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挤泡沫的500天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解禁期时,陈子文管理的这只基金市值已经蒸发过半。他和几位客户商量,把基金拆开,将股票分给客户自己持有。但他却得到这样的答复:“不用了,反正跌成这个样子,你拿着吧,等回本了再分给我们。”
  这是2019年1月,小米上市半年后。
  锁定期的6个月中,这家公司的市值已从539亿美元跌至约350亿美元。陈子文没想到的是,再过6个月,当上市满一周年时,小米股价仍未摆脱下滑的曲线。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过去一年小米过得相当艰难——不仅是因为市值下跌,被小米视为根基的手机业务也再次遭遇出货量下滑、市场份额走低;IoT业务虽涨势良好,但目前主要以硬件销售为主,尚未与互联网业务形成协同。
  “原来讲的硬件导流、靠软件赚钱的故事,很难让人相信了,”一位小米的投资人认为,“当故事无法被验证,市场就会将多余的泡沫挤净。”
  2019年6月初,小米股价一度跌破9港元。此后的一个月内,小米连续发起近20次回購,直至股价稳定在9. 5港元至10港元之间。“年终奖可能要被回购掉了。”一位小米员工开玩笑说。
  除了市值几近腰斩,过去一年,对于从创业公司转身上市公司的小米来说,无论市场环境、组织结构或是企业文化,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有人将其形容为“阵痛期”,也有人称之为继2016年后小米的又一次“危机”。
  在2019年的小米年会上,雷军曾坦言,小米即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没有一丝一毫盲目乐观的余地”。
  在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小米究竟经历了什么,它又将走向何方?我们试图多维度、近距离地了解小米,还原它过去一年的经历和处境。

被套牢后的冷思考


  损失过半后,张夏河开始重新思考对小米的认知。
  和陈子文的客户们一样,张夏河也是在小米正式I PO之前“入局”的。那是小米估值最疯狂的一段时间,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尽管外界对于小米究竟是否上市仍不确定,但无数份小米Pre-IPO的老股推介材料已在投资人中间传阅;每份材料都为这个即将上市的超级明星标定了一个价格,从450亿美元一路喊至1200亿美元,各种估值版本都有,甚至最高时,江湖上有小米2000亿美元的传说。在陈子文的印象中,有段时间“市场越来越热”。
  “小米式奇迹”在投资圈中发酵,那个时候,争夺小米的投资份额成为投资人最心急火燎的事。
  不仅“硬件导流、软件赚钱”的概念充满吸引力,尤其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小米在此前一年刚刚完成的“绝地逢生”:2016年,小米手机出货量骤然下跌超过2000万台,从国内第一位置跌至第五;为了拯救公司,雷军接手手机部和供应链,撤换老将周光平;经过一系列整顿,小米终于在2017年迎来反转,出货量上涨32%,排名回升至第四。
  这段重生往事成为无数小米员工和投资人对小米信心的来源。“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可以在出货量暴跌之后再回升的,”即便是加入公司不久的李颖也感慨说,“小米是一个奇迹”。
  为满足客户需求,陈子文带领团队在市场上四处寻找小米的老股转让份额。“当我们从海外找到一个额度时,小米的估值已经喊到1000亿(美元)以上了”。在与来自美国、欧洲的多个投资方竞价结束后,陈子文最终以接近800亿美元的估值抢下了这份额度。
  这仍被陈子文及其投资人视为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竞价前,陈子文咨询过一家有相当知名度的国外投行,对方告知说,小米上市后,市值不会低于950亿美元。在此氛围下,市场将大多定价在600亿-700亿美元的老股份额视为“稳赚不赔”。
  “当时比较靠直觉,对小米的PE(市盈率)看得很高。”张夏河对小米创始人雷军高度认可,视其为“中国互联网界的神级人物”。在张夏河的带动下,他和周围几位朋友都成为小米的基石投资人。
  节节攀高的热度持续到2018年5月,之后又开始反转。“大环境开始变化,另一方面,5月3日招股书公开后,投资人对一些数据不太满意,整体热度就有些降低,”张夏河记得,招股书中,小米2017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4亿美元,不及此前预期;对于雷军强调的“硬件 新零售 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业界也屡屡传出质疑。
  “千亿小米”的预期逐渐回落。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以17港元/股的发行价在港交所上市,粗略计算,对应市值为539亿美元。
  “比想象中低”,张夏河承认。不过,当雷军在上市敲钟当晚的庆功宴上承诺说,“要让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时,张夏河仍选择了相信。
  IPO第二天,当小米股价涨至18.98港元收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连续两日买入超过1亿美元的小米股票时,许多投资人和员工的态度变得更加乐观,他们一度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千亿小米”时的热闹。
  何志明和李颖偷偷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两人同为小米员工,入职时间相差5年,共同点则在于“分到了公司的股票”。
  然而,涨势仅维持了10天,小米的股价便开始急转直下。“刚开始下跌时,员工都不太相信。”李颖回忆说。直到股价“跌跌不休”才让他们不再心存侥幸。
  股价的持续下跌迫使投资人开始重新审视小米。“一级市场可以讲故事,”一位投资人说,“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很现实,要把每块业务拆开,分别看增长、市占率,很难浑水摸鱼,泡沫一定会被挤掉。”
  在股价“跌至麻木”的状态中,陈子文思考着小米的定位:它究竟是一家硬件厂商还是一个传说中的“新物种”?最终,他得出了一个判断——“小米应该是一个百货公司,要按Costco或者沃尔玛的PE值来计算。”在股价“跌至麻木”的状态中,陈子文思考着小米的定位:它究竟是一家硬件厂商还是一个传说中的“新物种”?最终,他得出了一个判断——“小米应该是一个百货公司,要按Costco或者沃尔玛的PE值来计算。”   张夏河对“投资时的确没有做精算”感到后悔,在他的重新思考中,出现了对小米究竟是手机制造商、智能硬件制造商还是“物联网新物种”的疑惑。
  “关于小米的争议很大,”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手机厂商、物联网、新物种、百货公司都有,所以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小米究竟应该如何定义?”
  与投资人关心“定义”不同,对于李颖和许多小米员工来说,股价的“降温”使大家逐渐从“上市前的亢奋”中冷静下来。与此同时,一个疑虑在许多人心中慢慢升起——小米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小米总营收构成及趋势

数据来源:见智研究所

手机失速中国区


  事出巧合,在小米成功登陆港交所的那个季度,小米手机在国内出货量出现了2017年以来的首次回落,紧随其后是2018年第四季度的显著下滑——国内出货量1030万台,同比下跌35%。
  下跌曾被小米高管解释为“ 特殊情况”。毕竟,由于这一时期起,小米籌划将红米以Redmi的品牌进行拆分、与小米形成“双品牌”策略;一向支撑小米销量的红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并未发布任何新机。小米品牌也只发布了小米Mix 3和小米Play两款手机,其中,Mix系列被视为小米高端能力的代表,出货量一向不高,后者则是发布于12月底,无法为该季度的销量做出贡献。

“华米OV”2018年出货量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见智研究所

  “四季度的销售情况,主要还是我们主动进行产品组合调整的结果。”在2018年财报业绩会上,小米C FO周受资这样回应质疑。
  更多期待被放在新的一年,按周受资的说法,“主要几个价格段的机型都是在2019年一季度发布的。”然而,当3月结束时,小米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仅仅比上一季度多出30万台,在全球则不升反降,微跌0.7%。
  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手机市场进入瓶颈期已近3年。2017年和2018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滑0.7%和4.1%;2019年第一季度,下跌幅度扩大到6.4%。
  手机大厂的寡头竞争趋势愈发明显,在全球市场上,前五大厂商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区,这一现象显得更加激烈,除了“华米OV”和苹果外,其余中小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从3年前的30%被压缩至8.5%。
  “市场增长时,每家公司都有机会发展,彼此竞争不会这么有针对性,”见智研究所分析师表示。
  小米9发布10天之后,vivo子品牌iQOO发布新机,最低配刚好比小米9便宜1元;5月,OPPO系品牌Realme宣布回国,产品定位与Redmi相近;5月底,荣耀旗舰机20系列面市,起售价2699元。
  对于小米来说,另一个“黑天鹅事件”是华为手机业务(包括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的意外崛起。“去年上市前,小米的品牌效应还很强,提起来,(人们)会说这是民族品牌、新国货,”李颖感慨,“但今年这个说法已经听不到了,很多人觉得华为要稳很多,技术也更扎实。”
  这是李颖第一次感到失望。她加入小米时,公司正沉浸在上市前的期待中,“认为小米是中国人认可的民族品牌”,人们亢奋感满满;直到这时,她重新思考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发现手机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想要提升品牌定位,但在质感、速度和技术上,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说到底,还是在打性价比。”
  而性价比模式正在变得愈发艰难,在“友商”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的同时,由于利润率过低,在上下游的产业链中,小米也逐渐变得弱势。
  在今年6月19日传出的一段内部会议视频中,雷军宣布小米手机将“三年决胜中国市场”,在市占率的排名上“稳三望一”;在最新的一次采访中,周受资也强调“手机是小米不能打输的仗”,但据小米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对手机的态度已经变成“比较稳健,暂时不再作为唯一的增长引擎”。

转向双引擎


  在一些老员工心中,手机是小米不可丢失的阵地。但更多新员工和投资者则将期待转向小米的“IoT”,这是当下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未来市场,也是小米早已布局、最具优势的部分。
  “手机保持当下的份额不要再下滑,然后把增长放在IoT上,也是一种策略。”李明达这样分析,在过去一年中,他供职于小米生态链部门。
  2018年9月,小米进行了上市后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原来的4个业务部重组为十大新业务部,均为一级部门,直接向雷军汇报;其中,原生态链部门拆分成生态链部、IoT平台、智能硬件和有品电商4个部门。
  3个月后,雷军在小米2019年年会上宣布,AIoT(AI IoT)提升为与手机并列的“双引擎战略”。在这次发言中,他强调,这是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公司将在此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推进IoT战略并非小米一家的行为。事实上,最近两年,包括手机、家电、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玩家先后提出了IoT布局,部分企业(如华为)也将IoT上升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IoT已经迎来爆发的前夜,”多位分析人士提到,在一些数据报告中,全球IoT的市场规模将会以兆亿计算。
  而小米的优势在于,无论从业者或投资人都认可其IoT规模居于行业前列、增速良好,单以连接数计算,甚至稳居全球首位。小米IoT的成绩频频在各处被展示,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小米AIoT的平台设备接入数已达到1.71亿台,保持50%以上增速;截至2018年底,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的激活量过亿,月活用户近4000万。   “小米在智能家居、IoT上绝对抢先了一步,至今为止,在品牌效应上是有竞争壁垒的,”一位IoT生产商评价说,他同时为小米、华为和多家品牌供货,“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想到智能家居,首先就想到小米。”
  张夏河将小米股价回升的希望寄托于IoT,他劝说几位共同投资小米的朋友“稳住”,只要不着急用钱,就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在大力推进IoT的多个科技企业中,已逐渐形成两种派别,一类是以搭建平台为主,自产少量核心硬件;另一类则是以生产硬件为主、平台连接为辅。前者包括华为和vivo,后者则以小米为主要代表。
  多个小米生态链员工透露,在IoT方向上,小米非常注重打造“爆款”。“2018年全年没有特别给力的爆款产品,这是大家最焦虑的部分,”一位小米员工透露说。
  李明达记得,此前,空气净化器曾是“爆款”的典型,之后,净水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也先后承担过“爆款”角色。
  据李明达说,在生态链相关部门,大家电被称为“战略节点”,打造生命周期长、在家庭中位置核心的“战略节点”成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空调是今年最重要的爆款,今年的策略是,以空调为增量,电视为存量,”一位小米内部人士透露,他同时提到,集中力量做爆款的运作模式,正是小米的传统优势之一。

“硬件基因”难变


  “爆款”的思维,并非没有局限。
  李明达和同事对小米IoT用户进行调研时,确认了一个被多次提到的现象:“大部分用户买小米产品,并非想用IoT,只是觉得好玩,所以买了不一定联网,联网后也很少使用智能功能。”他耸耸肩说,IoT带来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想象空间,在短期之内,都难以为小米带来实质收益,“说到增长,其实还是卖硬件”。
  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小米员工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无论是在手机、IoT还是互联网业务上,小米的公司文化都非常‘硬件思维’。”多位程序员强调说,在应用于互联网业务时,这显得尤为艰难。
  作为小米在上市时宣布的“三驾马车”之一,互联网业务承担起了小米的利润来源。2018年,互联网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近10%的收入,毛利率高达45%。在公司內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
  在去年9月的那次组织架构调整中,原MIUI部门被拆分,偏系统业务的部分划归至手机部,偏应用业务的部分则组成互联网一至四部,均为一级部门,直接向雷军汇报。之后不久,小米又接连成立了互联网国际部(五部)及互联网商务部两个一级部门。
  这是一次以增强互联网业务为目的的变动,将更多研发人力调整至应用层面。“以前MIUI会有很多工程师去探索更发烧、更技术的东西,”一位手机部员工透露,“现在这部分基本不做了,手机部是跟着项目走,强调按时交付能力;互联网部强调商业应用上的创新,希望做出一些高月活的产品。”在上述手机部员工看来,长远意义上,这是一次对小米发展有利的调整,但使他担忧的是,“小米还没有做互联网的基因”。
  刚刚从一家互联网“大厂”来到小米的张可成对此感受明显。“现在的互联网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游戏发行,都已经接近天花板了,所以我们亟须做出一些好的产品,可是小米孵化互联网业务的能力的确不强。”张可成有些无奈。
  最直接的,你看小米有哪个App做得特别火吗?”他自问自答,“没有”。
  在他和他的不少同事看来,小米目前的各个互联网产品中,增长情况最为良好的只有对标网易严选的小米有品。
  这款诞生于2017年的电商产品,过去两年的GMV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进入2019年,小米为其设定的目标是GMV超过100亿元,并首次实现盈利。据多位小米员工透露,在过去两年中,有品已经从几十人的小团队扩充至500人,涵盖研发、设计、运营、仓储物流及售后环节,今年将会继续扩充至800人,SKU已超过7000,并且在持续增长。
  “压力很大,”李颖透露,在小米高层的设定中,有品应维持每年100%的GMV增速不变,并在未来数年内超过1000亿元。为了扶持这项业务,在今年5月之后,小米所有机型预装了有品App。“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李颖说,对于小米而言,这是一个“价值几千万的广告位”。
  然而,缺乏互联网基因也同样体现在这个涨势良好的业务上。“我们并没有有品的用户画像,”李颖在乐观中透露出些许无奈,由于缺乏互联网的研发人力和能力,很多电商常见的功能,诸如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目前都无法在有品实现,“流程太粗放了,这是很要命的问题”。
  李颖盼望小米能够拥有一位互联网背景出身的高管。但截至目前,小米的高管团队几乎全部为硬件出身,“尽管雷总(雷军)以前是做软件的,但和互联网的思路也不一样”。李颖期待小米能有一位懂互联网的高管,“能够改善整个公司互联网业务的经营模式”。

极致节省下的人才困境


  张可成很羡慕字节跳动的工作方式,他有不少朋友在这家公司任职。
  他多次强调说,在字节跳动,每当发现机会时,资源会迅速集中,人才激励也能及时跟上。“在互联网环境中,一定程度的烧钱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小米在硬件思维的影响下,会对所有的业务计算成本、抠利润,甚至1-2万元的预算都会卡得很严。”
  李颖有着相同的无奈。得益于对电商的看重,小米有品部门今年得到了“比较多的资源和资金”,但工作方式并未转变。“小米内部更认可的方式是,用最少的成本去取得比较高的结果。”她说。

小米各业务毛利率趋势

数据来源:见智研究所
  或许是因为硬件思维,或许是因为“节省是刻在雷军骨子里的概念”,几乎每一位受访的小米员工都表达了一致的观点——极度节省是小米的公司文化。
  创立以来,小米一直以强调性价比、利润薄的形象示人。在雷军承诺“硬件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后,小米在公布2018年年报时宣布,当年综合税后净利率小于1%。
  产品的低利润只是表象,在此背后,是贯穿于项目、研发乃至人才各个层面的预算紧张。在上市之前,这一问题尚未完全凸显。
  在李明达与李颖入职时,公司许诺了与他们期待值相当的期权。“我从京东过来,因为想转型,所以算是平薪,”李明达回忆说,“部分报酬是以期权的方式给的,按当时小米的估值计算。”
  当然,随着小米股价走低,期权价值也跌破预期——以期权去等待一个可期的未来,以平衡眼下低于行业平均值的薪水,曾是诸多小米早期员工坚持下去的动力。
  等到张可成进入公司时,这一模式已无法复制。多位员工表示,小米的薪水不仅低于互联网大厂,甚至也低于OPPO、vivo等手机厂商,大约为后两者的50%到80%。“福利更是几乎空白,”一位员工抱怨说。
  在去年9月的组织架构调整后,MIUI部门有部分员工离职,一些人跳槽到今日头条、美团、OPPO等企业,“薪水至少涨了50%”。有两位小米员工进一步强调,“几乎以前认识的‘技术大牛’都走了。”
  正在扩招的部门则遇到招聘瓶颈。一位项目负责人表示,部门今年预计扩招30到40人,一直在面试,“很难找到合适的,大部分我们想要的人,谈到薪水后都不来了。”
  这位负责人希望能招聘一些有“互联网大厂”背景的员工,在技术和眼界上都更有优势,然而,“这类人也很容易拿到其他大厂的offer,薪水明显更高,不会来小米”。
  “小米很需要新鲜血液,”李明达认为,从京东到小米工作后,他发现二者有着相似的“中年危机”:“公司需要新人来激活斗志。而缺乏竞争力的薪酬难以吸引到理想的人才。”
  徐洁是在小米上市前后入职的,她当时也拿到了百度的offer。“我本身是个米粉,对小米的产品很认可,所以二选一来了小米”,但入职后的薪水、工作方式、内部对研发重视不足种种,使她不禁感到有些后悔。
  “员工的小米和消费者的小米,完全是兩家公司。”徐洁并未否定小米的产品,她只是认为,小米的每一个“性价比”,甚至都来自于对员工的“剥削”。

如何熬过阵痛期


  “很多年以来,雷总都在教育中层、教育员工一种意识,”何志明说,“强调要自由、不要管得那么死板,对于从那时走过来的人来说,这种理念是深入人心的。”
  在何志明和一些老员工的印象中,小米始终是“创业公司”。这体现在员工的层级上。最早,小米只有雷军、副总裁、工程师三级,甚至在加入公司后的两三年里,何志明都曾直接向雷军汇报过许多工作。
  这也体现在管理模式上。很多人评论说,小米曾经是“兄弟文化”,“要做什么事,喊一嗓子大家一起上”,而非依靠制度流程的规范化。
  上市后,一切戛然而止。
  一个市值数百亿美元、员工达到两万名的上市公司,承载着员工、消费者以及无数投资人的期许,小米再难称为是一家“创业公司”。尽管在感情上不愿接受,但何志明和多位员工承认,小米必须做出变化,无论是在文化、管理模式还是战略方向上。
  在过去一年中,外界所看到的架构调整、层级制定和新战略,均印证着小米试图转变的决心。不过,这样的转变也为小米带来了不少问题。
  部分老员工无法接受变更后的管理风格和新领导而选择离职。据何志明等人透露,因为要从扁平化变成多层级制,小米提拔了部分工程师担任中层管理者,“有些人一下子变成要带团队,管理经验不足。”
  至于职级评定,也有内部人士透露说,由于变化很大,初次推行时负责的人力总监已经离职,后续又更换了其他负责人。小米没有对所有员工透露其职级评定的原因之一,也在于评定方式不够成熟,唯恐贸然公布后会在公司上下引起动荡。
  不过,据全天候科技了解,小米最近要在内部推行晋升制度,“机制已经制定好了”。
  上市后,外界对小米的态度显得更加苛刻。一年以前,这家公司以“新国民品牌”的形象与“新物种”的形象站在聚光灯下,收获了无数掌声和关注;一年之后,小米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动作,无论是手机的下滑、互联网的困境还是IoT的进击,都被外界用放大镜细细审视。几乎每个人都在思考,“小米的故事,究竟成不成立?”
  这是每一家上市公司都可能遭遇的局面,也是小米上市后的必然。
  “很难受,”一位资深员工承认,内忧外患的变化,使得员工怨言颇多,在公司内已经形成了相对负面的工作氛围。不过,除了低于行业的薪酬水平,长远来看,他对小米一年以来的调整方向表示认可,认为公司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有员工将小米当下的处境形容为“阵痛期”,在从创业公司走向真正的上市公司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此之中,小米时刻处于危机状态,若熬过去,则会离小米的理想目标更进一步。
  李颖记得一位前辈同事曾告诉她,小米的这群人,“是打不死的小强”。
  5月17日,雷军宣布亲自挂帅小米中国区的消息也为公司注入一剂强心针。一些员工坚信,“雷总能在2016年拯救小米,也一定能在今天带小米渡过难关。”
  而对于外部的投资人来说,他们也对小米的增长多了一些期待。“现在的PE值大概是十五六倍,即使单以硬件厂商来定义,也不能算是虚高,可以期待一下之后的走势。”
  “在2015年之前,小米的成功是一个奇迹;2017年,小米的‘重生’又书写了一个奇迹,”在访谈最后,李明达这样告诉全天候科技,“我们今天说到了小米的很多问题,并不是说它已经不行了,而是说,我们不希望它变成一个平庸的、卖硬件的公司,我们希望小米能够再次带来一个奇迹,能够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文中陈子文、张夏河、何志明、李颖、李明达、张可成、徐洁均为化名)
  来源:全天候科技,ID:iawtmt,文章内容有删减。
其他文献
《青蛇》剧照。辛柏青(上图右)饰演的法海和秦海璐(上图左)饰演的小青。柴美林 摄。法海(左图中)是《青蛇》的主角。解飞 摄。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不对,有个英俊而又有些酷的青年和尚,他带领着一群弟子,鱼贯而行穿过观众席,走上舞台。  话剧《青蛇》,就从金山寺的一次法事开始了。在缭绕的烟火中,宋代无门禅师的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新媒体时代,又被称为后真相时代。  2017年的多个社会聚焦事件,恰巧印证着2016年被牛津大学定义的新词“后真相”:在一些特定状况下,客观事实对公众意见的影响,没有感性诉求产生的影响大。通俗解释就如调侃所说:“情感太多,事实已经不够用了。”  从“自宫少年”、李文星案,到“豫章书院”“江歌案”红黄蓝幼儿园事件……2017年,社会多个领域爆出焦点事件,如深海浮冰,如草蛇灰线,成为我们认知过去一年的
如果看剧没有关弹幕,就会有大量新东西涌入大脑,给平静安逸的生活带来烦恼;如果一直关闭弹幕看剧,朋友圈的年轻朋友说的话可能就非常令我们费解。  “苏”就是这样一种新烦恼。  当老年朋友还在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如“这是要火的节奏啊”,年轻朋友已经在用“男主好苏”“太苏了”,聪明的你会猜测,“苏”可能是“酥”,形容一种让人心醉神迷的状态。但“苏短腿”这种莫名其妙的表述方式就让饱学之士难以招架了。也许
回到老家乡下,味蕾肠胃等等仿佛调至食素模式,见肉食反而没有太大的食欲了。甚至,一个月不吃肉,也不想。返回城市,则这种感觉随即消失。偶尔吃素,感觉菜也不对,油也不对。当然,也偶尔在某个餐厅吃个像乡下素菜的菜,会夸张地认为它就是自己稀罕之极的东西,陕西话说:罕想得很。  这是很奇怪的。  有机会去吃素食和素食宴,席间即便有松茸、竹荪等等据说是很名贵的食材,其烹调方式也耗材费时,器皿也讲究,说道儿更多,
无人机送货,似乎总能唤起人们的诸多想象。相较于无人机在建筑、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运个包裹、送杯咖啡听起来离日常生活更近。  2013年,在一档名为《60分钟》的电视节目上,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公布了无人机计划,彼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噱头。  时隔7年,亚马逊方才迈出关键一步,于2020年8月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许可证。FAA 表示,允许亚马逊运营无人机快递机队,“安全且
各种原因下,研学游正快速走进更多中国家庭。(万物生图)  “一个多月,四个营,京杭广深无缝衔接,请夸我时间管理大师!”今年暑假,王晶给上初中的女儿安排了四个研学旅游营,而她给自己安排了一次超长旅行。  不过计划只进行了一半,就因为遍地开花的疫情戛然而止。在8月的第一天,王晶两母女都选择了回家。  在笔者近日采访发现,像王晶这样,一个暑假给孩子报多个研学夏令营的并非个案。疫情之下,不少从前计划送孩子
这场说唱音乐领域的狂风是从2017年夏天掀起来的,那时候吴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引爆了社交网络,也把说唱音乐带到了大众面前。从《中国有嘻哈》到《中国新说唱》,爱奇艺将原本小众圈层的说唱文化成功拉扯出了狭窄的圈子。破土重生是一个充满痛感的过程,但更多的说唱音乐人也因此有机会能够站到舆论主流的浪尖上。摧毁与重建同时发生,值得庆幸的是,小众的文化也开始拥有了一个开放包容的舞台。刘柏辛:等
暑假来临,有人欢喜有人愁。  主题,绕不开,怎么过、怎么玩、怎么培训、怎么提高?  这个暑假,可以如往常把孩子“扔给老人家”;这个暑假,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个补课的暑假”。  可计划不如变化快:假期刚开始,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犹如第二只落地的靴子,让吹了两个多月的教育“双减”风终于带来了一场大雨。  多家媒体的热
自2011年创办以来,广州艺术节已走入第8个年头。2018年5月4日,随着广州首部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的盛大开演,第八届广州艺术节·戏剧2018正式开幕!5-8月期间,共有来自国内外的56台(102场)优秀剧目轮番上演,参演剧目题材广泛、品种多样,涵盖几乎所有的戏剧种类,包括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偶剧、戏曲、儿童剧。本届艺术节将设有“原创力量”“致敬经典”“岭南艺粹”“周一星剧场”四大演
1.什么是杀猪盘?  杀猪盘,是业内的行话。受害者被称为“猪”;培养感情的过程叫“养猪”;沟通话术叫猪饲料;沟通工具叫“猪槽”;到了最后收网骗钱就叫“杀猪”。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逐渐兴起,包括网购类诈骗、交友类诈骗等,杀猪盘属于交友类诈骗中的“精准诈骗”,我们熟知的“卖茶女”也属于这一范畴。  “杀猪盘”内部有严密分工,一般分为话务组、供料组、技术组、洗钱组四类,其中供料组和技术组算是技术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