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阅读能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兴趣首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是对孩子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在阅读时,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很强的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了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也会慢慢喜欢上阅读。其次,树立榜样。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家读书的故事,激励他们热爱读书,从中汲取营养。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优美的词句,精彩的语段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同时也激励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培养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 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鸟的天堂》,可引导学生为鸟的天堂写导游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了创造想像力的训练。
  三、培养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比如教学《凡卡》一课时,课文最后讲到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在读他的信。这时,我问学生爷爷真的能见到他的信吗?凡卡梦醒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学生通过想象写了凡卡的种种悲惨的结局,既练习了说话,又了解到了凡卡所生活的社会的黑暗。主题得到了升华。
  2. 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学好语文,积累是一个关键环节。落实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宽阅读渠道,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等语言材料。而培养语感,就是要指导学生好好读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桂林山水》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读中想象桂林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品味,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3.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学生一经启发,学习积极性变得高涨了,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学生纷纷提出问题: “那头老象为什么要重披象鞍?”“当年老象在战场上拼杀的场面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循序渐进地去训练,去培养和发展。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讨某种事务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的态度和学习成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本人的粗浅认识。  一、巧妙引入,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随一段录像短片进入色彩斑斓的花卉苗圃,在欣赏苗圃中美丽的鲜花的过程中发
期刊
当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那么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
期刊
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小课题研究不是数学学科的专利,他同样存在于其它学科。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模式另辟蹊径。我们在小课题研究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确定了它较为固定的基本框架。其基本流程为:问题的生成——组建研究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汇报与交流。  二、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问题的生成  途径一:教材中的课题。在我介)的教材中就蕴藏
期刊
一、创设情感式的语文课堂  我在上课中,一个小孩没认真听我讲课,在跟另一个同学交头接耳,我便说:“看那个小孩多会说,下一个问题,他一定会积极举手,说得比你们更好!”一年级的小孩子,经我这么一表扬,这小孩可乐坏了,整节课他表现得最积极了,每一个问题,他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这就是我给这个小孩创设一个优点,我想我们没必要板着面孔训斥孩子,应该多给孩子们创设一些激励、优点。在实践中,我觉得这种做法比批评好
期刊
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学科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决定的。作为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地担负着这一责任。在越来越重视品德教育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自觉的,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了情感教育,这是可喜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情感教育目标笼统模糊,无层次划分  目标是导向,如果目标不具体、明确,学生就无努力的方向,也就不能形成任何优秀品德,有的教师在备情感目标的课时,统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现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自主阅读。“这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以致于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普遍偏低。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  低年级的学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各个行业朝国际化方向发展,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何提升自身发展的内驱动力,是目前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现状、发展途径等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沿风雨兼程了十几年,期间的摸爬滚打,积淀的是一点点的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被人尊敬的小学教师的经验。于是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一位语文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  一、呈现充满激情的课堂  1. 立足文本,读中感悟。以教学《鸟的天堂》为例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近几年,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实施。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培养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敢于探索,勇于追求。小学是一个发展的阶段,也是人的思维、认知、意识逐步形
期刊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在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做好阅读训练至关重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多管齐下,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