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自幼天资过人,两岁识字,四岁学画,七岁作诗,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是蒲州小有名气的诗人了。
十七岁那年,王维离开河东蒲州进京学习,准备来年的应试。到京城后,他找到了一家安静的客栈住下来,每天安心研读。客栈里还有一些准备应试的学子,看到他们每每花前月下饮酒作乐,王维便感到自己很孤独,却又不屑与他们为伍,实在无聊时就上街转一转。他常常去的地方是书林苑,那是一条很老的街,满街都是书院、书坊、书局,还有一些画廊,间或夹杂着几家茶肆。
一天,王维走进一家临街的小画廊,里面一位画师两个伙计。画师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素白的绸衫。两个小伙计,年长一些的学裱画,小的在店里打杂。
画师画草虫飞禽,最擅画狐。
王维站在画案前,看画师画狐。正看得入神,画师说话了,声音沙哑而单薄:“是来进京赶考的吧?”
“是。”王维回答。奇怪,他怎么知道我是赶考的呢?想问,却又被问:“想学画画吧?”王维点头说:“是。”
“那你就过来吧,住在这里,和两个伙计做伴,住在堂后小屋。”
这时候画师才抬起头,王维看到一张苍白的脸,似乎没有一点儿血色,头发也似一堆白雪。
王维暂居到画廊,边读书边画画。晚上与两个伙计住在一起。
几天后发现,他们住的小屋子对面有一道虚掩的门,走进去是个不大的院子,里面有一座假山,一畦荷花池,荷花池后面有一间小阁楼。
王维问那个小伙计:“这里可以住人吗?怎么就闲着呢?”
小伙计说:“谁敢住呀,闹鬼。”
王维心想,天下哪里有什么鬼呀?于是他找到画师说要住进阁楼,画师一笑答应了。
小院里阁楼安静极了,王维每天读书作画,画作进步很快,特别是跟画师学画狐,画得有模有样。这天晚上,王维读了一会儿《名经》累了,就作画,画狐。第一笔画头,接下来几笔画狐身,最后一笔扫出狐尾。宣纸上一只墨狐就有形了。王维再换一支眉笔,蘸过浓墨,细细画狐的眼睛。眼是媚眼,需得细心。王维画完,反复端详,甚是满意。也就在这时候,阁楼的窗棂忽然开了,先是探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再后来整个身子跳到窗台上。原来是一只雪白的小银狐,睁圆眼睛出神地看着宣纸上的狐,神情专注而娇羞。王维喜欢极了,想起晚饭时留下来的一块鸡翅,就想拿给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儿吃。当他从外间取回鸡翅时,小银狐走了,宣纸上留下一个朱红的唇印。
从这一天起,王维更喜欢画狐。那只小银狐也常常来看他作画。王维总备一些鸡翅、小鱼,还有甜酒给小银狐食用,可小狐却半点儿不沾。
一个月圆的晚上,王维又兴起作画,笔法愈发娴熟,几笔就画出狐韵身形,再换笔画狐的眉眼。他画过狐的嘴、鼻子,画好一只眼,再画另一只时,忽然一阵风吹进来,把烛台上的蜡烛吹灭了。王维想再点燃蜡烛,却找不着引火。这时,一束月光射进窗来,照在宣纸上,他拿起笔,在月影下画完狐的另一只眼睛,洗净笔砚便睡下了。
第二天早起,王维拿起昨晚的画作,发现在月光下画的那一只狐眼,像人的玻璃眼,浑浊不清,一声叹气收了起来。
王维来到前堂,画师问:“来小店三个月了吧?”
王维答:“是呢,整整仨月啦。”
“听说画了许多张狐,你从每一月画作中选出两张来,让我看看。”
王维从一堆画里挑出六张,拿到画案上。画师一字摆开细细端详,边看边评:“第一月的画虽显稚嫩却透着俊秀灵气;第二月的画就自然娴熟了;第三月的画嘛,恬淡而隐忧,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最后,画师的眼睛停留在那个月夜画作上,摇头轻叹。王维悔恨不已,不该把这张画选来让画师失望啊。
画师坐到椅子上,饮茶不语。王维想解释那张画上画失败的眼睛。
画师摆摆手:“我懂得一些相术,你一生安逸闲适,官运也还通畅,但晚年不免有一场风雨,要好自为之。”
那天,画师送王维回到先前的那家客栈,让他继续读书。
开元九年,王维中进士,任太乐丞,之后一路晋升为右拾遗、监察御史、节度幕判官。出仕后在京城南蓝田山麓,依山傍水,修建了一所别墅,常常约来文友,吟诗作画,安逸休闲。这时候他哪里还会想起画师要他好自为之的劝说呢。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其实王维是准备好跟随玄宗皇帝一起走的,因为一件小事竟被落下,后被叛军捕住,要他为他们效力。王维佯装有病,百般推脱,不想与叛贼合流,但在威逼利诱下,最后还是做了他们的官。
乱贼平息后,朝廷要惩治叛賊。失节的王维被抓住惩办。
毕竟王维是位名仕,就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读他的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意思是,王维虽然被迫为叛贼做事,却有亡国之痛,也一直思念着皇上和朝廷啊。加上其弟王缙时任刑部侍郎,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皇上便宽宥王维,降职留用。
这时候,王维忽然想起他十七岁那年,画师嘱咐他的话,感慨万千:真是世事难料,祸福难测啊。
后来,王维恢复了官位,还一路晋升,做了尚书右丞。可是宦海沉浮,弄得他心灰意冷,最后还是走进大山,吃斋念佛,吟诗作画,留下“诗佛”的美名。
十七岁那年,王维离开河东蒲州进京学习,准备来年的应试。到京城后,他找到了一家安静的客栈住下来,每天安心研读。客栈里还有一些准备应试的学子,看到他们每每花前月下饮酒作乐,王维便感到自己很孤独,却又不屑与他们为伍,实在无聊时就上街转一转。他常常去的地方是书林苑,那是一条很老的街,满街都是书院、书坊、书局,还有一些画廊,间或夹杂着几家茶肆。
一天,王维走进一家临街的小画廊,里面一位画师两个伙计。画师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素白的绸衫。两个小伙计,年长一些的学裱画,小的在店里打杂。
画师画草虫飞禽,最擅画狐。
王维站在画案前,看画师画狐。正看得入神,画师说话了,声音沙哑而单薄:“是来进京赶考的吧?”
“是。”王维回答。奇怪,他怎么知道我是赶考的呢?想问,却又被问:“想学画画吧?”王维点头说:“是。”
“那你就过来吧,住在这里,和两个伙计做伴,住在堂后小屋。”
这时候画师才抬起头,王维看到一张苍白的脸,似乎没有一点儿血色,头发也似一堆白雪。
王维暂居到画廊,边读书边画画。晚上与两个伙计住在一起。
几天后发现,他们住的小屋子对面有一道虚掩的门,走进去是个不大的院子,里面有一座假山,一畦荷花池,荷花池后面有一间小阁楼。
王维问那个小伙计:“这里可以住人吗?怎么就闲着呢?”
小伙计说:“谁敢住呀,闹鬼。”
王维心想,天下哪里有什么鬼呀?于是他找到画师说要住进阁楼,画师一笑答应了。
小院里阁楼安静极了,王维每天读书作画,画作进步很快,特别是跟画师学画狐,画得有模有样。这天晚上,王维读了一会儿《名经》累了,就作画,画狐。第一笔画头,接下来几笔画狐身,最后一笔扫出狐尾。宣纸上一只墨狐就有形了。王维再换一支眉笔,蘸过浓墨,细细画狐的眼睛。眼是媚眼,需得细心。王维画完,反复端详,甚是满意。也就在这时候,阁楼的窗棂忽然开了,先是探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再后来整个身子跳到窗台上。原来是一只雪白的小银狐,睁圆眼睛出神地看着宣纸上的狐,神情专注而娇羞。王维喜欢极了,想起晚饭时留下来的一块鸡翅,就想拿给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儿吃。当他从外间取回鸡翅时,小银狐走了,宣纸上留下一个朱红的唇印。
从这一天起,王维更喜欢画狐。那只小银狐也常常来看他作画。王维总备一些鸡翅、小鱼,还有甜酒给小银狐食用,可小狐却半点儿不沾。
一个月圆的晚上,王维又兴起作画,笔法愈发娴熟,几笔就画出狐韵身形,再换笔画狐的眉眼。他画过狐的嘴、鼻子,画好一只眼,再画另一只时,忽然一阵风吹进来,把烛台上的蜡烛吹灭了。王维想再点燃蜡烛,却找不着引火。这时,一束月光射进窗来,照在宣纸上,他拿起笔,在月影下画完狐的另一只眼睛,洗净笔砚便睡下了。
第二天早起,王维拿起昨晚的画作,发现在月光下画的那一只狐眼,像人的玻璃眼,浑浊不清,一声叹气收了起来。
王维来到前堂,画师问:“来小店三个月了吧?”
王维答:“是呢,整整仨月啦。”
“听说画了许多张狐,你从每一月画作中选出两张来,让我看看。”
王维从一堆画里挑出六张,拿到画案上。画师一字摆开细细端详,边看边评:“第一月的画虽显稚嫩却透着俊秀灵气;第二月的画就自然娴熟了;第三月的画嘛,恬淡而隐忧,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最后,画师的眼睛停留在那个月夜画作上,摇头轻叹。王维悔恨不已,不该把这张画选来让画师失望啊。
画师坐到椅子上,饮茶不语。王维想解释那张画上画失败的眼睛。
画师摆摆手:“我懂得一些相术,你一生安逸闲适,官运也还通畅,但晚年不免有一场风雨,要好自为之。”
那天,画师送王维回到先前的那家客栈,让他继续读书。
开元九年,王维中进士,任太乐丞,之后一路晋升为右拾遗、监察御史、节度幕判官。出仕后在京城南蓝田山麓,依山傍水,修建了一所别墅,常常约来文友,吟诗作画,安逸休闲。这时候他哪里还会想起画师要他好自为之的劝说呢。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其实王维是准备好跟随玄宗皇帝一起走的,因为一件小事竟被落下,后被叛军捕住,要他为他们效力。王维佯装有病,百般推脱,不想与叛贼合流,但在威逼利诱下,最后还是做了他们的官。
乱贼平息后,朝廷要惩治叛賊。失节的王维被抓住惩办。
毕竟王维是位名仕,就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读他的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意思是,王维虽然被迫为叛贼做事,却有亡国之痛,也一直思念着皇上和朝廷啊。加上其弟王缙时任刑部侍郎,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皇上便宽宥王维,降职留用。
这时候,王维忽然想起他十七岁那年,画师嘱咐他的话,感慨万千:真是世事难料,祸福难测啊。
后来,王维恢复了官位,还一路晋升,做了尚书右丞。可是宦海沉浮,弄得他心灰意冷,最后还是走进大山,吃斋念佛,吟诗作画,留下“诗佛”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