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点睛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自幼天资过人,两岁识字,四岁学画,七岁作诗,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是蒲州小有名气的诗人了。
  十七岁那年,王维离开河东蒲州进京学习,准备来年的应试。到京城后,他找到了一家安静的客栈住下来,每天安心研读。客栈里还有一些准备应试的学子,看到他们每每花前月下饮酒作乐,王维便感到自己很孤独,却又不屑与他们为伍,实在无聊时就上街转一转。他常常去的地方是书林苑,那是一条很老的街,满街都是书院、书坊、书局,还有一些画廊,间或夹杂着几家茶肆。
  一天,王维走进一家临街的小画廊,里面一位画师两个伙计。画师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素白的绸衫。两个小伙计,年长一些的学裱画,小的在店里打杂。


  画师画草虫飞禽,最擅画狐。
  王维站在画案前,看画师画狐。正看得入神,画师说话了,声音沙哑而单薄:“是来进京赶考的吧?”
  “是。”王维回答。奇怪,他怎么知道我是赶考的呢?想问,却又被问:“想学画画吧?”王维点头说:“是。”
  “那你就过来吧,住在这里,和两个伙计做伴,住在堂后小屋。”
  这时候画师才抬起头,王维看到一张苍白的脸,似乎没有一点儿血色,头发也似一堆白雪。
  王维暂居到画廊,边读书边画画。晚上与两个伙计住在一起。
  几天后发现,他们住的小屋子对面有一道虚掩的门,走进去是个不大的院子,里面有一座假山,一畦荷花池,荷花池后面有一间小阁楼。
  王维问那个小伙计:“这里可以住人吗?怎么就闲着呢?”
  小伙计说:“谁敢住呀,闹鬼。”
  王维心想,天下哪里有什么鬼呀?于是他找到画师说要住进阁楼,画师一笑答应了。
  小院里阁楼安静极了,王维每天读书作画,画作进步很快,特别是跟画师学画狐,画得有模有样。这天晚上,王维读了一会儿《名经》累了,就作画,画狐。第一笔画头,接下来几笔画狐身,最后一笔扫出狐尾。宣纸上一只墨狐就有形了。王维再换一支眉笔,蘸过浓墨,细细画狐的眼睛。眼是媚眼,需得细心。王维画完,反复端详,甚是满意。也就在这时候,阁楼的窗棂忽然开了,先是探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再后来整个身子跳到窗台上。原来是一只雪白的小银狐,睁圆眼睛出神地看着宣纸上的狐,神情专注而娇羞。王维喜欢极了,想起晚饭时留下来的一块鸡翅,就想拿给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儿吃。当他从外间取回鸡翅时,小银狐走了,宣纸上留下一个朱红的唇印。
  从这一天起,王维更喜欢画狐。那只小银狐也常常来看他作画。王维总备一些鸡翅、小鱼,还有甜酒给小银狐食用,可小狐却半点儿不沾。
  一个月圆的晚上,王维又兴起作画,笔法愈发娴熟,几笔就画出狐韵身形,再换笔画狐的眉眼。他画过狐的嘴、鼻子,画好一只眼,再画另一只时,忽然一阵风吹进来,把烛台上的蜡烛吹灭了。王维想再点燃蜡烛,却找不着引火。这时,一束月光射进窗来,照在宣纸上,他拿起笔,在月影下画完狐的另一只眼睛,洗净笔砚便睡下了。
  第二天早起,王维拿起昨晚的画作,发现在月光下画的那一只狐眼,像人的玻璃眼,浑浊不清,一声叹气收了起来。
  王维来到前堂,画师问:“来小店三个月了吧?”
  王维答:“是呢,整整仨月啦。”
  “听说画了许多张狐,你从每一月画作中选出两张来,让我看看。”
  王维从一堆画里挑出六张,拿到画案上。画师一字摆开细细端详,边看边评:“第一月的画虽显稚嫩却透着俊秀灵气;第二月的画就自然娴熟了;第三月的画嘛,恬淡而隐忧,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最后,画师的眼睛停留在那个月夜画作上,摇头轻叹。王维悔恨不已,不该把这张画选来让画师失望啊。
  画师坐到椅子上,饮茶不语。王维想解释那张画上画失败的眼睛。
  画师摆摆手:“我懂得一些相术,你一生安逸闲适,官运也还通畅,但晚年不免有一场风雨,要好自为之。”
  那天,画师送王维回到先前的那家客栈,让他继续读书。
  开元九年,王维中进士,任太乐丞,之后一路晋升为右拾遗、监察御史、节度幕判官。出仕后在京城南蓝田山麓,依山傍水,修建了一所别墅,常常约来文友,吟诗作画,安逸休闲。这时候他哪里还会想起画师要他好自为之的劝说呢。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其实王维是准备好跟随玄宗皇帝一起走的,因为一件小事竟被落下,后被叛军捕住,要他为他们效力。王维佯装有病,百般推脱,不想与叛贼合流,但在威逼利诱下,最后还是做了他们的官。
  乱贼平息后,朝廷要惩治叛賊。失节的王维被抓住惩办。
  毕竟王维是位名仕,就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读他的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意思是,王维虽然被迫为叛贼做事,却有亡国之痛,也一直思念着皇上和朝廷啊。加上其弟王缙时任刑部侍郎,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皇上便宽宥王维,降职留用。
  这时候,王维忽然想起他十七岁那年,画师嘱咐他的话,感慨万千:真是世事难料,祸福难测啊。
  后来,王维恢复了官位,还一路晋升,做了尚书右丞。可是宦海沉浮,弄得他心灰意冷,最后还是走进大山,吃斋念佛,吟诗作画,留下“诗佛”的美名。
其他文献
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滚下的一块石砣子,溪水冲出的一个石疙瘩,六爷看了,都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能琢磨上大半天。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  这些东西,都出自六爷之手。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
期刊
白文化转进萨尔图一中的第二天,就被张彪叫到学校后面的那片桦树林里。  “知道为啥叫你来吗?”张彪拧着青筋暴起的脖颈问。  “想知道。”白文化盯着比自己高出半头的对手,想着自己待会儿该从哪个部位下手,一招制敌。  “这小子好拽呀!不好好教育,算咱们失职了!”张彪身后歪歪斜斜站着十三个人,七嘴八舌地起哄。  张彪阴冷地一笑:“早听说过你。”  白文化也笑:“铁西的彪子,也是如雷贯耳。”  张彪说:“敬
期刊
老布德是一家大商行的老板。一次,他要去别的地方创办新商行,就拿出90O枚金币平均分给三个儿子。他说:“你们好好打理商行,好好保管这些金币,一年后,我會回来看看你们保管得怎么样。”  一年后,老布德回到家里,问三个儿子:“那些金币怎么样了?”  大儿子说:“我用那300枚金币请了10个业务员,现在他们每个月都能为商行创造100枚金币的利润。”  二儿子接着说:“哥哥拉回很多业务,要运输的货物就更多了
期刊
奶奶的故事,是父亲讲给我的。  那时父亲还小,爷爷一直不见回家,曾祖父想分家另过。  “家里的地不多,无法再分给你,北坡的那片荒坡分给你吧。”  “家里粮食不多,无法再分给你,你去南坡地里掰一背篼包谷吧。”  “老大长期不在家,我年迈体衰照顾不了你们了,让你大娘跟着照顾你们吧。”  曾祖父问:“你还有什么需求?提出来吧。”  奶奶说:“我要让你大孙子跟着我。”  曾祖父沒有多想。“这个没问题。” 
期刊
爷爷是个打小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老革命。  爷爷亲口告诉我,他亲手镇压过不少劣绅、叛徒、汉奸、顽匪,现在都没留下什么记忆了,只有土豪老南让他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那是在皖西。  老南是那一带有名的大地主,有良田千亩,富甲一方。  头戴瓜皮帽,身着锦缎袍,手拄文明棍?错!老南不管你怎么看也不像个有钱人,纯粹一个乡下老农民!  只看他冬天的装束吧:上身穿露出几处棉絮团的破棉袄,下身着的是同样的破棉
期刊
父亲是木匠。自然也就經常与木材打交道,那些圆木方木板块经过父亲锯刨制作便成了精品,既美观又扎实。父亲大名远扬还因为父亲的为人,无论在公家还是百姓家里,父亲都尽量多出活,尽量看材取材,尽量早开工,晚收工,饭菜摆桌上,主人一请再请父亲才收拾工具。犁耙耖,桌椅板凳,凉床橱柜等,父亲都会作。  父亲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不但能做木船还能在水中整漏水的船缝,且数年无须维修。  没嘛事干的人们常常喜欢围在正干木
期刊
“小鬼,怎么好像不太对头啊?”他四下里扫了一眼,问警卫员。  警卫员扭头向西面的山峰看一下──每个山头硝烟滚滚,枪声炮声此起彼伏──就把两脚“啪”地一并:“报告首长,老乡都躲了,门没顾上锁。”  “哦,打仗嘛。”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咱们就在这里落脚吧,老乡的东西,我们要照管好啊。”  紧张忙碌过后,瞅点空隙,他走出房门,两手举过头顶,伸了个懒腰,然后看看田野里的青草和绿树,感到舒坦了一些,正想转
期刊
县城的剧团一来,我们的村庄就像过年。那年,恰逢我十岁的生日。长那么大,我还没走出过村庄呢。奶奶说:“这戏就好像给你来庆生了。”  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有的是剧团的人。男的穿着中山装,女的穿着花衬衫和裙子,他们真好看,就像画里的人一样。还有些是邻村的人。他们大都是我们村的亲戚,平时很少走动,有了戏,就赶来了。其中,还有颠着小脚,梳着髽髻的老太太。于是,好多人家都添了碗筷。也有人是提前
期刊
恒盛戏班的李娇娘自幼父母双亡,被师父收为义女,五岁学戏,十二岁登台,主演青衣,兼演花旦和刀马旦。由于师父教授极其严苛,加上娇娘懂事,肯下苦功,唱念做打样样出众,不几年就成了恒盛戏班的当红台柱。  部隊在前方打了败仗,退守小城,日夜在城外修筑工事,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戏院老板和班主商量决定为守城将士进行慰问演出,选定的剧目是《抗金兵》,娇娘在戏中扮演梁红玉。  一番锣鼓之后,娇娘在八女侍的陪伴下披挂
期刊
完成这次任务以后,我来到这个城市安了家。女朋友和我一起过来。  我不能公开身份,不接受采访。你不能用我的名字,不能留我的联系方式,不能给我拍照,不能说我开的什么车,更不能把我的车牌号说出去,也不能说这个城市有我。  你和我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是唯一一次见面。  我手上有人命,知道吧,几十条人命。如果有人知道是我干的,一定会追杀我。  我在境外贩毒团伙活动的腹地做狙击手。每次行动两个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