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职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力量。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个性倾向发生了诸多变化,同时还存在着部分教职工师德、师风缺失,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理念不强的问题,使得高校教职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文章指出可以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和全程育人意识等措施来促进高校教职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青(1978- ),女,陕西咸阳人,西安体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71006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8-0050-02
2005年1月,“全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他们自己的不断学习,更离不开高校教职工的言传身教,只有更好地发挥教职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人本位”观念得到提升,学生追求个人价值趋向比较明显。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渴望了解新知识、吸收新观念,选择知识的目的性增强,常常以择业或考研等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化倾向日益突出,群体间差异大。高校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我、强调自我的个性心理尤其突出,再加上扩招致使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等参差不齐,个性群体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个性化具有多变性,可塑性很强。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有效性不大,现有的政治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吸引力和实效性。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下工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要完成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和努力,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需要在全面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实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程育人,尤其高校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育人。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被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主力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和基础。此外,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教职工都是学校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高校教职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职工是与大学生接触面最广、接触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大的一个校内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该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教职工缺乏师德。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大部分教师的师德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教职工缺乏师德,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应有的人格风范,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们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而自己上课却迟到早退,备课不认真,有时甚至随意调课。部分教师学术道德修养不高,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科研成果弄虚作假,甚至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等。
2.个别教职工师风缺失。个别教职工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甚至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流露出消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有的教师理想信念动摇,敬业意识淡薄,把从事教育事业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甚至厌倦和鄙视教师工作。
3.存在“教学与德育相对立,抓专业成绩是唯一”的误区。一些教职工认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的工作,与他们无关,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脱离、思想和行为脱离的不良现象,有些教职工甚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部分教职工没有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
4.全员育人意识不强。高校中的全员育人意识不强,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些教职工仍抱着“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的事,只是辅导员的事”的片面认识,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5.缺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程育人理念。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存在着教育的误区,教师只注重传递知识,而忽略了育人任务;管理人员只注重管理,而忽略了教育。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高校教职工作用的措施
1.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第一,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首先要抓师德建设。教师是根据社会要求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专业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师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其劳动具有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的特点。教师是用自身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由高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工作处及各系党政领导等组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活动载体上,可以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培育、诚信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内容,结合建党、建国、“五四”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庆日,以“我和祖国共成长”“永远跟党走”“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年责任”“让诚信永驻校园”等为主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高校工会可以配合教务处、总务处后勤集团以及各院系,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支教职工队伍中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建功立业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以充分体现和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意识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第二,选配优秀辅导员直接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是大学生进校后接触的第一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辅导员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重视课程教学与人的德性发展的内在关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许多人都忽视了教学与人的德性发展的内在关系,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实际上,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总之,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后勤服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使大学生在舒适宽松的环境和优质满意的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加大全方位育人力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手段、管理方式等都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接受程度为前提,在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想,把他律和自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强化全程育人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把教育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现在大学生面临着成才的要求与现实条件不足的矛盾;较强的维权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新形势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服务学生;要与他们坦诚相见,帮助他们解决成人感与孩子气的矛盾、渴望理解与闭锁心理的矛盾、社会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矛盾;要做好网络管理教育工作、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扶贫帮困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宿舍的服务管理工作、单亲和孤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这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4.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的氛围建设。面对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新要求,全体党政干部和教职工要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事”的片面认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职能部门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合力共育”的工作机制,以制度为保障,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全校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生工作,对于学生管理系统的工作给予有形和无形的支持、配合和理解。
5.以育人为中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生内心。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给学生以充分自主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行为似乎大都来自外在的某种压力或利益驱动(如缺课处分、早操考勤等),而很少自主选择、自我践行。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提出的社会规范要求或目标较多,而对学生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养不够。大学生正处于探索社会、积累人生经验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不轻信、不盲从,并在观察和对照中进行思考。因此,提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以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动性和需要为基础的,学生在实践中找出差距,不断充实自己,逐步将社会提倡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经过个体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尝试,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关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寻找人性的光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可能之匙”以“洞启人性”,将人性真诚善良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扬光大。要引导和教育每一位教职员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做一个真正的“人”,并教育学生努力做一个有爱人之心的人。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内在情感,强化成才意识。高校所有职能部门都要紧紧抓住“现在”和“未来”两个切点,围绕“父母的爱”“自己的行”“未来的路”等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话题,采取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请学生家长和往届毕业生中学业有成的校友来校作报告,举办各种形式的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电视广播、专栏、墙报等宣传阵地弘扬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真正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付诸于行。
第四,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个性发展教育,精心营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要将尊重、理解、关爱、宽容的“人文关怀”和规范、制度、考核、评价的科学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师生员工的管理上,既要强调照章办事,更要强调尊重、自律和激励。要巩固和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要建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机制,把优秀教师留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吸引力,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增强学校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的过程探寻新道路、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业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赵成文,马俊.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J].党史文苑,2005(16).
[3]唐艳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4]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董蕾.浅议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09(18).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青(1978- ),女,陕西咸阳人,西安体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71006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8-0050-02
2005年1月,“全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他们自己的不断学习,更离不开高校教职工的言传身教,只有更好地发挥教职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人本位”观念得到提升,学生追求个人价值趋向比较明显。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渴望了解新知识、吸收新观念,选择知识的目的性增强,常常以择业或考研等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化倾向日益突出,群体间差异大。高校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我、强调自我的个性心理尤其突出,再加上扩招致使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等参差不齐,个性群体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个性化具有多变性,可塑性很强。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有效性不大,现有的政治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吸引力和实效性。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下工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要完成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和努力,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需要在全面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实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程育人,尤其高校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育人。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被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主力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和基础。此外,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教职工都是学校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高校教职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职工是与大学生接触面最广、接触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大的一个校内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该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教职工缺乏师德。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大部分教师的师德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教职工缺乏师德,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应有的人格风范,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们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而自己上课却迟到早退,备课不认真,有时甚至随意调课。部分教师学术道德修养不高,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科研成果弄虚作假,甚至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等。
2.个别教职工师风缺失。个别教职工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甚至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流露出消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有的教师理想信念动摇,敬业意识淡薄,把从事教育事业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甚至厌倦和鄙视教师工作。
3.存在“教学与德育相对立,抓专业成绩是唯一”的误区。一些教职工认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的工作,与他们无关,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脱离、思想和行为脱离的不良现象,有些教职工甚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部分教职工没有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
4.全员育人意识不强。高校中的全员育人意识不强,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些教职工仍抱着“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的事,只是辅导员的事”的片面认识,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5.缺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程育人理念。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存在着教育的误区,教师只注重传递知识,而忽略了育人任务;管理人员只注重管理,而忽略了教育。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高校教职工作用的措施
1.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第一,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首先要抓师德建设。教师是根据社会要求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专业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师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其劳动具有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的特点。教师是用自身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由高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工作处及各系党政领导等组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活动载体上,可以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培育、诚信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内容,结合建党、建国、“五四”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庆日,以“我和祖国共成长”“永远跟党走”“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年责任”“让诚信永驻校园”等为主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高校工会可以配合教务处、总务处后勤集团以及各院系,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支教职工队伍中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建功立业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以充分体现和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意识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第二,选配优秀辅导员直接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是大学生进校后接触的第一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辅导员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重视课程教学与人的德性发展的内在关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许多人都忽视了教学与人的德性发展的内在关系,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实际上,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总之,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后勤服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使大学生在舒适宽松的环境和优质满意的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加大全方位育人力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手段、管理方式等都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接受程度为前提,在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想,把他律和自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强化全程育人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把教育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现在大学生面临着成才的要求与现实条件不足的矛盾;较强的维权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新形势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服务学生;要与他们坦诚相见,帮助他们解决成人感与孩子气的矛盾、渴望理解与闭锁心理的矛盾、社会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矛盾;要做好网络管理教育工作、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扶贫帮困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宿舍的服务管理工作、单亲和孤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这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4.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的氛围建设。面对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新要求,全体党政干部和教职工要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事”的片面认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职能部门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合力共育”的工作机制,以制度为保障,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全校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生工作,对于学生管理系统的工作给予有形和无形的支持、配合和理解。
5.以育人为中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生内心。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给学生以充分自主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行为似乎大都来自外在的某种压力或利益驱动(如缺课处分、早操考勤等),而很少自主选择、自我践行。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提出的社会规范要求或目标较多,而对学生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养不够。大学生正处于探索社会、积累人生经验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不轻信、不盲从,并在观察和对照中进行思考。因此,提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以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动性和需要为基础的,学生在实践中找出差距,不断充实自己,逐步将社会提倡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经过个体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尝试,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关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寻找人性的光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可能之匙”以“洞启人性”,将人性真诚善良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扬光大。要引导和教育每一位教职员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做一个真正的“人”,并教育学生努力做一个有爱人之心的人。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内在情感,强化成才意识。高校所有职能部门都要紧紧抓住“现在”和“未来”两个切点,围绕“父母的爱”“自己的行”“未来的路”等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话题,采取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请学生家长和往届毕业生中学业有成的校友来校作报告,举办各种形式的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电视广播、专栏、墙报等宣传阵地弘扬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真正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付诸于行。
第四,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个性发展教育,精心营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要将尊重、理解、关爱、宽容的“人文关怀”和规范、制度、考核、评价的科学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师生员工的管理上,既要强调照章办事,更要强调尊重、自律和激励。要巩固和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要建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机制,把优秀教师留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吸引力,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增强学校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的过程探寻新道路、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业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赵成文,马俊.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J].党史文苑,2005(16).
[3]唐艳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4]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董蕾.浅议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