有反映当时革命斗争生活的歌曲,如《秋收暴动歌》《上前线去》《打碎敌人的乌龟壳》等;还有紧密结合某一战役或军事行动的战斗歌曲,如《再占遵义歌》《渡金沙江胜利歌》《渡大渡河胜利歌》《打骑兵歌》《打开米脂城》等等。也有一部分主要为了向根据地军民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编写的革命歌曲,如《红军纪律歌》(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共产主义青年团礼拜六歌》《射击军纪歌》《欢送白军兄弟》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和歌咏活动空前高涨,如今汇集成册的有千余首以上。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播出后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号召、激励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1936年孙慎创作的《救亡进行曲》,1937年“七七事变”后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1938年出现的《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1938年、1939年间出现的《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大合唱》等经典之作都极富战斗豪情。
  我们的国歌和军歌均诞生在抗战时期。1939年《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的诞生,标志着我军的军歌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歌创作发展更加迅猛,数量也越来越多。像《战斗进行曲》《说打就打》《打得好》《我为人民抗起枪》《坚决打它不留情》《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连同以往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军歌,在和平建设年代也得到了广大官兵很好的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了很多体现我军战斗精神的优秀军旅歌曲。如诞生在朝鲜战壕的《志愿军战歌》,早已被历史认定为志愿军标志性的音乐形象。《我是一个兵》是一首反映我军从战争年代向和平建设时期转折过渡的一首代表性歌曲。这一时期体现战斗精神的歌曲,表现了多军兵种开展大练兵的战斗生活,讴歌了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和官兵们的钢铁战斗意志。如广泛传唱的有《人民海军向前进》《我爱我的祖国》《我爱祖国的蓝天》《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我为祖国守大桥》《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走上练兵场》《八一军旗高高飘扬》等等。这些作品不仅流传于军营,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传唱。
  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的体现战斗精神的歌曲,其题材、体裁的扩展,也促进了形式风格的创新,更增添了它的艺术魅力。如大合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独唱《歌唱二郎山》等,反映了我军进军西南边疆、建设西南边疆的战斗精神,在音乐选材和形式风格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真实乐死人》是第一首反映实行义务兵役制时新兵情感的代表性作品。《有两个小伙一般高》表现了两个高炮战士争先恐后打敌机的战斗精神和在荣誉面前相互谦让的美德。《打靶归来》是一首情境化与任务化结合较好的队列歌曲,流传40多年常唱常新。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激励着无数的干部战士学习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这一时期出现的描写我军战斗精神和军事训练方面的歌曲很多,其中反映我军重大题材的作品,当数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体现我军战斗精神的歌曲创作和歌咏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特点是主题观念新、词曲语言新和形式风格新。歌曲《当兵的人》词曲语汇风格、理念与价值观的体现、艺术气度等都富有时代特色,是一首以领唱与齐唱相融合的形式写队列歌曲的创新范例。《一二三四歌》以部队队列行进的口令切入,唱出了改革开放后三军将士昂扬的战斗精神。《当兵的历史》《军营男子汉》等,从当今非常现实的社会价值取向进入,开启了队列歌曲与通俗歌曲融会贯通的先声。
  同时,从《军人道德组歌》到新时期以来涌现的各种题材、体裁的军旅歌曲,都自觉地融入了战斗精神的时代主调。像《军港之夜》《小白杨》《火箭兵的梦》《说句心里话》《十五的月亮》《望星空》《东西南北兵》《天路》等,都在军旅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体现了部队的战斗精神。
其他文献
爱乐之友    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四国,在阿拉伯国家中通常被称为“马格里布”,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是“日落之地”的意思。摩洛哥是“马格里布”中最西边的一个国家,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欧、亚、非交通的通道,是三大洲文化交流与汇合之地。摩洛哥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他们都有非常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  摩洛哥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遗产是“努巴”,它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木卡姆一样,是一种大型
期刊
书林碟海    浙江民族乐团演奏家蒋国基的笛箫CD、DVD双专辑“自然之声”近日面世。  蒋国基1976年以一曲《水乡船歌》在全国器乐比赛中崭露头角,此后又在各种音乐比赛中连连获奖。他在演奏技巧上博采众长,形成了极富江南水乡情调的艺术风格,他演奏的箫、巴乌、口笛、竖笛等乐器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老师赵松庭称赞他的笛声是:“水里来,水里去,水里生,水里长。”用笛声吟诵水、赞美水,是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
期刊
音乐人生    “全华人”班底新创歌剧《李白》7月7日在美国科罗拉多首演。作曲家郭文景7月10日返回北京,他并未沉湎于留在美利坚的一片赞誉之声,而是对此行栖身的落基山满怀神往眷恋。在那山上一幢小木屋里,他写完了歌剧《李白》的最后一个音符。  在大氧吧里减压  “2005年7月在北京正式动笔,2007年6月21日在科州收笔,整两年。这应该是歌剧音乐创作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吧”。郭文景6月15日赴美,一周
期刊
每周连载    盛韵/译 樊燕华/编辑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  维瓦尔第以其才能和头发的颜色著称,人称“红发神父”。他一生有大半时间在威尼斯一家孤女院当音乐指导,为他的学生们写了五百多首协奏曲(包括《四季》)。    一天,当维瓦尔第在讲弥撒时,脑海里突然闪现了一个赋格的主题。令众人大为吃惊的是,他立刻走下讲坛,冲进圣器室把这个主题记下来,然后再回到讲坛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期刊
音教专递    由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安徽省竹笛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洪安宁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日前举行。“洪安宁师生笛子音乐会”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  一直辛勤执教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洪安宁是当代南派笛子宗师陆春龄先生的嫡传弟子,也是已故尹明山、王兴奎等皖派笛师的主要传人。他致力于笛坛教学50年来,以笛艺教人,因材施教,培养了一批卓有成
期刊
曹石峻与音乐    (接上期)  送司徒志文儿童大提琴    曹石峻的家不仅为音乐人提供活动场所,遇到音乐家有困难,他夫妇俩总是给予帮助。我们的同学纪汉文家境贫寒,靠拉琴伴奏赚点钱生活,但是大提琴找工作更难,他家还有老母亲靠他抚养,曹石峻长期留他在家吃饭,这份情谊挨过饿的人最能体会。  李凌曾写文提到:“1946年底,最艰苦的时刻,陶行知创办育才音乐组,由于经济困难,请不到好教师,曹石峻和瞿希贤经
期刊
推 介    继200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珊卡歌曲选》(211首)后,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今年5月又出版了《珊卡歌曲选续集》。  《珊卡歌曲选续集》收录了珊卡自2000年以后创作的大量美声、民族、通俗声乐作品284首,大多数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在报刊杂志发表。其中《流芳四海》获2003年“青岛啤酒”全国征歌一等奖、《踩花山》获2002年“北极星群英杯”全国歌曲创作笔会歌曲金奖、《让青春
期刊
呼 声    我曾在日本呆了好几年,对日语也算略知一二,出于职业本能,一旦听到好歌都会对其歌词部分特别关注。回国后,当我看到这些曾经十分熟悉的、如今被国人争相传唱、但却已是面目全非的歌词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翻译惹的祸。  《红蜻蜓》这首日本民歌,是我学日语时初级读本中的教材之一,深受我的喜爱。歌词共分四个段落,现把原文、直译、意译、原两个版本的译配,现译配先后罗列如下。  原文直译是:  1、
期刊
音 讯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眼中的星辰月光,消失在心中的光年。  ——《消失的光年》  “大乔是设计师,小乔是学习委员。出专辑是件不务正业的事,记录下我们的成长却是正经事。不知道是我们在这段路上捡到了音乐,还是音乐捡到了我们。但感谢每双参与这段过程中的手和每双聆听的耳朵。”在新专辑《消失的光年》里,大乔小乔这样介绍自己。  大乔叫乔小刀,小乔叫乔木楠,大乔30出头,小
期刊
音乐卡片    帕莱斯特里纳,本是意大利境内的一个地名,但因16世纪时在那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乔瓦尼·皮耶路易吉,因此当时乃至后世的人们宁愿以因为他的荣耀而载入史册的地名来称呼他。不用怀疑,这是对当时被誉为“音乐之王”帕莱斯特里纳的一种善意的尊称。  帕莱斯特里纳出生和创作于欧洲的反宗教改革时期,由于尼德兰乐派的影响,世俗歌曲的创作技巧和风格日益渗透到当时音乐生活的各个角落,这对于那些虔诚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