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与教育密不可分,审美教育在教育中發挥着巨大的作用。 语文课堂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审美教育一定要注意发挥想象与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想象与情感在审美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13-01
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便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上,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这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2000年3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并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口味和审美情趣。”
但是,应试教育把语文推向功利化的极端,用概念代替情感,用推理代替想象,用枯燥的分析或繁复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打不动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渗入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最根本的方法是诱发情感,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审美活动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文学活动作为审美活动更是如此。例如: 在接触《祝福》这篇文章时,对祥林嫂这一形象,先是从她的乌裙、蓝袄、月白背心、脸上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神态,从她抗婚磕头,捐门槛等行为,及丧夫失子的“我真傻”、“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之类的语言等表象,产生了对她的深深同情,由此而生发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憎恨的美学意义。因此,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供的“境”,感知“形”,从“形”中感知“美”,从“美”中产生“情。 学习《雷雨》,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的体验,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探究。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受到一次情感的震撼与洗礼,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效果就大不一样。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 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器”,思维被遏制,能力被苑囿。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知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情”与“景”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还必须带领学生进入这种意境,不进入意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了。如何引入意境呢?一靠提供视听直观和语言直观,教师或凭借有关的音乐形象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或凭借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视象。二靠分析作品描绘的画面和形象。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者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还要把那“难写之景”状在学生面前,把不尽之意给以适当发挥。如《雨巷》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幽深的江南小巷;《沁园春o长沙》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南国秋景图。讲述这些课,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
但是,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深层次的美,当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一幅生动的画面时,那只是一种“外在美”的感受,而那深层次的“内在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去把握。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李白的诗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 学《再别康桥》除了感受作者淡淡的哀愁和优美的意境,更应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清新流转的语言。
总之,语文课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美育渗透意识,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每篇课文不同的美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各种美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的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审美教育书简》作者:席勒(商务印书馆)
[3]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南朝)(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文学理论教程》编者: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课堂;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13-01
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便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上,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这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2000年3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并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口味和审美情趣。”
但是,应试教育把语文推向功利化的极端,用概念代替情感,用推理代替想象,用枯燥的分析或繁复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打不动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渗入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最根本的方法是诱发情感,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审美活动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文学活动作为审美活动更是如此。例如: 在接触《祝福》这篇文章时,对祥林嫂这一形象,先是从她的乌裙、蓝袄、月白背心、脸上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神态,从她抗婚磕头,捐门槛等行为,及丧夫失子的“我真傻”、“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之类的语言等表象,产生了对她的深深同情,由此而生发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憎恨的美学意义。因此,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供的“境”,感知“形”,从“形”中感知“美”,从“美”中产生“情。 学习《雷雨》,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的体验,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探究。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受到一次情感的震撼与洗礼,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效果就大不一样。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 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器”,思维被遏制,能力被苑囿。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知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情”与“景”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还必须带领学生进入这种意境,不进入意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了。如何引入意境呢?一靠提供视听直观和语言直观,教师或凭借有关的音乐形象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或凭借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视象。二靠分析作品描绘的画面和形象。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者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还要把那“难写之景”状在学生面前,把不尽之意给以适当发挥。如《雨巷》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幽深的江南小巷;《沁园春o长沙》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南国秋景图。讲述这些课,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
但是,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深层次的美,当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一幅生动的画面时,那只是一种“外在美”的感受,而那深层次的“内在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去把握。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李白的诗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 学《再别康桥》除了感受作者淡淡的哀愁和优美的意境,更应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清新流转的语言。
总之,语文课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美育渗透意识,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每篇课文不同的美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各种美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的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审美教育书简》作者:席勒(商务印书馆)
[3]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南朝)(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文学理论教程》编者: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