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诉之未来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h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作者:刘哲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之于司法就是一个大风口。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风要起了,避免以后的凌乱,有必要说两句——
  第一,智慧公诉的核心不是数据而是人。
  不要忘了,“人”才是互联网的第一维度。这里的“人”,是每个人,至少是大多数人,而不是个别人。当你拿出各种数据说有用的时候,不要忘了你在说对谁有用。如果互联网只是服务领导决策的工具,那它永远做不大。
  智慧公诉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而不是费力、吃力,否则就是浪费检力,必须从服务的角度考虑问题。
  智慧公诉的背后是逻辑。必须要先想清楚,才能干明白。必须要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切忌盲目上马,司法现代化要避免搞形象工程,否则同样是劳民伤财。
  智慧公诉最核心的驱动力其实是人性。智慧公诉不仅是借用人工智能,更是要激发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人工智能短期不能替代的,也是司法最为需要的。而这种创造性是强迫不来,行政命令也无法获取的,只能从正面激发人的荣誉感和潜能才能得到,其实这正是人类为万物灵长的原因。肉体虽然可以被驱使,精神也可能受到强制,但是智慧从来不会委身于人。
  智慧公诉的目标应该是人的提升。很多算法路径是为了实现傻瓜系统,力图打造一键公诉什么的。什么审查报告、起诉书自动生成,证据材料自动审查判断或者参考什么的。有些是不错的,可以省却一些重复劳动。但是这隐藏了两个可怕的隐患:一是算法错误怎么办;二是就算算法错了你也不知道怎么错的——即使是概率性的,比如说60%的相似案件都起诉了。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相似的度有多大,如何判断?这个数据样本的采集是否具备代表性和科学性,由谁判断?如果我们盲目相信数据,很容易被带进沟里。当我们抽取掉案件的细节而进行归类的时候,我们也抽取掉了案件的语境。靠人不如靠己,在利用辅助办案系统的时候,你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办案能力和识别能力,才能判断出哪些是人工智能的误差,否则这个误差就会转变为冤假错案,而且可能是批量的。这样是不是更累?但是相比于省掉的重复劳动,还好吧。只是我们必须牢记一点,在机器进化的同时我们要先行加速进化,否则就会从依赖机器变成机器的奴隶。也正因此,开发办案辅助型系统的同时,也要加速开发能力驱动型的系统,比如北京的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
  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不要过高估计人工智能的能力,不要成“拜数据教”。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于较低水平,远没有实现对自然语言的真正理解,更不要说司法应用。司法不仅要理解法,还要理解人。司法不是机械的法律要件适配,三段论判断,它需要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性的深度理解,才能做出符合法律精神的判断。大数据能够比较类似的案例,但是它一定会过滤掉那些不相似的、看似不重要的细节,而它们恰恰有可能至关重要。算法毕竟是人算出来的,算法设计者的局限性就是这个系统的局限性。而同时兼备丰富司法经验和高超技术研发能力的人几乎没有,如果两类人互相配合,同样可能会发生沟通、理解上的差异,因此系统很难完美,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能力也有限。因此,不要不着边际地提出系统开发需求,看起来高大上的系统可能存在非常严重的隐患。这个隐患由于带有技术性,因而有着很大的迷惑性,将很难为外行察觉,但是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第二,智慧公诉需要行政谦抑。
  智慧公诉首先需要政治智慧,或者说行政智慧。目前来说的去行政化,不是无行政化,更不是无政府主义。去行政化的意思,要在司法机关遵循司法规律,淡化行政管理色彩。但也不是完全不要管理,而是依据司法规律进行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命令。智慧公诉同样要坚持去行政化的改革路线不动摇,智慧公诉不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行政管理,而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去行政化,坚持行政谦抑原则。信息化天然就具有扁平化、交互式的特点,有利于去行政化,但同时信息化也有刚性强、无孔不入的特点,用于去行政化就会进一步增强司法属性,用于行政化则反而可能成为更加牢固的无形枷锁。好比,一个系统搞那么多必填项,多个系统重复填录互不交互,增加了公诉人严重的负担,而建造系统的人可能早就忘了这回事,但是系统永远都在那里,系统一天存在,公诉人一天得不到解脱。
  设计系统应该从底层需求出发,考虑什么是公诉人的真正需求。我们为什么要发朋友圈,而且还不累,因为有社交需求。公诉人之间是不是也有这种社交的需求,公诉人是否也关注其他同行对自己的评价,公诉人是否愿意相互分享自己的出庭经验,公诉人是否愿意成为一个出庭能手,公诉人的每一次出庭观摩、旁听庭审、分享出庭经验是否能够被记录,其付出的努力能否被计量并累积,成为在同行中排名的依据,这些需求发之底层,值得关注。
  智慧公诉有利于实现司法管理的自组织。检察官办案组内部就是一种自组织形态,检察官之间相互帮助也是一种自组织形态。出庭管理系统使得公诉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自组织,在全市或者更大范围内可以相互预约庭审,打破了地域和行政界限,实现了一个大范围内的多边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由资深公诉人担任点评专家,承担点评任务,自主开展点评工作,自主引导点评方向,如果不能完成点评任务,自动解除点评专家资格,由排名靠前的公诉检察官替代,也是一种自组织。由排名靠前的公诉人担任出庭百科编辑,并定期对编辑进行投票,体现编辑公信度,由这些编辑自主对出庭经验进行分类删减,确保出庭百科的权威性,也是一种自组织。根据出庭、观摩、点评、百科撰写等各种经验值得分形成的公诉人排名榜单,动态显示公诉人当下的出庭经验累积情况,为其每一次进步进行计量,即时反映进步和差距,全面展现其出庭历史评价情况和各项出庭素能分值,将实现公诉人对自我成长的管理。这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迭代的自组织模式,将省却大量的行政管理成本,却能够收获远高于行政管理所可能获得的能力成长,何乐而不为。
  智慧公诉不仅是科技驱动公诉,更是创新驱动公诉,更是科学思维驱动公诉;是模式化的升级,而不仅仅是科技外挂。智慧从来都是哲学意义上的启迪,是发人深省的洞见,是仰望星空的沉思。关乎技术,更关乎内心。
  编辑:黄灵
其他文献
周利民(左)、刘怡冰在判决书上签字周利民被捕现场精心预谋  周利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润区,大学毕业后便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年仅26岁就被任命为西安市建行北郊支行自强西路办事处(以下简称自强办)主任。“志向远大”的周利民自上任起,就开始憧憬无限前程。然而,自强办远离闹市,位置偏僻,储源薄弱,大额储户较少,所以存款任务经常拖北郊支行的后腿。周利民上任后恰遇银行系统“以存款论英雄”的大气候。当时周利民想,只
期刊
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是直接面向用户,以用户需求为目标提供多种形式的二次能源的中小型多功能能量转换利用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是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及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炼化企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而
学位
电动滑板车上路被扣留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加剧、地铁的普及及代驾行业的兴起,短途代步需求迅速增长,电动滑板车等代步工具应运而生。电动滑板车因其轻便灵活、省时省力且便于携带、兼具防盗性能,受到了都市上班族、“代驾”一族,特别是许多年轻人的青睐,在许多城市,电动滑板车几乎成了代驾司机们的标配。  据了解,目前电动滑板车已进入全球百余个城市,既有效分流了部分路面交通,又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
期刊
5分钟的“带货”直播,让一家上市公司股价“涨停”,市值上涨5.5亿元。网红惊人的带货能力再一次让人们对直播带货刮目相看。  1月5日晚,有“网红一哥”之称的李佳琦在直播间推销了上市公司金字火腿的旗下产品“麻辣香肠”,5分钟左右的直播让这款产品销售超过了10万份,总计销售额突破300万元,累计观看人次1677万。令人叹服的是,受到网红带货概念的影响,第二天金字火腿股价开盘即涨停。  除了金字火腿,因
期刊
在中国古代,有一类官员被称为“循吏”,是古人心中的好官榜样。为什么古人称好官为“循吏”呢?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不朽巨著《史记》中,曾专门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他开篇言道,“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大意是说,好的官吏只需要严格遵守法理人情,就可以治平天下,根本不必采用严刑峻法。从此,循吏成为古人心中好官的代名词。历朝历代所修的“正史”,绝大部分都遵照《史记》体例为循吏专门列传,让他们流
期刊
吸收式热泵循环作为利用中低温余热资源的有效途径,以其经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一种以包含吸收溶液冷却结晶过程为特征的新型吸收式热泵循环,研究适合于该热泵循环
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但它总想在短暂中抽取永恒。——波德莱尔  2019年10月14日,韩国女星崔雪莉在京畿道城南市的家里被发现身亡,年仅25岁。令大众稍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来自韩国的女性在中国的舆论圈引发了极大的关注。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相关报道与评论文章非常丰富。  在一片哀婉声之后,网民的注意力出乎意料地关注到相关文章普遍使用的一句伏尔泰名言:雪崩的时候,没有一
期刊
艺术家:洛朗·博伊耶特和塞巴斯蒂安·雷诺  放置地点:美国纽约市百老汇  形式和材料:行动,表演  委托人:艺术家本人  推荐人:凯莉·卡迈克尔  《酒店帝国:穿越纽约》是一个在国际上跨越许多城镇的持续性表演作品。《酒店帝国:穿越纽约》采取了为期一个月的迁移形式,通过著名的百老汇轴线穿越纽约曼哈顿。从哈莱姆区第125号大街開始,每天大约经过五个街区,穿过纽约市一些最著名的地标,向南迁移到曼哈顿下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