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回想自己的职业选择过程,就会想起生命中一些很重要的人,也想起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呼唤,一种人格对另一种人格的影响”。我的职业、我的生命深深地刻上了那些叫做“老师”的人的烙印。
一、一个小学教师的善良
中考那年,我考得出乎意料的差,离市重点分数线很远。知道分数的第二天,我,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孩子,揣上仅有的15块钱,坐上了到“遥远”湛江的班车。
下车的时候,正是中午,太阳异常猛烈。站在马路旁,望着穿梭的车辆,忙碌的人群,我茫然了。这时,一个穿着裙子、撑着伞的大姐姐走过来了。我终于开口怯生生地问路。出乎意料的是,大姐姐说:“我也过去那边,我给你带路啊。”
于是,在烈日下,一个莫不相识的姐姐带着我走遍了半个湛江。记不清当时我要到哪里去,但有一点很清楚的是,我要办的事情没有办成。当我沮丧地走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我们俩慢慢地走着,经过一个农贸市场。大姐姐问:“你吃过午饭了吗?”接着,就拉着我到了一个小食店。
在食店里,她继续轻轻地和我聊着。她告诉我,她很多大学同学都是我老乡,她去过我家乡,她是一个小学老师……她叮嘱我,小孩子做事情要认真思考,做事情前先考虑父母的感受……
她的一些话,我心领神会。于是,吃过东西后,就跟着她到车站,坐上回家的车。挥手的刹那,我才发现,我没问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一个小学老师。
二、英语老师郭洛的激情
有当老师的想法,是在高中。高三那年,英语老师换了,是一个叫郭洛的男老师。郭老师个子不高,稍胖,脸圆圆的,挂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脸上时刻带着笑容。
尽管样子不是我们女生的梦中情人类型,但我们却对他产生了疯狂的崇拜,因为他的激情。年过50的他,头发黑油油的(他去发廊染的),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充满活力。他的课堂别开生面:在第一节课,他告诉我们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句子——“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for students’all.(中文翻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会告诉我们他编写了那本英语资料……在课堂上,他总会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引人入声;他总会很自信地吼出那些英文句子;他总会告诉我们,我们能行;他会让我们在紧张的高三,慢悠悠地欣赏那些英文歌曲……
因此,在我们仰望激情澎湃的郭老师的同时,高三那年我们的英语成绩像异军突起,突飞猛进;我也在内心
萌发一颗梦想的种子——做一名教师,那会让周围的人快乐的。
三、生物老师冼老师的宽容
当想起冼老师的时候,我往往就会想起爸爸。如果说父亲是一种永远只会对孩子好、永远不会生孩子的气的职业,那么这种职业里应该还会包括其他的一些人——教师。
冼老师是我的高中生物老师,也是班主任。他很高大,但偏偏这么高大的一个人对学生却异常的细心。他每天都坚持巡堂,无论当天是否有他的课;他会坚持每个学期都到学生家家访一次;他坚持找学生谈心,而气氛轻松愉快,师生更像朋友。
或者很多具体的事情,我都不能忘记。那时,我最叛逆,厌学、逃学、不交考卷……让所有的任课老师头疼,也特别让一些老师厌恶。无论怎样,总有一个人坚持对我的肯定,是冼老师。他总是很平和地和我谈话,总是很宽容地等待我的改变,对我始终不离不弃。
记得高三那年,他说我们需要好的学习环境,提出帮我们申请单独的住宿房间。他三番五次地,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往校厂管理室跑;记得一个雷雨的下午,他把雨衣送达六楼的课室,因为他知道我,班上唯一走读的女
生,总是那么马大哈,肯定没带上雨伞。
四、远距离的张凯之的魅力
我不是张凯之老师的学生,但有幸听过张老的讲座。那时,我还是大一,有点迷茫,有点不坚定,总想着哪天就不上大学了,回去读高四,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子就在这样的煎熬中走过,直到张老到学校做讲座的那天,2007年12月18日。
张老尽管那时已经九十多的高龄,但站在华师的文化素质大讲坛的讲台上,却精神焕发,就文化问题侃侃而谈。他有老年人应有的白发,但鹤发童颜;他像所有的老年人一样是个宝,满腹经纶,但与老态龙钟没扯上任何关系。
那时,我觉得老人身上充满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讲座的最后,老人结束了话题,说了一句改变我终生的话:“青年朋友们,在新年即将到来的今夜,我祝你们幸福!”
祝你们幸福!一句多么美好的话,一个多么美好的祝福,送给了我!而第二天就是我的19岁生日!从生日那天起,我开始努力学习,成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幸福的华师学子。
五、湛江二中师生的快乐
我真正确立志向,很迟。大四第一学期,忽然有了幸福的感觉。那时,我在湛江二中实习,那里的学生干净、聪明、活泼、礼貌、纯洁、懂事,所有美好的词,似乎都适合他们。那里的老师每天都很快乐地重复着生活,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乐趣,过着很勤劳、也很平静的生活。所以在那里的日子,我很快乐。尽管地理位置偏僻,我却依然感觉到,那段日子与从前的日子很不一样。后来,我在QQ签名上,似乎大彻大悟地签名:“幸福是一个自定义的名词,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再后来,我给辅导员说,我愿意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那时的我想必是被幸福冲击过度,也想把握这些幸福。
今天回想那段在湛江二中的生活,我依然会激动。在那里,我真正确立了理想,要做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讲一辈子的历史。对着亮晶晶的眼睛,你会从中看到渴望,看到尊敬,看到崇拜,看到你的个人价值,看到
一切与美好有关的事物。所以,那时的我就不可救药地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六、单位同事的勤劳
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我没回湛江,而有幸留在东莞这片沃土。在这里,我这个新人,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一年。这一年里,给我最多感动的是,让我见识更多的,是同事们的辛劳。
因为是寄宿学校,所以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不但要管好课堂纪律,上好课,还有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由于生源和地域问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不浓,对学习也不够重视,学习不够自觉。
面对这样的情况,同事们却迎难而上,辛勤地付出。或者,你没见过一个老师会在办公室里漱口;或者你没见过一个老师经常中午还在办公室和家长谈话;或者你没见过一个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的家庭状况、情绪的变化都了如指掌;或者你没见过老师坚持每天深夜10点半还在巡查宿舍……但这些,我都见过。我感慨于这些老教师的激情和对梦想的追求,用超乎人想象的努力去做事业。
走过的路,会留下脚印;遇见的人,会留下痕迹。感谢那些我曾遇见的人,他们给予我太多。那个小学女老师教会了我对善良的追求;郭老师的激情让我看到了他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热爱;像父亲般的冼老师做到了“不但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的孩子”;张凯之教授让我看到了一种人生态度,热爱生命,热爱上天赐予的东西;湛江二中的师生们像奥运火炬手,将幸福传递到我的手里,让我坚定地走上从教的道路;单位的同事却教会了我对工作要敬业奉献。
或者我也是一名火炬手,我将会把接到的那些美德往下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做健康、善良、快乐的孩子。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责任编辑蒙雨
一、一个小学教师的善良
中考那年,我考得出乎意料的差,离市重点分数线很远。知道分数的第二天,我,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孩子,揣上仅有的15块钱,坐上了到“遥远”湛江的班车。
下车的时候,正是中午,太阳异常猛烈。站在马路旁,望着穿梭的车辆,忙碌的人群,我茫然了。这时,一个穿着裙子、撑着伞的大姐姐走过来了。我终于开口怯生生地问路。出乎意料的是,大姐姐说:“我也过去那边,我给你带路啊。”
于是,在烈日下,一个莫不相识的姐姐带着我走遍了半个湛江。记不清当时我要到哪里去,但有一点很清楚的是,我要办的事情没有办成。当我沮丧地走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我们俩慢慢地走着,经过一个农贸市场。大姐姐问:“你吃过午饭了吗?”接着,就拉着我到了一个小食店。
在食店里,她继续轻轻地和我聊着。她告诉我,她很多大学同学都是我老乡,她去过我家乡,她是一个小学老师……她叮嘱我,小孩子做事情要认真思考,做事情前先考虑父母的感受……
她的一些话,我心领神会。于是,吃过东西后,就跟着她到车站,坐上回家的车。挥手的刹那,我才发现,我没问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一个小学老师。
二、英语老师郭洛的激情
有当老师的想法,是在高中。高三那年,英语老师换了,是一个叫郭洛的男老师。郭老师个子不高,稍胖,脸圆圆的,挂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脸上时刻带着笑容。
尽管样子不是我们女生的梦中情人类型,但我们却对他产生了疯狂的崇拜,因为他的激情。年过50的他,头发黑油油的(他去发廊染的),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充满活力。他的课堂别开生面:在第一节课,他告诉我们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句子——“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for students’all.(中文翻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会告诉我们他编写了那本英语资料……在课堂上,他总会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引人入声;他总会很自信地吼出那些英文句子;他总会告诉我们,我们能行;他会让我们在紧张的高三,慢悠悠地欣赏那些英文歌曲……
因此,在我们仰望激情澎湃的郭老师的同时,高三那年我们的英语成绩像异军突起,突飞猛进;我也在内心
萌发一颗梦想的种子——做一名教师,那会让周围的人快乐的。
三、生物老师冼老师的宽容
当想起冼老师的时候,我往往就会想起爸爸。如果说父亲是一种永远只会对孩子好、永远不会生孩子的气的职业,那么这种职业里应该还会包括其他的一些人——教师。
冼老师是我的高中生物老师,也是班主任。他很高大,但偏偏这么高大的一个人对学生却异常的细心。他每天都坚持巡堂,无论当天是否有他的课;他会坚持每个学期都到学生家家访一次;他坚持找学生谈心,而气氛轻松愉快,师生更像朋友。
或者很多具体的事情,我都不能忘记。那时,我最叛逆,厌学、逃学、不交考卷……让所有的任课老师头疼,也特别让一些老师厌恶。无论怎样,总有一个人坚持对我的肯定,是冼老师。他总是很平和地和我谈话,总是很宽容地等待我的改变,对我始终不离不弃。
记得高三那年,他说我们需要好的学习环境,提出帮我们申请单独的住宿房间。他三番五次地,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往校厂管理室跑;记得一个雷雨的下午,他把雨衣送达六楼的课室,因为他知道我,班上唯一走读的女
生,总是那么马大哈,肯定没带上雨伞。
四、远距离的张凯之的魅力
我不是张凯之老师的学生,但有幸听过张老的讲座。那时,我还是大一,有点迷茫,有点不坚定,总想着哪天就不上大学了,回去读高四,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子就在这样的煎熬中走过,直到张老到学校做讲座的那天,2007年12月18日。
张老尽管那时已经九十多的高龄,但站在华师的文化素质大讲坛的讲台上,却精神焕发,就文化问题侃侃而谈。他有老年人应有的白发,但鹤发童颜;他像所有的老年人一样是个宝,满腹经纶,但与老态龙钟没扯上任何关系。
那时,我觉得老人身上充满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讲座的最后,老人结束了话题,说了一句改变我终生的话:“青年朋友们,在新年即将到来的今夜,我祝你们幸福!”
祝你们幸福!一句多么美好的话,一个多么美好的祝福,送给了我!而第二天就是我的19岁生日!从生日那天起,我开始努力学习,成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幸福的华师学子。
五、湛江二中师生的快乐
我真正确立志向,很迟。大四第一学期,忽然有了幸福的感觉。那时,我在湛江二中实习,那里的学生干净、聪明、活泼、礼貌、纯洁、懂事,所有美好的词,似乎都适合他们。那里的老师每天都很快乐地重复着生活,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乐趣,过着很勤劳、也很平静的生活。所以在那里的日子,我很快乐。尽管地理位置偏僻,我却依然感觉到,那段日子与从前的日子很不一样。后来,我在QQ签名上,似乎大彻大悟地签名:“幸福是一个自定义的名词,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再后来,我给辅导员说,我愿意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那时的我想必是被幸福冲击过度,也想把握这些幸福。
今天回想那段在湛江二中的生活,我依然会激动。在那里,我真正确立了理想,要做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讲一辈子的历史。对着亮晶晶的眼睛,你会从中看到渴望,看到尊敬,看到崇拜,看到你的个人价值,看到
一切与美好有关的事物。所以,那时的我就不可救药地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六、单位同事的勤劳
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我没回湛江,而有幸留在东莞这片沃土。在这里,我这个新人,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一年。这一年里,给我最多感动的是,让我见识更多的,是同事们的辛劳。
因为是寄宿学校,所以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不但要管好课堂纪律,上好课,还有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由于生源和地域问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不浓,对学习也不够重视,学习不够自觉。
面对这样的情况,同事们却迎难而上,辛勤地付出。或者,你没见过一个老师会在办公室里漱口;或者你没见过一个老师经常中午还在办公室和家长谈话;或者你没见过一个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的家庭状况、情绪的变化都了如指掌;或者你没见过老师坚持每天深夜10点半还在巡查宿舍……但这些,我都见过。我感慨于这些老教师的激情和对梦想的追求,用超乎人想象的努力去做事业。
走过的路,会留下脚印;遇见的人,会留下痕迹。感谢那些我曾遇见的人,他们给予我太多。那个小学女老师教会了我对善良的追求;郭老师的激情让我看到了他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热爱;像父亲般的冼老师做到了“不但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的孩子”;张凯之教授让我看到了一种人生态度,热爱生命,热爱上天赐予的东西;湛江二中的师生们像奥运火炬手,将幸福传递到我的手里,让我坚定地走上从教的道路;单位的同事却教会了我对工作要敬业奉献。
或者我也是一名火炬手,我将会把接到的那些美德往下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做健康、善良、快乐的孩子。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责任编辑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