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样数据、精确度、因果关系将不再重要 ——
“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近日在北京面对一万多名技术信徒再次预言。
显然,这三大经典的技术信条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动摇,
技术信徒的思维模式也即将发生颠覆。
那么,大数据对技术信徒意味着什么?
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一颠覆性的变革?
“技术汇成一条大河,一波推动另外一波。”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新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毛新生带着对技术的满腔痴迷这样形容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移动、社交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先后涌现的新趋势正在融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将所有的行业IT化,进而推动商业和社会的演进。这也就意味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IBM认为,在由新一代技术组成的智慧运算时代,中国的企业家们需要更为战略地思考信息科技的定位,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变革转型之中。” 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为企业新发展出谋献策。
由2012年的“软件技术峰会”改名为2013年的“技术峰会”,在这么一个盛会上,IBM试图展示的内容涵盖范围更为广泛——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DevOps软件持续交付、应用整合、社交商务、专家集成系统等热议话题,上百场技术主题演讲、28场分论坛、22场动手实验室和80个未来产品的现场演示,再加上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的《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以及数十位来自IBM的院士、杰出工程师、相关领域的全球首席技术官和首席架构师的现场分享,IBM 2013技术峰会再次成为技术精英们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的新信条
《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出现着实让场内数以万计的技术信徒激动了一把。作为深刻洞察大数据给人类生活、工作和思维带来的大变革的第一人,维克托以价格预测网站Decide.com的例子作为开场白,论证了大数据已经悄然在大众的身边出现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全体性、混杂性和相关性是大数据的三个主要特点,而且这三个特点是互相加强的。”维克托归纳出了大数据对应的思维变革。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才能获取足够的数据隐含的细节,这些细节恰恰是随机抽样所错失的。“干净”的、高质量的数据不再是标的,大数据需要我们摒弃对宏观上精确性的追求,转而获得微观上的准确性,即接受混杂的数据。最重要的是,人们不再沉迷于追寻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不再纠结于为什么,而是直接获得“是什么”的答案,并通过应用相关关系,更好地捕捉现在和预测未来——抽样因错失细节得不偿失,盲目追求精确性已经过时,执着于因果关系丧失机遇。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生存?维克托指出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意识到技术或者规模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遗忘规模经济,因为它的效益会逐渐淡化。20年前,一个公司只有拥有上十万台的服务器才能提供搜索服务,但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云计算的便利性,不拥有实体服务器的公司,如前文提到的Decide.com,它只有30个员工,但它有能力为其上10亿的用户提供数据分析。二是为了在大数据时代获得胜利,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不可或缺,工具的力量不容小视,分析能力是必要的。蓝色被谷歌选为搜索窗口的色彩,但蓝色实际上有51种,而且这51种蓝色人依靠裸眼无法明确区分,却能在心理层面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经过大数据分析,谷歌发现原本由人工选出来的蓝色会导致谷歌损失200亿~300亿美元的收入,因为这一种蓝色并不最具备诱惑力,无法激起人们点击的欲望。
大数据的力量需要具备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并有效利用大数据的工具去发掘。IBM杰出工程师、InfoSphere Stream高级开发经理James R Giles阐述了IBM对大数据的看法:“我们正一步步走到了一个新纪元——大数据时代。如同对待自然资源一样,我们需要开掘、转变、销售、保护大数据资源;不同的是,大数据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能任由大数据淹没自己,而应该在获得洞察需求的驱使下获得价值。”
大数据的类型广义而言有移动数据和静态数据,还有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这对应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技术人员的责任是,能够去管理这些数据,能够理解这些从不同的数据源而来、不同类型的数据,能够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让其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拥抱新的大数据时代提供技术支撑,以保证管理、安全、商业的持续性。” James R Giles号召技术人员积极行动,以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展现技术的价值和魅力。
找到内在联系
技术的趋势总是融合,也只有有机融合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威力,而实现这一合力的前提是明确各个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际上,社交商务、移动、大数据、云计算是一体化的。”毛新生建议技术人员用一个全面的、融合的范式来沉着看待和应对纷繁的热点技术,理解这些热点会如何影响整个IT的走向,进而明晰IT如何可以很好地支持各行各业的业务转型和创新,“让每个行业都可以从新的技术转型当中获得足够的原动力”。
从贴近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移动技术、社交技术改变了商业机构与其雇员、客户进行互动的方式。“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航空公司的移动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客户交互。我是西北航空公司的粉丝,因为它家的移动应用服务很贴心,比如查询航班信息、根据我的喜好预留位置、定制化地进行社交推荐等。”毛新生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感受证明了企业通过移动应用收集并利用用户行为数据所带来的服务质量的提升。
移动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服务交付端点”,即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服务体验点,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获得业务服务,也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交付渠道。移动这个渠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全样性数据,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分析就更可信。“移动所具备的碎片化特点会带来更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当把所有的人的行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做群体的社会性分析。社会性分析会得到比较准确的群体特征。而群体特征足以获得很好的交叉销售与线上销售机会。”毛新生认为移动与大数据结合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移动的设备无处不在。人、汽车,甚至建筑物、道路、桥梁,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供数据,这就是新的数据源,是它们引领我们来到维克托所描述的更为广阔的大数据世界。
移动和社交商务的便捷性使得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变得非常自动化,用户可以享受自助服务,对应到企业端就意味着业务流程对前端的需求要反应得更为迅速,也意味着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否则没有办法支撑以最终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验,但跨部门和跨应用的整合实属不易。进一步延伸开来,对用户体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合作伙伴的API和服务可以作为补充,这即是“跨企业边界”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大规模的用户访问。这些整合和外部拓展都需要云计算提供灵活有效的基础。没有云计算,移动前端的体验、大数据分析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云的基础设施使大规模互动、大规模数据处理、大规模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毛新生指出。
环境变化加速,竞争更加激烈,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应用以及端到端解决方案快速改变。毛新生饶有兴致地介绍道:“这个改变有多快呢?我们有的客户尝试以天为周期去改变,这意味着应用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维护的整个过程要大大加快,也就是所谓的DevOps。只有把敏捷的开发和运维结合起来,生命周期变得以天为周期,才能响应新的商业环境。”
“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商务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它们。”胡世忠坚信,它们的组合可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迸发变革的力量。
至于一个企业应该从哪里下手来实现这一幅宏伟蓝图?毛新生给出的答案是:“每一个企业,因为它所处的行业或者特定的情况而拥有不同的切入点,有一些企业需要从移动开始,有一些企业需要从云计算开始,有一些企业需要从大数据开始,但是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综合地运用它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掌握先机,打造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拥有正确的思维,改变既有思维,理解趋势,制定策略。”
例如,银行、保险、零售业这一类和最终消费者打交道的服务业在很大概率上需要先从移动、社交商务入手,从而使其有机会改善和用户交互的过程。而以数据为生的行业会琢磨如何将自己的内容和资源数据增值,而传统的运营基础设施的重资产企业,会追求将资产数字化,得到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优化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来预防性地降低维护成本,这些企业是以大数据作为切入点的。还有一些企业希望跨行业整合进行业务创新,背后牵扯到它们自身现有的业务模式和新业务模式的整合,这种情况下需要以云的方式构建新的应用、服务、商业流程。
毛新生认为切入点不同只是表象,每一种场景到最后都是综合性的运用,要把这几个技术综合运用起来。从前端开始,首先是利用移动,并借助社交渠道交流,很快这些渠道会得到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和原有的交易数据和积累的数据结合起来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这就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后可以做社交推荐、关联推荐了。随后,能不能跨界再实现更广泛的销售?跟别的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合作,那么引入云是解决之道。数据量增大,用户数增多,云的基础设施可以让成本更合理。“所以说,到最后都是综合性的应用,尽管起点不一样”,毛新生说。
对技术人员而言,IT就是交付业务流程的基础,是信息化的工具。它的目标无非是优化业务流程或者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到达一定程度后,业务流程的量变会导致质变。“这就解释了为何全球越来越多的CEO将技术视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中间件集团总经理李红焰强调,技术人员有能力,也有责任将“看不见的技术转变为看得见的享受”。
移动开发的转变
在大数据的带领下我们进入移动时代,企业有了新机遇,技术人员却有了新挑战。为什么移动开发和之前不一样呢?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成为了萦绕在技术人员脑子里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IBM杰出工程师及IBM移动平台首席架构师Greg Truty解答了这两个疑问。他认为,很多企业现在所做的事情与在移动的状态下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移动状态下的任务和规划更具有战略性。移动应用是在不稳定的网络上运行的,所占用的资源更少。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和非移动设备上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会希望在不稳定的网络上仍然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企业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样把大量数据、大量体验变成一些有意义的体验。同时,移动管理的需求也不一样了,开发的特性也不一样了。比如对一个企业来说,移动开发周期更短,有更多设备需要支持,有更多开发方法可供选择,也有更多的工具和库可供选择,这时候企业就需要仔细斟酌,哪些开发方法和工具是自己需要的。
自然而然,对于设备的管理也有了变化,因为应用变化了。“一直以来,客户端服务器的应用架构是企业在使用的。你需要协调在服务器端的服务以及在客户端的服务,挑战非常大。你不可能强迫客户运行你的应用,而必须能协调和兼容原有的系统。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Greg Truty强调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此外,产品种类也非常多,新应用层出不穷。Greg Truty 认为多而新的局面下更需要冷静处理:“我们会把应用和数据结合起来,移动和社交网络结合起来,这样做会创造一些新的得到数据的机会,需要进行管理。新的机会、新的技术,给整个IT组织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作为MobileFirst的领头人,Greg Truty没有忘记介绍IBM 在移动领域能为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的帮助:消除对应用和数据开发的困扰,消除如何管理企业内部的移动设备的困扰,解决安全问题,保护手机上的一些敏感数据以及手机和后台服务之间数据同步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等。
“IBM还提供一些更高层次的服务,包括对企业移动战略的规划以及对企业移动系统设计的服务。”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WebSphere总经理徐刚表示,移动将成为诸多公司接下来的战略重点,而IBM在该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移动并不只是开发应用程序,而是要有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不能简单地把开发移动应用理解成只是开发手机上能跑的程序,我们需要在更宏观的架构前提下进行考量和实施”。
“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近日在北京面对一万多名技术信徒再次预言。
显然,这三大经典的技术信条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动摇,
技术信徒的思维模式也即将发生颠覆。
那么,大数据对技术信徒意味着什么?
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一颠覆性的变革?
“技术汇成一条大河,一波推动另外一波。”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新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毛新生带着对技术的满腔痴迷这样形容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移动、社交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先后涌现的新趋势正在融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将所有的行业IT化,进而推动商业和社会的演进。这也就意味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IBM认为,在由新一代技术组成的智慧运算时代,中国的企业家们需要更为战略地思考信息科技的定位,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变革转型之中。” 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为企业新发展出谋献策。
由2012年的“软件技术峰会”改名为2013年的“技术峰会”,在这么一个盛会上,IBM试图展示的内容涵盖范围更为广泛——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DevOps软件持续交付、应用整合、社交商务、专家集成系统等热议话题,上百场技术主题演讲、28场分论坛、22场动手实验室和80个未来产品的现场演示,再加上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的《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以及数十位来自IBM的院士、杰出工程师、相关领域的全球首席技术官和首席架构师的现场分享,IBM 2013技术峰会再次成为技术精英们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的新信条
《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出现着实让场内数以万计的技术信徒激动了一把。作为深刻洞察大数据给人类生活、工作和思维带来的大变革的第一人,维克托以价格预测网站Decide.com的例子作为开场白,论证了大数据已经悄然在大众的身边出现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全体性、混杂性和相关性是大数据的三个主要特点,而且这三个特点是互相加强的。”维克托归纳出了大数据对应的思维变革。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才能获取足够的数据隐含的细节,这些细节恰恰是随机抽样所错失的。“干净”的、高质量的数据不再是标的,大数据需要我们摒弃对宏观上精确性的追求,转而获得微观上的准确性,即接受混杂的数据。最重要的是,人们不再沉迷于追寻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不再纠结于为什么,而是直接获得“是什么”的答案,并通过应用相关关系,更好地捕捉现在和预测未来——抽样因错失细节得不偿失,盲目追求精确性已经过时,执着于因果关系丧失机遇。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生存?维克托指出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意识到技术或者规模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遗忘规模经济,因为它的效益会逐渐淡化。20年前,一个公司只有拥有上十万台的服务器才能提供搜索服务,但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云计算的便利性,不拥有实体服务器的公司,如前文提到的Decide.com,它只有30个员工,但它有能力为其上10亿的用户提供数据分析。二是为了在大数据时代获得胜利,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不可或缺,工具的力量不容小视,分析能力是必要的。蓝色被谷歌选为搜索窗口的色彩,但蓝色实际上有51种,而且这51种蓝色人依靠裸眼无法明确区分,却能在心理层面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经过大数据分析,谷歌发现原本由人工选出来的蓝色会导致谷歌损失200亿~300亿美元的收入,因为这一种蓝色并不最具备诱惑力,无法激起人们点击的欲望。
大数据的力量需要具备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并有效利用大数据的工具去发掘。IBM杰出工程师、InfoSphere Stream高级开发经理James R Giles阐述了IBM对大数据的看法:“我们正一步步走到了一个新纪元——大数据时代。如同对待自然资源一样,我们需要开掘、转变、销售、保护大数据资源;不同的是,大数据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能任由大数据淹没自己,而应该在获得洞察需求的驱使下获得价值。”
大数据的类型广义而言有移动数据和静态数据,还有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这对应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技术人员的责任是,能够去管理这些数据,能够理解这些从不同的数据源而来、不同类型的数据,能够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让其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拥抱新的大数据时代提供技术支撑,以保证管理、安全、商业的持续性。” James R Giles号召技术人员积极行动,以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展现技术的价值和魅力。
找到内在联系
技术的趋势总是融合,也只有有机融合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威力,而实现这一合力的前提是明确各个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际上,社交商务、移动、大数据、云计算是一体化的。”毛新生建议技术人员用一个全面的、融合的范式来沉着看待和应对纷繁的热点技术,理解这些热点会如何影响整个IT的走向,进而明晰IT如何可以很好地支持各行各业的业务转型和创新,“让每个行业都可以从新的技术转型当中获得足够的原动力”。
从贴近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移动技术、社交技术改变了商业机构与其雇员、客户进行互动的方式。“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航空公司的移动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客户交互。我是西北航空公司的粉丝,因为它家的移动应用服务很贴心,比如查询航班信息、根据我的喜好预留位置、定制化地进行社交推荐等。”毛新生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感受证明了企业通过移动应用收集并利用用户行为数据所带来的服务质量的提升。
移动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服务交付端点”,即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服务体验点,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获得业务服务,也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交付渠道。移动这个渠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全样性数据,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分析就更可信。“移动所具备的碎片化特点会带来更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当把所有的人的行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做群体的社会性分析。社会性分析会得到比较准确的群体特征。而群体特征足以获得很好的交叉销售与线上销售机会。”毛新生认为移动与大数据结合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移动的设备无处不在。人、汽车,甚至建筑物、道路、桥梁,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供数据,这就是新的数据源,是它们引领我们来到维克托所描述的更为广阔的大数据世界。
移动和社交商务的便捷性使得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变得非常自动化,用户可以享受自助服务,对应到企业端就意味着业务流程对前端的需求要反应得更为迅速,也意味着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否则没有办法支撑以最终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验,但跨部门和跨应用的整合实属不易。进一步延伸开来,对用户体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合作伙伴的API和服务可以作为补充,这即是“跨企业边界”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大规模的用户访问。这些整合和外部拓展都需要云计算提供灵活有效的基础。没有云计算,移动前端的体验、大数据分析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云的基础设施使大规模互动、大规模数据处理、大规模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毛新生指出。
环境变化加速,竞争更加激烈,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应用以及端到端解决方案快速改变。毛新生饶有兴致地介绍道:“这个改变有多快呢?我们有的客户尝试以天为周期去改变,这意味着应用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维护的整个过程要大大加快,也就是所谓的DevOps。只有把敏捷的开发和运维结合起来,生命周期变得以天为周期,才能响应新的商业环境。”
“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商务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它们。”胡世忠坚信,它们的组合可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迸发变革的力量。
至于一个企业应该从哪里下手来实现这一幅宏伟蓝图?毛新生给出的答案是:“每一个企业,因为它所处的行业或者特定的情况而拥有不同的切入点,有一些企业需要从移动开始,有一些企业需要从云计算开始,有一些企业需要从大数据开始,但是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综合地运用它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掌握先机,打造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拥有正确的思维,改变既有思维,理解趋势,制定策略。”
例如,银行、保险、零售业这一类和最终消费者打交道的服务业在很大概率上需要先从移动、社交商务入手,从而使其有机会改善和用户交互的过程。而以数据为生的行业会琢磨如何将自己的内容和资源数据增值,而传统的运营基础设施的重资产企业,会追求将资产数字化,得到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优化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来预防性地降低维护成本,这些企业是以大数据作为切入点的。还有一些企业希望跨行业整合进行业务创新,背后牵扯到它们自身现有的业务模式和新业务模式的整合,这种情况下需要以云的方式构建新的应用、服务、商业流程。
毛新生认为切入点不同只是表象,每一种场景到最后都是综合性的运用,要把这几个技术综合运用起来。从前端开始,首先是利用移动,并借助社交渠道交流,很快这些渠道会得到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和原有的交易数据和积累的数据结合起来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这就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后可以做社交推荐、关联推荐了。随后,能不能跨界再实现更广泛的销售?跟别的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合作,那么引入云是解决之道。数据量增大,用户数增多,云的基础设施可以让成本更合理。“所以说,到最后都是综合性的应用,尽管起点不一样”,毛新生说。
对技术人员而言,IT就是交付业务流程的基础,是信息化的工具。它的目标无非是优化业务流程或者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到达一定程度后,业务流程的量变会导致质变。“这就解释了为何全球越来越多的CEO将技术视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中间件集团总经理李红焰强调,技术人员有能力,也有责任将“看不见的技术转变为看得见的享受”。
移动开发的转变
在大数据的带领下我们进入移动时代,企业有了新机遇,技术人员却有了新挑战。为什么移动开发和之前不一样呢?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成为了萦绕在技术人员脑子里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IBM杰出工程师及IBM移动平台首席架构师Greg Truty解答了这两个疑问。他认为,很多企业现在所做的事情与在移动的状态下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移动状态下的任务和规划更具有战略性。移动应用是在不稳定的网络上运行的,所占用的资源更少。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和非移动设备上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会希望在不稳定的网络上仍然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企业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样把大量数据、大量体验变成一些有意义的体验。同时,移动管理的需求也不一样了,开发的特性也不一样了。比如对一个企业来说,移动开发周期更短,有更多设备需要支持,有更多开发方法可供选择,也有更多的工具和库可供选择,这时候企业就需要仔细斟酌,哪些开发方法和工具是自己需要的。
自然而然,对于设备的管理也有了变化,因为应用变化了。“一直以来,客户端服务器的应用架构是企业在使用的。你需要协调在服务器端的服务以及在客户端的服务,挑战非常大。你不可能强迫客户运行你的应用,而必须能协调和兼容原有的系统。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Greg Truty强调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此外,产品种类也非常多,新应用层出不穷。Greg Truty 认为多而新的局面下更需要冷静处理:“我们会把应用和数据结合起来,移动和社交网络结合起来,这样做会创造一些新的得到数据的机会,需要进行管理。新的机会、新的技术,给整个IT组织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作为MobileFirst的领头人,Greg Truty没有忘记介绍IBM 在移动领域能为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的帮助:消除对应用和数据开发的困扰,消除如何管理企业内部的移动设备的困扰,解决安全问题,保护手机上的一些敏感数据以及手机和后台服务之间数据同步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等。
“IBM还提供一些更高层次的服务,包括对企业移动战略的规划以及对企业移动系统设计的服务。”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WebSphere总经理徐刚表示,移动将成为诸多公司接下来的战略重点,而IBM在该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移动并不只是开发应用程序,而是要有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不能简单地把开发移动应用理解成只是开发手机上能跑的程序,我们需要在更宏观的架构前提下进行考量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