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主线是一节课教学知识点的主体连接线,《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一课中,围绕“高”这一主线,可使教学知识点有序地串连起来,揭开青藏地区神秘的面纱,提起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兴趣,达到感情的共鸣。
《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一课书本内容较少,图片少,连州学生对青藏地区普遍感到神秘,遥不可及;对青藏地区只有感性认识,切身体会不足,但兴趣较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以青藏高原的“高”字为主线进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西藏珠穆朗玛峰和连州市区巾峰山图片
【学生比较】景观:珠穆朗玛峰山顶白雪凯凯;巾峰山阔叶林密布。
海拔:珠穆朗玛峰海拔最高点8844米;巾峰山海拔最高点200米。珠穆朗玛峰比巾峰山高多少米?
温差:假如巾峰山现在是10℃,玉龙雪山是?℃ (-41.9℃)
【观P26青藏地区图】找到该区另外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 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等。
【提疑】青藏地区的海拔这样高,常年温度这么低,对当地各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视频(3分46秒)。
【分组讨论】结合视频画面及书本知识,学习小组分组对地形、气候和农业、交通、生活、资源等方面展开讨论。(8分钟)
[小结地形]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超4000米,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具有“世界屋脊”的称号,是中国的大靠山。(图片展示)
2.海拔高导致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冰雪融水成为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
4.流经亚洲众多国家,深刻地影响亚洲的自然、人文环境,
[小议气候、农业]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及降水。(图片展示)
1.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氧气不足,;白天阳光强烈,夜晚保温能力差,气温低(通过书本图6.36,我们可知青藏地区维持低温常年在8—16℃之间)。
2.降水方面。也由于地势高,夏季风难于到达,加上云量少,大气对流层稀薄,降水较少,只有相对低洼的藏南谷地有西南季风深入,带来大量的降水。
3.海拔高造就常年气温低,降水少的高寒气候,使这里只能生长耐寒的粮食作物青稞及牧草,饲养着皮毛较厚的牦牛、藏绵羊,发展畜牧业。
【叙述】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从长安到拉萨近3000公里山路,走了多长时间?
【答案】半年,可见路途的坎坷。(图片展示)
【小议交通】地居亚洲中部,地势高,起伏大,形成“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及“雪峰连绵,冰川广布”的地形,成为众多湖泊及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形成世界最大的生态发源地区。古代,大山大河的阻隔,高寒的环境,使这里自古交通艰难且闭塞,连马都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只能以步行、牦牛及溜索作为交通工具。解放后,尽管修建了新藏、青藏、川藏、滇藏4条公路,但崎岖的路况及泥石流使交通量始终提升不上来;近年来修建的青藏铁路,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克服地形起伏、材料耐寒及冻土导致的地基下沉问题。现在也有飞机了。
【小议生活】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氧气不足,人在青藏高原上呼吸觉得困难;大气稀薄,阳光强烈,紫外线强,人的肤色被晒成黝黑色,多彩的服饰也成了人们的最爱;低温导致人们经常穿皮袄;少雨的气候使人们喜欢用较常见的石头盖房子;高寒使人们吃上用青稞做成的糌粑及牛羊奶做成的酥油茶,煮沸食物的时间也比平原长。(图片展示)
【小议资源】印度洋板塊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导致地壳剧烈起,海洋变成陆地,拥有地热资源:羊八井地热电站;水能资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矿产资源:盐、石油、煤等(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总结】观《青藏地区知识脉络图》
【堂上作业】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超 米, 具有“ - ”的称号,有世界最高峰 。
2.青藏高原的地貌特点是 、 。
· 3.青藏地区种植 、 、 ;饲养 、
· ——、——。
· 4.青藏人民穿——、吃——、喝——、住——、信仰——。
· 5.————被称为“聚宝盆”,地热有————,——————被称为“日光城”。
· 6.青藏地区具有“——”和“——”的自然特征。
《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一课书本内容较少,图片少,连州学生对青藏地区普遍感到神秘,遥不可及;对青藏地区只有感性认识,切身体会不足,但兴趣较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以青藏高原的“高”字为主线进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西藏珠穆朗玛峰和连州市区巾峰山图片
【学生比较】景观:珠穆朗玛峰山顶白雪凯凯;巾峰山阔叶林密布。
海拔:珠穆朗玛峰海拔最高点8844米;巾峰山海拔最高点200米。珠穆朗玛峰比巾峰山高多少米?
温差:假如巾峰山现在是10℃,玉龙雪山是?℃ (-41.9℃)
【观P26青藏地区图】找到该区另外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 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等。
【提疑】青藏地区的海拔这样高,常年温度这么低,对当地各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视频(3分46秒)。
【分组讨论】结合视频画面及书本知识,学习小组分组对地形、气候和农业、交通、生活、资源等方面展开讨论。(8分钟)
[小结地形]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超4000米,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具有“世界屋脊”的称号,是中国的大靠山。(图片展示)
2.海拔高导致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冰雪融水成为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
4.流经亚洲众多国家,深刻地影响亚洲的自然、人文环境,
[小议气候、农业]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及降水。(图片展示)
1.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氧气不足,;白天阳光强烈,夜晚保温能力差,气温低(通过书本图6.36,我们可知青藏地区维持低温常年在8—16℃之间)。
2.降水方面。也由于地势高,夏季风难于到达,加上云量少,大气对流层稀薄,降水较少,只有相对低洼的藏南谷地有西南季风深入,带来大量的降水。
3.海拔高造就常年气温低,降水少的高寒气候,使这里只能生长耐寒的粮食作物青稞及牧草,饲养着皮毛较厚的牦牛、藏绵羊,发展畜牧业。
【叙述】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从长安到拉萨近3000公里山路,走了多长时间?
【答案】半年,可见路途的坎坷。(图片展示)
【小议交通】地居亚洲中部,地势高,起伏大,形成“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及“雪峰连绵,冰川广布”的地形,成为众多湖泊及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形成世界最大的生态发源地区。古代,大山大河的阻隔,高寒的环境,使这里自古交通艰难且闭塞,连马都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只能以步行、牦牛及溜索作为交通工具。解放后,尽管修建了新藏、青藏、川藏、滇藏4条公路,但崎岖的路况及泥石流使交通量始终提升不上来;近年来修建的青藏铁路,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克服地形起伏、材料耐寒及冻土导致的地基下沉问题。现在也有飞机了。
【小议生活】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氧气不足,人在青藏高原上呼吸觉得困难;大气稀薄,阳光强烈,紫外线强,人的肤色被晒成黝黑色,多彩的服饰也成了人们的最爱;低温导致人们经常穿皮袄;少雨的气候使人们喜欢用较常见的石头盖房子;高寒使人们吃上用青稞做成的糌粑及牛羊奶做成的酥油茶,煮沸食物的时间也比平原长。(图片展示)
【小议资源】印度洋板塊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导致地壳剧烈起,海洋变成陆地,拥有地热资源:羊八井地热电站;水能资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矿产资源:盐、石油、煤等(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总结】观《青藏地区知识脉络图》
【堂上作业】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超 米, 具有“ - ”的称号,有世界最高峰 。
2.青藏高原的地貌特点是 、 。
· 3.青藏地区种植 、 、 ;饲养 、
· ——、——。
· 4.青藏人民穿——、吃——、喝——、住——、信仰——。
· 5.————被称为“聚宝盆”,地热有————,——————被称为“日光城”。
· 6.青藏地区具有“——”和“——”的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