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地的书写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炜《你在高原》是一种行走在大地上的书写,与沉默而广阔的中国生活对话,与仍在黑暗之中的中国精神对话。“行走”,“书写”,缓慢而沉着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姿态,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时代的文学非常需要这种姿态和行为。这十卷本的《你在高原》花了张炜二十一年的时间,也是张炜行走大地、书写大地的二十一年。你可以抽出任何一本来读,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你可以从第一本读到第十本,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观照、相互阐释,构成一个庞大的、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世界和中国当代生活史、乡村发展史和知识分子精神史。
  《忆阿雅》讲什么呢?从最根本上的意义上,它是讲关于忠诚、背叛、牺牲与坚守的故事,它是人类命运的原型与隐喻。《忆阿雅》可以说是双重结构。一条是阿雅的故事,阿雅是一种美丽、纯洁的动物,一旦选定主人,就会奉献终生,并历尽千辛万苦为主人寻找财富,无论主人怎么误解、驱赶、殴打,它都不离不弃。这既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一种人类普遍向往的信念,关于忠诚与坚守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像金子一样,非常美好。同时,也暗含有儒家文化的模式在里面,一种君臣模式,忠贞,坚定,还有服从。与阿雅的故事相对应的是“父亲的故事”,它在小说中几乎是以“我”的叙事为基础出现的,和阿雅的故事形成一种互为观照的关系,对于“我”及整个家庭来说,父亲就是原罪,思考父亲,他与家庭、理想、政治的关系,就好像在重新思考阿雅的命运及其启示。另一条线索是“我”的不断流浪与城市的现实生活。“我”既是自我心灵的探询者,也是中国当代政治与当代生活的书写者和疑问者。作为一个五十年代生的人,正好生活在父辈命运所留下的阴影之中。在童年时代,因为要躲避“父亲”所带来的可怕后果,“我”不得不被抛弃在荒原之中,因为在荒原之中生存的可能性似乎比在有“父亲”的家里还更大一些,这种悖论一开始就在主人公的心灵中留下创伤。但是,即使是经过那么多年的流浪,他身上的罪并没有被洗脱掉,一旦重回文明社会,“父亲”的罪就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我”,无法摆脱。作者从五十年代出生人的命运切入,对历史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反复的考量与思索。五十年代出生人是共和国历史的遗产,是父辈与共和国历史之间关系的见证者与承受者。所以,这种质疑与思考更为真切与深刻。在《忆阿雅》和《曙光与暮色》中,作者给我们勾画了五十年代出生人的一个精神群像,“我”,庄周,林渠,吕擎,都在不同层面被父辈所困。“我”对流浪的嗜好,林渠纯洁与欲望的多重生活,吕擎的犹疑与无为都来自于对父辈精神的怀疑,这种思索与怀疑造成一种疼痛与症结,使得他们无法安宁,同时也促使他们去不断寻找其中的原因。正是在与父辈的不断对话中,他们发现了历史与政治的很多黑暗,如吕擎对父亲学术事业的思考,借助于塑造这样一个泰斗,去“混淆大是大非”;如“我”对梅子父亲战斗历史和“老歪”政治历史的再追查,都是在澄清历史的本源,最后,被阉割了的臣服而慵懒的阿雅或者是父辈最终的一个侧面,被阉割,被伤害,被遗忘,那些最初的奔跑与忠贞,都转化为一种无奈而恐惧的等待。
  作者试图在解决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如何思考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历史?如何思考那些政治运动及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被驱逐的那一代人?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必须面临的问题。这几乎成为一种原罪,一个肿瘤,只有把它切开,切除,才能够对自我的位置,对中国当代政治与人的关系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作者没有简单地控诉与揭露,而是把它放置于人类普遍命运的范畴中进行思考,这使得他的思考显得非常宽广,也使得许多对历史的疑问得到一种更为宽广的解释。父辈们为什么如此忠贞?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愚忠,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有知识、有修养,有理想与抱负,即使被冤屈、被折磨,被剥夺自由与尊严,遭受一切人类能想到和无法想到的屈辱,仍然坚持最初的理想。为什么?通过一层层的叙事,阿雅的忠诚,父亲的受难,外祖母与母亲的信念与等待,作者告诉我们,在这里,忠诚与理想并不仅仅是对国家或某一个党的忠诚,在内心深处,也有对人类基本信念的遵守,那是一种承诺,对希望与美好的承诺,一旦认定,就终生追求。它超越具体的党派与历史阶段,超越战争与敌我或对错,就像父亲与叔伯爷爷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恪守自己的信仰并迎向自己的命运,这一恪守不能用对错来衡量。它是终极的。所以,从一种意义上讲,共和国初期的历史既是知识分子的受难史,它包含着对具体的政治与历史的诘问与控诉,譬如它的多疑,它对生命与信念的蹂躏,及由此带来的对整个时代、民族的巨大伤害等等,反过来,这一受难史却也折射出人类精神的坚韧与美好,对信念与理想的坚守是超越于一切的,它神圣而优美。恰如阿雅。而小说的另一极,是作者对当代生活的批判。不再坚守信念,唯利是图,毁坏大地,毁坏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自我之间最为珍贵的东西。
  有一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张炜的小说中有非常清晰的大地的行走者的形象,行走者,共和国的第一批后代,由于历史的翻云覆雨,他们被迫成为流浪者,被放逐或自我放逐。那么,小说中的大地呢?是谁的大地?应该有一个界定,笔者认为《你在高原》的大地,是知识分子的大地,虽然它仍然是广阔的乡土大地,但与生存在那其中的农民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只有清楚这一点,才能明白《你在高原》中大地的隐喻与所指。大地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放逐地,热爱大地,意味着热爱自由,热爱自然的生命与生机,它的纹理、地层、土质,既具有地质学的真实,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自我精神的投射。所以,大地的主体是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疗伤地,它是具体的自然界,在被破坏,被伤害,但同时又是抽象的,是知识分子精神的象征地,是人文的大地。但它并不是农民的,虽然它也有对其中的生活,如“老孟”,如女房东,等等,但那都只是观察对象而已,只是象征的衍生物。但这也并不能看作是小说的缺点,一部小说必然有它最为核心的主题,如在《荒原纪事》中作者也试图写出当代“现代性发展思维”对乡村大地的破坏,对农民生存的破坏,它和知识分子精神生存的被破坏构成一体两面,充公展示了当代精神的颓败与大荒凉。只是,如果这些能够再强化或叙述更充分一些,或者“荒原”、“大地”在《你在高原》中的启发性会更深远,也更多义。
  《你在高原》保持着张炜一贯的抒情与理想主义色彩,但这种抒情并不是空泛,而是建立在对扎实的叙述和对具体事物的叙事之上的,这里,一个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作用呈现了出来,“大地”不只是作为地质地貌,作为知识,而是作为如韦勒克所言的“小说的肌理”而存在于小说之中,它的真实、缜密、专业性与抒情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独特密度的文体,增加了作品的精神厚度与层次。而对现实生活的细致和几乎反讽式的书写也增加了小说的密度。如《曙光与暮色》中对城市与“营养协会”中的黄科长的描写,《忆阿雅》中对阿蕴庄的书写,都很现实化,与小说中的象征与抒情构成一体两面。它们的荒诞恰恰在于它是一个极为真实的存在。作者采用第一和第二人称书写,如灵魂的呓语,有忏悔和往日时光的意味,还有随时而至的遐思,充满着某种哲理与情感。有时候,突如其来的一两句诗,或对一棵李子树的思念,心灵直接坦露出来,让人一下子沉浸入一种情怀与意境之中,进入到作者,或者说“我”的思维之中,读者会被挟裹着一起进入到“我”的痛苦、怀疑与行走之中。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在那个美丽的春天里,在“自然”的反复暗示之下,“我”体内的生命力爆发出来,开始了探索艺术结构的漫长历程。一切都在暗地里发生。一个由邮票簿作为背景的、古代王宫的阴谋悬在“我”的头上,然后渐渐地展开了它那似真似幻的图案。审美活动中行使艺术职位的人物各就其位,将阴谋之网向纵深拉开,并激发着艺术家心中的热情,使他将崇高的表演进行到底。  春天的意义到底何在?艺术家在春天里能够做什么?他内部的那一股骚动的力
期刊
在一个深秋有着皎洁月光的夜晚,我在书房读着志超同志的书稿《执着》,心情波澜起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深深吸引了。一部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有一种迷人的力量,《执着》就有这样一种魅力让读者不忍心有旁鹜。作者追求客观性、求实性,注重言说的逻辑力和层层递进的说服力,使文字通向事物的实质,让阅读者无限地接近他心底的理想,和他一起追寻文联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曼妙风姿。这本书里,显示了作者作为一个作家的功力、修养与格
期刊
高处是什么?高处的高处是什么?是天空。天空的高处是什么?还是天空,是高处的天空,更高处的天空。只有更高处,却没有最高处。因为天空是无限的。天之空是无限的,天之高是无限的。与之相比,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得可怜。偏偏有人,想用极其有限的生命,去试探天空的无限。这种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要么是坐在望远镜前的天文学家或飞天的宇航员,要么是诗人与哲学家。后者比前者更难得的是,相信心灵是无限的,想像力是无限的
期刊
谈论郑小琼的诗歌创作,总是有些艰难。近年来,各大媒体总是将郑小琼归到打工诗人、80后的创作等范畴,这大概是出于郑小琼本身的身份与年龄的缘故。她以打工生活亲历者的身份,原生态地书写了底层打工者的在场体验与精神疼痛,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面,让我们窥见一个广被忽视的社会群体的真实生活和心理状态。但仔细阅读文本,却发现郑小琼的诗歌创作不仅仅记录下一个中国特色时代的农民工进城谋生的心路历程,更重要的
期刊
一、关于人生经历  发星:请简要谈谈你的人生经历?  郑小琼:我的人生经历很简单,卫校毕业之后,然后等待工作,没有到等到,就外出打工,一直在广东东莞生活,对于打工经历,跟这个国家大多数农民工命运一样,不断地失业,不断地找工,进过私人的黑作坊,也进过较为正规的外资企业。像这个国家大多数涌进城市的农民一样,在自己的国家里承受一张暂住证带来的种种黑色而疼痛的记忆与伤感,因为是女性,暂时还没有因暂住证的事
期刊
张道华的新著《走出废墟的姐妹》是他继《夜幕较量》、《非常绑票》、《资本谎言》等著名公安题材长篇小说之后出版的首部非公安题材长篇力作。该著以打工者张小雪、小学生张小雨姐妹为主人公,对“5.12”大地震那场旷世劫难以及人们在抗击灾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人性光辉,作了摄人心魄的真实再现,无论在题材选择、思想蕴含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有独到之处。  一、文学见证  以文学见证人类的灾难源自文学家们的责
期刊
郑林生先生的《闺阁》是我早先时候见到的一幅中国人物画,画面个性鲜明,很早就给我一个颇为深刻的印象。  《闺阁》的主题着重表现了:一闺秀嫁入夫家后于秋后回到娘家昔日的闺阁中小歇的情景,她一味地端坐着,显得端庄而高雅,嘴角上的微笑挡不住她脸上的凝重,身怀六甲的她,像是在若有所思,宁静而温和地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从画面上看,作者没有刻意去雕刻画中人物在回娘家后的欢愉或者哀伤,也没有用很多次要人物来烘托主
期刊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一本书”;我阅读诗歌也信奉一句话:一个诗人的全部创作,都是为了同一个意象。进一步说,有时也是许多朝代的诗人在写同一个意象。所以,我理解诗人有个习惯,就是首先要对其诗歌进行一个漫无边际的泛读和体会,试图在这种泛读中发现一个核心意象,然后透过这个意象去窥见一个诗人的全部精神秘密和诗歌密码。这个办法往往能奏效。那一刻就象顿悟似的,内心的某种东西瞬间
期刊
一、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主流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政府宣传或倡导的结果,更是广大民众自觉参与并形成的一种经验与共识。在中国古代社会,主流价值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家国”观念有着广大的民意基础,求学、求知、求仕都是中国人这种主流价值熏陶下所滋生的心灵冲动。而西方社会所追求的主流价值,大多把知识分子视为“社会的良心”。这两种表述在本质上差别不大,都是以知识分子
期刊
一、叙事视角  在叙事视角的调用上,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中除了运用一贯的叙事者视角外,还机杼独运地选用了人物视角。人物视角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影片叙事的第一人称的人物视角,尤其是女性视角的镜语运用上。人物视角的运用,主要采用的是教堂女学生书娟的视角。  这种女性视角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第一人称的画外音叙述,而且观察点往往固定在彩色玻璃处。“如果画外音是人的声音,我们通常假定它是叙述者的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