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一种教学趋势。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和教师的教学主导的作用,注重做好练习巩固和及时评价,这是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07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评价课堂有效与否的标尺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核心的,学生学习后通过检测,成绩好则意味着课堂有效,成绩不好就意味着课堂低效甚至无效。其实,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要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还是得考虑目标达成度,然后看学生参与度,最后再结合评价和反馈等因素来进行。
一、看目标达成,要做到紧扣目标,突出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更好地促进目标达成,无论是活动还是问题都需要结合目标展开,且要能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以《辛亥革命》为例,知识目标是要让学生在了解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认识辛亥革命。《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或作用),由此引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哪些人在这个时候成为这一思想的宣传家,形成了什么样的宣传中心,以哪些城市为主。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何人何时何地成立,有什么影响。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是谁,它的纲领是什么,它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在这些问题引导下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
二、看学生参与度,要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是否有效的另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毕竟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基础。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就学生学史兴趣的激发而言,导入环节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活动、故事等方式引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辅以问题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比如在《开辟新航路》的教学中,笔者以哥伦布的图片引出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话题并追问:“為什么他们要冒死去探险,其中有什么原因?”由此问题而引出“诱惑”的主题,从而进入“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探究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观看《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然后引出“寻金热”这个知识点,由此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展开具体分析。
三、看活动过程,要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以往对高中历史课堂的评价倾向于考试成绩这个结果,而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评价则以过程为重点。的确,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去掌握方法、形成习惯、获得知识。而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喧宾夺主”(教师讲授为主)和“放任自流”(甩手让学生做而缺少教师引导)的现象。其实,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得辅以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以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究为例,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目的,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在学生学习后根据含义强调其目的和实质。接着追问“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先在农村进行”,并结合国情引导学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进行合作交流。对改革过程可在学生探究基础上进行梳理,但要对其作用进行点拨,然后再过渡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学习。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心环节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后教师再点拨,比如中心环节可归纳为“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四、看活动效果,要注重练习巩固,及时评价
有效的教学不仅要看过程,而且课堂效果也是极为重要的。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要注重练习巩固,二是要及时反馈。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或通过活动方式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而知识反馈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地进行。
在练习中,对于基础知识可采用师生问答、小组相互提问等活动进行,也可采用“问题单”的书面形式让学生完成。无论何种练习方式,都要让学生主动去完成,且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反馈,首先是要根据活动过程对学生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其次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如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还没有理解,引导学生在反馈中查漏补缺。
有效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宗旨的,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目标的设定、活动的安排始终要围绕学生而展开。当然,教师在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尤其是要在学生学习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还得根据学习重难点进行总结。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07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评价课堂有效与否的标尺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核心的,学生学习后通过检测,成绩好则意味着课堂有效,成绩不好就意味着课堂低效甚至无效。其实,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要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还是得考虑目标达成度,然后看学生参与度,最后再结合评价和反馈等因素来进行。
一、看目标达成,要做到紧扣目标,突出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更好地促进目标达成,无论是活动还是问题都需要结合目标展开,且要能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以《辛亥革命》为例,知识目标是要让学生在了解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认识辛亥革命。《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或作用),由此引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哪些人在这个时候成为这一思想的宣传家,形成了什么样的宣传中心,以哪些城市为主。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何人何时何地成立,有什么影响。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是谁,它的纲领是什么,它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在这些问题引导下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
二、看学生参与度,要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是否有效的另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毕竟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基础。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就学生学史兴趣的激发而言,导入环节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活动、故事等方式引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辅以问题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比如在《开辟新航路》的教学中,笔者以哥伦布的图片引出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话题并追问:“為什么他们要冒死去探险,其中有什么原因?”由此问题而引出“诱惑”的主题,从而进入“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探究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观看《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然后引出“寻金热”这个知识点,由此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展开具体分析。
三、看活动过程,要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以往对高中历史课堂的评价倾向于考试成绩这个结果,而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评价则以过程为重点。的确,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去掌握方法、形成习惯、获得知识。而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喧宾夺主”(教师讲授为主)和“放任自流”(甩手让学生做而缺少教师引导)的现象。其实,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得辅以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以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究为例,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目的,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在学生学习后根据含义强调其目的和实质。接着追问“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先在农村进行”,并结合国情引导学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进行合作交流。对改革过程可在学生探究基础上进行梳理,但要对其作用进行点拨,然后再过渡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学习。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心环节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后教师再点拨,比如中心环节可归纳为“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四、看活动效果,要注重练习巩固,及时评价
有效的教学不仅要看过程,而且课堂效果也是极为重要的。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要注重练习巩固,二是要及时反馈。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或通过活动方式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而知识反馈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地进行。
在练习中,对于基础知识可采用师生问答、小组相互提问等活动进行,也可采用“问题单”的书面形式让学生完成。无论何种练习方式,都要让学生主动去完成,且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反馈,首先是要根据活动过程对学生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其次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如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还没有理解,引导学生在反馈中查漏补缺。
有效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宗旨的,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目标的设定、活动的安排始终要围绕学生而展开。当然,教师在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尤其是要在学生学习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还得根据学习重难点进行总结。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