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做课堂教学的先行者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我觉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方式是尤为重要的。
  一、抓住文本特点,明确文本中心。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称之为“备课性阅读”,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另外还具有重构性。这种对话应当是教师与文本“对话”活动的主体内容,应当通过批读以明重点、抓特点、思学路,心悟其意、心融其境,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即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段落、词语、人物、细节......做到对文本了然于胸,烂熟于心,教学“对话”时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特点,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特点,认真批阅,细心体会,教学对话中才能出新意,有主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与文本对话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过程中的对话。因此,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心悟其意、心融其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怎样学”的问题,理出学路来,或直奔重点,或先总后分,或抓住重点句子分解等等,怎样方便学,就怎样来制定教学对话的线路图。
  二、思考挖掘文本人文内涵
  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教师在与文本进行沟通时,要注意思考与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文本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师有必要以学生的角度来对教材的知识进行理解、判断、综合、选择。因为教师最终要面对的是学生,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忽视自我的存在,因为作品虽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流露的载体,而读者也必须服从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读者要从自己的人文视野、生活阅历、性格习惯、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出发,有所思考的读、有所联系的读:或主旨、或题材、或手法、或语言,或读有所启发、或读有所顿悟、或读有所联想、或读有所疑惑,进而再读、思考、探究、实践,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莱特”;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和思考;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来体会这些文章,为阅读对话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品读找准文本切入点。
  品读要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确立教学对话的支撑点,找准教学对话的切入点,突破对话重难点,理出对话连接点。
  所谓对话切入点 ,就是能引爆对话的语感点,组织对话的重难点,导入对话的契机点等。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确定好从哪里展开对话,组织对话,放大对话等。比如与文本《荷花》对话时,就应该抓住语感点“冒”字来切入教学对话: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如果你就是一朵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这样,在教学对话过程中,就能卓然自如,有条不紊,成竹在胸。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重点。教师与文本对话时,应该积极思考:如何才能组织对话,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比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在与文本对话时,抓住“审稿”这一重点,思考设计对话:从哪里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抓住了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难点,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教學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在对话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意外,会产生一次次“山穷水尽”或“柳暗花明”。因此,在与文本对话之时,就应该产生种种预想,理出对话连接点:哪里要过渡?哪里要照应?前后应该怎样连接对话?通过什么问题来连接对话等。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产生种种预设,越全面越好,越细致越好。设想周到,才能在教学对话中不会手忙脚乱。
  四、以文本为中心,拓宽辐射阅读。
  以文本为中心,广泛阅读与此相关的言语材料。如教学《向往奥运》一文,可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找、阅读与文本有关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这样由点到面,就可以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在教学对话中做到厚积薄发。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阅读积累是语文实践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那些鲜活的、在社会生活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材料。如“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便可通过读书看报、电视广播、网络,关注事态发展,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其进行了解,积累生活,积淀语言。
  名家名篇往往语言精练准确、行文畅达自然。读名家名篇,不仅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在脑海中贮存丰富的文学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自然地涌入笔端。
  报刊杂志上的文本大多是教改的最新信息,是教学的“前沿知识”,短平快,新颖实用。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泛读来铺宽自己的教学对话路,及时采集最新的知识营养来充实自己,及时学习最新的教改经验来提高自己,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来升华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时调整知识层面,活化自身的潜能。
  五、选择恰当方式,连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创意的设计教学对话,抓住文本的亮点、特点,通过迁移、模仿、创新地练,谋“新”写“异”,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从而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
  如学习《荔枝》一文时,在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体味末段“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学生情感也就自然随作者情感而得以升华,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唱一首赞美母亲的歌,吟一首赞颂母亲的诗,给母亲制作一张贺卡,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写一封信与母亲谈谈心里话,写一写读后的感想等来表达感情。这样的对话练习设计,通过“变一变”、“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写一写”等形象化的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学好语文。
  在课堂教学中以点带面,适当补充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语言材料年,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江南春》一诗,便可补充阅读《忆江南》、《早春》、《春夜喜雨》等古诗词或与春天有关的现代散文,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眼中的春天。
  课前的文本对话应该是教师为扩大自己生活视野,提升自我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精神底蕴,确认个人价值指向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使自己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最终使自己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而后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对话。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实现重组蓖麻毒素B链蛋白的大量可溶性表达,并提高其纯度。目的是用重组蛋白作为抗原,为制备抗体以及蓖麻毒素疫苗的研究提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
期刊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有句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到数学,问题与解决问题就会被联系在一起,可想而知,问题的在数学中的作用之大。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颁奖大会上,出現这样的现象:发奖时中国的学生都很风光,因为金牌往往被我们囊括。但发奖后就不同了,中国的学生怀抱奖牌坐在座位上,而西方国家的学生却会蜂拥到台上,向数学家们提出一大堆奇怪的问题。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问题提出比问题解决更重要,更具有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音乐学习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现代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在音乐课堂上,经常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那么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课中的合作学习和合作精神主要应该体现在哪里呢?  一、合作学习的自主性与实用性  在进行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以权威者、知识拥有者自居,而是以引导者、促进者、赞叹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思考者。教师应成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在师
期刊
孩子们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科目突然增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节奏被打乱,出现了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成绩下滑等现象。在我们农村当地初中初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当地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等这些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根据我多年初一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朗读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
期刊
患者,女性,18岁,因“发现右小腿上段内侧肿物10年,右大腿下段外侧肿物渐进性增大1年余”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右小腿上段内侧一大小约3cm×3cm大小的肿块,不伴疼痛、红肿、
一、配平原则  由于在氧化还原反應的本质是参加反应原子间的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我们把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称还原剂;含元素化合降低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化合价升降法就是根据这个本质特征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平原则: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的得电子总数,即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