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良行为的个案分析与转变策略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e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保证。但是近年来离婚家庭增多,家庭的不完整也带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文中的欣欣在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配合下,改掉了不良行为,成长为开朗自信的孩子。
  [关键词] 家校合作;健康心理;不良行为;个案分析
  一、案例呈现
  欣欣是三年级从四川转过来的学生,文静而成熟,她成绩单上的评语多是赞许和肯定,她自己也非常懂事而努力,这么乖巧可爱的孩子也深得我的喜爱。但是近期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大跌眼镜。
  一天清晨,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小慧和小雯美术课上画的图画不见了,但在欣欣的书包里找到了。同学们都议论纷纷:“她们的画怎么会在她的书包里?肯定是她偷的。”“哪有那么巧,画得都一模一样。”在同学们的质疑和批评声中,欣欣无从争辩,却只是憋红着脸不承认,一口咬定是她自己画的。我知道,孩子的世界单纯而透明,他们一旦认定是欣欣拿了别人的画,她就会被冠上“小偷”的名号,那么孩子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于是我又联想到另外一件事,前天同桌可可的默写本不翼而飞,这两件事的矛头都直指欣欣。
  在我与她耐心地沟通下,欣欣终于对我说了实话,承认画和默写本都是她拿的。但是为什么呢?我难以理解,在我眼中那么懂事且上进的孩子怎么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拿的还是别人的图画,如果她真的品行不端,那應该拿漂亮又昂贵的彩笔之类才对啊。而默写本,那就更加说不通了,她拿了也没用啊,难道仅仅是开个玩笑,一场闹剧而已?我思考着事情的处理方式,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也要搞清事情原委,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二、原因探究
  1.原先优秀的欣欣——众星捧月
  欣欣出生在四川偏僻的农村,消息闭塞,与世隔绝。但她平时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博览群书的她懂得非常多的知识,俨然成了小朋友心目中的“小百科”,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一起玩,遇到问题都会向她请教,她就像知心大姐姐一样解答着同学们的疑问,是大家羡慕和学习的榜样。她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喜欢钻研,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待人有礼、懂事开朗的她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乐于帮助其他的同学,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2.如今巨大的落差——跌入谷底
  欣欣原本是在四川偏远处上学,教育资源落后,大多数的家庭不是很注重孩子的学习,喜爱读书的她就脱颖而出了。而现在,转学到江苏,学习的课文版本不一样,教育资源相对来说较之前先进,孩子见的世面也不一样,各方面的差异让欣欣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看着其他同学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她甚至感到自卑。陌生的环境、不如意的成绩、自卑的心理,这些使得孩子非常压抑,在虚荣心和嫉妒心的驱使下一错再错。
  3.家庭教育的不当——简单粗暴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心理形成的基础,也是养成孩子健全人格的保证。欣欣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妈妈和爸爸早已离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四川,爷爷重男轻女,爸爸酗酒赌博也不管她。这是个极度缺乏爱的孩子,她有深深的不安全感,而妈妈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素养,对待孩子犯错只会简单粗暴地惩罚。为了逃避责罚,在犯错之后她害怕了,想用撒谎掩盖一切。
  三、转变策略
  1.回顾过去的收获,总结经验鞭策不断进步
  (1)有效运用鼓励,在成绩中重拾自信心
  欣欣现在成绩与之前有很大的落差,她一下子很难接受,自信心备受打击。地区的差异、课本的不同让她暂时还没有适应,只要她能一如既往地努力,肯定会迎头赶上。我在学习上对她格外照顾,英语学习中记单词是她的薄弱项,但是每次默写,只要她进步一点点,我都会鼓励她,她就会很开心地和我交流。渐渐地,她的成绩越来越好,学习也越来越有信心,这学期还被同学们推选为“进取之星”。
  (2)培养兴趣爱好,从优点中体会价值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希望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肯定、纳悦并欣赏自己,形成充满自信和积极的心态。欣欣喜欢画画,可以从这个兴趣点入手,给她报个绘画班,系统地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2.依靠集体的力量,鼓励同伴接纳有归属感
  欣欣急切地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中来,但是她错误的行为方式反而遭到了大家的批评和指责。针对欣欣的情况,我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班会活动,如“受伤的威廉”“不一样的美丽”等主题班会,采用体验或讨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们通过切身的体验,产生情感共鸣,鼓励他们接纳欣欣,欣欣也在活动中体验到宽容的力量、集体的温暖,找到归属感,从而实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3.指导单亲的妈妈,建立情感连接让爱流动
  欣欣不当的行为背后是她对父母情感连接的渴求,由于幼儿时期没有和妈妈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现在妈妈对她的严格管教只会让她感受到压力和苦闷。心病还得心药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改变行为的一剂良药。有了情感连接,母女之间才能彼此理解,互相体谅,爱才能在彼此之间流动。
  我建议妈妈把欣欣带在身边,写完作业可以让她在店里帮忙,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既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也在生活的体验中多了一份对父母辛苦工作的理解;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出去游玩,进行健康有益的户外体育活动,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关注,享受母女间的相互陪伴;家里的事情让孩子参与,与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妈妈的信任和尊重会搭建母女间爱的桥梁。
  四、效果反馈
  欣欣的状态越来越好,她在学校感到很快乐,也开朗自信了很多,交到了很多朋友;她和妈妈的关系也渐渐缓和,看到妈妈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也理解了妈妈当初的苦衷,关心妈妈的身体,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老师不断鼓励下,欣欣各门学科的成绩也在进步,这让她更有自信。我看到欣欣洋溢着幸福和温暖的笑容,积极阳光,充满力量,我也由衷地为她高兴。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而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摇篮,好的家庭教育是滋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土壤。作为老师,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能及时追根溯源,应帮助家长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依靠班集体的力量接纳和帮助孩子,鼓励他们自信开朗,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其他文献
[摘要] 现代教育仅靠家庭或学校很难保障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对学生信念一致、行为一致,共同发挥家校共育合力,构筑家校共育体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在分析现阶段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 家校共育;构建;新模式;策略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
高速发展的多元社会不只给成年人带来压力,也使得部分青少年陷入迷茫与焦虑,甚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班主任作为学生高中阶段的重要他人,面对突发的危机状况,一方面要懂得还原
[摘要] 在推进班级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实现班级德育变革已经刻不容缓。在班級“治理”的道路上,班主任应努力实现“德法共治”“立体治理”“协同治理”以及“无痕治理”。班主任必定要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寻找适合班情的有效赋德途径,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赋德的能量,努力打造新时代育人生态场,实现美好的赋德愿景!  [关键词] 治理;赋德途径;育人生态场  20世纪末,“治理”一词开始流行,它和“全球化”
中小学心理育人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心理,传授心理知识和技能,缓解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目标的教育活动。  从“心理”的角度谈育人,有一系列独特的内涵。就育人的目标而言,心理育人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育人的内容而言,心理育人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乐观、坚毅、进取等与时
期刊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背景下,如何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英语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观摩的展示课和教学经验,
[摘要] 语文课堂离不开阅读,发展性阅读应进行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本文旨在通过多种阅读策略促进命题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提升,让阅读真正发生,达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教学策略;多元阅读;直观阅读  一、审视: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多种样态  1.“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概念  阅读障碍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
说题,作为一项新型的教研活动,有效牵引着教学的方向.然而,不少说题者对这项新型活动还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说题应着重注意的问题:一要说清考查要求,
[摘要] 作为新时代的数字公民,高中生对信息安全、隐私安全、网络礼仪、知识产权、预防网瘾等方面的信息道德知识应有必要了解和思考,以培养时代所需的网络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与网络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在计算思维以及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培养层面进行卓有成效的课堂实践和教学研讨,探索培养高中生网络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网络素养;信息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202
[摘要] 师德教育和爱的教育是德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湖南娄底幼儿师范学校为例,分析了学生德育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自我管理:班主任人格引领与价值观示范;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挖掘素材:丰富与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开展活动:融合职业道德素养,以期能为幼儿师范学校班主任更好地进行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以德育人;以爱施教;班主任德育策略;学前教育  我校是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将会走向
[摘要] 与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家庭结构的破裂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就会处于不利的家庭环境之中,他们也就更容易倾向于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可能会承受更高的欺凌或受欺凌的风险。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角落里的他们,运用南风效应、互悦机制、3+1>5-1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心理效应进行策略探微,做好他們的“心灵捕手”。  [关键词] 单亲家庭;校园欺凌;心理效应  将校园欺凌与单亲家庭的孩子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