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的中秋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住在一个小山村——北山。那地儿很小,偏僻、孤单,只住着十来户人家。淡淡的青草芬芳,略夹着清新的泥土味儿。几棵高大的南杨樱,树叶细碎浓密,蓊蓊郁郁的树荫,笼罩着十几家低矮简陋的平屋。北山上,一層层梯田一层层绿,一片蓝幽幽的橡胶林,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绒布,覆盖着整个山头。村口,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悄无声息地向南延伸,默默地与百米开外的乡村公路相连。小路两旁,涓涓细流静静地流淌,可闻那细微的,叮叮咚咚的响声,声低缓,如诉;可闻那橡胶林里鸟儿的鸣叫,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水声、鸟叫声,愈衬得北山格外的幽静……
  一九七三年,我已下乡五峰整整十年,成了家,有一双可爱的儿女。那年中秋,又是一年秋风劲,山村里,天空恢复了原有的天蓝气清,满山的草木渐渐萧瑟。往日里奔腾喧闹的小溪,微波荡漾的池塘,也渐渐地安静了下来。站在自家门前的空坪上,抬眼,远山有烟,轻柔的阳光下白云缕缕,逶迤群山,一望无际的稻田,轻轻地翻着绿浪。袅袅炊烟,小小村落,天空中,落单的鸟儿,扑呼着翅膀从头顶掠过。凉白的天空,郁绿的田野,显得特别的辽远……自从有了家,有了一双儿女,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也就很少回家过中秋了。
  俗话说:“人逢佳节倍思亲”。我站在自家门前,瞅着家的方向,思绪犹如一辆倒行的列车,载着我回到那童年的日子里。我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是水上人家。我家的船,常年停靠在青年路尾的江边,距“南门头”,也只有半里地之遥,那片水域,也叫着“南门溪”。古朴的中山桥横卧九龙江上,桥孔下,滔滔江水卷起朵朵浪花,跳跃着,打着漩儿,不慌不忙,向着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奔腾而去……
  我上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下有一小妹。我真怀念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围在父母身边,热热闹闹过中秋的情景。“月上柳梢头”,母亲会在船头摆上方桌,桌上摆着香炉、烛台、几样月饼、还有柿子、柚子等水果,三杯清茶,一柱清香,拜月祈福。桌上青烟缭绕,明晃晃的烛光,映红了一家人欢聚一堂的笑脸。母亲仰首向天,举香拜月,喃喃述说着心底的话语……
  中秋之夜,抬眼,朦朦胧胧之中,江南依稀一片苍翠,半空中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山川、田野、大树、小草……在月光的抚摸下,一改白天的喧闹,变得特别安静。
  渔家的一叶扁舟,轻盈地从水面滑过,荡起的双桨,咿咿呀呀,划碎了水中的月亮,满江星星的影儿,也随之在水上舞动起来。撩起的一串串水珠,晶莹剔透,亮光闪闪。如银的水流,大自然的灵动、绚丽,是多么令人神往。
  江北,沿江的街道上,也就是如今的江滨路,五十年代时叫澄观道,因在江边,偏僻幽静。不经意间,远远传来叮叮咚咚的月琴声,一个七、八岁的孩童,牵着一个中年妇女,也许是她的母亲。女人弹着月琴,双目失明,母子俩在昏昏黄黄的路灯下,披着浓浓的月色,在路上缓缓前行,给人卜卦算命。那月琴古朴的韵味,也在路上缓缓流淌……
  据说在中秋这特殊的日子里,算命特灵。我亲眼目睹,岸上的一位阿婆,女儿待字闺中,有人提亲,阿婆心中忐忑,拿不定主意,就请女盲人给卜上一卦,问的就是女儿的姻缘。盲人问了两个年轻人的属相,生辰八字,时儿翻翻白眼,时儿闭上眼睛,掐指算了一阵,毫无表情的脸上,绽放微微的笑容。对阿婆说:“恭喜恭喜,百年好合。”为了证实此言不虚,她叫阿婆端来一大碗清水,和两枚细细的绣花针,把水放在月光下,然后请阿婆小心翼翼地,把绣花针平放在水面上。两枚绣花针在月光下闪闪发亮,漂浮着,越飘越近,最终贴在一块。
  阿婆高兴异常,满脸含笑,付了卦资,谢过盲人。女人起身,矜持地稍一颔首,随着孩童姗姗而去。月光下,那叮叮咚咚的月琴声,又在路上缓缓流淌……
  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我也喜欢月亮,痴迷月亮,也把家乡拜月的习俗带到北山。“日色欲尽花含烟”,太阳光刚一散尽,迷人的月亮就从东方跃起,金黄透亮,月中的宫阙、玉兔、桂花树、砍树的吴刚清晰可见。我轻轻吟哦:“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被月亮照得像河一样的空坪上,孩子们三五成群,玩着踩影子,捉迷藏的游戏,像群小鸟,叽叽喳喳,有趣而快乐着……树下,月影婆娑,有几个坐在竹椅上纳凉的人们,轻声细语地说着话。
  月亮的脚步慢慢走远了,空坪上恢复了原有的寂静,飘零的树叶洒落一地,枝桠间月色如素。“文革”期间,拜月也只能在更深人静之时。我在家中,面对月亮,摆下个小小的方桌,桌子中央摆着一个,与“月亮”一样大的白皮月饼,三杯清茶,一柱清香。学着母亲的样子,昂首向着月亮顶礼膜拜,虔诚地默默祈愿:“一家平安,一双儿女无恙……”月儿无言,款款漫步中天,洒下一路清晖,静静地倾听我的诉说。
  绕在膝下的儿女,目光时而瞅着月饼,时而望着袅袅青烟。为打发那漫长的时光,我搂着一双儿女,娓娓诉说着偷吃了灵药,飞上月宫,成了月中仙女的嫦娥。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那广寒宫里,是多么的寂寥、孤单啊!那捣米的玉兔,一刻不停地砍伐桂花树的吴刚……儿女趴在我的腿上,眨巴着好奇的眼睛,听得入神,眼里充满着对月宫的无限神往。
  一柱清香尚未燃尽,妻子把月饼切成四块,意思是一人一块。那时,物质匮乏,没啥好东西吃,一双儿女从母亲手中接过月饼,笑得灿烂,吃得津津有味。做父母的心啊!比吃了月饼还甜,难于言状的欣慰。我和妻子都舍不得吃那四分之一的月饼。夫妻默契,把半个月饼收了起来,也许,明天或者后天,能再给儿女一个惊喜。
  月已中天,留给地面的,是如霜一般的冷光。吃了月饼,一双儿女的双眼也慢慢地眯上了,微微弯着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枕月而眠。妻子望着睡梦中还咂着嘴巴的一双儿女,满脸慈祥。捋捋闺女遮在脸上的头发,轻轻地吻吻儿子的小脸,舐犊情深,那双已露鱼尾纹,轻轻眯着的眼睛像水,要多柔有多柔。我知道,儿女是她的心头肉,是她的希望,无论日子过得多么艰辛……我啊,那心中淡淡的忧伤,也像被熨斗熨过似的熨没了,心里只剩下暖暖的感觉。
  月光如水水如天,万籁俱寂。可仔细聆听,那空灵缥缈的夜空,似乎总在呢喃着一首歌谣: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其他文献
平和是阳明先生过化之地。500年前,王阳明“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奉诏来到这块已是“骚然三省”、烽烟四起的化外之地,历经两个多月的进兵征寇驻旌戈,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从那刻起,析割南靖清宁、新安二里,在昔日的河头大洋陂(今九峰镇)开县立治,使兵荒马乱之渊薮成为久治长安之地;从那刻起,闽粤交界的这方热土,就成了中国版图上的一个县,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平和”;从那刻起,曾经的大山
期刊
读罢何葆国发表在2019年7月号《福建文学》上的短篇小说新作《饶舌》,有一种喝了清明老茶的淡然清香,韵味无穷的感觉。作者的许多小说的创作都离不开土楼这一母题。因为土楼对他来说太熟悉了。他对土楼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篇新作又让读者感受到他深刻的土楼思考和娴熟的文字技巧。  小说的故事情节颇为简单:小说主人公欧宗仁退休了。他和妻子离开闷热的马铺城,回到清凉的土楼故乡——欧坑村避暑。本来想在故乡住一个月,
期刊
故乡,是大地册页上一行行或长或短的句子。而那些遗落在故乡深处的人物和风景,则是故乡的一粒粒符号。  碌碡  它的名字很奇怪,粗心马虎的人,一不留神,就叫错了它的名字。它的前世,是深山里的一块石头。宽厚仁慈的大自然,用风霜雨雪的甘露琼浆把它润泽。多少年过去了,多少辈过去了。它还是一如从前,静默着。一个偶然,它被发现。发现它的人,用最原始的方式,最笨拙的方法,把它一步一叩首地请回去。  憨厚老实的庄稼
期刊
下面这些事例,乃古今中外不忘初心之经典,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现在双手捧出来,越读越觉得历久弥新,总在眼前熠熠闪光。滚动的车轮在飞奔,可不管昨天、今天还是久远的将来,这些不忘初心之典范,都值得我们时刻去牢记。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在吴王面前为奴三年,尝尽屈辱,受尽磨难。越王勾践有幸回国后,放弃舒适的王宫,搬进破旧的马厩中居住。他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拴着一只
期刊
近阶段,有意无意地读了不少唐代的“访不遇”诗,出于好奇,我将《全唐诗》中的“访不遇”诗随便数了一下,竟达到99首之多。最早的一首“访不遇”诗当是宋之问的《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唐代以后,逐渐减少,笔者查阅了一下《宋诗钞》,宋代的“访不遇”诗仅有12首,元明清以來,就更少了,电话普及的今天,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了,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双方约好再定行程,不会出现“
期刊
还没到门口,一阵阵不洁的气味就扑过来。像棉被多年未晒,又像食物腐败或厕所没冲。杂陈五味,哪一味都不是好味,让人不由往后退两步,身边的“漳州110”民警早一个箭步跨进屋里。  这个小区是早年的,路面破损,楼层不高,外墙剥落,有的柴草间开辟为小杂货铺、菜摊等,各路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却没有蜘蛛网的规整,杂乱延伸着,把天空肢解成若干小块。居民大多是老人家,儿女很多都不在身边,邻里之间会互相照应一下。这次1
期刊
时间犹如一匹快马,留不住那踢踏踢踏的快速脚步,你的脸,我的脸,定格在那初见的一刹那,唯有留影。  你的手机,我的手机,还有他的相机……按完此机按那机。  我们在宾馆留影,我们在花丛里留影,我们在三馆大广场留影,我们在公园留影,我们在埭美古村河边留影,在农家番仔楼天台上留影……  要说的话已经在网络上畅快流泻,见面时唯有深情对视。  默默细看,默默打量,一切都是那样言行如一……  千言万语的衷肠化为
期刊
朋友聊天时告知,如果炎热夏季要在乡村首选一处避暑休闲的地方,恐怕非下河乡七高磜莫属。七高磜,肯定是山水草木俱佳的观景胜地,单单听到这个潇洒浪漫的名字,就令人心弛神往,陡然萌生一睹为快的冲动。  在我的揣测中,七高磜是一个神奇、幽秘和充满诱惑的地方。山泉和瀑布编织唐诗宋词的幽远意境,小桥与流水吟哦田园风光的曼妙音符,长满青苔的古屋碧瓦娓娓倾诉深邃悠远的历史典故和传说。  七高磜位于云霄县西部与诏安官
期刊
唐朝历史上有四位奇女,她们都没能留下名字,分别是生活于大约唐高祖、唐太宗时期的江西鄱阳读书人曹因的妻子周氏;生活于唐德宗时期河南项城县令李侃的妻子杨氏;生活于唐昭宗时期一位将领韩楚言的妻子李氏;而此前生活于唐僖宗时期义军领袖黄巢的一位姬妾,竟连姓氏也未能留下。她们的点点滴滴,零零星星地散见于史籍之中,虽然犹如转瞬即逝的流星,是那样地短暂,却为历史的天空点缀出异样的色彩。  给老公写墓志铭的周氏女 
期刊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就一定绕不开七下西洋的郑和。如果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江苏太仓是起锚地,那么,福州长乐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  两个基地  郑和自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航程10万余里。一支由数百只船、数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要常年在远洋上航行,必须在其航线上有若干个港口作为依托,还要选择其中的良港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