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剑华:为都市造像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侯剑华,年龄:35岁,职务:上海公安局闸北分局民警。
  
  

  喜爱摄影的机缘:
  知道照相那是在“文革”年代,小时候由于长得胖,常被当作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充当邻家大人拍照的模特儿。看着能从方匣子里照出人来,就觉得这玩意儿特好奇,可那是咱小孩能玩的吗?!
  
  对摄影的痴迷程度:
  有句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可不!拿工资后,相中的头一个对象就是海鸥家族的4B小姐,不久又喜新厌旧看上了她的同族姐妹DF;后来“摄”胆越来越大,在玩过了美能达之后,终于把尼康纳入了房室。要说咱对“摄”痴迷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上街可以不带任何人,偏不能不带上“她们姐妹”——相机!
  
  最满意的作品:
  咱觉得还没有。不过上回在《大众摄影》上刊登的那张《广场之吻》,朋友们都说有点纽约时代广场《胜利之吻》的味道,听了之后,咱嘴上虽谦虚着,心里却美着哪!!
  
  

  最难忘的摄影创作经历:
  刚端相机的那会儿,咱根本不懂什么摄影创作,上街拍去就是了。只不过咱心里从来没有发过怵。要说最难忘的创作经历,那是在黄山市的屯溪老街拍夜景,古老的街巷、大红的灯笼让我一气猛拍,等回旅店一看,胶片都没挂上。这下傻眼了。说明啥?咱太躁!!!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
  咱拍照纯粹是个人爱好,“自学成材”。真要说影响深的老师,那只能是《大众摄影》了。因为,当时除了它就没别的可看啦。现在,咱喜爱的大师可不少,柯特兹、卡帕、布列松、马克-吕布、弗兰克等等。其中最崇拜的当数柯特兹了,他是个都市的隐者,为都市造像。
  
  

  最喜爱的作品:
  有,那幅手持鲜花,面对枪口的美国少女的照片《祈求和平》就让我感动,它让我看到了人们不畏强权,渴望和平的勇气。
  
  在摄影方面的经济支出、收入:
  自从迷入“摄”途,“影”心日重。海鸥、适马、美能达、TAMRON、TOKIN一圈下来,口袋里的钱全都花在了满足“摄”欲上。虽说现在尼康进了门,但你还得养着“她”呀!每月看上一些为“她”调理营养的杂志,时不时地喂上一卷富士、NEOPAN400,还要用柯达可变反差相纸接纳“她”的排泄物。这样一来,零花钱就没了,直弄得自个儿又长又瘦,整个一个“瘦星”。
  说到回报,现在还没有。等“孩子(作品)”长成之后,再孝敬咱吧!
  
  

  收获:
  但也不能说现在一无所获,1995年在《人民摄影报》上发表了《人民广场竞翔和平鸽》的图片报道后,又连续在《人民摄影报》、《上海文化报》、《新周刊》等媒体发表了《南京路街头拍卖会》、《公园唱歌会》、《里弄来了戏班子》、《阳光下的的歌声》、《露天电影重现上海街头》等多组新闻摄影报道作品。1992年作品《也得其乐》获“黄浦一日”摄影比赛优秀奖,1994年作品《鹰之神》获“多彩世界”摄影比赛三等奖,1996年组照《岁月印痕》获优秀作品奖,1998年作品《浦江恋曲》获《大众摄影》举办第11届尼康奖“人与社会”摄影比赛入选奖,1998年组照《都市恋人》先后在《摄影报》的“德力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20年巨变看家庭”摄影比赛中获三等奖,组照《都市放情》在《摄影世界》举办的第六届“亚洲风采”摄影比赛中获社会生活类三等奖。
  
  发展方向和愿望:
  到如今,咱仍是“摄”情依旧。外出采风只不过是图个雅名散散心而已,真要拍些个什么,还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才成。就拿咱拍的都市来说,咱从小生活在这地面上,可以说是和它一起长大的,知道活在这块地上的人都想些啥?干些啥?看着这弄堂一条条地少了,看着这高楼一片片地盖了起来。每天享受它的变化的同时又希望能留住它往日的风韵,这复杂的情感让你不得不举起相机为都市造像。于是假日逛街啦、上下班途中啦,反正在街上瞅准好的咱掏相机就拍,就拍自己身边的东西,就拍自己感觉中的东西。真到有一天,能办个个展或出个画册什么的,咱也就知足了。
其他文献
上篇介绍的是风景摄影的装备篇,不知影友们在春暖花开之际实践了没有?春季正是新枝吐绿、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蜂蝶乱舞的时节,为了配合影友们出门采风,我这次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位日本昆虫摄影家的装备供大家参考。  日本著名的昆虫摄影家海野和男先生1947年出生于东京,少年时代就迷恋蝴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后考入东京农工大学,主修“昆虫行动学”,一边学习一边用镜头记录昆虫的习性。1994年出版了画册《昆虫的形态
期刊
认识潘朝阳是在1991年,他与我是《福建商报》的同事。  他进《福建商报》时,还是个略显稚嫩的小伙子,身材也嫌单薄,不过气度却很有一些,尤其是那双睿智的眼睛,让你会想到,这小伙子将来准会在什么地方让你吓一跳。  朝阳的性子跟他的名字一样充满朝气,声音大,频率急,办事风风火火,打电话、接电话很少超过三分钟,有时刚刚还在办公室打电话,待你一抬头,人已不见了——后来才知道,转眼间,他已经一头扎进报社的暗
期刊
“带孩子上学”、“带孩子逛公园”、“带孩子去麦当劳”是家长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写照。近两年,家长嘴里又多了一句话:“带孩子去影楼”这几年,儿童摄影迅速兴起,带着孩子去专业儿童影楼拍照也流行起来。  儿童摄影到底在家长心目中是什么印象,他们对儿童摄影还有什么希望。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日前,编辑部请来了一位家长——中广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夏南和北京“Smile Baby”(微笑宝贝
期刊
我第一次摸相机很早。因为母亲当过摄影记者并爱好摄影,所以,家里有一架120相机。那时,我才十来岁,根本不知道相机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对我来说,照相机就是我从未玩过的新玩具,很新奇。当然,这么贵重的东西,我父母是不会让我当玩具玩的,最多是摸上几下,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摸相机”。  开始玩摄影是从下乡开始的。我下乡在黑龙江嫩江的山河农场。农场处在丘陵地带,一南一北各有一个死火山。一年当中
期刊
作品248号 梁雪松摄   1998年夏摄于内蒙古萨岭河畔。时间为下午阵雨过后。   拍摄器材:宾得67中画幅相机,200mm中焦镜头加高坚渐变灰虑镜;曼富图144B三脚架,胶卷:Delta100;光圈f/16,速度不详。   放大器材:海鸥斜桥放大机;Rodagon 80mm放大头及MGDIV.IM放大纸。   炉前工 许评摄   此照片为鞍
期刊
纪实摄影是充分展现摄影本体特征的一类创作,它要求摄影者具有敏锐的心灵、尖利的眼睛,能够迅速、准确、熟练地运用技术手段从纷杂的现实环境中捕捉有意义的瞬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在纪实摄影方面的教学方法,是带领学生深入生活现场训练眼睛的观察能力;做社会调查、分析、讨论,用头脑理智地认知社会大背景,用心灵去感受被摄对象的生存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将已学到的摄影技术手段、造型语言综合运用,在不断的拍摄
期刊
针孔照相机是一种古老的成像工具,它不需要镜头、反光镜或其他光学部件,而是让光线穿过一个小孔,在暗箱形成外部景物的倒像。它最早起源于19世纪达-芬奇和其他画家用来绘画的“暗箱”,也是现代照相机的前身。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摄影界反璞归真的发展趋势和愈演愈烈的复古倾向形成,针孔相机又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热衷于针孔成像实验的专业摄影家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网站,并且花样翻新,很是热
期刊
编辑手记  王大莉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象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庞大的业余摄影爱好者队伍。  他们不以摄影为生,却喜好摄影,并为之苦苦追求,探索。  他们是摄影界不容忽视的鲜活力量。  他们也是我们办好摄影刊物的重要依靠。  了解这些业余摄影者的创作状况,关注他们创作中的问题,展示他们创作的成绩,研究他们的创作轨迹,是《大众摄影》的编辑十分乐意投入去做的事情。  新年伊始,我们特地赶制了“好摄之徒
期刊
湖南 罗铭  先按封面尺寸打开一个新页面,300dpi,黑色。将人物素材片用索套工具选取,拖入新页面,形成新图层,调整人物大小和位置。在新图层和背景图层之间新建两个图层,上面一层用浅蓝色随机输入01字母,下一层用蓝色填充。新建两个通道,在和人物相对应的位置上,用渐变工具造白底黑色柱状渐变,其中一个略大。将01字母图层设为工作图层,将略大的渐变通道变为选取状态,按delete键清除选取内容。将蓝色填
期刊
船列  傍晚时分,公园租船处人空水静。笔者使用50mm镜头,F16光圈,支上三脚架拍摄。当把焦点聚在画面下部1/3处的船浆时,景深的作用使画面从最前面到最后面都能焦点清晰,充分体现出船列的线条美。前景的船只规整中略有变化,避免了构图上的呆板。    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的关键装置,也是学习摄影首先要弄清楚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