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歌圆明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明园历史上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聯军焚毁,现仅存遗址。
  游园那日,虽是晴天,但寒风凛冽。入门前,我已心潮起伏,残损的圆明园啊,仿佛一饼陈年的茶,一坛尘封的酒,在我心里发酵了数十年,今日终于要闻香了。
  我知道圆明园以水系为主,但如今只剩一片荒芜,几处残垣,所以对其景致并不抱任何期待。万不料从南门刚入,就被绮春园的一片湖水迷住了。这湖面无遮无挡,四环开阔,仅西北有一座两层飞檐的红色鉴碧亭,它安详地坐在那里,俯瞰着灰蓝清澈的湖水。湖面庇荫处依然结着薄薄的冰,因往日水波的起伏而凝结成各种花纹。环湖的一丛丛芦苇,疏密有致,一株株老柳,树皮皴裂,深如沟壑。午后的阳光为它们晕染出温柔的苍黄,光线斜射处的芦花,则银白剔透,如梦如幻。柳丝和芦苇们于阵阵寒风里,袅袅摇摇。斯情斯景,如一位不得见的琴师于太空之中将最低音的弦,悠悠拨动,既沉郁浑厚,又韵致风雅。
  世间何处无芦花?世间何处无垂柳?再寻常不过的湖水和植物,却在此处牵绊了我们三个人的脚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当初设计者对山行水系的精妙布置吧?还是那一树树沧桑的老柳?你们是劫后余生,重发新枝吗?你们看过那段屈辱的历史吗?看过入侵者猖狂贪婪的面容吗?
  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多,不敢于一处多逗留,冷风里,顺着轻声碎语的人流和指示牌,一路迂回曲折,又看了几个景点,虽然尽皆断石水泊、苇丛寒鸭以及残荷,却没有丝毫遗憾。必得这样逼人的荒凉,才是我们心中镌刻了那段最屈辱历史的圆明园啊!
  融姐最想去看的西洋楼遗址,恰也是我和宁子心中所愿。据说这洛可可风格的西洋楼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一起设计监制,中国工匠制造而成。它结合了我国的砖雕、琉璃、叠石,体现了西洋建筑的民族化。
  兜兜转转终于到达,远远望去,其谐奇趣景点里只有几根汉白玉的残石柱和一堆堆石块默默矗立在色彩浓郁的蓝天下。近看石面,则雕刻精美。还有一块厚重的横石,石面微微黢黑,似乎是烟熏火烧的痕迹。宁子立在此处,双手握拳,眼眶泛红,愤愤地骂了一句:“这该死的入侵者!”我和融姐不觉同时向前,揽着她的腰,三人并肩静默了几分钟。
  “岂止是国贫受外辱?土匪、军阀,还有咱们的老百姓,他们一起铲尽了这份美!”融姐道,“我们自己也缺乏对艺术的敬畏,对美学的鉴赏和保护。”
  融姐此言,我深深赞同。圆明园被西方入侵者放火焚烧后,残留物又先后遭遇了国人联合打劫。乱世之中,有多少人可以用历史的眼光意识到这是一份属于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建筑美学上的艺术典范呢?纵然有人意识到了,又有谁,有力量保护呢?
  西方国家当然不会保护我们的文明,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毁灭,就像西班牙人当年焚烧玛雅书籍和祭司,罗马人的战火焚烧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
  “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了,”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下令纵火的英军首领额尔金得意扬扬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是的,他们的目的得逞了,除了精美建筑,还有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上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烟灭了……
  渺小如我们,短暂如我们,又能说什么,做什么呢?无非发几句叹息罢了!不,不应该只是叹息,还应该发自良心地呼吁一声,我们的下一代不仅仅需要爱国教育,还需要美学教育!不论这呼声多么微渺,总不能不出声。但美学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融入血液,形成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将超越时代,超越阶级,也超越民族和国界。
  天色已晚,三人移步离开,折入左边的方壶胜境。此处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内之北岸,原是海神的祭祠,取材于道家的“仙山琼阁”意境。曾经亭台楼阁,高低错落,三面环水,碧海澄波。
  因这里游人稀少,我和融姐忍不住“咔咔”拍照留念。寂静中,倏然听见一阵轻柔的歌声:“艳阳天啊艳阳天,湖光山色映画帘,春满圆明园。山河山河娇洁艳,女儿泪涟……”心中不由一震,寻声望去,夕阳斜照里,竟是宁子背对着我们,坐在湖边的一块石头上曼声而歌,她身侧芦花摇曳,烟水苍茫。
  我悄悄靠近,以手机用心地记录着这一刻。镜头里的宁子,一袭黑衣,恬恬淡淡,目光坚定而沉静。我凝神看着婉婉而唱的她,突然心生苍凉。是的,苍凉!
  这本是电影《火烧圆明园》里兰儿为了接近咸丰皇帝而唱的歌,柔情旖旎。虽然只是虚构,但也可以设想,那时外敌还没入侵,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风情无限、春花明媚。而今,白云苍狗,作为历史见证的圆明园,早被付之一炬,唯剩这一地荒草斜阳。这期间,中华民族经历了诸多困惑、自卑和苦难,虽励精图治,至今仍荆棘丛生,就像这荒凉的圆明园,一直在给我们警示。
  宁子越唱越凄婉,她定和我一样,心中百感交集!山苍凉,水苍凉,世事多苍凉,于这最冷最冷的天,来读这最冷最冷的园的我们,本已人过中年,看淡了冷暖轮回,却还忍不住为那曾经破碎的山河,眼前的断壁残垣,殇歌一曲,热了心肠。
  我鼻子一酸,泪水倏然滑落。再看镜头里的宁子,也是泣不成声,而融姐不知何时立于一旁,正静静聆听,偷偷拭泪……
  责任编辑:李梅
其他文献
天阴沉着脸,寒风拉近了夜的黑暗。这样的冬天,一个人走在路上。   路边孤立着一棵树,在寒冬的飘摇中,它舒展着的枝条上零星地挂着几片树叶,冻结了的绿色生命在寒风中枯黄着身子瑟瑟发抖,但它又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生命的勇毅能否抵御得了这严寒的冬天?它有了些许茫然,但不管怎样,风的路过,毕竟给了它生命的激情,让它在欢快的舞蹈中捕捉到了风的身影,自然它也就成了风中的使者。这时的风,是从遥远的天际吹来,带着冬
期刊
2013年3月7日,我从县城工作的一所高中赶到温州矾矿医院时,我父亲正处于弥留状态。或许是看到了我,他渐渐地闭上眼睛。族亲张医生叫我不要惊动他:“让他走吧,算是寿终正寝了。”  那年,他刚过80岁,这样算来,他应该生于1933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才十六七岁,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他就只身离家到福建省福鼎县前岐的一家矾馆当学徒。  当时,浙江平阳矾矿明矾生产旺盛,挑矾古道矾岐线繁忙,明矾经营处(
期刊
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听着古老的歌谣长大的。歌声是近的,也是远的,好像从月亮上缓缓飘下来:“月婆婆,筛罗罗,炒豆吃,没柴火。捡去怕扎脚,偷去怕狗咬!”月亮上有个孤苦伶仃的老奶奶吗?没穿没烧,只有一把生豆,让她咋活下去呢?自打懂事起,怜悯之情就随着月光星辉,播进了我们不断生长的心田里。  月亮又大又圆的时候,离我们最近,就好像从我们村东头冒出来,慢慢地、稳稳地走过小河、池塘,走过村旁一小块空地,再走过我家
期刊
到睢宁县,崭新的城市容不得我半点犹豫,放下行李,便想在整洁宽阔的大街上走走看看。  事实上,睢宁不仅是眼前这面貌一新的景象,它的历史沉重得像谜语。古老下邳“两汉看三国,三国看下邳”的几分神秘,足以让灵魂震颤一阵子;古道黄河保持永恒的态势,甚至有些傲慢地证明它在人世间无比的恢弘。我回想那个年代,今天在泥土下,没有了让人咀嚼的暴力,没有了脆弱,下邳就沉睡在那里,一种有灵魂的遗址,现代人站到它跟前,多少
期刊
那天,我去巴尔库路吃饭,怕乐百隆那里不好停车,就把车子停在原客运公司的院内。车子刚停好,就有一个藏族阿佳在不远处一直朝我挥手。我很是奇怪,以为是收费员让我往里边停,理也没有理就走了。“增增,增增——”天啊,她竟然喊着我的小名。在拉萨竟然有人知道我这个名字。  我是早产儿,到了两岁多还不会走路,而且只有十来斤重,妈妈为了让我健康成长,就给我起了个小名叫“增增”,希望我能增加点体重,增强体质,快点好起
期刊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度过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能吃上各种水果连做梦都不敢想。记得小时候,图牧吉牧场六队有一片几百亩大的沙果园子,小学校西面有几棵酸丁树,另外,还有草原上随处可见的野杏子树。于是,沙果、酸丁子、野山杏就是我们那个年代仅有的、吃到树上结的水果了,而苹果呀、梨呀、荔枝呀、香蕉等水果,只有在小人书和年画里才看得到。  酸丁子、野山杏吃起来酸涩倒牙,
期刊
今天,已经是春天的尾巴了,老爸说这时节叫暮春季节。在我们江南,到处生机勃勃,墙边那棵大榕树的树冠,多像外公在南麂岛捕鱼时,撒到大海里的那张渔网。阳光亮亮地照在叶子上,好像渔网拉上来时活蹦乱跳的小鱼……   上课了,娇娇老师教我们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有黄鹂鸣唱,白鹭高飞,山顶白雪未化,客船停满江岸,也许还有“酒旗风”吧——多么美好
期刊
刚懂事时,姥姥说我是南山上捡来的,说得有板有眼的,说是某一天清早,爸爸上山捡牛粪时看到我,用粪箕把我背回来的,我信以为真。妈妈常常唠叨爸爸很懒,说等他起床时邻居刘二大伯已经从山上背一篓柴草或者一粪箕牛粪回来了。当时我在想,怨不得我家只有我和弟弟两个孩子呢,是因为爸爸太懒,起床晚,出山干活儿晚,山上的小孩都让如刘二大伯那样的勤快人捡走了,他家有七个孩子呢!  大些时候,开始出山为家里做事。家里让我去
期刊
灰条,常叫“灰灰菜”。  灰灰菜命旺,村院前后,田间荒野,见地就长,且一缕春风吹来,迎春花还在梦中,它就顶寒破土而出了,绿的芽儿却披着灰纱,在冷清的春雪里,哥拉着弟,姐陪着妹,遍地为家,很快长成灰绿的草,翠嫩的叶能碰出泪来。  初春的灰灰菜是嫩草,入口咬嚼毫不费力,解饥解渴,人垂青,畜喜爱,比肉还香,人畜要吃过春饥才罢休。村人采这时节的灰灰菜,像捡喜钱似的,满眼发光。灰灰菜先为人们解决了饥饿,便成
期刊
因“文革”中断了十年的高考,1977年得以恢复。我荣幸地考入了山东省北镇师范专科学校七七级化学系。  我们班43位同学,半数以上是三十多岁的“六六、六七、六八届”的高中毕业生,三分之一的是二十多岁,还有三位像我一样十五六岁的高中在校生。我们是两年学制,学习计划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周六上课,每晚两节自习课,只有周六晚上和周日白天自由安排。我们这些年龄和经历不同的同学们,都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