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乡风民俗的困境与重构——以海南乐东”春游”民俗为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析海南”春游”民俗现状,发现其存在以下现实困境:一是乡风民俗组织者倾向于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二是乡风民俗传承非理性依赖技术,三是乡风民俗外形与内核趋于同质化,四是乡风民俗过度追求有序而摒弃无序,五是乡风民俗承载组织与受众者的二元对立.这些困境也是当下乡村习俗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改造旧俗、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启示,包括民俗活动中将针对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乡风重建中寻求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的交融,民俗仪式中兼顾传承精华与特色个性,民俗活动中善用熵值理论平衡无序与有序,民俗承载组织的发展和个体需求相结合,以重塑乡风使其能适应新时代人们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进而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其他文献
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8—2020年共计约500篇公共管理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作者共现、研究机构共现、关键词聚类及突现词分析,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国内公共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的主题研究相对比较集中,总是和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热点一致,且研究的总体规模仍旧不大.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新时期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高校的关注点多在于就业率,忽视了就业的稳定性、专业匹配度、工作满意度、毕业生跟踪回访,以及求职者的个人情况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本文以吉林大学商学院为调研对象,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探索高校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施路径,提出提高毕业生就业软实力、树立正确就业观,积极认知自我、认知就业领域,搭建更为精准化的就业信息平台三个对策.
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本国劳动力减少、入学人数减少.在此背景下,日本通过实施”留学生10万人计划””留学生30万人计划”和”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等一系列政策,使留学生的数量在短时期内急速增加,实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但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还面临着非汉语圈留学生的语言障碍和教员的国际化不足等问题.分析日本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途径、政策和成效,总结其特点与意义,并重点研究了早稻田大学的国际化策略及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国内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主要是中国教师的英语课堂,学习动机多为应试,普遍有较强的读写能力,听说能力较弱,缺乏与母语者进行真实交际的经验和能力;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忽略了语言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这一本质.预制语块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复杂度,能较快被学习者在表达中直接使用,但易因抢占认知资源引发语病.完全融入学习者表达系统仍需程序性重复练习,重复策略有助于学习者将预制语块融入其语言表达系统,实现自动化表达,提高准确度.
”321”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既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性,又能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以更好地兼顾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其关注师生”心理预期”,一方面引导学生带着对课堂的某种心理期待进行课前的积极拓展学习,满足师生对授课内容的期待;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慕课资源和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倒逼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思政素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储备、技术技能获得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如何监管与评价学生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困扰众多高职院校教师和督导的问题.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认定背景下,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是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堂革命大势所趋.高校可以从课程定位、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师资基础和教学服务、第三方评价六个方面构建适宜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
文章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基于最新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言使用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显著相关.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和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显著影响其国家认同水平,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越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越经常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其国家认同就会越高.少数民族群体国家通用语言使用对其国家认同的影响在不同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群体中存在差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并于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特点,以西南地区桃坪羌寨、甲居藏寨、泸沽湖作为案例调查地,以”目的地形象”为中介变量,从求真体验、旅游怀旧、外界信息刺激、目的地信任4个方面,研究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及影响机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人员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的4个前因变量均以目的地形象为中介变量,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意向;旅游怀旧和求真体验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强
执照碑是以执照为主的文书刊刻立石形成的公文碑,多因碑文结尾处”出给执照”字样而得名,执照多表示凭证的含义.执照碑作为凭证类的法律碑刻,内容多涉及契证、寺观归属、田土纠纷等,较之传世文献,执照碑为研究元代的宗教政策以及僧道俗之间的田土纠纷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不同的视角.执照碑刊刻的背景、程序、作用、法律效力的来源等,体现了元代对宗教的一贯统治策略.元代执照碑所体现的古代宗教管理制度并没有完全失去生命力,如寺观本身需要取得官府的承认或授权,官方通过多种途径或者方式确定寺观土地产权归属,并注重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估计,从静态和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检验了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从东道国异质性视角考察了这一作用效果是否一致.实证结果表明:(1)海外直接投资对企业股票流动性存在正向影响.(2)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正向作用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弱.(3)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同样受到东道国异质性的影响.东道国与中国法律制度距离或经济制度距离较大时,这一作用效果更强;而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