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之我见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眼于小班化课堂的优势,通过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协调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制订合理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等几方面的阐述,论证了小班化背景下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班化;问题;合作;评价
  小班化教育是指通过控制班级人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育由于时空因素的重组,教育资源的优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频度大大加强,这些为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班额数较大的教学班级中也进行着小组合作活动,但由于小组组数多、组员多,教师根本无暇顾及活动本身,因而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小组活动中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也无法捕捉到活动中生成的资源。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造成教学时间大量浪费。针对以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使小班化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
  1.用问题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合适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主线;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学习“液体蒸发”时,教师设问“擦了酒精的手感到凉凉的,用书本扇动后手感觉更凉了,是风使皮肤的温度降低了吗?”学生困惑:难道不是吗?感到仅凭自己个人的知识储备难以正确问答,于是激起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欲望。教师接着启发:“实验是最好的检验方法。请同学们用小电扇对一支干的温度计和一支玻璃泡上涂了酒精的温度计吹风,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学生要想顺利地完成该探究活动,必须整合组内的材料,于是激起了合作的需要。当“为什么干的温度计示数不变?为什么涂了酒精的温度计示数下降了?然后又上升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皮肤温度的降低呢?”等等问题在学生头脑中自然发生时,就更激发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学生在与前概念冲突的问题引领下,通过小组成员密切、主动地合作实验,感悟知识内涵,内化知识,从而建立起牢固与准确的概念。
  上述教学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班化教学为实验器材进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可以开足、开齐学生实验,还使有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小组实验成为了可能,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近距离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信度,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优化的教学资源实在是大班化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正如一位哲学家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这虽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小班化课堂合作学习中不需要个人独立思考了,恰恰相反,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它是进行合作交流的前提,它当然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下方可拥有,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如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水中的鱼、空中的白云、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为什么同在水中的景物有的是折射现象,有的是反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再次审视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和本质区别,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独立思考”下的“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对已有的认知进行了又一次有意义的建构,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正确协调生生间的关系,组建和谐合作小组
  过去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露脸表现的机会,那是比较困难的。而现在在小班化教学的条件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化整为零,为学生提供锻炼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互助互学、互相提高的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可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宜,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从而进行充实而有效的合作。在组成小组成员时,要防止出现这样的小组合作局面:学优生在小组中由于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因此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拒绝或排斥与他人合作;而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在活动中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长此以往失去了参与讨论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学优生教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教导他们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对待学困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尽量发现他们的长处,建立起“我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能主动参与,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只有营造出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人人得到参与的机会,激起合作的兴趣,增强合作的信心,锻炼与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4.合理处理小组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同等、大爱”是小班化师生关系的特点;交往性、互动性、民主性是小班化教育的特点。由于班级人数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尤其是一对一之间的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不会边缘化,都会得到教师的关爱,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
  教师是小组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合作者、参与者和亲密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既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小组袖手旁观,以小组成员的身份适时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悉心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挥。在耐心听取小组学习的成果反馈时,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与鼓励,如实行小组成员量化考核,小组设立“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使小组成员更清楚自己的点滴进步,认识合作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班化课堂为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把握时机,更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真正达到教学所追求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
  作者简介:浙江省绍兴市文澜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育历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己任,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关键词】思维能力;观察;创造思维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
期刊
摘要:随着90后跨进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应该如何教育、引导这些自信张扬、特立独行、思维开阔、价值观念更加西化的“新新人类”,让他们能更好地自我管理、规划学业,把握人生成为了我们高校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该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晓庄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2010级新生群体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   90后是指上世纪90年代国家
期刊
【摘要】幼儿数学活动要从激发幼儿兴趣出发,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学方法要游戏化、生活化、趣味化,引导幼儿多角度学数学。数学活动不是枯燥的脑力劳动,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把生活中的数学巧妙的融合到课堂上,让幼儿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兴趣;游戏;操作;生活;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在:“能够从生活和游
期刊
多媒体教学与数学学习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要求,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渗透过程,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复杂数学计算题会逐步减少,重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象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本文在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去关注90后这个学生群体,如何去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90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课堂教法;创新  在长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我越来越感觉到创新教学教法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要根据我们的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真正的从这个时代的变化中有所悟有所感,将高中的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课堂。  
期刊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特别是在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方面,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利用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数学课堂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学习;能力;初探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
期刊
【摘要】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成长和提高主要靠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的教学莫过于情感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关系;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数学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不关注学生的情感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表达的信息量大,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媒体辅教学,激发兴趣活智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摘要】所谓舞蹈教育指保存传授舞蹈技艺或舞蹈理论,促进舞蹈艺术繁荣发展及舞蹈文化普及的方法。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对提升青少年审美及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农村舞蹈的教育功能缺失,舞蹈教育观念、舞蹈实践性等都存在问题,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成为发挥舞蹈功能的重要基础。因而本文从我国农村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
期刊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针对刚入园的孩子该如何让他们迈好第一步,我从多方面作手,利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关键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期养成的。所以,幼年时期应当特别注意好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反之受其害。这充分说明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的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