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给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的改革已历经多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厌语文课的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因素、教材的缺陷、班额过大的束缚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学生学语文的动机未被激发,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接受性学习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没有了兴趣,剩下的便是厌学,当然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了。
  而目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恰好是解救这一顽症的良药。所谓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能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突出了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使学生从‘听中学’向‘做中学’转变”,{1}所以能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麦库姆斯认为:“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在他们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有良好支持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即使是那些看似丧失了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可以重新获得这种先天的能力,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根据这一学习动机原理,我们可以组织相应的一些探究性教育活动。
  
  一、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生疑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曾对复旦学生演讲时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由此可见善于提问的重要性了。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具有三种最基础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力)、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4}作为老师,如何激发他们的这些内在动机呢?营造、创设一种适宜的情景,是激发好奇内驱力的前提和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是探究性教育的前提。
  “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没有一个较佳的学习状态,你的一切设想都是幻想,很难实现。”建立师生间和谐的关系,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而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这是生疑的激发点。
  通过创设充满问号的情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教《生物入侵者》一文,我设计了几幅多媒体图景:一幅是河流中的几朵开花的水葫芦,上写“迷人的水葫芦”,一幅是几天后船舶被阻、塞满了水葫芦的河流,上书“恶魔”。这个情景的设置马上就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议论:为什么称它为恶魔?它为什么繁殖得那么快?我们有什么办法能使河流畅通?为什么那么多的办法都行不通?……接下去就顺理成章地请学生们探讨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又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制作了两幅画面:一幅是广袤的沙漠,一幅是美丽的绿洲。然后叫学生描绘这两幅画面形象,接着我在屏幕上打出一行字幕:“昔日美丽仙湖——今日神秘沙漠”,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时,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学生的讨论又骤然热烈。他们围绕“湖为什么会消亡”这一中心问题,从消亡时间、生态环境及社会相关问题等提出了一系列疑问。这样,给学生提供相互矛盾的图景,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识失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实施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二、拓展探究时空,点拨指导学生自主释疑
  
  一般说来,探究式语文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体验驱动阶段、自主探究阶段和呈现升华阶段。我们应科学实施探究程序,在自主探究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初始阶段的困难,稳定兴趣,促使其积极探索。
  (一)尽力拓展时空
  首先,给每个学生探究的机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提供较充足的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要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给他们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收集证据)的空间,而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肯定学生去探究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并要善于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多从正面作肯定鼓励。这样,让课堂成为每一个人都能展示、表现自己力量和才能的场所,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品尝成功的甜果。
  其三,要由教材拓展到课外,由课堂延伸社会。杜威的女儿在《杜威传》中写到:“一直到杜威上大学时,在他本人受到的教育中,最主要的是在课堂外面获得的。”{5}是啊,课外的世界很精彩,能教给学生很多。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探究式语文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主动查阅课外资料,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从而提高语文读写能力。如学习《出师表》,文中有“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机,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北定中原”等叙述,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其过程怎样,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人格精神,就可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三国演义》,完成“诸葛亮在完成蜀汉统一大业中所参与的历史事件”的课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主动探究,既与课文有机结合,又培养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认识到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
  (二)转变教师角色,力求学生自主释疑
  传统教学模式中,是教师控制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整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但这并非说,探究性学习就不需要老师了,相反,“教师对中小学生的教导、指导、引导、诱导、辅导作用,永远是必要的、重要的”。在探究性学习中,作为教师,就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的设计者,而不是知识的储存库。所以,要科学地及时指导、点拨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困难。譬如,为他们提供有关书籍资料、为他们组织活动、联系有关单位、提供一定的网络信息等,但决不是现成地告诉他们答案,无论怎么简单或复杂的结论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得出。这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注重探索过程,注重心理体验。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对问题的探究兴趣是第一位的,而问题研究的价值是第二位的;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是第一位的,所获得的探究结果是第二位的,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探究,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他们探究的学习内容。
  
  三、升华延疑,留给学生一个创新空间
  
  进行探索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的激发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江泽民说得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学习、探索的过程,而且“同时,你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领域,学生比你懂得还多”,作为教师,就应善于抓住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的智慧的火花,“鼓励他们努力成为自己所选择的学习领域的专家”。譬如,在教《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两栖类、哺乳类能克隆,那么如果一个人的手断了能不能通过克隆再接呢?能不能部分克隆呢?对于这些怪诞的想法,我没有一笑了之,而是乘机鼓励大家:“克隆技术又有了新的进展,你们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和请教相关医生来研究这方面问题,如果成功,相信将会给病人带来福音。”通过升华延伸学生脑中的“?”,给学生洞开了一个创新空间。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学习者既掌握了具体的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及整体能力的提高,又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我想,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确实闪现着许多创新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勤动脑筋,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疑——释疑——延疑”的过程中享受情感的起伏,得到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但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让“?”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插上轻灵的翅膀,让“?”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崭新的天地!
  
  注释
  {1}毛仁庆《论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11期。
  {2}《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美)巴巴拉·L·麦库姆斯。
  {3}田育生《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11期。
  {4}布鲁纳《结构教学观与发现学习法》。
  {5}杜威著《杜威传》(美)简,单中惠译。
其他文献
《我在美国教中学》是方帆先生在美国的教育观察手记,在这本书中方先生以一个前沿教育者的视角,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读者,特别是国内教育界的人,介绍了美国教育的众生像。虽然方先生在《序》中谦虚地写道“对于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这头大象,我的这本小书,也不过是提供了一部分的‘身体’”。但筆者认为这本书足以让众多读者对美国的教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足以让一直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亮”的许多读者心明眼亮。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更新语文教育思想和观念,必须把改革引向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语出《孟子·尽心下》)笔者从事偏远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近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总结教法之优劣,结合农村教育之具体环境等,尝试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之“大而化之”,收益颇丰。  现将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宋代科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新课标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许多省份的中考已出现这样的题目:根
期刊
孔子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这句话原本是用来说明治国道理的,但也可以用来说明文章写作的道理。“张”,原指将弓弦拽紧,弓口张开,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情形,其后引申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紧张”;“弛”,本指放松弓弦,其后又引申为“松懈”或“轻松”、“舒缓”的意思。文章的写作,特别是以叙述事件、描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运用张弛结合的写作技巧,很容易使写出的文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
期刊
闻一多的诗集《死水》是新格律诗在艺术上的典范之作,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诗歌创作的“三美”原则:建筑美、绘画美以及音乐美。《死水》作为这本诗集的代表作,不仅体现了诗歌三美的创作原则,同时也是中西艺术合璧的结晶。这正好印证了闻一多在对郭沫若的《女神》的批判中所说的话:“中国新诗……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要尽量地吸收外洋诗的长处;它要做中西
期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几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毛泽东的诗词虽然写得不算多,但足以奠定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地位。河北大学教授刘玉凯在《生怕
期刊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先后两次出塞,在边塞前后共达六年之久。边塞的大漠风情和戎马生涯,开拓了岑参的诗的境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风格。《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本为送别而作,但诗中着力描写了边塞瀚海的壮丽雪景,既为雪中送别创设了一个典型环境,又借咏雪渲染了离情别绪,使读者通过边塞雪景,体察到诗人对塞上风光和归京友人的一
期刊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    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    《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全诗中的几处对江月的描写,也别有一番情韵。诗人秋夜
期刊
【意外生成】    “还有什么问题吗?想不开的同学请举手。”当我每完成一课的教学任务时,结尾处我总是自信地和同学们调侃着。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源于自以为解决了课前预设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我没有想开!”一个叫王亚楠的女生举手叫道。我不禁和学生们一起为我们的和谐而大笑。“老师,课文第一段‘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中破折号是什么作用?我认为是转折关系,
期刊
带有自传色彩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故事生动优美,蕴意深刻。“丑小鸭”执著的生活态度激励了许许多多身处逆境的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对于将要或正在面对成长问题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有许多启发之处。为此,在教学此课之前,我作了精心预设。    案例一    第一节课是在六班,这个班学生语文素养不错,发言踊跃,表达能力也强。对上好这节课我充满了信心。诚如所料,课堂教学十分顺利,学生按着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