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军旗“海空雄鹰团”背后的故事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战旗方阵中,有一面引人注目的“海空雄鹰团”荣誉军旗。然而,谁能想到,该团来自陆军却首战美国空军?谁能想到,他们曾被毛泽东三次点将出征?谁又能想到,他们打仗竟然打出一段跨国交情?

“幼鹰”出壳成“空中霸王”


  “海空雄鹰团”的正式番号是海军航空兵第10团,由江南抗日义勇军一部发展而来。他们曾经获得过苏中军区授予的“兴化团”荣誉称号。
  1949年9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庄严宣告:“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海空雄鹰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陆军部队改编成空军部队一分子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首战,面对的却是美国空军。
  1950年10月19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攻占平壤。当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预定部署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海空雄鹰团”奉命进驻辽宁机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成为整个抗美援朝作战中唯一一支未调防休整的空军部队。
  1952年8月6日凌晨,美军大批飞机向中国边境鸭绿江袭来。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以来的一个反常举动。飞行员王昆跟随机群起飞迎战。美军战机逃跑。
  机群返航经过铁山半岛上空时,王昆听到地面指挥所通报:“在你左前方出现4架美国F-86飞机。”
  王昆一面仔细向前方搜索,一面警惕后方可能的偷袭。果然,在他回头观察时,发现美军两架F-86战机已经咬住副大队长马致荣和僚机张振儒。在千钧一发之际,王昆一面报告,一面调转机头,上升倒转,从斜上方直扑美军战机。
  此时,美军战机已经占据攻击张振儒的位置,眼看就要开炮。王昆驾机猛扑上去,在相距300米时,射击光环完全套住了美军战机。他使劲按下了炮钮,三炮齐发,连续两次射击,首先打中了前面一架美军战机。只听一声巨响,美军战机当空爆炸,化作一团火球坠下云端。
  王昆调整了一下角度,向第二架美军战机射击,火舌吐出,美军战机立即冒着黑烟,歪歪斜斜地翻滚而逃。
  机群转危为安。副大队长马致荣抓住有利战机,迅速击落了另外一架美军F-86战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海空雄鹰团”在一年时间里,共击落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3架战机,击伤3架战机,被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誉为“空中霸王”。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策动国民党军加强对大陆东南沿海袭扰,上海、浙江、福建时常遭到轰炸。1954年8月2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海空雄鹰团”由空军编入海军航空兵部队,负责海上渔民生产和护航舰队上空的安全。此后,“海空雄鹰团”走进了海军序列。
  1955年9月20日,王昆作为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在大会现场,毛泽东握着王昆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工作?”
  王昆回答说:“我叫王昆,海军航空兵飞行员。”
  毛泽东一听是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又问:“打下过飞机吗?”
  王昆说:“打下过。”
  王昆没有炫耀自己的战绩,毛泽东则很有兴趣,继续问王昆在什么地方打下什么飞机。王昆便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3架、击伤2架飞机,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一枚,荣立一等功两次的经过。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很好。我记住你,也记住你们海军航空兵10团了。祝你们多打胜仗!”
  果然,海军航空兵第10团让毛泽东记住了,还被他点了三次将。

毛泽东第一次点将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美国立即在台湾部署F-86、F-104等战机140架。
  有了美国出兵撑腰,台湾的国民党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天出动飞机由原来的100多架猛增到200多架。国民党空军除直接掩护金门空投、海运外,有时还嚣张地集中30~80架飞机窜到大陆上空活动。
  福州经常受到国民党军飞机的袭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向毛泽东提议,派海军航空兵第10团入闽进驻。毛泽东想起了对王昆说过的话,点头同意:“好,就派10团去。”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点海军航空兵第10团的将。
  海军航空兵第10团副团长王昆奉命率领飞行队进驻福州。
  海军航空兵第10团没有辜负领袖的厚望,入闽之后,在8月25日和9月24日,与国民党空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空战,一举击落F-86战机4架,击伤1架,但第10团也失去了一位战斗英雄王昆。
  1958年10月21日上午,著名京劇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正在为海军航空兵官兵演出。11时6分,国民党军飞机来犯,时任第10团副团长、代理团长的王昆带领3名飞行员紧急驾机迎战。当飞机飞到1.05万米高空时,王昆的飞机突然失去操纵,倾斜下坠。
  僚机飞行员田怀春紧急向王昆呼叫。田怀春看到王昆的飞机机头稍稍拉起,接着又猛向下栽了下去。
  田怀春驾机赶到王昆的飞机侧面,看到他埋头倒在座舱里,似已昏迷。田怀春赶忙用明语呼叫:“王副团长,王昆,你拉起机头,拉起机头!”
  地面指挥所也紧急呼叫:“王昆,拉起来,拉起来!”
王昆

  飞机急速下坠,王昆什么也没有听见。原来,长期的战争生活让王昆患上了胃溃疡,进驻福建后,战斗频繁,胃痛加重。紧急起飞后,胃痛突然发作,剧烈的疼痛使他昏迷了过去。
  飞机坠落在福建省屏南县的一片高山密林里。王昆以身殉职,年仅27岁。   海军航空兵第10团入闽后,在兄弟部队配合下,直到龙田地区上空激战,打下国民党空军飞机,活捉飞行员张乃军,国民党空军再也不敢派大机群到大陆上空进行挑衅了。

毛泽东第二次点将


  “雷达看不到,高炮够不着,飞机追不上,导弹瞄不准”,这是1964年6月美军装备给台湾的所谓“西方战略眼睛”的RF-101高空高速侦察机时公开吹嘘的话。
  有了RF-101侦察机,国民党空军又开始神气起来,经常派其到浙江沿海耀武扬威,还公开宣称RF-101侦察机30多次到达大陆侦察。有时,国民党军飞行员甚至嚣张地从解放军机场上空掠过示威。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心一定要打下它。
  海军和空军用高炮埋伏过RF-101侦察机,但是高炮跟不上侦察机的速度,全是“马后炮”,气得高炮兵直跺脚。海军和空军还专门抽调一批飞行员尖子,组成一批尖刀小组,决心要打掉RF-101侦察机。可是RF-101侦察机速度很快,根本追不上,眼巴巴看着它逃走,一次次起飞,一次次落空。
  战况不断传到北京。一天,在毛泽东的办公室里,周恩来汇报了海军、空军打击RF-101侦察机的情况。毛泽东听后点起一支烟,踱着步,默默地思考着。突然,他收住脚步,转身对周恩来说:“海军航空兵不是有个10团吗?请他们去一趟,怎么样?”
  “对,10团被台湾称为‘低空霸王团’,都害怕它,就叫10團参战!”周恩来说。
  毛泽东点了将,周恩来赶紧给总参谋部和海军下达命令:第10团出战。
  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马上同副司令员兼海军航空兵司令员刘道生商量,决定由第10团组织一支机动作战小分队,由北方转场到浙江路桥机场。
  航空兵师长周克林接到刘道生的命令后,把第10团副团长王鸿喜叫到办公室,问:“能不能去?”
  王鸿喜心里也没有底,但听说是毛主席点的将,第10团在领袖心中挂了号,他马上坚定地回答:“能,没有问题!”
  周克林接着问:“你能亲自去吗?”
  周克林想让王鸿喜带队,主要原因是王鸿喜有击落击伤美制蒋机F-86各一架的空战经验。RF-101侦察机老奸巨猾,没有具备空战经验的一流飞行员,很难把它打掉。
  王鸿喜答应了。周克林说:“我们飞歼-6时间短,虽经改装,速度等方面还是不如RF-101,因此要把困难想得足一些。”
  王鸿喜说:“师长,请放心,只要我们细致地准备,严格地训练,再对打法作些研究,我看敲掉敌机是有把握的。”
  1964年12月2日,王鸿喜和第10团政委李建和,飞行员王相一、高绍英组成的小分队秘密转场到了浙江路桥机场。
  3日上午,RF-101侦察机出现了。路桥机场立即发出战斗警报,王鸿喜和高绍英双机升空。可惜雷达判断不准,升空晚了,让其溜掉了。
  接下来几天,阴雨连绵,双方战机都不好起飞。王鸿喜、李建和、王相一、高绍英等趁机研究出一个叫“三关”的打法。第一关是“发现关”,主要由地面雷达负责;第二关是“引导关”,主要由指挥所人员负责;第三关是“攻击关”,主要由小分队飞行员负责。这三关环环紧扣,哪一环出毛病,都不能击落RF-101侦察机。
  怎么过好“攻击关”?王鸿喜提出在“快、准、狠”三个字上苦练功夫。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群策群力,小分队总结出“上飞机快,起飞快,发现敌机快,战斗动作快和战术快”的要领口诀。上飞机快的口诀:“先穿伞,后挂钩,两带扣好接插头。”发现敌机快、瞄准快的口诀:“听引导,看方向,压坡度,找下方。下决心,朝前靠,标志清,光环套,光点稳准就开炮。”
  18日下午,天高云淡。国民党空军RF-101侦察机飞行员谢翔鹤突然接到电话,受命驾机升空去大陆拍照。
  谢翔鹤驾着RF-101侦察机直插蓝天,飞过台湾海峡,朝浙江沿海而来。这个空域,谢翔鹤来过四五次,都没有遇到危险。此时,在路桥机场,“低空霸王团”小分队早已做好升空准备。先有歼-5小分队升空,在海岛上空佯动掩护,以迷惑谢翔鹤,接着歼-6小分队突然出击。
  下午2时42分30秒,王鸿喜率领的小分队两架歼-6离地升空,进入一号海域接替歼-5待战,在地面指挥所领航员引导下,向RF-101侦察机方向飞去。
  4分钟之后,RF-101侦察机目标突然消失。指挥所的领航员魏承超,曾被王鸿喜誉为“二郎神”。这次,魏承超又使用了“二郎神”的“神眼”,将失去的目标,用实际航线的方法进行推算,不断令王鸿喜改变飞行航向、速度,调整机位。
  在魏承超心中,RF-101侦察机是在利用高山死角和云层躲避雷达,而实际航线没有改变。果然,在下午3时0分35秒时,魏承超令王鸿喜扔掉副油箱,一分钟之后,RF-101侦察机就在“神眼”推测的航路上出现了。
  下午3时3分45秒,指挥所向王鸿喜发出通报:“敌机在右侧方5000米,高度1500米。”
  王鸿喜四处搜索,见不到RF-101侦察机。指挥所又令王鸿喜改变航向:“敌机在左侧方,高度2500米。”
  王鸿喜仍然没有见到RF-101侦察机,尽管心里焦急,但还是想起了口诀:“敌改平,我爬高,高敌两千不可少;敌改平,我改平,高敌一千为最好。”
  王鸿喜立即把飞机拉升至5500米高度,还是没有找到RF-101侦察机。
  这时,地面指挥所命令:“右转40度。”
  接到命令时,王鸿喜突然想起“压坡度,找下方”的口诀,向后回头一望,正好发现RF-101侦察机就在他的右侧方1500米处。
  王鸿喜高兴极了,敌机此刻正在射程之内。他立即按下炮钮,三炮齐射,一举击中。
  谢翔鹤大吃一惊,只好按动电钮,弹座舱跳伞。
  此刻,王鸿喜看到RF-101侦察机变成一团火球,翻着跟斗向下坠,不久听到一声巨响。王鸿喜向指挥所报告:“敌机被我击落!请求返航。”   王鸿喜返航一个多小时后,从浙江省温岭县传来报告:谢翔鹤被民兵抓获。经审讯,谢翔鹤是国民党空军第六大队四中队少校作战官,曾获得过4枚国民党军奖章。
  毛泽东、周恩来接到打下“西方战略眼睛”的喜报,立即指示要接见有功人員。王鸿喜和捉住谢翔鹤的民兵代表,以及师长周克林,领航员魏承超,10团政委李建和,飞行员王相一、高绍英等7人到了北京。
  12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会议厅接见了有功人员并照了相。毛泽东跟王鸿喜握手,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呀?”
  王鸿喜激动地说:“我叫王鸿喜,是吉林长春人。”
  毛泽东又问:“你名字是哪三个字?”
  王鸿喜说:“三横一竖的‘王’,鸿雁的‘鸿’,喜欢的‘喜’。”
  毛泽东微笑着点头说:“好,好,好!这个名字取得好。你打下了敌机,大家喜嘛!”

毛泽东第三次点将


  1965年1月,中国南海狼烟四起。特别是年前,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侵入北部湾,对越南进行武装挑衅,轰炸越南北方,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美军舰进入南海游弋,频繁出动AQM-34A型“火蜂”式高空无人侦察机对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挑衅。
  情况报到中南海,毛泽东问:“10团在哪里?”
1965年10月,周恩来与高翔亲切握手

  这是毛泽东第三次点第10团的将。第10团奉命挥师南进,直插五指山。
  1965年9月20日10时47分,第10团指挥所接到海岸雷达站报告:“发现美机一架,正西90公里,高度4000米,时速1150公里,航向15度。”
  第10团指挥员凭经验,马上判断这是一架准备入侵海南岛的美国F-104C战斗机。指挥员一拍桌子,说:“只要美机进入我领空,就坚决予以打击!高翔双机升空。”
  高翔是第10团下属的大队长。接到命令后,他立即通知副大队长黄凤生,两人计划同时起飞战机。事后,高翔回忆了当时的情况:“到海南轮战,汗水流了几斤,可就是轮不到自己的战机上天,这次机会总算来了,一定不能让美国佬讨到便宜。”
  果真,美国F-104C战斗机进入海南岛上空。高翔和黄凤生双双驾着战机迎战。他们二人在万米高空来回运动,几分钟过去了,没见到美机。高翔沉不住气,一个劲地问领航员:“美机在哪里?怎么不叫出击?”
  其实,此时美机正在隐蔽自己,还在北部湾加油佯动飞行,想迷惑雷达跟踪。地面上的第10团指挥员根本不吃这一套,死死盯着它的航线。11时19分,美机突然急转,直接窜到了雷州半岛。
  指挥员命令:“高翔出击!”
  正在五指山上空巡逻的高翔一听,喜出望外,马上回答:“明白!”
  高翔、黄凤生双机以最大速度,飞向作战空域。在地面引导下,高翔接近美机。
  “注意,搜索目标!”高翔提醒黄凤生。很快,高翔发现自己右边有一个小白点,再接近一看,惊喜地向地面报告:“发现美机!”
  F-104C战斗机是单座高速喷气式战斗机,是当时美军速度最快、航程最远、续航时间最长、武器装备最好的战斗机。
  高翔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呼叫黄凤生:“准备攻击!”
  这时,美机发现被高翔咬上,赶紧向右转变,企图甩掉高翔。
  高翔一看更火了,嘴里嚷道:“海南岛是祖国的大花园,你没买门票就进来,晃晃悠悠就走了,那不行。”于是,他也向右转变,紧紧地咬住美机。
  这时,地面指挥员对高翔说:“左面没有情况,放心打!”
  “后面有我掩护,你放心打!”黄凤生也对高翔说。
  高翔加速赶上了美机。美机很快进入有效射程内。高翔右手伸向了电钮,但马上又缩了回来,对自己说:“沉着,再近一些!”
  当高翔驾驶的战机离美机只有291米时,巨大的美机黑影已经把瞄准环都盖住了。高翔牙一咬,按下了电钮,一串串火光飞向美机。直到离美机只有39米时,高翔才松开了电钮,脱离了美机。
  转眼间,美机变成一团火,轰隆一声巨响,爆炸了。但谁也没有注意到,此时,美机飞行员跳伞了。高翔的战机震动了一下,美机爆炸的碎片竟打坏了他战机的左发动机。
  高翔凭借着过硬的本领,驾着只有一台发动机的飞机,安全返回地面。
  1965年9月27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把高翔等有功人员接到北京,参加10月1日的国庆典礼活动。
  10月1日国庆节那一天,高翔见到了毛泽东主席,两人握手合影。8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海军航空兵有功人员。高翔拉着周总理的衣袖,两人合了影。至此,毛泽东接见过第10团41名代表,周恩来接见过78名代表,但对高翔来说,这是第一次。
  为了表彰第10团指战员建立的卓越功勋,1965年12月29日,国防部授予海军航空兵第10团“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军第一个获得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团级单位。

“海空雄鹰团”创世界空战史上八个“第一”


  “海空雄鹰团”并不完全是因为毛泽东三次点将而出名。其实,“海空雄鹰团”创造的世界空战史上的八个“第一”,是实至名归的佐证。
  第一个“第一”是飞行80小时就击落敌机2架。1952年8月6日晨,“海空雄鹰团”一个飞行大队起飞迎击美国空军大批飞机。飞行员王昆只飞过80多个小时,驾驶米格-15比斯战斗机才20个小时,就击落号称世界第一流的战斗机2架,首创“海空雄鹰团”空战纪录。
  第二个“第一”是破“圆圈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空军屡遭失败,耍出了二战中被称为“攻不破的空中堡垒”的“圆圈战术”。1953年2月17日,“海空雄鹰团”飞行员余开良、耿东清、李春孟、陈泰渠驾机空战,美机5架F-4U战机被咬住后,使用了“圆圈战术”。余开良等4人立即缩小队形,以中速小角度进入,抓住时机,一举击落3架F-4U战机,首创志愿军空军大破美军“圆圈阵”纪录。   第三个“第一”是双机对头着陆。1953年3月27日,“海空雄鹰团”飞行员王昆和僚机王海成奉命远途奔袭。在预定空域战斗中,他们发现前方有美军2架FMK-8喷气式战斗机,准备轰炸地面部队。王昆一看飞机油料表显示仅剩下500升,刚好够返回使用。但为了保护地面部队战友,经地面指挥所批准后,和僚机立即加大油门冲向美机,将其击落。最后,王昆和王海成飞到机场跑道两头上空时,两架飞机油量表指在“0”刻度上。危急时刻,他们沉着地从跑道两头同时着陆,当飞机平安着陆时,油箱里的油已全部耗尽。他们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双机对头着陆的奇迹。
  第四个“第一”是超低空歼敌。1955年6月27日9时,国民党空军出动4架F-84“雷电”式轰炸机从台北起飞北犯。“海空雄鹰团”团长张文清率领米格-15比斯歼击机中队奉命起飞截击。张文清、王鸿喜击中F-84“雷电”式轰炸机,国民党空军飞行员跳伞。下午,国民党空军派出1架PBY-47型海上巡逻救护机搜救跳伞飞行员。王昆奉命升空战斗,在超低空击落PBY-47型飞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超低空歼敌的奇迹。
  第五个“第一”是同温层作战。1958年2月18日,大年初一,当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节日氛围中时,荣获国民党军“飞虎”奖章的上校飞行员赵广华驾侦察机,从海上向大陆大摇大摆地飞来。“海空雄鹰团”中队长胡春生和舒积成立即编队升空,跃上1.5万米高空。胡春生一面令舒积成掩护,一面对准赵广华的侦察机猛冲过去,连珠般的炮弹打了出去。赵广华的侦察机冒出黑烟后,舒积成连发数弹,敌机化作一团火球掉入大海,创造了同温层空战史上的奇迹。
  第六个“第一”是毛泽东第二次点将之后,王鸿喜创造了首次用国产歼击机击落美制蒋机RF-101侦察机的纪录。
  第七个“第一”是首次击落美军无人机。1965年3月24日,美军派出1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侵入海南岛上空。“海空雄鹰团”中队长王相一奉命单机起飞截击,在距离美机3800米时跃升逼近,连续3次开炮,美机左翼被打中后冒烟,随后坠入大海。王相一因此创造了首次用歼击机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纪录。
  第八个“第一”是毛泽东第三次点将后,高翔创造的在39米空战距离内,击落美空军F-104C战斗机的空战近战的世界纪录。
  海军航空兵第10团是实至名归的“海空雄鹰团”。

打出来的一段跨国交情


  1965年9月20日上午,高翔驾机击落美机,美机飞行员跳伞。跳伞飞行员是谁呢?此人名叫菲利普·史密斯。他驾驶的战机被高翔击中后,仓皇按动弹射按钮,跳出机舱,掉入茫茫大海中。
  这天,原海南琼崖纵队队长、老民兵符气合正赶牛车到海边拉海石花,看到有人跳伞,还以为是中国的飞行员出事了,赶忙撑竹排下海营救。靠近一看,他大吃一惊,原来是个外国飞行员。
  符气合机警地用竹篙逼着史密斯,说:“不许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史密斯事前有准备,他坐在橡皮舟里,赶紧拿出写有中文“救命”两个字的绸旗,嘴里说着英语。符气合也听不懂,但看明白了“救命”的意思。
  史密斯被俘后,一直被关押在北京,直到1972年春天,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后,经周恩来批准,才释放了他。
  史密斯回国后,很快又被任命为美国驻希腊空军指挥官。1989年史密斯以太平洋舰队航空兵最高司令的身份退役返乡时,提出了一个要求,访问中国,见见20多年前打下他飞机的人。
  1989年10月16日,刚刚退休的高翔突然接到国防部外事局的加急电报,通知他参加一个美国军事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从没有外事接待经验的高翔一下子急了,连夜向儿子讨教与外宾打交道的礼仪,翌日一早从宁波赶到上海锦江饭店报到。
  高翔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要接待的人是史密斯。当有关人员向史密斯介绍高翔时,史密斯激动地用生硬的中国话一边喊着“高翔,高翔”,一边伸开双臂紧紧拥抱高翔。
1989年10月18日,高翔(左)与史密斯在上海会面时握手留影

  高翔友好地说:“您好,欢迎您到中国来。”史密斯动情地说:“高先生,当年您在这样近的距离开炮,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这是一次我看也不敢看、想也不敢想的战斗。多少年了,我一直想到中国当面向您祝贺20多年前您在海南岛上空取得的那场胜利。以前我们是刀枪相见的敌人,而现在我们是朋友。”
  高翔哈哈一笑,幽默地说:“是的,我们是朋友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识’嘛。”
  两天后,10月18日,高翔在上海延安饭店宴请史密斯。那一天,宴会用的酒是五粮液。高翔先敬史密斯一杯。史密斯一饮而尽,连聲称赞:“中国的酒香,中国的情浓。”
  高翔说:“我们中国有句歌词,叫‘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有猎枪’。”
  史密斯像个小孩一样,高声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要美酒,我们不要猎枪。来,再干一杯!”
  第二天,高翔陪史密斯花4个小时观看了“海空雄鹰团”的纪录片。史密斯感慨地说:“败在你们手下,我并不感到耻辱,这样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
  写到这里,笔者的耳边再次响起了《海空雄鹰团之歌》:“展开矫健的翅膀,迎着灿烂的阳光,我们是海空雄鹰团的战士,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敢打敢拼,英勇顽强,南北转战威震四方,用我们的忠诚和赤胆,筑起海空上的铁壁铜墙,筑起海空上的铁壁铜墙,铁壁铜墙!”
  (作者声明:本文由《党史博览》独家编发,未经允许,不许选编、摘编、上网等)
其他文献
徐向前向23旅授锦旗  在国庆70周年阅兵荣誉军旗方阵中,“光荣的临汾旅”是唯一一面旅级荣誉军旗。它背后的故事像谜一样令人向往,让无数史学家和军史爱好者一直在探究。谜团  1948年春,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临汾,所属第8纵队23旅英勇奋战,最先登城,中央军委授予该旅“临汾旅”荣誉称号。由于处在战争年代,授予称号的原件至今下落不明。由此,称号的名称是“临汾旅”,还是“光荣的临汾旅”,成了一个谜。在20
期刊
李先念曾任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重要职务,是全国人民熟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前些年,李先念的小女儿李小林曾来南昌,笔者有幸与她接触并对她进行了采访,听她回忆讲述了印象中的父亲,以及父亲对她的教育和影响等。不让自己的孩子经商  看上去,李小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眼睛和脸形极像其父李先念,眉宇间透射出机敏和聪慧;一头短发,干净利落,朴实大方;一袭缀满大花的轻纱中式衣裙穿在身
期刊
为了进一步开创冀南、冀鲁豫边区对敌斗争的新局面,1944年9月,中共冀鲁豫分局及军区司令部由山东省观城县红庙进驻清丰县单拐村,领导着东到津浦,南跨陇海,西临平汉,北靠石德的广大地区。这里成了联结华北、华中的战略枢纽。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1944年7月,冀鲁豫分局书记黄敬因病离职,由宋任穷任代理书记。经过一年的艰苦斗争,冀鲁豫边区形势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特别是民主民生斗争方面是薄
期刊
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重要政治活动场所和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与之相映生辉的,是装饰于迎宾大厅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尽展磅礴气势与璀璨风采.虽历
期刊
国庆70周年阅兵队伍中,荣誉军旗“左权独立营”赫然在列  在国庆70周年阅兵荣誉军旗方阵中,有一面为抗日名将报仇雪恨而命名的荣誉军旗,它的名字叫“左权独立营”。抗日名将左权  左权,原名左纪权,1905年3月15日出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2月,左权和张际春、蔡申熙等人一起,從醴陵到达广州,成为广州陆军讲武学校的学员。  1924年11月,广州陆军讲武学校第一、第二队学员并入黄埔军校。左权等
期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四位最高领导人——瞿秋白、向忠发、博古、张闻天,他们的称谓比较复杂。首先,正式的称谓都不叫总书记,就连中共六大产生的最高领导人向忠发也是如此。其次,当时在实际工作中,向忠发、博古、张闻天,都曾被称为总书记,这是一种习惯叫法,与中共第一位最高领导人陈独秀的正式称谓是总书记有关,与苏共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是总书记应该也有关系。再次,第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
期刊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毛泽东签署命令,自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自此,新中国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诞
期刊
宁杰,原名宁进叶(参加新四军后改名为宁杰),出生于信阳县邢集镇邢集村。1935年在北平弘达中学读书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2月加入北平学联爱国学生组织“民先队”,并成为骨干队员。全国性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从北平撤至山西太原,他随总部转战太原、临汾。山西失陷后受地下党组织安排返乡,组织开展民先活动,并在此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邢集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至1939年初
期刊
我从老八路骆行阿姨那里看到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原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系统部分老同志合影,是1979年7月2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拍摄的。在35位前辈的合影中,我看见了父亲江涛的众多老战友:马溪山、张箴、沈少星、席一、柴成文、李新农、刘岱、刘配成等。在另一张14位阿姨合影的老照片里,我看见了可亲可敬的女八路们:郭西、林一、申小丛、申晓白、姚汝安、程倩、骆行、姚明、姚新等。他们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参加敬爱
期刊
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部分领导人在河南寶丰县右起:邓小平,李达、李雪峰、张际春、刘伯承、陈毅  1947年6月30日,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戡平内乱”。这意味着国民党一把关死了国共谈判的大门。  这一天,毛泽东在哪里?他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小山村,焦急地等待前方回电。29日,毛泽东致电前线将领:“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骤然改变重大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