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途径探索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内在的活态性导致保护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严重影响了文化的传承。笔者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
  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技术逐渐兴起,并且取得了很大进步。该项技术不仅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充分应用,同时在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数字化技术也受到了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方法。虽然各国都已经开始研究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但是目前很多国家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尤其是我国的数字化技术仍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凭借文字、言语、行为等方式传承,由于文化内在的活态性、变异性等特点,导致保护的过程中面临许多的难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于发展,这些难题也将会引刃而解。
  一、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
  (一)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仍然比较陈旧,例如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虽然这些保护方式可以成功保存许多珍贵的遗产,但是仍然有其弊端所在。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保存的书籍会生霉、录像带的画质也会不清晰,这些都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质量,造成信息的损失或者失真。数字化技术则是通过扫描图像文字、数字化摄影、全息拍摄等多种方式,来采集有效的数据信息。同时数据通过磁盘、U盘等方式保护,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诸如文献资料、照片录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资料保存在磁盘中,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这些数据分类归总到数据库中,方便日后的查询与检索。
  (二)复原和再现技术的重要性
  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周围环境不断变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保存带来挑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新路径,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将信息资源制作成虚拟化的产品,方便人们的交流和分享。比如可以通过3D技术手段,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同的场景;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为观众全方位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场景搭建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增强互动性。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共享,激发群众对艺术作品的兴趣。
  比如板鹞风筝是闻名海内外的艺术作品,风筝的制作需要应用到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工艺,其中风筝哨口因为材料、宽度、长短的不同,会影响到音质。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将哨口的长短、宽度、进风口位置等信息录入到软件中,通过多次模拟找到音质最佳的数据搭配。而后在通过3D动画向观众展示哨口制作的整个流程,让观众了解该工艺品的制作方式。
  (三)展示和传播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多种要素融为一体,通过立体展示、全景展示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地为观众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播放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搭建三维场景,加上特效的渲染,为观众展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的整个流程,以及流通的各种方式;其次,运用多媒体集成技术将各种非文化遗产信息汇总,搭建自己的数字化展览馆;最后,将数字展览馆中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扩大受众的范围,实现资源的共享。
  比如数字博物馆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博物馆展览方式,它是对静态展览的突破,群众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在虚拟的环境中多方位地观察某项文化遗产。比如蓝印花布的制作,当群众点击进入博物馆之后,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到从兰草的种植,到后期的染色、晾晒的整个流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一)数字化分类体系的建立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数量也很丰富。在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既可以找到诸如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在内的民俗文化活动,又可以找到诸如寓言故事、民间传说、诗歌儿歌在内的民间文学。既可以找到包括戏曲、舞蹈在内的表演艺术,又可以找到泥人、刺绣等在内的工艺美术。因为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存在方式、表现手法、创造过程都有所差异,因此在采用数字化技术加以保护的时候应当遵循普适性的原则,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艺术作品的特征,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系统性、繁杂性等特点的认知,从民俗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提取这些文化遗产中相同的特征,即时间、地点、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对分类之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储存,使整个数据库体系化、层次化。
  (二)采集技术的标准化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系统,但是各地的技术标准不统一、规范措施不标准,导致各地数据库之间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当下有必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围绕资源的采集、描述、检索、保存等需求统一技术标准,包括了数字化采集工作、资源的组织管理工作、资源保存等。
  (三)知识可视化表达方式的应用
  物质文化一次函数的保护需要运用到可视化技术,具体包括3D动画的制作、视频的剪辑、图片展示等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除了需要应用上述的技术手段之外,还需要应用到知识可视化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对知识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仍然處于初级阶段,还未完全应用到实践当中。知识可视化包括了源层、描述层、表达层以及应用层四个层次。源层主要是知识的来源,包括史料文献、民间活动、戏剧舞蹈等;描述层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表现手法、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进行的分类,并且结合分类结果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表现,方便群众选择自己需求的内容学习。应用层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某种可视化途径开展学习。用户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知识源不断更新。
  (四)保护手段的综合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既包括了表现形式,也包括了文化空间。其中后者有具备了整体性、活态性等特征,这也就意味着许多文化艺术比如舞蹈、弹唱是无法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完整的保存的。因此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将多种数字化手段同时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这几技术包括了数字化技术、情境搭建技术、可视化技术等。
  (五)多媒体互动平台的搭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的途径中,面临着角色交互以及场景搭建的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依赖于高精度地形构建的技术,以及建立交互式的文化原色。同时在制作文化遗产传承的视频中,可以以真实的人脸为模型制作出相应的动画角色,使角色的真实感更强。再者利用资源库中现有的动作数据,为人物附上真实的动作行为。最后再利用行为建模、交互式等技术手段,使资源变得更加可视化,并且通过网络平台传播。
  三、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是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尤其是虚拟技术的使用,使群众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自愿去传承优秀的文化。但是该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做到技术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以及培养该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才可以真正发挥数字化技术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房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13(8):117.
  [2]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中国美术馆,2011(9):92.
  [3]华山.关于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J].中华文化画报,2014(1):14-19.
其他文献
【摘要】: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个节日里,家人团聚聚,观灯赏月、普天同庆。河北省涞水县高洛村中的元宵节有四个民间乐社的参与,佳节庆典与传统古乐相交融更显得热闹非凡。各乐社对于元宵节的节庆工作从农历正月十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在此期间,高洛元宵节的传统事象包含了开坛、串街、走百病、发表、闭坛等。  一、布置吊挂  在农历正月十二下
期刊
【摘要】: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是认识城市的主要窗日和媒介。现今我国的城雕现状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作品重复性高,无城市特色。本文运用雕塑理论与实例分析了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雕塑的关系,旨在为城市雕塑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促进我国城雕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雕塑;文化  城市雕塑的存在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其主要的构成也是有主要的三种,分别是城市特定雕塑景观、居民
期刊
【摘要】: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可谓是艺术终结命题的滥觞,而当下学界对这一原始命题的解读也各执一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理念逻辑的推演、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理论体系的自矛盾,对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进行梳理并阐释。  【关键词】:艺术终结;逻辑推演;时代背景;自矛盾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的提出有其自身的内在理论和时代背景。要了解黑格尔的艺术终结思想,必须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本文就从以下三个层面对黑格
期刊
【摘要】:儿童文学是区别于成人文学的独立文学,儿童文学最初的土壤是民间文学,早期民间文学对于儿童接受者来说往往具有教育功能和和娱乐功能。除了民间文学以外,一些由成人创作并供成人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也成为了早期社会儿童的文学阅读资源,如吴承恩的《西游记》等。本文研究的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质主要是指儿童文学的艺术品性和审美特征,其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儿童文学的“真实”评价。  【关键词】:儿童文学;美学特
期刊
【摘要】:离合词是介于词和短语间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语言学界对离合词的定性及其产生原因的研究从未停止,也从未达成过一致。本文主要从历时的角度浅析离合词产生的过程及其原因,本文认为离合词是由述宾式的“离合短语”逐渐凝固成述宾式的“离合词”,而述补式、主谓式等离合词的出现各有自己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离合词;述宾式;历时;产生过程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现象,两个语素合在一起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邱振中先生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特殊的三十年的不断创新变革,在书法创作、教学、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做出极大的贡献,并且留下了有影响的作品和著作。对中国当代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作出的伟大创新。  【关键词】:邱振中;书法理论;创作  西方有一种说法: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的剧作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在现代文学中,有说不完的卡夫卡;中国文学中,有说不完的红楼梦。我觉得,中国历史
期刊
【摘要】:洗浴空间是家庭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的场所之一,尤其是对老年人更是如此。洗浴本来是一个放松的过程,可是对老年人来说洗浴却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洗浴过程困难还有发生意外的潜在危险。本文主要内容是浅析无障碍设计在老年人整体浴室设计中的应用,如何让老年人更加安全、方便、舒适、独立的洗浴。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身体状况出发,以人机工程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为基础,考虑整体空间的要求、盥洗设备和其它
期刊
【摘要】:借鉴民间剪纸艺术可以极大程度丰富包装设计的类型,将传统审美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走具有国际意义和时代气息的民族视觉设计道路,不仅是对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有能展现包装设计的民族性。  【关键词】:包装设计;剪纸艺术;现代设计  民间剪纸艺术是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剪纸艺术起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凭借丰富的
期刊
【摘要】:对于书法的现代创变有一大批书法人士为之做出努力,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书伪汉字的形成原因,现代文化的嬗变及影响,徐冰独特的艺术观,《天书—析世鉴》、伪汉字的地位及影响等几方面对徐冰的伪汉字进行浅析。  【关键词】:徐冰;现代书法创变;伪汉字  一、伪汉字的形成原因  (一) 现代文化的嬗及影响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撞,其政治、经济、文化与封建的旧中国相比,可谓发生
期刊
【摘要】: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被公认为是第一部俄罗斯社会心理和哲学小说。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社会“多余人”形象 ——毕巧林。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毕巧林这一矛盾个体的爱情观,探视其内心的矛盾,并得出俄罗斯青年的普遍爱情观。  【关键词】:毕巧林;爱情;多余人  有人说,《当代英雄》是千年不朽的经典,是天才的杰作,是人类中的精灵创作出的作品;有人 说,《当代英雄》中的情节与人物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