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旗的演变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商榷,美国国旗,演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27-03
  
  一、美国国旗的演变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11期刊登了陈欢夸老师的文章《美国星条旗诞生于何时》,文章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教材选修4《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插图《华盛顿率军横渡特拉华河》中的美国国旗提出质疑,认为当时(1776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晚)的美国国旗还不是“星条旗”,而应该是“大联合旗”。
  从《华盛顿率军横渡特拉华河》局部放大图中不难看出,油画中“星条旗”的五角星呈圆形排列(因视线遮挡,无法判断中间有无“星”)。
  
  关于美国第一面“星条旗”制作于何时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甚至连其设计者是谁也存在分歧。通行的说法是,北美画家威廉,巴雷特在“大联合旗”的基础上,把左上角的“米字”替换为13颗白色六角星(无规则排列)。1776年6月,华盛顿、罗斯上校和银行家莫里斯来到费城一位女裁缝——罗斯上校的侄媳贝茜·罗斯的小店铺,请她按照巴雷特设计的图案缝制一面旗帜。在制作过程中,罗斯夫人建议,将六角星改为五角星,并把13颗星排成一个圆圈,以便更好地体现13块殖民地在争取独立斗争中的团结。华盛顿采纳了她的意见。这样,第一面由13根红白相间的彩条和13颗排成一个圆圈的白色五角星组成的“星条旗”诞生了。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正式批准这一样式的“星条旗”为美国国旗。许多美国人对贝茜,罗斯参与设计和亲手缝制第一面“星条旗”的故事深信不疑,还成立过一个贝茜,罗斯纪念协会,把她当年的铺子和居所买下来,辟为纪念馆。这个故事也被收进了小学教科书。有的画家还精心绘制了贝茜缝旗图。
  由于“星条旗”的起源时间、原始形状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说法,以致于在不同画家的眼里,贝茜制作的第一面“星条旗”也不一样。如图四中的是1颗星星居中,12颗星星环绕成圓形;图五是13颗星星环绕成圆形。实际上,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星星的排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即可以是圓形组合,也可以是横向组合。
  
  美国独立后,由于加入联邦的州不断增多,“星条旗”的图案设计开始不断改动。1794年,佛蒙特和肯塔基两个州加入美国。美国国会决定修改国旗,把13颗星增加到15颗,横条也由13道增加到15道,15颗星按3×5的格式排列在旗帜的左上角。
  但是,倒了1817年,又有5个州同时加入联邦。如果仍按每增加1个新州就增加1道彩条和1颗星的办法去做,必然会破坏原来国旗的整体布局,同时也无法体现最早的13州与新加入州的区别。经过反复讨论,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个国旗修改法案,规定从此之后:国旗上五角星的数目应与合众国州的数目相等,凡加入联邦一个新州,就在次年7月4日独立节时为国旗增加一颗白星;但国旗的彩条仍恢复为13根横条,不再随州数增加而改变,以纪念最早参加独立战争的13个殖民地州的历史功绩。此后,随着美国的领土的继续扩张,美国国旗上的“星”越来越多,而条数不再改变。
  
  1861年,美国爆发内战,南方叛乱诸州成立“南部诸州同盟”,设计了自己的“国旗”。但林肯政府并未因为南方11个州的分裂而改变国旗形式,仍然命令北方政府和军队悬挂标有34颗星的国旗,以示国家统一,决不允许分裂。
  1959年,夏威夷升格为州加入联邦,国旗上的星变成了50颗(单序数行6颗星,双序数行5颗星),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责任编辑 吴丹]
其他文献
[摘要]近代中外企业科技进步的巨大差距,源自公司制度和家族制度的制度差别以及数量悬殊的管理原则和生产手段等科技发明。文章通过比较近代中外企业之间的科技元素,比如公司制度和家族制度的差别、管理原则和生产手段的发明数量,阐述近代中外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认为中国民族企业科技进步的发展路径与西方不同,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国有企业主导型的路径,并使企业科技的发明和普及受到了抑制,是政府功能的“错位
2001年6月,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方案,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概念引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之前的历史学科从此转变为历史课程。十多年过去了,课程观虽被引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领域,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工作,分析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还是很少见到将历史学科中考命题工作纳入到课程观视域之下,去整体构思、系统设计、分析评价。命题工作中课程观的缺位,再加上命
[关键词]目标分类学,鸦片战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启发认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37—04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把学科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I生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成了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具体到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我们多把历史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史实性知识)、概念
关键词 唯物史观,学业水平,等级,深度,古雅典民主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7-0064-04  唯物史观是中学历史学科第一核心素养,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为进一步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量化和科学评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①对历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①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探索了一系列新颖多元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刻意、低效等缺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实施性理论的指导。笔者认为,“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可以作为教学策略选择的理论依据。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认为,学习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在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人类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的学习结果
关键词 融会,贯通,深层思维,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47-08   凡学有所成者,必善于学习;凡善于学习者,必会用其方法;凡会用方法者,必能启其思维。在历史学习中,深层思维的参与极为重要。深层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学习具有连贯性与系统性,思维具有深刻性和创造性。但当前的历史学习现状却是学生的历史学习会联但不系统,能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改论,“大一统”思想,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 2019 )15-0023-06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滥觞于先秦时期的“大一统”思想,在秦汉时期终于转化为实践,其成败之经验与教训为古代先贤不断发展、完善,终成为千百年来深人人心的思想观念,演变为国家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思
过去说到武昌起义,黎元洪被描述为被迫上任的“床下都督”。早在民国初年,日知会会员张难先就曾撰文澄清,黎元洪只是“避入房中”,并非躲入床下被拖出来。参加首义的胡祖舜在《六十谈往》中说:工程营的汤启发率支队巡逻到中和门前后一带,见有人从黎元洪的住宅背着一口皮箱出来,怀疑为盗窃,经询问得知是黎元洪的伙夫,再问,得知黎躲避到下属一参谋家,于是前往,见到黎与执事官王安澜等在座谈,汤启发请黎到楚望台与吴兆鳞相
[关键词]祖国统一,贯通性,情感性,思辨性  前不久,在参加深圳以“寻找历史课堂中的人”为主题的系列研讨活动中,我为学生上了一节《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场课。当课堂上师生潸然泪下时,我不仅为那段历史中的“当事人”所感动,也为这些课堂中的“现场人”所感动。评课议课中,同学们青涩、真实的感受,更让我领悟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人间正道”。老师们要我把设计背后的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说真的,如果这节课还有什么值得
[关键词]商鞅变法,土地私有,授田制,爰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50-05   商鞅变法是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商鞅变法措施中“开阡陌,废井田”一条解释为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比如翦伯赞先生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商鞅)又下令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