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确保课堂教与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影响学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决定作用。笔者针对初中地理课堂的特点,根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从构建全新的课堂提问形式、积极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出发,形成师生认可的课堂约定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  巧设问题  有效性
  【课题】本文系大田县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初中政史地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研究》(KYZ18094)论文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84-02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初步的性格和个性,对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建立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课堂讨论,就是在老师提出问题以后,通过学生自主性的探讨,展开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一、巧设问题进行新课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学生认真听讲、刻苦学习,而是应在开课之初便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文时,笔者在课前就上网搜集了大量当地景观图和风土人情故事来用作新课的导入。这样在新课刚开始,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具有特色的生活习俗,感官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开始变得兴趣盎然,有些学生甚至按捺不住纷纷议论:“西双版纳在哪里?”“怎么这么漂亮!”这时笔者再适时提出问题“西双版纳位于中国的哪里?”“经纬度如何?”“经济来源是什么?”……事实证明,这样通过当地的景观图吸引学生的目光,再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成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高效完成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更拉近了师生关系,对之后的学习也有所帮助。像这种通过情境巧设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歌曲导入、古诗词导入、电视剧导入、游戏导入等等,这样通过学生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提出课程所需要学生了解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探究、找出问题答案的教学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散性问题,举一反三
  很多概念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是可以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主要强调运用发散思维,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根据发散思维的具体方式,这种提问可分为三类:
  1.横向对比式
  要求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相异点和相似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其共性和个性。
  比如,讲“我国三类不同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可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①三类地区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
  ②三类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各有什么特色?
  ③三类地区的主要农牧业产品各是什么?
  通过横向对比,学生既掌握了三类地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又懂得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此类提问若用于复习、总结,还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将分散的、零星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构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系统。
   2.多向综合
  这种提问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此类提问,可锻炼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能力,地理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问学生:
  上海市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条件?
  你认为,上海市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影响钢铁工业的各个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上海市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主要有水源、煤、铁资源),经济和交通状况、技术和市场条件、人与环境效应等,从中归纳出哪些因素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哪些不利,然后对有利、不利因素进行综合比较,有时还要考虑上海在全国所起的作用,以及上海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逆问假设
  即从事物的结果或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甚至违反常规,在假设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条件下提出问题。如假设黄赤交角扩大到60°或减小到0°,地球上的四季、五带、昼夜长短各有什么变化?此类提问可训练学生灵活多变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性学习精神,防止理解僵化、思维定势。比如让学生分析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学生往往只考虑到: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含沙量少,無结冰期,干流长,支流多,江宽水深等水文特征,为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问:如果长江沿途所经过的都是人烟稀少、资源贫乏的荒凉地带,那么,还能称为“黄金水道”吗?学生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便会认识到:长江流域众多的人口,广大的耕地,发达的经济,丰富的工农业产品和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水力),同样是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重要原因。
  这种提问方式往往比正面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有效果。但在使用中也更需谨慎。一堂课中,问题的深浅、多少,要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序而定,而且,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钻牛角尖,走入歧途。
  虽然初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还难免存在遗漏或者错误的思维。教师首先要先鼓励学生们互相探讨,通过讨论思维扩散到他们能联想到的最多的知识,然后,教师加以补充和指正。在思考发散性问题的同时。学生们能潜移默化地学会发散思维,在今后遇到更多的问题时也乐意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解决。
  三、从生活中入手贴近实际设计地理问题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面对现实生活,都需要增加自身在社会中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地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正确运用科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真正体现出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的内容,是学习交通运输的实际运用,对学生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讲授新课时我以此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又特别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出发,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这个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先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一位同学顺拨地球仪(自西向东),另一位同学逆拨地球仪(自东向西),然后教师提示:显然,两种转动方向,只有一种是对的。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再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造型,想想看:地轴为什么不是垂直于底座而是倾斜的,而且所有地球仪的地轴倾斜的角度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造型是不是为了设计上的美观?通过一系列的演示、观察、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邹今.巧设情境,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28.
  [2]孙慧敏.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索[J].祖国,2019(06)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提供初中教学优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是实现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领先水平成功融合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是我国中学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科学性和理论性是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而时代性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中学物理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核心素质来扩大学习范围并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在教学难度方面有所增加,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再仅仅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点,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佐以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数学成绩、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莫大好处。本文就什么事逆向思维以及如何培养学
期刊
【摘要】单元是构成教材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单元教学基础上,单元教学设计这一模式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深刻落实教学目标,并且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师和学生在某一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所以,单元教学设计具备整体性、层次性、融合性等特点,对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以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为方向,探讨在新课改下教师进行数学单元设计需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理教学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中学物理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及时的进行改革与创新。而物理相对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他所设计的内容概念以及方法相对是比较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学习的压力,感觉物理知识太过于艰难,而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更严重的是部分学生会对学习物理产生抵触心理。那么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在现代教育过程中,
期刊
【摘要】跨学科概念是指超越一门学科的界限,可广泛用于解释科学领域内不同问题的通用概念。本文尝试以“模型”这一跨学科概念指导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变化”的课堂教学,探索跨学科概念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跨学科概念 高中生物学 种群数量变化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物学跨学科知识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必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情景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比较广泛,由于数学是需要代入数值进行计算,但是只是几个冰冷的数字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如果将数字带入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当中,将学生引入到这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就能够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入,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许多老师所青睐。导学式教学法是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应用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全面提升物理教学成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学生自主性学习转变,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解决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这两个方面。将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以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导学式
期刊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讲究实事求是的自然属性学科,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高中生物诸多的科技实践活动、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模拟实验中为青少年学生积累了大量科技创新的素材。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如果我们能在生物教学,尤其是生物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堂的特点,探索如何利用改变教学模式来提升大学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让教学模式的改变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78-0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一直是大学通识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尤其针对于理工科学生更是重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促进其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将抽象晦涩的化学知识直观、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使学生在化学与技术、社会等关系的认知中,获得科学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了发挥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我尝试运用趣味实验,在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知讲解环节攻克重难点,以实验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 趣味实验 运用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