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许世友传奇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将许世友,因是少林出身,练得一身惊世武功。在沙场上,他作战骁勇,令敌闻风丧胆,大有百万军中能取上将首级之雄风;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位重感情、很有人情味的汉子,他的一生,留下很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连拔六棵白杨树
  
  
  
  在延安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全军上下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有一次,许世友下部队视察开荒的完成情况。在他来到通讯连的时候,发现战士们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有好几棵白杨树,显得十分扎眼。于是,他叫来连长询问是怎么回事。
  连长来到许世友面前,面有难色地解释说:“报告首长,那地中间的白杨树长得十分结实,即使在上面用锯锯断了,根须也还埋在土里,会影响到种庄稼。这不,我们正在这儿商量着用什么办法把树连根一起弄出来……”
  许世友听后皱了皱眉,于是来到地中央,仔细打量起那几棵白杨树来。
  那是成年的白杨树,一共有7棵。由于地处滩涂地带,树木生长得十分健壮,棵棵都有胳臂粗细,在风中被吹得“沙沙”作响。许世友上下打量了白杨树一阵,用手拍了拍树干,然后点点头说:“这些树果然长得都很结实啊!让我来试试。”
  许世友脱下外衣,一声:“起!”顷刻间,那棵胳膊粗的白杨树被他连根拔了出来。“哗!……”在旁边的战士中间顿时发出一片惊讶赞叹声:“将军真是神力啊!《水浒传》上说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只是故事里的事,今天将军可真让我们开了眼了……”
  许世友轻松地将刚刚拔起的树放到一边,随即又走向下一棵。双膀一用力,又连根拔了出来。一棵,两棵,三棵……就这样,许世友一口气连拔了6棵白杨树,站在那里仍旧面不改色。
  许世友哈哈大笑,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看着一旁目瞪口呆的连长说:“拔几棵小树有什么难的!我给你们留下一棵,最后的收尾工作还是由你们连队自己来完成吧!”
  
  
  
  
  婚礼上的枪声
  
  
  
  
  1941年春天,为粉碎胶东地区国民党顽固派反共亲降活动,许世友奉命率清河独立团挺进胶东。许世友整天带兵打仗,生活却因无人照料而越来越随便。这些被军区后勤部的一位负责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热心管起了许世友的“后勤”工作,在部队后勤部门积极为首长物色了一位品貌皆优的姑娘,这位姑娘的名字叫田明兰。
  1943年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许世友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婚礼仪式极为简单,没有喜庆的鞭炮,没有亲戚的祝贺,有的只是一包喜糖、一杯清茶,还有一些生死与共的战友。然而,那场婚礼却极富传奇色彩。
  他们在一间旧房内开了一个茶话会,许世友当场表演了一套少林拳。接着在来宾的鼓励下,将军拔出驳壳枪,表演了他的特技枪法。
  许世友是少林出身,曾夺过少林古寺比武三连冠,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对他的枪法,知道的人并不多,见识过的更少。
  常言道,艺高人胆大。这次婚礼上的枪法表演更是别出心裁。只见许世友彬彬有礼地走到新娘面前微笑着说:“小田,你来给我当个助手吧!”接着,他把婚礼场所转移到室外,把来宾献的花分成了三束,分别放在新娘的两肩和头顶,并亲切地安慰新娘:“请你不要怕,千万不要动,咱俩为来宾开眼,助助兴。”
  田明兰虽然一时未弄清自己的丈夫将表演什么拿手好戏,可看他那兴奋的表情就知道将有精彩的‘‘节目’’让战友们一饱眼福。此时,田明兰头插鲜花,肩佩鲜花,满面笑容,整个人儿仿佛都是一朵盛开的花朵。忽然,只见许世友疾步离开新娘五六步远,冷不防掏出驳壳枪指向了新娘,随着“叭、叭、叭”三声枪响,花儿已经从新娘的头顶和双肩坠落下来。
  “表演不好,请提意见。”许世友哈哈一笑,随手把驳壳枪插入腰间。来宾们禁不住热烈地鼓起掌来。
  这样惊险奇特的婚礼恐怕世界上也为数不多。多少年过后,人们对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还津津乐道。田明兰后改名田普,她与许世友婚后相伴四十余年,直到将军去世。建国后,她曾担任南京军区干部部副部长等职。
  
  
   “只想过过种田读书的生活”
   南线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许世友调任军委常委。他以身体不好为由,向中央提出不再工作,要求回南京休息养病。中央批复同意。
  许世友居住在中山陵八号,这里是孙科任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时建造的,主体建筑是一座西式二层楼房。院子占地几十亩,草坪开阔,花树繁茂。
  一搬进来,他就把院子里的草坪全挖掉,改做种植小麦、高粱、玉米、红薯的试验田和菜园子。后来又在靠马路的围墙下修了一排猪圈,加上原有的三四亩水面,既喂猪,又养鱼。
  原本洋气十足的庭院,经他这一改造,变得“亦兵亦农”。定居以后,许世友就像个兢兢业业的“村长”,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安排农活。他的秘书、保卫干事、警卫员、管理员,种地的种地,种菜的种菜,喂猪的喂猪,养鱼的养鱼,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他自己负责饲养十几只兔子,当了一名“兔司令”。一天干下来,还要亲自检查讲评,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菜园里生产的蔬菜可以自给自足,基本不用外买。每年收获了秋莱,许世友都要腌上几大缸。
  其间有很多人来到南京后慕名拜访过许世友,他给大家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他说下就下,对以往的权位毫不藕断丝连。激越的壮心归于平静,冲天的豪气融人了田园幽境。用他自己的话说:“田没种够,仗没打够,书没读够。晚年只想过读书种田的生活,别无他求。”
  说起读书,自从毛泽东讲了“要看五遍”《红楼梦》以后,许世友的桌子上真的摆了一部《红楼梦》。但听他的秘书讲,直到他去世,一遍也没读完。许司令最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
  
   不要特殊待遇
  
  
  
  几十年来,许世友一贯以俭朴为本。他一年到头穿一身肥大的军装,不爱穿新爱穿旧。衬衣补袖口磨破了,用剪刀剪掉,接着穿。也不穿皮鞋,长年穿一双布鞋或那种布条编的草鞋。 许世友不讲穿也不讲吃,基本上炊事员做什么吃什么。老王师傅给他做了30年的饭,对他口味食性摸得极透。
  他酷爱打猎,打到的猎物自己却不爱吃,大都送给别人或者请客当菜。
  许世友晚年的生活很孤独,很寂寞。子女大都在外地工作,即便在本市的,也难得回家看看。逢年过节来一趟,许司令特别高兴,变戏法似的亮出几根麻花,摇晃着逗弄小孙女,一边连声说:“叫爷爷!叫爷爷!”麻花是他叫炊事员先炸好预备下的。
  老部下登门看望,他有了说话的对象,拉住人家问长问短,恨不能多谈一会儿。白天他一个人在院子里散步,或者坐车出去转转。晚上看电视,不管爱不爱看,一直看到想睡觉才关掉。
  他不愿去礼堂看电影,因为他一到,别人就站起来。握手寒暄,他怕干扰大家。有时在家里放映16毫米的小电影,总在他最喜欢的几部片子,有《霓虹灯下的哨兵》、《地道战》、《地雷战》、《乔老爷上轿》、《铡美案》等,翻来覆去,百看不厌。
  中央关于反对特殊化的规定下达后,他不让在家里放了。军区文化站说许世友是在这里养病,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许世友说:“这个特殊,那个特殊,中央的规定哪个执行?!”
  
  
  
  活着尽忠,死后息孝
  
  
  
   1981年初,许世友的两位秘书应召赶来中山陵8号,同时还有他的两个儿子许建军和许援朝,也被喊回家来。在饭桌上,他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对两位秘书说:“你们是看着他们两个长大的,今后你们要多照顾他们,帮助他们,看到他们有什么缺点和问题,该批评就批评。援朝像我,听话。我最不放心建军,胆子太大,是二愣子。”
  语气很沉闷,带有几许悲凉。一向好胜、乐观、不服老的许世友,一下子变了一个人似的。秘书都停下筷子,默默无言。
  “我死后不火化。”许世友语出惊人,“过去我向毛主席报告过,活着尽忠,死后尽孝。中央关于领导工作人员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我没有签字。我向邓小平也讲过,我死后和母亲埋在一起。我从小离开家,没有在母亲身边尽孝道,死后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给了大儿子许光56元钱,要他给我买口棺材,死了往里一装就行了。你们四人要帮我办这件事。”
  这分明是在交代后事。可他哪里知道,50元钱不要说买棺材,恐怕连棺材板子也买不了一块。再说,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中央会不会同意他土葬是个很棘手大的问题。
  许世友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是个大孝子。参军以后,为国尽忠,顾不上对母亲尽孝,他内心常存歉疚之情。1952年,他请假探家一次,见了母亲,长跪不起,众人百般劝慰才把他扶起来。1959年,他又一次路过家门,见74岁的老母亲还在打柴、喂猪,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病危时,他未来得及赶回去给老人送终,成为终生憾事。当时他发下誓愿——自己死后,一定来为母亲守坟。
  缘于这笔“感情债”埋下的隐衷,许世友没有在领导干部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
  喝了几杯酒,情绪好了点。秘书们一起劝慰,说许司令身体基础好,一定可以长寿。许世友说:“我心里有数,战争年代负伤太频,血流得多伤了根本,现在不行了。”
  大儿子许光在收到许世友寄来的50元钱,自己又添了点钱,买了松树,做了一口棺材。这口棺材最后没用上,许司令下葬的棺木是用尤太忠同志特为精选的楠木做成的。
  许司令死后还乡土葬,邓小平同志批示:“下不为例。”
其他文献
传说他是生活在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  因为把火广泛地用于生活和生产,有火之德,人们便  尊他为“火师”、炎帝;   传说他得五谷、制耒耜、教人稼穑,发明了耕播农  业,有神之功,因而人们又称他为“农皇”、“神农”;   传说他“尝味百草,宣医疗疾,救夭伤人命”,开创  了医药之先河,因而又被奉为“先医”;   传说在他及其部落的积极努力下,人类完成了由  游牧渔猎到农耕畜
期刊
一    1917—1918年,为纪念清初启蒙思想家、爱国主义学者傅山先生,山西省府在太原市东缉虎营街路北(即今山西省政协大院)营建了一处园林式祠园———傅公祠。建园初期,这里曾供群众游览,后因祠园内之组碧楼改为山西绥靖公署接待各地军政要员和贵宾的高级招待所而被封闭。据考证,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此住过几天。  原建的组碧楼坐北,与祠堂小院基本取齐,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立面中部尖拱顶高耸,方
期刊
民国32年(1943年),晋城遭灾,这是继清光绪三年(1877年)之后,波及晋城全县的又一次特大灾荒。同年,高平县亦受灾。次年,阳城县又受灾。据《晋城大事记》所载,是年“晋城遭蝗旱大灾,麦苗枯死,树皮草根皆食尽。本年晋城县境内有19万人口左右,人口较战前减少10万多。”而“高平县全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虫灾,春夏无雨,蝗虫遮天盖地,夏粮全部被毁,秋粮几种几毁,致使百姓饿死、冻死、逃荒出走10万
期刊
冯玉祥,20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名的爱国将领,曾任西北军领袖、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其女冯理达,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原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副院长、世界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之一。出自名门望族的她,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人士,同时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位女将军,其身世、其阅历是如此的丰富,深深地吸引着我,2004年初春,笔者有幸采访了冯
期刊
1933年5月日本侵略军进一步向华北进攻,平津各校提前放假。北平第四中学应庙毕业班的员宪千、赵键和我一同返回太原度假,商量着假期内如何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以稍补危若覆巢的大局。这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赵宗复,从北平返太原后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我们共同研究后,一致同意在报纸上创办一个文艺刊物,来唤醒更多的民众起来共同抗日救亡。决定后,便请赵宗复出面和《山西日报》联系,划给我们报纸的一角创办文艺刊物。在赵
期刊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奔腾!   这首优美激扬的歌曲,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曾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甚或传到“国统区”和海外,成为一曲激发抗战爱国热情的颂歌,至今传唱不已。它的词作者,就
期刊
我在中统的位置    1939年8月,湖大招生,我以第二名成绩被录取  (经济系)。慈利县与我同时考取的有李文进(别号李  子大)、李柏生(王育瑛的外甥)、安齐家(女)等4人。  1940年12月,我由政治系同学李笑白(临湘人)介绍,  加人中国湖南省调查统计室(简称“中统”),直属湖大  干部小组。1942年6月,李笑白毕业后赴重庆国民党  中央组织部任干事,我继任
期刊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一战争的胜利,显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受压迫人民受压迫民族和受压迫国家最喜庆的伟大节日。这一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并揭露日本战犯东条英机之战争亡灵不散,继续做着军国主义迷梦的诸多罪行,本刊决定开辟《
期刊
前不久,在新华书店得丁玲回忆录《魍魉世界、风雪人间》一书;又闻丁玲纪念馆在黑龙江省鹤岗市落成的消息,使我又回忆起在北大荒宝泉岭农场认识丁玲那些难忘的岁月。  1958年,我作为准右派(中右)从军队下放北大荒宝泉岭农场五分场第二生产队劳动改造。因为我拼命干活表现突出,在生产队拥戴为青年突击队队长。干出了成绩后,从生产队调到总场机关粮食出口科工作。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物资产品、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之际
期刊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参加了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在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近半个世纪以来,张恩德爱党爱国爱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激励着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着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张恩德之所以能在危及关头将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是缘于他对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战友有着浓厚的兄弟情。在长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