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学术随笔亦文章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r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随笔是学者们就学术研究过程中相关问题所撰写的札记、杂谈,含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火花。它少了几分深奥、严肃,变得灵动、活泼,以闲适轻松、优美隽永的文体记录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展示学术论文和论著之外的学者们丰富的心灵世界,活跃了文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随笔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不时见诸一些报纸和杂志,一批收集此类文章的图书也陆续出版。
  随着科学春天和科普春天的来临,我国科普工作者队伍逐渐壮大,科普期刊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科普研究》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创办于1982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为纪念2011年《科普研究》公开发行5周年,同时也为了回顾和总结以往的工作,更好地记录一些有价值、易读性强的学术随笔,让这些学术随笔在学术历史的长河中再次以鲜活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科普研究》编辑部将近30年来发表的61篇学术随笔进行整理,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这61篇学术随笔内容几乎涉及科普的方方面面,比如科普创作、科学传播、科普理论研究、科学博物馆等领域。这些学术随笔有的是学者惊鸿一瞥之下的心得体会,有的是电光石火般的思想闪动,有的则是科普研究的心得和方法。这些学术随笔轻松、活泼,没有艰深的论述,可读性强,对读者有一种亲和力,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它们最关注的并不在科学的内部,而是在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社会等方面,亦科亦文,文理兼容,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的合金。总之,这些学术随笔在中国科普学术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是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但是从中也能窥出中国科普学术历史的初步脉络。
  做学问的人总要写文章,写文章当然首选学术论文。毋庸讳言,现在的学术论文,名词堆积、冗长空泛,八股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只要大体看看这些千篇一律的学术论文,便不难发现,似曾相识的学术论文那是相当的多。当然,这与学术论文的文体不无关系。有人戏言:学术论文可能只有两个读者,一个是作者自己,一个是编辑,运气好的可能还有第三个,那就是引用者。这话虽然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读者对学术论文兴趣的缺乏。
  《(科普研究>文丛·科普学术随笔选(1982~2011)》的出版其实是一种倡导。倡导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倡导学者们写写学术随笔。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科学家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一文中说:“科学,它不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科学,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如果科学家不来完成科学普及的工作,谁来完成呢?”诚哉斯言,如果没有科学家的摇旗呐喊,科学技术又怎能走出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得到老百姓的青睐呢?所以,从学者的角度来说,科学文化类学术随笔这一形式也有助于科学家的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众,被大众接受认可,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在学术森林里,学术论文好比作为主体的参天大树,但它也应该有科学文化随笔等作为灌木、鲜花、小草等来衬托。学术随笔本来就是古人做学问的一种基本手段和方式。到了今天,学者们大多喜欢创建林林总总的理论体系,提出成千上万的概念,学术随笔没能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形成声势,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学术随笔的萎缩,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专业过于细化、技术至上主义盛行对人们的异化和戕害。要繁荣学术随笔的创作,首先要跨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促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的涌现。我们应该改变那种轻视学术随笔的看法和做法,还学术随笔以应有地位,让学术随笔在科学文化普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普研究>文丛·科普学术随笔选(1982~2011)》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本书的出版,使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得以弘扬和流传,使后来者能沿着前辈所开辟的道路,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并且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这样,科技、科普工作者在遇到困难时,也就可以从中悟出点解决之道了。正像本书序言所说:“审视过去在于赢得未来,我们衷心地期许这本书能够给您带来灵感,以宽泛的历史视野看待现在、展望未来,若此书能有此裨益,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满足。”我们期望学术随笔类精品图书越出越多,越出越好,带领我们走近科学,触摸科学,走进科学,感悟科学。
其他文献
简介  本校在2002年成立无土栽培社团,建设了近60平方米的无土栽培实验基地,主要开展水培黄瓜、番茄和青椒的研究。水培黄瓜产量高、生长周期短,且省水、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种植方法简单,省钱省力,受到普遍的好评和认可。黄瓜生长必需的元素有16种,其中大量元素氮(N)、磷(P)、钾(K)、钙(ca)对黄瓜的生长成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黄瓜在不同生长期对营养液中大量元素钾、钙、氮、磷的需求是不同的,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不必要的时候服用抗生素或可导致流感或者其他病毒感染变得更加严重。  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抗生素对于患有流感的老鼠而言是无效的。抗生素通过杀死生活于肠道内的有益细菌使得免疫系统失去抗病毒感染的能力。研究团队还发现,这些有益的或者说是共生的细菌可以通过令免疫系统对病菌入侵者保持警觉的方式来帮助动物防范病毒感染。  “共生细菌的存在会导致很多有益的效果,”来自于耶鲁大学的免疫
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五部委正式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五项学科竞赛(奥赛)和科技类竞赛的加分项目做出了调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在调整之列。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在过去的十年中,每年约有200名高中学生因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而获得保送和加分的资格。关于高考保送和加分政策的调整,必然会对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活动,创立于200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届。十多年来,活动以其特有的选拔方式、活动内容和奖励办法,吸引了一大批热衷于科学研究的青少年踊跃参加。本期专题请到该项活动的组织者对2011年举行的第11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了解这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背景资料  在我国,以高中生为参赛对象的数学竞赛活动开始于1956年,分别在京、津,沪、汉举行,老一辈数学家华罗庚等亲自主持,这一活动断断续续到“文化大革命”前结束。  1978年教育部、中国科协、团中央、中国数学会共同举办了8省市的中学生数学竞赛,方毅、华罗庚亲自参与领导,比赛分初赛、复赛、全国决赛进行。1979年这项赛事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出现过热情况,1980年教育部停办了这
三峡工程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是一面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是一座工程科技创新的丰碑。  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等多种综合效益。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科技难题。面对这些难题,三峡工程建设者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从论证、设计、施工到运行,处处都闪耀着工程建设者科技创新的智慧,取得了一系
我们今天在讨论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关系的时候,与其说讨论二者的关系,不如说是讨论现代技术的特征、技术的形态、技术的结构、技术的属性、技术的形成方式有了哪些变化;与其说讨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不如说是在讨论一种人才培养的理念——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究竟是单一化的、碎片化的,还是综合性的;与其说在讨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不如说在讨论一种课程思想与模式。  本文将沿着如下的思路与问题展开。首先是科学
7月24-26日,第3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表演类作品现场决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27支科技馆、学校代表队带来了31部表演作品,作品包括20部青少年科普剧、7部成人科普剧和4部科学秀。作品内容涉及光与色彩、生命健康、环境保护及科学原理解析等多个方面。  大赛设立了专家评审团,主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郑天亮担任,评委有《科技日报》原副总编、科普作协原副理事长王直华,日本索尼探梦科技馆运营
情境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恰当的情境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学生从中明白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笔者认为,教学情境不是简单的课程引入,而应包含更多的元素。首先,教学情境要涉及相关的科学概念和知识,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围绕重要的科学概念展开教学;其次,教学情境要提出有助于理解科学概念的问题,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
中国是个教育大国,中小学教师的数量非常庞大。2009年全国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教师数量已经达到1078.68万,因此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是一项庞大的教育工程。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常态    中国政府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国家设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规定所有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每五年为一周期进行全员培训,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的教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