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教潜入心,润生细无痕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落实德育目标,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积极的参与到这项重要的工作中,将德育目标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让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雨润物般,悄然潜入学生的心田。
   关键字:语文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已不陌生,随着未成年人出现心理疾病的现象不断增多、少年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心理问卷调查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陆续展开,但是缺少自信心、情绪不稳定、校园暴力等未成年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我们究竟该如果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应该由谁去做?一定要等到心理健康课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结合我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谈一谈。
   一、明确方向,制定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我给我的学生进行了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有80%甚至更多的学生无法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而我认为,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工作,也不是只针对一些问题生所做的工作,更不只是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每周一节课或定时的心理辅导就能很好的解决的问题。要想让未成年人身心都健康的成长,就应该学校、家长、社会齐动员,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项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提高素质,打好基础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可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活动即理论讲座,专家课堂,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强化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和提升教师素质,教师也可通过进修学习等方式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便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发挥所长,体现价值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很幸运的。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形成,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为此语文学科应该更多的担起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这也是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有这方面的优势的必要性。
   四、随教入心,不着痕迹
   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都非常强,皮球效应相当明显。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明显感觉到他们不喜欢老师没完没了的说教,父母恩威并施的教导,有的更是由不喜欢变得麻木,由麻木到厌烦,由厌烦到我行我素,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怎么能让学生感受不到自己的说教,却又自己走进老师设下的“陷井”哪?我认为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每次备课都要认真结合教材制定切合实际的德育目标,并通过这一目标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我想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学生临摹写钢楷、写书法、写日记等方法,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修养身心,在写日记倾诉的过程中宣泄情感。也可以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如人教版七年级下的一篇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就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去体会为什么贝多芬被称作是“音乐巨人”,这种真实的名人故事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还存在人际关系不协调的严重问题。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记得在一次批改作文的时候,我的一位学生在文中提到了自己和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就分手的故事,自己很苦恼,但是又不想主动去和解的痛苦心理,用他的话说是“这个世界从此失去了光彩”,作为大人的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小事能引起孩子如此深的痛苦,虽然他们懂得友谊的珍贵,但却不懂得如何去维护。为此,我在点评时告诉他“朋友是一杯酒,越品越醇;友谊是一棵树,需要你的浇灌与呵护。”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他主动找到了他的好朋友,并请求他原谅,而他的好朋友也是碍于面子没能迈出这一步主动来和解,正是由于他的主动维护,他们的友谊比以前更深厚了,并且彼此间又多了一份包容与理解。
   这就是语文学科具有的鲜明的人文特征和深厚的感召力。它使语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突出的功能,所以,通过语文课堂学习达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情感世界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必要之路。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着痕迹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为我们伟大祖国未来的建设垫下坚实的基石!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电影《暗恋桃花源》是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对话剧《暗恋桃花源》的改编,电影巧妙地运用戏中戏的表现形式完成了对话剧版的重现。   《暗恋桃花源》的剧情是这样的:一个剧场里,现代爱情悲剧《暗恋》剧组正在彩排,而古装爱情喜剧《桃花源》剧组又突然出现,这两个不相干的剧组,因为都与剧场签订了彩排合约,又都是演出在即,双方都不愿相让,所以只能隔着线排戏。   《桃花源》则可以说是后现代
期刊
摘要: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现在的前景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对政治理论课程不够重视,本文就政治理论课程目前的现状得出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只有与专业实习相结合才能走出困境,以及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意义做出了论述。   关键词:政治理论;社会实践;专业实习    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学好一门课程最好的办法。要学习好政治理论,不但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将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这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
期刊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当周杰伦的《青花》唱红大江南北,青花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刮起了一阵时尚风。什么是“青花”呢?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青白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是陶瓷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池莉,典型的武汉女子,笔下的作品多为市井小人物的生活,生动形象又具有现实意义,同样被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本文通过分析池莉笔下三部代表作,与其被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来进一步走近池莉,走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许正如池莉自己所说:“我会一点点的历练自己,提升自己,终有一天,我会熬至滴水成珠……”   关键词:新写实;“汉味”;通俗口语化;“小
期刊
摘要: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于数学教育的影响亦是非常深远。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都促进了相关系统的现代化进程,很自然的让我们企望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教育的现代化。多年来大
期刊
摘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而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教师工作的实效性,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这就要实施多元的管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了解每一位教师,关注教师需求;创造弹性的空间,拓展教师思维;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运用非正式表扬,引领教师成长。在工作中给教师足够的理解与关心,尊重与信任,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长处,使广大教师充实快乐地工作,最终促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的美学根源于人格美的美学,而这种人格美则发轫于汉末清议和人物品鉴的魏晋玄学。因此,笔者试图以魏晋时期的一个独具个性魅力的文人团体“竹林七贤”的思想领袖嵇康为例,从“越名教而任自然”以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两方面来阐释其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境界。   关键词:嵇康;人格美;自然;自由   说到人格和人格美,这类概念最初出现于西方。“人格”源自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一
期刊
摘要:大学生德育不应该仅仅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发展状态等。本文从教育、管理、服务三大领域来探讨德育人文关怀的具体实施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以更好地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人文关怀;路径;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服务是大学生德育的三种活动形式,密不可分。
期刊
《折纸》是幼儿师范教材中的手工课,从幼师的培养要求看,教材内容它与幼儿的折纸教材有相似之处,但又高于幼儿的折纸教材。这就要求幼师学生对折纸有一个从理论到技法的系统认识。这部分内容没有新鲜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处理教材,下面结合我这节课的实践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们对折纸的理论和技法没有系统学习,但对折纸活动并不陌生。如何调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