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艺术的逻辑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画面设计的逻释性对于电影情节的表达,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设计会促进电影主题信息的正确传达。《木乃伊3》是在这方面较为失败的例子之一,从设计艺术的逻辑性角度对该电影加以分析,以便更好的论证电影情节与设计艺术逻辑性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设计艺术 环境 逻辑
  
  电影是艺术,也是一种娱乐形式。通常而言,电影主题表达方向的选择可以很广泛:反逻辑的、虚幻的、夸张的都可以。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艺术可以毫无章法。电影的主题表现虽然所受限制不多,但在表达主题的过程中,电影画面以及电影部分细节的表达逻辑性却是非常重要的。类似这种错误,很难想象会在有着巨大投资和强大阵容的《木乃伊3》这部电影中出现。
  首先。从题目而言,已经形成内容和题目的矛盾。木乃伊是经过去除内部器官处理后的干尸。和影片中的人物明显不符。即使从商业定位的角度而言,也需要考虑常识性的问题。电影在设计方面所出现的逻辑错误。会影响电影情节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设计是电影艺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设计艺术的逻辑性是一个影片进行高档定位的前提条件。
  在《木乃伊》系列的前两部电影大受欢迎的基础之上,大家对《木乃伊3》的期望值比较高,本电影的定位也比较高,《木乃伊3之龙帝之墓》的成本高达1.45亿,投资也是在这三部电影中最高的。然而由于出现了部分设计的问题,使得该影片在艺术表达上出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设计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环境艺术的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在电影中主要以背景的形式出现。因此,环境艺术起到烘托电影画面,辅助情节推进的作用。逻辑性也同样是这种环境艺术设计所需要遵循的。
  为了更好的达到影片的高质量表现,导演罗伯·科恩特别带队去拜访了兵马俑博物馆,并同中国考古学家交谈,影片中无论是战车、城墙,还是一张床、一副盔甲,它们都有真实物件作为依据。说明在准备工作和准备方向上都注意到了电影画面设计的逻辑性。
  但结果却并不是那么完美。“龙帝”唤醒兵马俑是站在一个巨大的“龙帝”三维雕像上边,这种环境的设计违背了中国历代皇帝的坟墓建设原则,他们为了防止自己的坟墓在死后被发现,是从不在坟墓之上的地表建设如此大的雕塑来引导盗墓者的。这种环境的设计是缺乏对中国历代皇帝历史心理的了解造成的。从另一个角度,雕像显然是按照皇帝本人所雕,也就是在说明,这个雕塑所表示的是对于陵墓的守护。使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的陵墓进行守护,也是历代中国帝王陵墓的环境设计所没有的。雕塑的花纹细致,上边的龙型三维雕塑,牙齿尖利,却都完好无损,经过风吹日晒依然完好无损。这是一部投资如此巨大的电影在环境设计方面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环境的设计作为电影背景和情节贯穿,是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常识的,这是辅助情节的顺利推进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思维逻辑的设计
  
  并不是所有思维逻辑错误都会引起观众注意的。本电影以秦始皇复活为主线。这是主题之一,也是整个故事的基础之一,主题性的反逻辑或者想象,由于是整部电影诞生的基本,因此并不会引起非议。而非主题性的细节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容易引起一定程度反响。
  
  (一)语言文化逻辑
  1、剧尾龙帝在墓中打斗,当对方用英语说,象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样打一场,意思是不让他变身,这位龙帝从不讲英语,却可以听懂英文。电影画面与广告招贴不同。除了整体画面效果之外,语言也是电影情节的主要表现因素之一,背景画面设计和语言的整体效果共同组成了电影的情节表现。龙帝显然应该听不懂英文,这是个细节的逻辑问题,当语言有着明显逻辑错误的时候,就会降低电影的表现力。
  2、龙帝在唤醒兵马俑之后,竟然说到世上混乱腐败。腐败一词在《汉书·食货志上》曾经出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意指(谷物)发霉、腐烂。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时候,腐败一词所使用的仍然是其在生物学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说。腐败一词延伸含义的提出明显是在秦朝之后。
  随着观众整体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于历史知识和基本常识的不断积累。观众对于电影的欣赏角度也逐渐向深层次转化。从而突出了语言逻辑在电影画面表达中的重要意义。语言逻辑成为评判电影是否精工细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语言逻辑频频出现错误,就会使得电影的表现力大打折扣。而且民众的这种对于语言逻辑的严谨性已经融进了很多历史专业知识的成分,为电影的语言逻辑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文脉符号的解读
  
  文脉符号是各地区差异的一个文化层面的表现形式。是区分不同地区的主要文化标志之一。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文脉符号的解读,是作为一名导演对非本国文化的电影表现所应该注意的。文脉符号的正确解读可以增加电影艺术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使之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这里就涉及到《木乃伊3》影片关于中西方龙型的文化表征。
  中国的龙,大都是以一个头的形象出现,并且没有翅膀。西方的龙多头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带有翅膀。不仅如此,龙帝所化身的怪兽也是以西方的怪兽形象出现,这就说明,导演罗伯·科恩对于中国文化的历史知识没有做到足够的了解,造成了对中国文脉符号的解读失败,从而形成在文化层面上的一种矛盾。这种矛盾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主要是在有着中国文化积淀的区域产生。也就是说,文脉符号的解读错误所产生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在了解被表现区域文化的范围之内产生,在不了解的区域内不会产生。
  
  四、民族性问题
  
  民族性问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影片应该注意的。《木乃伊3》所表现的一个背景,实际上是反映了英国盗墓者在中国的盗墓行为,而军阀唤醒龙帝的目的是结束中国的分裂状态,重新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因此从实现统一结束分裂的主观愿望角度而言,军阀的思想反而成了正面的。影片以盗墓为正方,无论导演本身是否意识到,但显然这样安排是触及到了中国的民族性问题。这种触及很容易让中国的民众产生一定反感情绪。
  例如整体中式设计的景观,在中间只有一个爱奥尼柱头,就会显得不和谐,影响了整体景观设计的和谐,电影画面效果的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他文献
[摘要]探讨女性主义作家林白对法国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西苏的“躯体写作”理论的继承与运用。躯体作为一种载体,其目的并不止于描述身体本身,而更加代表女性欲望的觉醒和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女性的思想通过身体感受得以表达出来,同时身体的欲望经由反思和内省得到升华。正视自己的身体,便是正视自己的性别差异和对男权社会最直接的反抗。因此,其作品兼具了躯体与灵魂的两重性。  [关键词]林白 埃莱娜·西苏 躯体写作 
摘 要: “三维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关怀。因此,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着重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核心问题,正确把握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中努力整合“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 整合 整体性发展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一个不断
老一辈人曾有土铳狩猎的习惯,禁止私有枪支之后,村里人开始驯养猎犬。2017年11月王彬 摄  2012年,母亲在老家收拾旧物时偶然找到一本关于家乡的影集,那是我大学初学摄影时的习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有关家乡的老照片竟然引起了父母和同为农民的众多亲友的关注,他们不断翻阅册子,主动诉说图片里的人和事、诉说这些年的变化,还有附近的亲友专程来我家翻看照片。我想这些平实的影像一定是因为在特定的空间内和
《麦克白》是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经久不衰的故事不仅深受全世界观众所喜爱,也是各国导演不断尝试“炒”出新味道的经典题材,被反复搬上大银幕。如1948年奥逊·威尔斯执导的《麦克白》堪称经典;1983年BBC录制Jack Gold执导的剧场版《麦克白》,以挖掘人性悲剧的深刻给世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黑泽明对《麦克白》的改编电影《蜘蛛巢城》将《麦克白》的故事搬到日本战国时期,结合武士道精神和神怪元素将人物性
“平仄抑扬,意写众生,笔耕墨耘,乐天自在”(盖茂森语)。  从寒暑阁到醉心斋,再到掬和堂,盖茂森历经60余年的孜孜探索,致力于研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绘画风格,创作了很多堪称经典的人物形象。盖茂森是当代中国美术界一致认可的重要的人物画大家之一,他的特点是善于创新,被称为“江南一盖”。  盖茂森近年来创作的生宣水墨画受到画界的高度关注。他主攻人物画,又涉足花鸟画和山水画。著名人物画家周思聪曾赞叹盖茂森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三生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校园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的密切关系。通过将“三生教育”和红河学院“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进行对比,论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为“三生教育”,也为素质教育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基,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地。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三生教育” 内在联系    一、“三生教育”的提出  步入21世纪
[摘要]如何把握好不同时期作品的演奏风格,是诠释一首作品的关键。演奏浪漫主义的作品,在力度的变化上会比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幅度大一些。Rubato(自由节奏)是浪漫主义作品的命脉,是它不同于其它时期作品的最大特征,也是教学上比较费心的一件事。如果演奏浪漫主义的作品时没有Rubato的处理,也许可以说明演奏者并没有弄明白浪漫主义音乐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浪漫主义 节奏 处理    菲力克斯门德尔松(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一号人物也是一个让人迷惑的人物,人们的迷惑在于他性格中的前后矛盾。自从被唐僧收为徒,尤其是戴上紧箍咒以后,从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反抗皇权的英雄逐渐变成一个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护法英雄、降魔英雄,前后简直判若两人,以致于很多人惋惜地认为,西游对孙悟空来说,变成了对他反抗思想进行改造扼杀的过程,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实,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反抗英雄的毁灭过程,也是一个护法英雄的成长过程
真的不可思议——能打蚊子的手竟被蚊子叮咬了。我望着手背上鼓肿的红包,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笑了。  一阵作痒,忍不住地搔挠了,眼见着包上又生了水泡。我知道如不及时处理就会感染,小时候有过被蚊子叮咬生疮的经历,那是很痛苦的。“这该死的蚊子!”,我愤恨地骂道。  要说,这蚊子也委实太大胆了。要知道惩处此等虫豸,只要找得到它,这手可是反掌陨微躯不费弹灰之力的。我猜想,它若不是吃了豹子胆也是吸了毒蛇的血,要
在戏曲电影的创作中,情感体验的建立有效弱化了虚实之间的矛盾,为戏曲的电影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实现戏曲电影化的过程中,如何保留戏曲的艺术精髓,戏曲美学在电影中又如何得以呈现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处理这一问题的首先条件就是要真正认识戏曲的艺术特性与其美学原则。“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1]王国维的高度概括,把“歌舞”与“故事”的关系提炼出来,在戏曲表演中,“歌舞”不仅是戏曲的叙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