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是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振兴计划推进的重要一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作为吸引人才就业,激励教师长期从教的力量,既是“三区三州”教育亟待补足的短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目前,“三区三州”乡村教师仍存在引不进、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本文将从“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当地中小学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推动当地乡村中小学教师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师职业吸引力;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33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已经开始绘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国将兴,必贵師而重傅,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职业更具社会认同感。”“教育资源要向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三区三州”作为我国未来乡村教育振兴攻坚区,提升“三区三州”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确保当地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入贯彻,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也是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当地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教师职业吸引力内涵
我国多位学者曾对教师职业吸引力进行深入研究,并给教师职业吸引力作出定义,其中郅庭瑾(2021)认为教师职业吸引,一是教师职业吸引准教师选择从教;二是教师职业激励现有教师坚持从教;赵鑫(2019)认为教师职业吸引力主要包括教师职业供给力、职业保障力和职业发展力。学者的观点具有深刻的总结性和启发性,本文拟参考并结合上述两位学者关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内涵,作出契合本文主题的研究。
2 “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现状分析
“三区三州”地区历经多年发展,教师队伍培养补充渠道得到拓宽,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推动当地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经济落后、地理环境闭塞、社会程度发育低、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使乡村中小学教师出现工作任务重、待遇较低、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城市学校或其它乡村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职业供给力不足,难以吸收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三区三州”地区事业编制有严格的总量控制,据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来看,新疆地区只有57.46%的中小学教师有事业编制,四川凉山州缺编1万个,目前,“三区三州”面临的巨大教师需求主要依靠特岗计划和临时招聘的方式解决,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难以从根本上建立“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许多临聘教师和特岗教师专业不对口。同时,乡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不平衡,达不到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使真正稀缺的音体美教师难以得到有效补充。另一方面,部分特岗教师迫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将特岗当作权宜之计,缺乏教学责任和教学动机,转而专注于谋求更好的就业发展渠道,无法安心从教,制约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
二是职业保障力弱,难以留住优秀老师。“三区三州”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70%的教师在此长期工作会患高原性疾病,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此外,“三区三州”地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乡村教师的住房、用水、如厕等诸多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近年来我国虽加大了“三区三州”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支持力度,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该州明确规定乡村教师每月生活补贴为563元,为全国最高,然而,根据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差14934元,地区差距较大。从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指数来看,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指数反映了教师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数量,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指数依旧偏低,小学教师1.3,中学教师1.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2.5-3.5的合理区间。尤其是“三区三州”地区,教师工资增长的幅度相当一部分被物价上涨幅度抵消,教师待遇保障问题仍较为突出,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难以提高。
三是职业发展力欠缺,难以培养高质量教师。培训问题是“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由于工作任务重、培训名额少、培训机制不完善以及培训中的形式主义等因素的制约,当地中小学乡村教师很难有高质量全员培训的机会。202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专项培训班,仅有150名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参加培训,且多为城镇教师,乡村教师很难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培训。形式主义化培训也是抑制当地教师职业发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学校并未保障有质量、有成效的培训,欠缺对教师职业发展力关注,高频率低效率的培训已然成为一种应付检查的策略。不仅加重了教师负担、浪费了宝贵培训资源,而且对教师职业力的发展效果也不是很好。由此来看,“三区三州”教师队伍职业发展力要想有效提高,仍面临着不可小觑的难题。
因此,“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如果无法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就无法补足,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3 “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路径
3.1 多渠道补给乡村教师供给量
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是解决“三区三州”长期教师队伍职业供给力不足的有效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和改进:
一是加大乡村教师招聘的力度,严格执行“按编定岗,按岗招人”的招聘程序,当地相关部门理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灵活的编制标准,当地监督部门也应严格履行其职责,做到严格把关,严格规范招聘程序,禁止出现“借用”“占用”乡村教师编制的行为,优先补充乡村学校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 二是培养长期稳定的教学全科型教师,鉴于教师编制的结构型改革长期且漫长,该方式可充当最终解决教师补充不足问题上的桥梁,一方面培养全科稳定型教师,可以有效解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村学校编制紧缺的问题,符合现今乡村基础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全科型教师能有利促进“乡乡教师”和“城乡教师”之间广泛交流与合作,有利增强乡村教师质量。
三是大力发展“定向委培”“定向服务”“三支一扶”“公益岗位计划”等政策,加强师范类院校建设,保障生源质量的同时给予该类院校更多优惠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为“三区三州”地区培养优秀教师,千方百计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回乡从教。
3.2 多层次保障教师生存质量和职业理想
要想切实解决乡村教师職业吸引力不足的困境,保障乡村教师生存理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提升其生活质量、保证其社会福利、健全其发展路径;从多方面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的权利,让乡村教师从“能教”到“想教”,最后到“乐教”的转变。
首先,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应积极保障相关公共财政支出,切实落实对乡村教师,尤其是要聚焦到“三区三州”这样重点区域的保障力度,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和环境、教师工资结构、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保障教师福利才能消除教师职业保障力不足导致其职业缺乏吸引力的根本矛盾。在制度设计环节,拓宽教师参与渠道,让乡村教师参与政策制定,充分聆听乡村教师的意见,保障其参与权。
其次,建立通畅和多元化的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是乡村教师成长的基础,由于乡村教师身份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不免会面临教育教学困难、压力无所释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教师的发展,因此,打开乡村教师心结十分重要。基于乡村教学的特殊性,可采用灵活多变和乡村教师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帮助乡村教师“走出去”“引进来”,在满足教师发展需要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素质,进而提升职业发展力。充分借助“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助力教师发展研修,更新其知识、文化、技能储备;实行“城帮镇”“镇帮村”的定点帮扶支教计划;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形成“互联网+教育”的网上教师培训和研讨机制,高效率解决教师职业发展困境。
最后,期望以荣誉嘉奖形成教师奋进的“蝴蝶效应”。适当放宽对乡村教师荣誉评价指标,保证公正透明的评选过程。在荣誉激励过程中,应结合“三区三州”教师的特殊性,单是纯荣誉性质的嘉奖很难持续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所以应适当结合物质、晋升与学习机会等其地区教师的刚需。荣誉称号之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激励,于社会而言,如果能够加大挖掘和宣传优秀乡村教师的事迹,则是一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增强职业吸引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3.3 多方位提高教师地位
教师地位是影响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的重要因素,使乡村教师在岗位上具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乡村教师才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针对乡村教师地位不高的问题,地方政府应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至战略高度,多方位思考制约乡村教师地位提高的原因,完善相应法律制度,特别要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努力提高教师地位,必须要保障教师群体的政治权利、拓宽教师参政议政的渠道、树立教师良好的政治形象,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就感,提高教师职业地位。
“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既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面对未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现有教师队伍建设不足,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将决定“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高度。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近年来,“三区三州”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新的教育变革征程即将开启,我们相信,“三区三州”各地政府将以更大的毅力与勇气,胸怀教育伟业,在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上书写更加辉煌的故事。
参考文献
[1]赵鑫.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01):131-140.
[2]白亮,王爽,武芳,等.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8-22+57.
[3]李延州,吴晶,郅庭瑾,等.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656012)。
作者简介:罗瑞泽(1999-),彝族,云南永仁人,西南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关键词:教师职业吸引力;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33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已经开始绘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国将兴,必贵師而重傅,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职业更具社会认同感。”“教育资源要向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三区三州”作为我国未来乡村教育振兴攻坚区,提升“三区三州”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确保当地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入贯彻,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也是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当地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教师职业吸引力内涵
我国多位学者曾对教师职业吸引力进行深入研究,并给教师职业吸引力作出定义,其中郅庭瑾(2021)认为教师职业吸引,一是教师职业吸引准教师选择从教;二是教师职业激励现有教师坚持从教;赵鑫(2019)认为教师职业吸引力主要包括教师职业供给力、职业保障力和职业发展力。学者的观点具有深刻的总结性和启发性,本文拟参考并结合上述两位学者关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内涵,作出契合本文主题的研究。
2 “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现状分析
“三区三州”地区历经多年发展,教师队伍培养补充渠道得到拓宽,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推动当地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经济落后、地理环境闭塞、社会程度发育低、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使乡村中小学教师出现工作任务重、待遇较低、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城市学校或其它乡村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职业供给力不足,难以吸收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三区三州”地区事业编制有严格的总量控制,据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来看,新疆地区只有57.46%的中小学教师有事业编制,四川凉山州缺编1万个,目前,“三区三州”面临的巨大教师需求主要依靠特岗计划和临时招聘的方式解决,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难以从根本上建立“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许多临聘教师和特岗教师专业不对口。同时,乡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不平衡,达不到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使真正稀缺的音体美教师难以得到有效补充。另一方面,部分特岗教师迫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将特岗当作权宜之计,缺乏教学责任和教学动机,转而专注于谋求更好的就业发展渠道,无法安心从教,制约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
二是职业保障力弱,难以留住优秀老师。“三区三州”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70%的教师在此长期工作会患高原性疾病,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此外,“三区三州”地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乡村教师的住房、用水、如厕等诸多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近年来我国虽加大了“三区三州”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支持力度,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该州明确规定乡村教师每月生活补贴为563元,为全国最高,然而,根据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差14934元,地区差距较大。从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指数来看,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指数反映了教师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数量,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指数依旧偏低,小学教师1.3,中学教师1.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2.5-3.5的合理区间。尤其是“三区三州”地区,教师工资增长的幅度相当一部分被物价上涨幅度抵消,教师待遇保障问题仍较为突出,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难以提高。
三是职业发展力欠缺,难以培养高质量教师。培训问题是“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由于工作任务重、培训名额少、培训机制不完善以及培训中的形式主义等因素的制约,当地中小学乡村教师很难有高质量全员培训的机会。202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专项培训班,仅有150名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参加培训,且多为城镇教师,乡村教师很难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培训。形式主义化培训也是抑制当地教师职业发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学校并未保障有质量、有成效的培训,欠缺对教师职业发展力关注,高频率低效率的培训已然成为一种应付检查的策略。不仅加重了教师负担、浪费了宝贵培训资源,而且对教师职业力的发展效果也不是很好。由此来看,“三区三州”教师队伍职业发展力要想有效提高,仍面临着不可小觑的难题。
因此,“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如果无法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就无法补足,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3 “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路径
3.1 多渠道补给乡村教师供给量
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是解决“三区三州”长期教师队伍职业供给力不足的有效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和改进:
一是加大乡村教师招聘的力度,严格执行“按编定岗,按岗招人”的招聘程序,当地相关部门理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灵活的编制标准,当地监督部门也应严格履行其职责,做到严格把关,严格规范招聘程序,禁止出现“借用”“占用”乡村教师编制的行为,优先补充乡村学校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 二是培养长期稳定的教学全科型教师,鉴于教师编制的结构型改革长期且漫长,该方式可充当最终解决教师补充不足问题上的桥梁,一方面培养全科稳定型教师,可以有效解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村学校编制紧缺的问题,符合现今乡村基础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全科型教师能有利促进“乡乡教师”和“城乡教师”之间广泛交流与合作,有利增强乡村教师质量。
三是大力发展“定向委培”“定向服务”“三支一扶”“公益岗位计划”等政策,加强师范类院校建设,保障生源质量的同时给予该类院校更多优惠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为“三区三州”地区培养优秀教师,千方百计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回乡从教。
3.2 多层次保障教师生存质量和职业理想
要想切实解决乡村教师職业吸引力不足的困境,保障乡村教师生存理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提升其生活质量、保证其社会福利、健全其发展路径;从多方面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的权利,让乡村教师从“能教”到“想教”,最后到“乐教”的转变。
首先,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应积极保障相关公共财政支出,切实落实对乡村教师,尤其是要聚焦到“三区三州”这样重点区域的保障力度,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和环境、教师工资结构、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保障教师福利才能消除教师职业保障力不足导致其职业缺乏吸引力的根本矛盾。在制度设计环节,拓宽教师参与渠道,让乡村教师参与政策制定,充分聆听乡村教师的意见,保障其参与权。
其次,建立通畅和多元化的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是乡村教师成长的基础,由于乡村教师身份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不免会面临教育教学困难、压力无所释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教师的发展,因此,打开乡村教师心结十分重要。基于乡村教学的特殊性,可采用灵活多变和乡村教师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帮助乡村教师“走出去”“引进来”,在满足教师发展需要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素质,进而提升职业发展力。充分借助“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助力教师发展研修,更新其知识、文化、技能储备;实行“城帮镇”“镇帮村”的定点帮扶支教计划;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形成“互联网+教育”的网上教师培训和研讨机制,高效率解决教师职业发展困境。
最后,期望以荣誉嘉奖形成教师奋进的“蝴蝶效应”。适当放宽对乡村教师荣誉评价指标,保证公正透明的评选过程。在荣誉激励过程中,应结合“三区三州”教师的特殊性,单是纯荣誉性质的嘉奖很难持续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所以应适当结合物质、晋升与学习机会等其地区教师的刚需。荣誉称号之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激励,于社会而言,如果能够加大挖掘和宣传优秀乡村教师的事迹,则是一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增强职业吸引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3.3 多方位提高教师地位
教师地位是影响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的重要因素,使乡村教师在岗位上具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乡村教师才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针对乡村教师地位不高的问题,地方政府应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至战略高度,多方位思考制约乡村教师地位提高的原因,完善相应法律制度,特别要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努力提高教师地位,必须要保障教师群体的政治权利、拓宽教师参政议政的渠道、树立教师良好的政治形象,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就感,提高教师职业地位。
“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既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面对未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现有教师队伍建设不足,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将决定“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高度。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近年来,“三区三州”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新的教育变革征程即将开启,我们相信,“三区三州”各地政府将以更大的毅力与勇气,胸怀教育伟业,在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上书写更加辉煌的故事。
参考文献
[1]赵鑫.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01):131-140.
[2]白亮,王爽,武芳,等.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8-22+57.
[3]李延州,吴晶,郅庭瑾,等.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656012)。
作者简介:罗瑞泽(1999-),彝族,云南永仁人,西南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