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完善的社保比单位更靠谱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51667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历者
王婕 天津一国企财务人员

  1978年,20岁的王婕进入天津某国有企业,在办公室负责人事工作,从业40年,王婕和公司一起,见证了中国社保制度的改革和升级。

“80年代,员工看病费用100%报销,子女报销50%”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企业保险”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制度安排具有典型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等特征。
  “那时候,员工的劳动关系都是在编制内的,俗称终身制的‘铁饭碗’,单位要管你一辈子。社会保险是全民‘视同缴费’,只算工龄,并不交钱,员工的福利全部依靠单位的营收情况。”
  据王婕回忆,当时,只有极少数员工,单位会与其签署劳动合同,“像我们单位当初600人里只有三四个人是这样的,他们是要按比例,由单位出钱给他们缴养老金的。”
  最让王婕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员工看病就医用的“三联单”。三联单其实就是三页薄薄的白纸,记录着就诊人的个人信息和单位编号等,“我们当时都说这就是‘圣旨’,因为有了三联单,看病的费用单位就全包了,员工本人的费用全部报销,子女还能报销50%。医生只要看三联单上的编号,就知道你是哪个单位的了”。
  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员工生病了都是先去单位或者厂子里的卫生所,处理不了的才会去医院,“那个时候有急救的事情,就叫厂子里面备着的急救车,万一本厂的急救车不在了,还能叫邻厂的急救车,不像现在直接打120……”王婕说。
  同时,单位全部报销医药费的方式,也带来了医疗浪费的问题,王婕表示,“当时员工看病都不花钱,有个别和医生关系好的人,没什么大毛病也会去医院开出来各种药,除了治疗头疼脑热的家用常备药,更有价格稍微高些的稀缺药品,再偷偷地私下送给或者卖给别人”。

“90年代,员工拿着医药单没法报销,退休领不到退休金”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大量企业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职工手中大量医疗票据无法报销。政府实施多年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已无法为职工健康提供保障。
  “刚开始员工都比较年轻,后期员工生病看病的情况增多,单位这部分的成本大幅上涨,甚至我听说有效益不好的厂子,被迫关停了卫生所,有人手里拿着医药单却无法报销”。
  据王婕回忆,受退休人数增加、企业自身效益下滑等影响,员工退休时从单位领不到退休金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改革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由企业包揽劳动者生老病死伤残等所有福利,企业负担过重,企业之间负担不均,难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1991年至1997年,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史上先后出台了3份重要文件。
  1991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养老保险问题第一次作出重大决策,明确基本养老保险费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1997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范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走向统一,并为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创造了条件。
  医疗社会保险改革的基本途径形成,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1998年开始,企业负担降低了,员工保障提高了,社保工作简便了”


  “1993年1月1日起,天津市企业员工开始实行全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这对大规模企业的办公室来说,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甚至需要另外单独设立人事科或者招聘新人来处理这部分工作。”王婕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每年年初核算员工缴费基数时工作量尤为突出,这也是他们经常加班的时候。
  1998年开始,各项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中央政府开始主导全国的社会保障改革,“1998年5月,我们天津市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为社保局),主管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事务,每个月26日至次月8日,我们都需要去社保局申報单位员工当月的社保情况”。
  在王婕看来,从那时开始,企业员工的医疗费用再也不是由单位包揽了,而是转向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这相对之前的方式,医疗保障资金的来源更加稳定,也更好地控制了医疗资源过度浪费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王婕记录员工社保缴费情况的本子越来越厚,每位员工的缴费项目表也是越来越长。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随后,国有、集体企业开始实施“减员增效”,王婕所在的企业产生了大批需要安置的人员。当时,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天津曾出现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批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一时无法保障,“那段时间,几乎每个月都要和亲戚朋友借点儿钱才能周转开日常开销。”王婕回忆道。
  1999年1月,《失业保险条例》发布实施,由再就业中心、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构成的“三条保障线”以及“两个确保”政策,“像天津市的话,如果失业了,按照工龄计算,最长可以按月领取24个月的失业津贴,每个月大约1000多元,多少能帮助到失业家庭。”王婕说。
  除了失业有了基本保障,看病问题也变得更加方便。“2001年11月,天津实行医保卡,开始刷卡看病,虽然也需要职工先行垫付再回单位报销,但是相比‘三联单’时期,更加有了保障,起码一定会给报销。
  近些年,医保卡升级了,看病时直接在医院就能算出职工自付的部分,员工在医院结算时可以直接通过后台计算,得出自己承担的部分,无需再像以前,先垫付再由企业报销了,我们的工作也简化不少。”王婕表示。
  据人社部统计,至2018年11月,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6亿人,参保率9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亿人,参保率95%。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养老保障网络、健康保障网络,参保率分别达到90%、95%。
  “回想这40 年,随着社保制度的越来越完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保比单位更靠谱。”王捷说。
  (本文为《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的报道)
  编辑:贾璇
其他文献
“提信心、暖人心、强决心”。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后,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这样对记者概括他的学习感受。  今年已经是张近东第17年参加两会了,张近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年他的关注点就聚焦在了农村消费。“农村消费是巨大的宝藏,农村地区有很大的消费需求需要被满足,企业扶贫不是空口号,要用造血扶贫振兴农村经济。”张近东说。农村消费升级也需“互
11月初,美团和饿了么的代理人员相继出现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的一些商户门店,提出即时将平台对商家的抽成涨至22%,这引发了余干部分商家的“联合抵制”,甚至在余干街头打出表达不满的横幅。  经过一番角力,11月中旬,双方就“涨点”达成协议,风波暂时得到平息。然而,虽然达成了协议,但两家平台联合提高抽成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是让商家们感到“夹缝求存”。  这会是美团和饿了么承诺的“最后一次涨点”吗?为
4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泰禾集团(000732.SZ)与华侨城关于广州院子项目部分股权转让事宜的谈判宣告失败。  知情人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泰禾集团和不止一家公司接洽,均在接触过程中,该交易还谈不上失败。  虽然广州院子项目部分股权转让事宜还在进行中,但其背后折射的泰禾集团债务问题,早已引发市场关注。  债务问题在泰禾集团4月12日发布的年报中更为清晰。2018年年报显示,泰
在21世纪,传播思想并发展读者不再受过去昂贵的、集中式的广播工具所限制,而是取决于获取关注的能力,比如数字平台脸书、谷歌和推特便是汇聚流量的佼佼者。人们能体验到各种推送,但这些推送却是大数据算法之下的、有针对性的消息和广告,颇有些私人定制的意味。参与公共讨论太容易了,但背后的闲言碎语更是阻擋不住。所以如今的新闻审查不再压制言论,而是依靠信任和关注度了,但真相又容易淹没在漫天的假消息中,我们甚至很难
亲历者管涛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价格,是宏观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1994年、2005年和2015年三次汇率改革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汇率并轨,确立现行人民币汇
沿着北京长安街和主干线打满广告,要多少钱?  答案是,这是特殊的广告,不花钱。还能为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加分。  这不是段子。  2007年,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坚美”),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此时,参加评选的铝型材企业很多,哪家都说自己是最牛的。坚美想出一个办法,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坐车在长安街上走一趟,告诉他们,沿途经过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凯晨世贸中
今年重點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高铁、机场、高速公路、高速移动互联网、宽带互联网等许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许多公共产品收费过高,加重了实体企业运营成本。  “中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相应地,企业要从规模的增长转化为规模、效益的增长。效益驱动最核心的就是产品技术创新能力要提高,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创新能力、更有附加价值、消费者有更好体验和认同的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很多奇迹,无论是知名度、美誉度,还是收视率、播放量,甚至是商业回报和市场影响力,都几乎无出其右。毫不夸张地说,《舌尖上的中国》的巨大成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的中国纪录片行业,不再那么小众、那么苦情。  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是创造这个奇迹的最重要的人。吃货们“苦熬”4年,陈导的新作终于来了。10月28日,陈晓卿团队全新推出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在
《中国经济周刊》:您的很多理论和“预测”,有专业证券类媒体也做过报道,但对一般人而言,对此“好奇”的成分更大,“接受”似乎有些难度。您如何看待这一状况?  齐世军:我讲个故事,爱因斯坦和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卓别林对爱因斯坦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我们对科学的应用,更多的是对其结果的运用。比如手机,并不是人人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