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提高学生能力,适应新时期的时代要求。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改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操作,教学文化为之一新。
  关键词:教学效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
  
  语文是一门融合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涉及面广,教学难度相当大。反观语文教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则相对单一,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但相当长时期内,各地的中考、全国的高考仍将是各科教师行动的依据。换句话说,谁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好,谁就是好教师,至于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倒还在其次,这也可以说是教育界的潜规则。但是现有的标准毕竟使得教学行为有法可依,况且现行体制历经多年的实践操作,在公正、公平方面的确是无可比拟。既然目的地不变,我们只有改变行进的路线,让我们的旅程更丰富多彩,让整个学习的过程充满愉快,由领着学生走向目的地,变为让学生自由地奔向目的地。那么,新课程的诞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一
  
  在“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成绩由教师对教材、大纲理解的精准程度而定。可问题是,再高明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难打包票说自己的讲课内容会有80%被考到。而经济学里有一条著名的帕雷托法则(80/20法则),即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所付出20%的努力。所以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本来是极不平衡的。那么如何在剩余的80%的努力中再变现出更多的成果?这里就牵涉到一个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中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在这个概念中,“一定的时间”当然指具体的课时,“特定的教学目标”也不难理解,主要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包括教学大纲中的各种要求,甚至还有教师的独到心得,关键是对教学成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以学生获得各种能力为指归,那么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学习主体在传统教学情境中的角色定位。
  传统教学的情境中,教学文化本质上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掌握知识的“容器”或是配合教师表演的“观众”,我们的课堂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文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某一特定的行为反应方式,这种反应方式就会积淀为他们的基本人格特质。在传统课堂中,充斥着知识中心、教师绝对权威的课堂文化,学生的个性总体上呈现出被动、机械、胆怯、专制等特征,缺乏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能力。这一事实已经被日常观察和科学研究反复证明。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文化,要提升学生能力必须得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和学的行为方式,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的个别差异。具体表现为性格的差异、兴趣的差异和能力的差异。换句话说,教师同样的讲课内容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常有教师用“摁着牛头吃草”这句俗语来形容自己强迫学生用功,如果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差异,改进教学方式,或许可以事半功倍。从这一点看,既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又要让学生在教师不强迫的情况下对学习产生兴趣,还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从应试的角度来讲,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全国的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例如知识的积累程度、课外阅读的量、对问题的独到思考以及写作能力。而这一些能力,并不是靠教师课堂灌输知识所能培养起来的。只有通过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引导,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我们教师必须考虑在平时的课时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哪一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又可以最大化地提升学生能力々也就是说,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习。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作为有力支撑。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中有这样的话:研究性学习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显然,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也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在教学环境中,研究性学习应被解释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一定情境出发,以研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并相应地使研究意识、能力和精神得以提高。这就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所谓“一定情境出发”,是指学生立足教材,“以研究的方式”则是指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点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采用研究性学习也是可行的,具体操作如下:
  1 研究准备阶段其基本任务是完成研究的准备工作。此阶段主要是明确教材内容,组织课题小组,教师根据课文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要求指导研究小组选择课题,设定研究方案。课题小组要注意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结合,实现以强扶弱的效果。
  2 研究实施阶段。教师指导课题组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力求资料广博,收集渠道多元,通过课题组的讨论研究,进而进行整理事实资料,筛选有用信息,最后得出结论。
  3 研究性学习的形成成果阶段不同于一般的论文形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依靠学生在课上请课题组代表通过书面准备、口头表述的方式公布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所采用的事实依据及研究心得;他还必须答辩其他课题组的质疑问难,以检查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以及课题组研究所得结论的严密性。教师也可以把课文要求、重点难点适当地再进行考查点拨,以观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总结阶段由教师进行适当点评,提出建议与要求,深化课题组课题的研究范围,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更广阔的领域。
  研究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主要是在课余进行,它不同于传统教学的预习,在要求和能力上有了显著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形成成果阶段和评价总结阶段主要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对话·互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自主参与讨论研究,营造起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首先,学生可以以点带面,大大丰富知识的积累,增强知识的储备;其次,对课题的准备、小组内部的磋商研究又可以提高学生间彼此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再次,研究成果的产生及汇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通过学生的研究,可以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水平以及学生的审美倾向,甚至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从而思考进一步的教学方向。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整个教学文化,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教学效率得以极大改善。
  当然,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本身也是对教师的极大考验。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变革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诸多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水平。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
为切实了解全区农村散养生猪的猪瘟免疫效果,本试验随机抽取了390份生猪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瘟免疫抗体。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血清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2.82%,说明
暖的六种温室气体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不仅畜禽养殖场数量大量增长,集约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已成为今后发展的主导趋势.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高度密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生动情景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引向深入,推至高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课堂资源
现代导弹武器系统多采用积分算法进行各类控制数据的计算。随着新一代飞行器对高精度、远射程等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定周期积分运算的处理方法无法解决异步数据使用与
提出了从设计理念和认知学习理论方面,重视现代远程教学软件的质量问题,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情景教学的重要性.论述了如何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现代教学指导思想和
一则关于重点大学减招本地生源的消息备受关注。据《人民日报》5月14日报道,目前各地高校陆续公布的2009年高考招生计划中,许多重点大学压缩了在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在
摘要:篮球是一项对抗性比较激烈的比赛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青少年选手由于心理稳定性差,在比赛中出现很多不良现象。为了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的查阅和平时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理论分析,阐述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以及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一些心理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训练方法和一些调节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
文中在论述Intel、微软和TCG所提出的可信计算机实现框架的基础上,对目前出现的安全增强型BIOS系统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集计算机硬软件系统于一体的X86架构的可信计
氟尼辛葡甲胺是一种有效的非麻醉、非甾体类的镇痛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反应中的环氧化酶的活性,阻碍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的合成,表现出明显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氟尼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