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从口算中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对现实目标可能性的正确认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可以说,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也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存在的种种畏学心理,教师要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口算教学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进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学生口算的正确率、速度反映了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水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信心。现在,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口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不佳。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法、减法记不牢固,有的后进生10以内的加法、减法都记不住,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初学的简单的乘法口诀也是记不熟悉,那么在计算时,势必会出现计算速度比较慢,正确率比较低的状况。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就很容易出现口算错误。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口算56-27=29的退位減法中,学生容易把十位直接相减,忘记了个位上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的情况,这是大部分学生在刚学习这个知识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其次,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充分理解算理后,常会出现某些基础知识或计算法则不能灵活运用的情况,这是由于小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很差,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情境时,常常不能把以前所掌握计算的方法用到新的问题情境里面去。例如,在学习了3+4=7后,大部分学生能很快算出30+40=70,但对有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
  最后,学生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计算的错误率过高。有的小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很不好,如计算时错看、漏看题目;计算的时候不专心,结果写错,做完了不检查,也不验算,待老师去批改后,发现错的再订正,订正完了就收起来,也不去回顾那些错题,总结经验教训,等下次再做时还是错,使得计算中错误率很高,也导致数学学习的信心丧失。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他们从口算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其持久的保存下去,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从口算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信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口算做好铺垫
  认数是口算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口算也可以加深对数的认识与理解,要使学生获得对数的认识和正确的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动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具是低年级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我就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去获得数的概念,领会口算方法。教学20以内的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我都让学生通过操作数学学具或图画,使学生了解数的分成和合成,在此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和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也通过让学生操作方块图和算盘,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把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获得印象深刻的数感,为后面的口算学习打好基础。
  而教学进位加法口算前,我让学生先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法打好基础。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
  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理解算理最主要的就是激发学生怎么算的意识。首先必须使学生弄清楚 “应该怎样口算?”,其次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算?”也就是加强口算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在应用中逐步简化思维过程,提炼口算方法,最后形成口算技能。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9 + 4 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时,可先让学生联系情境图,通过学具操作,独立思考算法,然后再让学生充分交流,对各种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逐渐体会到“凑十法”的合理性与简洁性。接着让学生口头正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即口算 9 + 4,应把 9+4 中的4 分成 1 和 3,先算9 + 1 = 10,再算10 + 3 = 13。最后再通过 9+2, 9+6 等题的练习,概括出“凑十法”的方法,即“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再加几”。 这样学生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认识过程,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达到理解算理,促进算法的形成,最终形成口算技能,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口算兴趣
  多练是提高口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口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容易混淆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反思中真正提高口算能力。
  目前的口算教学中,部分教师为片面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采用笔算替代口算的形式,这样的练习方式与学生的口算现实应用脱节,削弱了学生的口算过程,为学生采用“笔算式口算”的方法提供了机会。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口算的现状,我们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口算练习形式。例如,看算式报得数,可以采用摘苹果、夺红旗等形式出现;听算式说得数,则可以采用开火车、抢答比赛等形式出现。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让学生达到真正熟练的程度,还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只要合理多练,讲求实效,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现在我们大多都坚持在课前利用2~3分钟的时间进行形式多样化的口算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口算兴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很多时候学生在做口算题时,出现的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的,而是因为不良的口算习惯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就很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看题习惯,要求学生看准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读对题目才是口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也就是要正确书写口算出的答案。最后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
  五、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确保口算结果的正确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因此,在口算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将口算和估算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养成在口算之前运用估算方法对结果进行预测的习惯,确保口算结果的正确。例如,在教学口算“45+3 和 45+8”时,先提问:“45+3 和 45+8”的得数分别是几十多?”通过估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区分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原理与方法,从而提高口算的正确率与口算的能力。
  六、结合校本实际,巧用算盘,提高口算速度
  我们学校是珠心算实验学校,很多人都像以前的我一样,认为算盘只是一种计数工具,而现在我知道了,小小的算盘却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听力,成为发展思维及运算能力为一体的一种神奇的魔具。在口算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我坚持以“实拨为基础,想拨为关键”来提高孩子口算的准确率与速度。每天的练习中先是数珠互译训练,让学生形成珠像图,然后再由实拨到想拨,依照规律拨动脑中的“心理算盘”,“珠”动数出,准确、快速地完成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要加强口算训练,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良好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和技能,让学生从口算中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其他文献
一、“更相减损之术”来历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其中的“更相减损术”可以用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成现代语言如下:  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则用2约简;若不是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
期刊
高效的物理课堂是所有的物理教师教学时所追求的目标,这需要物理教师不断进行探索,使得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这样才能够跟上不断向前发展的教育的脚步。初中物理教师在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要学会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发挥教学方法的教学作用,努力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一、围绕问题开展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
期刊
摘要:“知情意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四者并重。我将“知情意行”理论引入我的课题研究,对“培养六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有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知情意行 榜样示范 兴趣引路 授之以渔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每一教学过程都从学生的自学开始,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
期刊
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考试中的重头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却是让不少学生头疼的事。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解题技巧,帮助学生节省时间,并帮助学生保证思路顺畅清晰,对英语阅读方法步骤总结。 “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基本分为细节事实,主旨大意,推理判断,词意猜测四种类型。其总体遵循的规律是题目的设置顺序与原文的段落设置顺序基本一致。  、细节事实  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能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语文综合素质的基石。现就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沉淀,流传至今应用最广的当数“语言文字”,如果说图腾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那么文字就是一个民族文字的象征。现如今,语言文字从一个日常交流工具为起点有衍生出信息载体的作用,其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同时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文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呢?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  一、关爱施教,培育生命教育的氛围  
期刊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坛上指出,让学生取得进步、获得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仅限于掌握知识,还要形成独特的个性,获得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结构与稳定性》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
期刊
写作能力是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法、词汇以及组句成文的正确表达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颇高。但只要老师指导到位,教法得当,学生坚持多阅读,多积累,多观察,多动脑,他们肯定能厚积薄发,写出内容有趣、语言通顺、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对于中学生来说,潜意识写作训练法是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写作的一条捷径。这种写作法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