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融于生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其中就涉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学生的经验、能力主要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和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而数学学习活动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以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为基础,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
  关键词:数学 教学 生活实践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把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与平时生活实践中所蕴含的数学理论有机联系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数学中发现知识,体会所学知识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让数学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教会学生用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尤为重要。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通过日常小事,让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这样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素材。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飞来飞去。天突然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要下雨了。”“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通过这一生活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又比如平时教学中,我注意到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枯燥的数学不易接受,于是在教学中注重让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尽量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充分培养他们从小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不害怕数学,喜欢上数学。
  
  2、让生活数学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要把生活实例引入教学中,让教与学跳出教材,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的数学课堂大起来,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息、玩具、书本的购买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原材料。又比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计算房间地面的面积等。这样,既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创设轻松的数学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我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品,就把自己积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4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华就找小店的阿姨帮忙。阿姨说:“这好办。”她收了小华的40个硬币,给了小华4张1元钱。小华有点不高兴,觉得吃亏了。你们说小华拿40个1角硬币换4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接下来,我再组织学生首先进行讨论:有的学生将这40个硬币1角1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4个10个1角就是4元,所以40个1角和4元是相等的。之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经分好的硬币,从中找到规律:“看看‘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1元=10角”。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教育,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数学。
  总之,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也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发展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教学现象分析;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功用;加强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关键词:朗读 训练 语感 情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对背诵优秀诗文以提高自身创作能力的经典概括。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校园里的读书声实在太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为人淡忘的现象呢?为什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呢?如何寓朗读训练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呢?下面,试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
期刊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流程度的加大,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交流工具的作用愈加明显。学好英语也是一个人接受大学教育以及继续深造成为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如何培养一个学习兴趣浓厚、词汇丰富、语法规范和表达流利的外语人才值得关注和探讨。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习兴趣、丰富日常交流词汇、掌握基本语法和进行连贯表达的开始,其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
期刊
1、兴趣的培养和口语内容的选择相结合。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主动、积极表达的过程。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开口并大胆地说英语。初学者刚进行口语交流时,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拘谨,害怕读不准、读不好被别人耻笑,由此害怕甚至讨厌英语口语交流。因此,英语口语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学生去除思想障碍,鼓足勇气,大胆实践。学生发言出错时,老师不要中途打断或纠正,以免打断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农村中学由于受生活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局限,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话言表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是培养说话的兴趣:二是多方面培养说话的能力;三是联系生活实际,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摘要: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须有“度”;提问设计应“巧”;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提问设计 优化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
期刊
教学是师生的一个双边活动,只有在课堂上建立师生的互动平台,在互动中及时掌握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才能积极面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高效率的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写下来与同仁们商榷。    1、敏捷捕捉学生表情信息反馈,激发其情感,使其形成乐观的情绪。“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斯多德)。积极的情感增强了人的活动能力,促使信息的接收;而消极的情感会减弱人的活动能力,抑制信
期刊
摘要: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视听技术的运用到目前计算机的广泛
期刊
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
期刊
摘要:数学课上听数学;数学课上看数学;数学课上想数学;数学课上算数学;数学课上说数学。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 学生 耳听 眼看 脑想 手算 口说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新教材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生活的一门“学问”,数学不再是学生额外的被迫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所以,新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新数学课堂在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强调数学的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