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备学案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x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案既是老师教学的辅助,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基于学情是至关重要的,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的行为在课堂中真正发生。
  【关键词】基于学情;借鉴;修改
  教学案在经过“实践-研讨-修改-再实践-再研讨-再修改……”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以后,已经越来越成熟,老师们也用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但是,学情在不断变化的,老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所以我们继续走在不断修改的道路上,让我们的教学案随机应变,让导学案真正为我们所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以我执教过的《姥姥的剪纸》一课为例,浅谈导学案的借鉴与修改。
  一、基于学情,把握文本,细化修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所以切实可操作,指向性明确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教学参考书》中关于《姥姥的剪纸》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仔细阅读会发现,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大同小异,基本是“词语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中心的体会”三部曲,而忽视了文本的内容特点,体裁特点,千篇一律。
  再看我们使用的教学案,对比教参的“三部曲”,有了改观,但是对照课标要求,高年段必需的几项能力训练,指向上还不够明确,方法指导上比较单薄。
  考虑文本的特点,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学情,给予有效的学法指导,我对导学案中的目标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细化:
  第一课时:1.学习课文2、4-6自然段,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掌握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2.学会找特殊词语、关键的句子,写下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给课文做批注。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3.让学生能自读自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剪纸技艺的“神”,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课时:1.学习课文的3、7—13自然段,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2.品读课文7—12自然段,在一幅幅剪纸中体会出姥姥的舐犊情深,感受到姥姥的剪纸中包含的神奇力量。3.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体会姥姥和乡亲们之间的邻里之情。4.练习写话,升华姥姥和孙子之间的浓浓深情。
  修改和细化目标时,我的原则是:1.要有学习方法的呈现,这样学生才知道该怎样去学。比如:在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时,我们提示的学习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在体会姥姥的舐犊情深和邻里之情时,我们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和写话。2.要有学习能力的渗透,因为我们想的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目标中我们关注了给课文做批注的能力,完善自己见解的能力,根据情境说话写话的能力。3.要关注落实课后习题,比如课文的背诵,词句的理解等,都要在目标中有所体现,且要一一落实。
  二、基于学情,依托目标,设计调整教学块面
  根据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我对教学块面也进行了调整。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了解“姥姥”和“剪纸”。
  2.反馈学案中的问题,整体感知,提炼“神”字。
  3.默读1-6自然段,找特殊词、关键句、抓特殊写法,体会姥姥剪纸的“神”,适当批注。
  4.再读5-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含义。
  5.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揭示姥姥的剪纸更“神”的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2.理解品读“拴”字,联系想象剪纸内容,体会姥姥与“我”的亲情。
  3.创设情境,练习写话,深化浓浓的祖孙情。
  4.教师范读、引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练习背诵,感悟领会心梦之境,体会亲情。
  5.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感受姥姥和乡亲们之间的邻里之情。
  6.回顾全文,剖析课题,结合习作6拓展写人的文章的命题方式。
  三、基于学情,关注能力,逐步完善导学案
  应该说经过几轮修改后的教学案关注的点已经很有针对性了,但是基于目标的修改、块面的调整、学情的改变,我们对学案做了以下修改。
  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了提高目标达成度。做好学情前测和学情后测。
  1.学情前测
  学案中的自主导学:为第一课时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加强第一课时教学的针对性。
  第一课时的学案中我对“自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了修改,我用“你能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评价姥姥的剪纸?”和“课文围绕姥姥剪纸写了哪些内容?”替换了原题。比较以后发现,难度降低了,让学生更有信心也愿意把课文读仔细,而且这两个问题也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了解课文内容,最重要的是指向性很明确,能够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哪个方向、用哪种方式完成习题。
  2.学情后测
  看完当堂测试训练的结果以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比如,第二课时的学案中我增加了一题写片段:在收到姥姥寄来的老牛王者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我”心境颇不宁静,眼前浮现出了和姥姥在一起的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有什么话想对姥姥说吗?请把对姥姥说的话编辑成一条短信。
  当堂训练时,我发现学生的短信内容大都是空洞的,流于表面,表達的感情大都是“思念”,感受不到那份亲情,研讨思考后,我有了新的想法,难道只有“我”才有话对姥姥说,姥姥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吗?难道可表达的只有“思念”吗?写一句话的训练比较符合低年级的要求,而高年级更应关注片段的练习。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题目又改成了:姥姥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孙儿终究要长大,要离开疼他爱他的姥姥,离开生他养他的小屯,就算是无所不能的剪纸也不能拴住孙儿去寻找梦想的脚步。想一想,姥姥对“我”有着怎样的期待呢?“我”读懂姥姥的剪纸了吗?又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个角色写一写他们的心声。
  修改后的题目,前面有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带着感情去想去写,后面是写作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到底该写什么。
  当堂检测时,我们发现学生写的内容有了,但是没有层次,条理也不清晰,有的同学通篇都是感谢,有的一会是感谢,一会又是回忆,然后又回到了感谢。
  根据这个情况,我对教学过程又做了调整:在写片段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如果选择的是姥姥可以哪几个方面来表达?(生活、学业、成就)如果选择的是孙儿,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达?(感谢、报答、想念)这样做指导了写作表达的内容和层次,降低了难度,让每个学生都东西可写,也都会写。表达能力弱的学生至少可以写到三不同层面的话,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每方面进行拓展延伸,更加丰富自己的表达。
  在一次又一次地研讨、修改中,受益的是学生,逐步成长的是自己。导学案不能一成不变,拿来就用,让自己被它牵制,一定要适当地调整修改,让它为我们所用,真正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覃伟合.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1(10).
  [2]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03.
  [3]林芳.学案的特征及编写原则[J].教育评论,2003(2).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概念的建立和完善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有效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学时,我尝试着将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在比较中系统认知。从周长开始,在不同的长方形中发现它们的大小不同,引出面积概念;接着在铺教室地面的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清晰的面积概念,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然后在比较面积的活动中,再次完善面积的概念,知道平面图形
期刊
1  好多年前了,曾见俄国画家的一组系列油画,是四幅从少女到老妪的女体写真,分别题为春、夏、秋、冬。甫一照眼,我心震颤。不是逼视觉的人体之美,而是寓意深永启人心觉的人生感悟和生命哲思。  画作透露出时空哲学的审美意味。  一年四季,风日洒然清和响亮,万物迤逦历历如画,自在节令的春秋更序间,生机勃发,悄然变化,默默地呈现峥嵘气象。  人生一世,好如四季风景:年少如春初萌呈青春美;成年如夏繁茂呈丰腴美
期刊
【摘要】教学质量法发展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寻的目标。作为一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而每日的背诵课文和默写词语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重视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则会让学生语文飞跃发展;以科研促进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大有裨益。  【关键词】习惯;阅读;习作;课题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塑造与形成美感的审美过程,并以此达到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建立和审美能力培养的目的。由于主观上的求进意识不足和客观上的个人能力差异等原因,使得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美感不足,甚至是明显缺失,自然也就没有达到通过富有美感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形成对音乐美的共鸣与美妙体验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师须努力提升教学中的美感
期刊
一、教学内容  译林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  二、教材简解  本课时的主要话题是谈论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了四个节日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和Double Ninth Festival涉及的词汇有:festival, Spring Festival
期刊
【摘要】音樂是声音的艺术,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堂主要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音乐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审美体验与情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审美欲望,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体验中进行审美享受及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  【关键词
期刊
2017年,我园申报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成功立项为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拟定“球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为其子课题。众所周知,球类游戏是幼儿园孩子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促进儿童各方面运动技能的有效方式。它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体合作精神等。本学期我们利用现有的皮球、软毛球开展了一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2.学生能用词汇Hong Kong, London, how long, go back to等词汇来谈论暑期计划。  3.学生能用will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来谈论暑期计划。  4.学生能根据关键词来复述故事,同时能用will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谈论他们的暑期计划,锻炼英语综合语用能力。  5.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精彩
期刊
【摘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进而“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是我们每位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老师应有的责任和使命。美术课堂作为美术教学的主阵地,从每一次呈现的教材内容的欣赏起步,从而找到实现美术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蕴文化;表现技法;客体感染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期刊
【摘要】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深度学习,为未知而教,为深度而学,是课改深化的必然选择。深度学习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生立场和学科逻辑的完美结合的基础上。区域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需要构建普适性强、操作简便、便以改进、易于推广的促进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教学;教学改进;区域推进  2016年12月29日,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专家组对我主持的江苏省教研室第十期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