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CI系统 建设学校文化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陈金国,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校长,高级讲师。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校长班成员。
  摘要:文章结合学校实践,阐述了学校文化的内容,提升学校文化力的措施,打造学校精神的意义,介绍了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导入现代企业CI系统,建设学校文化的实践和经验。
  关健词:CI系统;学校文化;生产力
  
  近年来,学校在省市领导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一直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全校上下已形成一致认识,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内核,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从抽象的定义角度曾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那么,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学校环境中习得且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群体目标以及行为方式的具体体现。
  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力不等同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流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学校群体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力则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表现为学校文化对学校群体所有成员所产生的目标力、亲和力、控制力、创造力、感染力,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识别力、辐射力甚至征服力。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在校内外的力量表现。
  一般而言,学校核心竞争力是由教育生产力、学校文化力和教育经营力构成,其中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正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教育途径,再通过师生的积淀、内化,作用于其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使其获得未来成长和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素养。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它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能驱使师生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共同向往的行为,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
  一所学校,即便是拥有良好的文化元素,也并不等于它就一定拥有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学校能有目的地、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元素,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力之后,才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现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体会阐述如何提升学校的文化力。
  一是要形成目标力,以发挥其导向功能。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确立了“思想开放、行动严谨,心灵高尚、行为儒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崇尚技艺、能文能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诚实正直、尽善尽美”的师生行为总纲,制定了师生在教学、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详实指南,要求师生自觉遵守,最终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学校确立了“有求真创新的立人品质,有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有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的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确定了学生基本素质形成目标,一方面引领学生朝着这个方向自觉努力,另一方面引领教师围绕这些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为顺利达成学生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形成了“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要形成控制力,以发挥其规范功能。学校十分注重营造思想氛围、道德氛围和行为氛围,影响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心理间接地、柔性地实现。学校借鉴了企业所实施的CI战略,大力推进学校CI战略,形成了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系统。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根据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制定了与之匹配的师生人格特质要求、师生行为细则,成立了与之匹配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机构,促进全体师生认同、内化,并逐步外化为自觉行动,使全校师生在学校文化的熏陶渐染下逐步成为学校所希望的学校人、综合素质高的文明人、有文化特质的现代人。
  三是要形成亲和力,以发挥其凝聚功能。学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动全体师生研究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应遵守的行为方式,在研究出台的过程中全校师生便不断认可,在遵守行为方式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认同,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自豪感,使个人的信念、感情、行为与学校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和整体趋向,从而产生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要形成感染力,以发挥其陶冶功能。学校注重创造陶冶师生心灵的精神环境,彰显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从而对学校的各个方面产生指导性作用,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学校还创设了与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和谐的物质环境,以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使其审美观有意无意间受到启发和感染,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由外而内塑造自己完美高尚的人格。
  五是要形成创造力,以发挥其创新功能。学校注重挖掘学校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以萌动、激起和开发对生活在其中的成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创新方法。学校所确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内涵对师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形成了师生创新的胚胎。师生在学校的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生活创意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是要形成扩张力,以发挥其辐射功能。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校文化在校园内发挥作用,而且注意发挥学校文化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识别力和辐射力作用。学校十分注重与家庭、社会产生互动,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学校每学期均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未来就业形势及要求,同时向家长们展示学校办学业绩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以提高家长对学校的公认度和公信力。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让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展示学校师生的风采。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公关策划具有新闻题材的新闻消息,以产生公众识别力和感染力。每年六月在市区举办纳凉晚会,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市民汇报学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展示学校师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风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目前,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是国家星火科技学校,是市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基地,以此为依托,学校为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和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不断凸现学校文化的力量。随着学校文化力的不断提升,学校精神就会日益形成。所谓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学校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精神特色的学校,一定会处处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环境到师生的衣着装束、仪表风度、待人接物、处事风范、言行举止,从学校师生的团结协作、勤奋刻苦、严谨务实到爱校爱国、遵纪守法、开拓创新,人们都会明显感到凝聚着一种精神力量,那是一种精神魅力,是一种激涌着富有生命力、令人感动、奔腾激越的学校精神所创设的氛围。这种精神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强大内驱力,对他们道德与价值观的确立、行为方式的选择、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性社会化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做文化,才能形成文化。近年来,根据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根据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天壤关系,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借鉴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灵活地将CI系统导入学校,历经艰苦的探索,形成了体现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群体目标、行为方式。目前,学校文化已经形成,文化力量得以彰显,学校精神业已凸现。现就学校导入现代企业CI系统,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做法简介如下:
  
  制定规划 阐明导入CI战略的意义
  
  为把学校历史积淀的文化碎片整合成为系统的学校文化并积淀为文化底蕴,进而打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品牌,学校早在2002年就开始酝酿学校文化建设的大事。经过几年在企业界及高校界的调研论证,决定以导入现代企业的CI系统为载体,建设学校文化。仪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于2006年5月制定了《仪征工业学校关于实施CI战略的规划》,阐明了CI的内涵,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进程、组织,以及借鉴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的意义。
  CI系统是现代企业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科学管理手段。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的缩写,即企业识别系统。企业识别系统主要由企业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和企业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简称VI)三个部分构成。CI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将信息传达给企业内部和社会大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价值认同感。
  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仪征工业学校CI委员会,把CI系统导入学校,深入研究,反复实践。决定将学校的师生作为CI的执行者与传播者,使他们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群体目标和行为方式。
  
  确立步骤 有序实施CI战略
  
  第一步,宣传发动,统一认识
  实施CI战略,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必须认真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为CI战略的实施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学校召开了“实施CI战略动员大会”,邀请扬州大学资深社会心理学教授为全体师生作了《关于企业科学管理体系介绍》的专题讲座,校长也为全校师生作了有关文化建设的专题报告。同时,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处室和教研组会议组织宣讲、学习CI战略的有关资料,在校园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站、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开辟专栏,介绍CI系统的有关知识。通过广泛的宣传学习,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实施CI战略是铸就学校精神的大事,是打造职校品牌的大事,是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凝心聚力,刻苦锤炼,努力形成富有职教特色、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
  第二步,调研论证,编写手册
  导入企业CI系统,不是生搬硬套企业的CI,而是要借鉴其理念和思路做成学校的CI,即形成学校文化。学校组织力量针对具体情况设置调查问卷,有选择地对1000名不同类型的师生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问卷实态分析;对全体校级、中层负责人进行了个别访谈,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了解他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SWOT分析,组织人员分项目编写《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初稿形成后组织了全校师生网上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征求意见,最后由行政办公会和教代会专题讨论,逐章逐节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并取得扬州市出版局的“准印证号”,交有资质的印刷厂正式出版印刷。
  第三步,全面推进,见诸行动
  全校师生形成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具有共同认同的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学校多渠道、全方位引领师生践行CI手册的内容,使他们成为CI的传播者、执行者。《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正式出版后,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发行仪式,师生人手一册,签名领取,并随即组织宣讲、学习讨论、综合测试,帮助大家切实掌握CI手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了“学手册、见行动”系列活动,让学校文化走进师生的心田,成为共同行为的指南。
  
  开凿渠道 全方位推进CI战略
  
  学校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开始的时候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制度力量来约束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严格遵守、逐步适应,只要长期坚持、代代相传,最终就能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从而提升学校文化力,并形成学校精神。因此它需要依赖于各种载体来推进,并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以学校理念识别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将“创中国名牌职业学校”作为师生的共同愿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在管理上追求“精确细致,循环提高”,以“真至实归”为校训,以“只争朝夕”为校风,以“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弘毅笃学”为学风,扎实开展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努力使教师成为“德才兼备,强者为上”的人,使学生成为“‘三有’并重,手脑并用”的人。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求真务实”,与校训“真至实归”相一致。因为学校认为,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科学决策,合理办事,以保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求真务实才能找到不断创新的方法,推陈出新,以保持学校的办学活力;只有求真务实,才能让全校师生心情舒畅、凝心聚力,和谐协作。在学校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学校形成了“思想开放、行动严谨,心灵高尚、行为儒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崇尚技艺、能文能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诚实正直、尽善尽美”的师生行为总纲,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学习、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翔实指南。
  2.以环境建设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绿树成荫,草坪如毯。在校园入口醒目之处矗立着三块巨大的校牌,分别载有“教师誓词”、“学生誓词”及“师生行为总纲”。每座楼亭、每条道路、每条河流、每座桥梁、每座花园都拥有一个与学校文化相呼应的名字,并在《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附件中予以诠释,使每位师生置身校园,目睹铭牌,就能受到提示和感染。楼廊布置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人文警示语,还有本校优秀师生的肖像及人生感悟。校园有宣传橱窗,还开辟了专门的板块来展示学生的专业作品,由此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引导示范作用。教室内张贴国旗,每班都有独具个性的八字班风标语、班级文化,班班有绿化包干区。这无声的一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提升着学生。
  3.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一是“全”,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便于教职工了解和掌握学校各类管理要求,学校制定并编纂了《仪征工业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人手一册。为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各项相关制度和规范,学校制定并编纂了《仪征工业学校学生手册》,人手一份。并在《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师生行为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奖惩办法。针对平时实际运行情况,学校会及时组织师生学习有关制度和规范,让他们知情达理,自觉遵守,以达到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师生内化自律的目的,以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有利于营造公平正义、积极向上的优良风气。
  4.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实施“快乐教学”,让学生能够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进而能够在校园里真正静下来学知识,练技能,习特长,学做人。学校以《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中教学行为指南严格要求教师,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入教育,把尊重送给学生,让人文关怀走进学生心田,以此唤醒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能力。这些有效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健康丰富的资源素养,有力促进了学生的茁壮成长、健康发展,学生保持了旺盛的学习干劲,刻苦主动,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5.以技能训练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的要求较高,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安排每班每学期到实训工厂实训5~6周。学校引入企业文化进学校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行为操守。学校以《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中师生实习行为指南要求师生严格遵守实习教学规范,将所有操作能力的考核列入学期成绩,以训练学生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学校坚持以赛促练,着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级技能竞赛,不少学生在校内及省市级大赛中获奖,这样学生在毕业时就会具有较高的技能操作水平,从而达到了通过技能训练来实现学生“有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6.以各项活动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全方位的开掘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把升旗仪式、师生大会、班会、专题教育,特别是“三有三会三懂”人文教育系列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同时把各种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如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社会实践活动、军训、革命传统教育、体现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的延伸部分;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类活动做到班班行动,人人参与。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活动突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强化了实践体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活动目标,不断实现“有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
  7.以校刊、电台、电视台为载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的校刊、校园电台和电视台宣传内容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主题,紧贴师生实际,每两周在全校师生中录播一次,弘扬学校正气、鞭笞不良风气,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导向效果。学校媒体凝聚了学校文化精髓,积聚了学校文化的底蕴,引领师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文化的力量又大大推动了师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措施得力 确保CI战略的有效实施
  
  1.成立CI专门机构,形成有力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师生代表、企业家代表和高校知名教授组成的CI委员会,负责制订《仪征工业学校关于实施CI战略的规划》,以及《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的调研、编写、宣传等工作。
  《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它集聚了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考核奖惩办法于一身,使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然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学校文化力的形成,学校精神的形成。为此,学校又专门成立了CI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深入实施学校CI战略,具体负责学校公众形象的设计和推介,师生行为考核及奖惩兑现,组织检查指导、及时总结提高等,形成了推进CI战略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长期扎实有效地推进,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力量,最终形成学校精神,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2.做好视觉文化建设,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学校把CI手册的有关内容有机地布置到校园的方方面面,形成优美的环境文化、建筑文化,让师生时时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处处感悟到学校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引领力。
  自从学校文化建设以来,特别是《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正式颁发以后,全体师生有了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为指南。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文化建设为我们赢得了办学质量的提升、执行力的加强、师生凝聚力的增强、公认度和知名度的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的自觉性更高了,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目前,全校师生正凝心聚力、只争朝夕,持续建设学校文化,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力量,日益形成学校精神,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名牌职业学校”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教育”推动着高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信息化手段在教育中广泛使用。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教育特点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开展基于资源库建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化学基础”课程为例进行思考探索,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信息化重构课程框架,建设课程资源;统筹线上线下教学,重构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依托教学云平台,发挥大数据分析优势,改革教学模式;运用积分制,兼顾知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可以频繁地实施价格调整,这就打破了以往顾客认可的“供求关系”“季节变化”的价格变动逻辑,势必会对顾客满意度产生影响。基于酒店在线评论数据,运用有序逻辑回归,实证检验了动态定价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定价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酒店等级与顾客经验对上述影响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动态定价;顾客满意度;酒店在线评论;酒店等
期刊
摘 要: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其有效实现路径有赖于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即在企业的有效支持下,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培养机制,从而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全过程。基于产教融合,以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在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等培养环节,探索校企协同的工程硕士“142”培养模式,从而形成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硕士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工程硕
期刊
摘 要:我国央地税权关系的现状体现了我国在税权体系上存在中央强地方弱的状况,在“营改增”后,地方税权目前存在缺乏主体税种、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不相匹配等情况。《消费税法(征求意見稿)》中有关授权立法的规定没有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但其规定的征税环节后移体现了对地方税收收益权的影响。应当借助消费税法的立法契机,从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收益权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关系。  关键词:消费税;消费税立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使网民群体日益壮大,同时也给亲子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生作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在互联网使用方面的行为表现值得深思,家长对互联网的行为与态度也对小学生使用互联网产生影响。通过对常州市358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并分析数据得出:小学生使用互联网比例较高,小学阶段网络教育前景宽广;家长与学生的互联网使
期刊
简介:姜峻,南京市金陵职业教育中心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使命。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将职业意识教育与专业课、心理课、德育课结合起来教学,将职业意识教育贯穿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职业意识教育;哑铃型;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使命,何为高素质劳动者?就是有必备的文化知识、过硬的
期刊
简介:章亦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文章拟在总结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首试对政府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的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对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作一些探索,以便为各级政府、行业协会、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做好职业培训工作提供新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职业培训;人力资源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培训的新做法    1.政府设立培训管理中心  在如何深化职业培训
期刊
简介:刘卫东,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高级讲师。  摘要:精致管理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走向,时代的发展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践行精致管理,以此打造精品职校,求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精良发展。文章结合精致管理实践,从中等职业学校精致管理的前提、基础、关键等三个层面谈了相关认识,对中等职业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精致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精致管理    “精致管理是指交融、整合科学管理
期刊
简介:柏常青,金湖县金南职业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我国传统的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大多以教学为导向,按教学功能需要进行建设,生产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实验实训平台和创新的课堂结构模式,使学生真正以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为本位,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并实现实训基地的自我完善和自主发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有机的载体。  关键词:生
期刊
简介:杨新,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项目课程改革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职业教育实施项目课程将改变传统教学式面临诸多障碍;构建项目课程的思路及实施说明。   关键词:项目课程;现状;对策;优质发展    问题提出    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目前,许多学校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