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课堂气氛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气氛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良好的标志是:师生的情感交融,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对学习表现更大的兴趣和愉快、无紧张无畏惧感,有更多表达的机会等。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营造 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要把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如浴夏露,既得到艺术享受,又形成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最终目标。
  一、用教师自身美好的形象吸引学生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而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其直观标准便是该老师的自身形象是否良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以严师、长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认为不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听自己的。甚至有许多教师认为如果自己带着笑脸,就会没有威信,学生们有可能就无法无天。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教师面带微笑,并不意味着他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们。教师是学生注目的焦点,这无疑于一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如果学生喜欢听你上课,愿意与你交流,那就表明师生关系融洽,这就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一个前提。教师的形象美很重要,假如教师上课前心情不好,易迁怒于学生,那会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力求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对学生充满关爱之情,使课堂上出现和谐的氛围。我们的形象就像是无声的教学艺术语言,产生无形的牵引力,使学生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营造气氛,以“情”导入
  我们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初中生,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内心还较为单纯,易受感染。在亲情方面,他们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联系生活,营造情感氛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回忆我的母亲》时,我采用了以下导语:
  【沉痛的语调】同学们,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 钟老 夫人不幸去世。4月10日 ,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很多,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都写了挽联,其中党中央的这幅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上联歌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下联是对 钟老 夫人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在这次公祭之前,朱德同志已经深情地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感人肺腑的叙事散文。
  教师以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叙述,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就向作者靠拢。用党中央的挽联导入新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朱德的母亲就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为文章结尾部分“升华”主题埋下伏笔。这样一个开场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对“我的母亲”的深切怀念之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四、用平等意识创建民主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分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这样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取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要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这样,语文课堂才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五、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我们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他文献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
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来说说我对后进生教育的做法:  一、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不同,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很复杂
新课程要追求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数学离不开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所有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而抽象、概括是思维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而数学
随着课改在全国各地的推行,用讲学稿、导学案的地区逐年增多。导学案建构的是一种学的课程,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指导有机的融入到学习过程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培
在常年玉米生产中,无论在苗床还是在栽后大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烂种、死苗的现象。苗床出现烂种死苗,造成补种或减少种植面积。在移栽后出现死苗若补苗不及时则易造成全田个体
英语是现阶段最为国际化的语言,在高中学科是很重要的科目。英语的阅读主要培养学生们对于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能力。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提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