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读后感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幾天我读了《犟龟》这本书,主要讲了乌龟淘淘听鸽子说,狮子王要举行十八世婚礼,请全部动物市民参加。于是乌龟淘淘就开始上路了。乌龟淘淘不怕严寒酷暑,坚持不懈努力,可动物们都说乌龟淘淘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说不可能赶上的。可乌龟淘淘照样努力,最后参加了狮子王的十九世的婚礼。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和坚持,这样才能做好一件事。
   我练琴的时候,手指头磨得都起了皮,枯燥的练习让我想退缩了,但我一想到乌龟淘淘,想:它都能坚持下去,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便坚持下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基本功。最终,我的琴声越来越好听了。
   (指导教师:李秀珍)
其他文献
七年后的我:   不知道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不是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是不是一张椅子,一张小桌,一把茶壶,几卷线装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你的身上,你表情淡然,正如你七年前所设想的样子。   七年了,时间如火车般呼啸而过,余音虽还在,好多欢笑和泪水却已成了记忆。时间不等人,是你忘了带我一起走。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一团火,右手则是这七年漫长的打坐。   是啊,转眼间七年就过去了。现在想想你已经十九岁了
期刊
8月12日,我兴致勃勃地坐上动车,跟随语文周报社参加2019北京“古都之旅”夏令营。首都北京,我一直向往。   在六天里,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故宫、天安门、圆明园、长城、国家博物馆、国家天文馆、国家大剧院、军事博物馆。每到一处,我都认真听,仔细看,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也感受到了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到大栅栏走访了许多百年老店,品尝了各种美食。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这里
期刊
今年暑假我参观了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之旅。在这里,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领略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创造的不朽功勋,明白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为自己生活在这和谐的国度、美好的时代而备感骄傲与自豪。   首先,我来到了延安红色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內陈列着许多革命先烈的遗物,有发黑的油布伞,生锈的马灯,缺口的瓷碗、破旧的皮箱,用红布绣的五
期刊
小说阅读,可以说是中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文学类阅读文本。读完一篇或一本小说,能够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启发写作思维。此文尝试从小说类文学作品赏读入手,浅析读书报告对写作思维的启发。   一、读人物,品味传神之笔。   学生在《读〈祝福〉,叹祥林嫂之不幸》中写道:“祥林嫂之悲,除了时代的枷锁之外,更多的是她自己心灵上的枷锁。自从那个冬天阿毛被狼叼走之后,她的丧子之痛把自己推向跟痛苦的深渊,以至于见人
期刊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人们常说的“仿导结合”的“仿”就是模仿,即仿写范文;“导”就是引导、指导,在仿写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指导,使其走向创新。   一、仿写也是学习,是创新成功的基础   在中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习作练习中,经常会看到学生的习作意思不连贯,言之无序,用词单调、乏味等现象。这都是儿童语言发展较慢,观察力不强,思维缺乏训练的外在表现。   这时,光凭教师说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用
期刊
作文对许多中学生来说,仿若是一只出笼的猛兽,每到作文课,学生大有“狼来了”之感。由此可见,加快语文教学改革,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作文首当其冲。笔者在作文“快乐”教学方面作了一番尝试,现作初步探讨:   一、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之以乐   学生写不出作文,部分原因是平时生活平淡单调,积累的素材太少。因此,教师应尽量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并因势利导教会学生积累素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老师也要指导
期刊
当前世界飞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与进步,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认识到教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引入新兴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为教育事业地不断发展起到了作用,现阶段初中教育作为学生时代最需要掌握学习方法的阶段,语文更是起到了让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等方面,初中生最主要的就是锻炼他们的写作、阅读能力。那
期刊
时评又叫新闻评论,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观点见解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的评论性文章。引入高考作文教学的时评文以时事评论为主,内容一般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除了时效性外,高考时评文要求具有时评文的四个最主要特征——针对性 、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高三学生常年与书本打交道,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与社会有所接触,有时难以发表自己的
期刊
【摘要】“以防”和“以免”的意义、用法相近,内部结构同样是“以+动词”。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中,“以防”没有被收录,“以免”被收录为连词。为什么“以防”不是连词?本文试图从历时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词】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语言演变   “以免”在该词典中释为:“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工地上应该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借阅的书
期刊
夜深人静,小主人睡着了,可是他的文具们却在激烈的争吵。   “笔”挺起了肚子高傲地说:“我的作用最大,没了我,谁能写字?”“尺子”不屑地說:“你一点都不如我,我能打横线、测量长度,一举两得,可是你呢?”橡皮也不甘落后赶紧说:“没了我,小主人的作业本上全是错别字。”圆规也急忙开口了:“没有了我,圆就不圆了!”……   文具盒看着大家争论不休,和颜悦色地说:“笔、尺子、橡皮、圆规,你们没了我就散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