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而校外教育机构自身的特性能有效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反之,劳动教育的发展也为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来契机。为提高校外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效果,可从以下路径实施:运用各种途径与方式,有效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秉持科学理念,构建有效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注重经验深化,丰富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
  关键词:校外教育机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路径
  劳动作为人类众多特有的行为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能成为文明古国延续至今,劳动在其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我国人民历来崇尚劳动、勤于劳动,并创造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其中有关劳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更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们对当代校外教育机构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有着广泛的借鉴价值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做好劳动教育的守正创新,校外教育机构更应担负起相应的使命和职责。
  一、劳动教育概述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動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 [1]。这一定义指明了人类劳动的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又如在经济学语境中,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 [1]。这一定义表明了劳动可以创造价值的深刻意义。在教育中,劳动具有何种含义首先应分析教育的特殊性,即教育是一种育人活动,是有规律地促进学生按照身心发展阶段获得可接受的有助于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形成良好价值观的活动。那么相应地,劳动教育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价值观。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培养劳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确立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价值取向;而明确与确立劳动价值观,则会激发学生积极劳动、勇于劳动的观念。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确立、发展、重塑、深化以及全新构建的不同阶段[2],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了一定成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历来是我党坚持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方针内容。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确定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20世纪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纳入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法,并于2015年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之中明确表述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劳动内涵的逐步丰富,劳动教育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培养广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水平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不断培养广大学生热爱劳动的爱国情怀,这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指导思想的崇高新境界。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关注学生通过行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知行合一、体脑并用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观念。诸多一脉相承的关于劳动指导思想、劳动素养教育的重要论述更是成为推动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具体行动指南。
  (三)校外教育机构在劳动教育中的优势
  从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落实上难免有些疏漏,学生在劳动精神的培育方面不够彻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针对劳动教育弱化、软化和淡化等问题,以及一些学生产生的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以及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广大学生当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从内心热爱劳动并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广大学生学习、劳动和创造的特质,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3]。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主动思考如何结合职能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发挥自身在参与劳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和作用,就成为亟须思考和探索的时代命题。
  毋庸置疑,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发挥自身公益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以教育活动、主题实践和校外拓展为载体,对中小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品德塑造和习惯养成,将对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中心、科技中心、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可以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进行文化氛围的烘托,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与同伴交流中和在教师引领中感受劳动精神,交流劳动思想,树立劳动价值观。这些方面正是学校教育缺乏和无法匹敌的,学校教育一方面课业占比较大,另一反面缺乏专业化的劳动教师引领。因此,为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本文侧重探索了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以儿童中心、科技中心、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为重点)在参与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功能优势和价值意义等。
  二、校外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校外教育机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育人阵地,也是广大青少年发展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载体,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以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实践中起着积极作用。
  (一)劳动教育成为校外教育机构自身发展的契机
  最初,我国的校外教育机构是在“以俄为师”,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大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其中尤以少年宫的创办为标志,开启了我国校外教育机构发展之先河。1982年,中国儿童中心的成立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校外教育机构不断取得新发展。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少年宫、儿童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和科技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校外教育阵地。   在校外教育机构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关校外教育的内容,尤其是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得以重视和深化。1957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颁布的《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校外教育法规性文件,明确了“必须充分运用社会各方的力量,与农场、学校等建立联系,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的思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少年宫要重视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培养,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塑造。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同时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再次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在不断为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新机遇。
  (二)校外教育机构的特性有利于充分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逐渐产生,教育在人类劳动中进行人类经验的文化积累和知识传授,劳动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历程中最基础、最原始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最佳载体[4]。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由原本只是用来进行职业训练,到逐步发展成为锻炼人的感官、身体和智力,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校外教育机构的特性有利于充分开展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它能为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领悟奋斗精神、劳动精神需要观摩影片或是教师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这些精神的领悟不具真切感。而校外教育机构则有专门的空间场地,在那里,学生本身是主体,通过主动感受和探索去发现劳动之美,这样学生获得的经验是持久的、深刻的。例如,想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奥妙,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奋斗精神,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想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领略勤奋努力的劳动精神,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文化宫。
  另一方面,它能提供构建系统且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优质教师资源。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部分学校仍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更多关注学生的智育,忽视德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等方面,学校教师也更多关注知识教学,不重视甚至忽视其他四育课程的建设。这种理念与做法导致学校开展的所谓劳动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化。但校外教育机构可以提供全职化、专门化、优质化的教师去从事劳动教育的工作。具体来说,依据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并结合学校教育的特性,校外教育机构可以凭借师资优势建立内容全面、涵盖中小学各个学段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三、校外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
  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既是社会对校外教育机构的时代要求,也是校外教育机构的内在职责,所以应充分发挥校外机构在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方面的示范和引领职能,在宣传、参与、研究和推广劳动教育方面先行一步、做深一层,通过实践积累、榜样示范和经验引领等多路径促进劳动教育在校外教育阵地落实、落细。
  (一)运用各种途径与方式,有效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实施劳动教育对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优秀劳动接班人的重要性,认识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树牢维护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勞动最伟大和劳动最美丽的现代劳动教育道德思想观念。关于如何进一步强化校外劳动教育观念,则需要根据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文化宫的书法活动中,举办弘扬劳动精神的书法比赛,通过参赛和交流,获得对劳动精神的理解与感悟。这一弘扬劳动精神的活动使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在教育过程中持续强化校外劳动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中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不断的诚实劳动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促进他们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探索利用社交网络、微信和微博等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宣传先进集体、劳动模范、榜样人物和伟大劳动事迹,宣传中央有关加强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弘扬歌颂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劳动精神的主旋律;定期发布劳动教育专刊,及时发布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劳动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信息,让社会知晓和认可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过程和积极成效,达到社会广泛知晓、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浓厚氛围,让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在有氛围、有影响、有声势和有效果的环境中有序推开。
  (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规划作为课程实施的前提,应当根据国家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规定和教育目标的要求,结合地域特色和单位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针对不同学段和类型的学生特点,形成校外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总体方案[6]。
  首先,全社会可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有序开发。既要加快推进原有资源的转化、整合,满足劳动教育的基础需求,又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安排相应的场所作为劳动教育操作、锻炼和实践的基地;还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建立家校社、工农服等各场所和各行业劳动教育锻炼实践基地。由此,通过建立全面、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库,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根基。
  其次,校外教育机构探索独立组织并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我们可将校外家政、烹饪、手工、园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充分融入校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并重点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办等问题,有重点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通过示范、观察、思考、操作和反思等环节,面向在校中小学生进行校外劳动精神教育宣讲、劳动科学知识普及和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体验等,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磨炼学生应对挑战的意志和品质,使学生收获劳动的成果和快乐,进而培养学生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意识和价值观念。   最后,侧重发挥校外教育作为联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桥梁作用,有序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利用劳动基地、营地等各种实践活动场所充分搭建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劳动实践、校园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的综合平台,将学生劳动实践教育与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实际生活有机紧密地结合并互动起来,丰富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认知过程和感性体验,提高学生动手从事劳动的实践能力,深化他们对劳动价值的理解认同。通过丰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机构的校外劳动课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开展以日常生活服务劳动、生产经营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常态化校外劳动课程教育、社会公益劳动课程拓展,初步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学校劳动课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5]。
  (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劳动教育课程
  校外教育机构要围绕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要求,认真分析校外劳动教育的特点,根据自身劳动教育课程规划,抓住参与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要点,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和方法,积极参与特色劳动教育活动[6]。
  具体而言,第一,注重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引进。校外教育机构既可以在招引和培育师资等多方面努力,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站上台能讲授、坐下来能研究、走出去能实践的全能型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劳动教师专业化水平;也可以吸引基层技能人才参与进来,工厂技术人员、种植养殖人员等各行业建设者在各自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培养劳动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发挥着积极意义。第二,充分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相关活动。我们要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立足校外教育机构优势,做优校外劳动教育内容,结合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文旅资源、红色资源,以品牌活动和研学活动为抓手,建立学生校外劳动实践资源库,为学生创建实践活动平台,开展体验教育,促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秉持科学理念,构建劳动教育有效评价标准
  将学生劳动综合素养评价纳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综合评价指标内容,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动激励和评价导向协调作用,从全过程参与指导学生劳动学习实践,从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几个方面,将学生过程性劳动评价和专业结果性劳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探索、研究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劳动综合素养建设评价体系、劳动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劳动专业教师成长结果评价体系、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评价体系,从而推动学校制定统一的劳动评价考核标准,建立师生评审晋级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定点组织开展学生劳动实用技能和专业劳动成果宣传展示、劳动竞赛等专项活动,组织校外教师團队引领劳动教育持续深入发展[6]。加强劳动教学质量评估,可依托第三方机构或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5G传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学生劳动素养成效调查和日常监测,发挥调查结果的示范引导、反馈激励等机制,倒逼校外教育机构重视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注重经验深化,丰富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
  重点研究围绕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劳动教育观,发挥校外教育劳动教研机构在同级校外教育机构中的示范和引领职能,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外来教育经验和新成果的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开展的历史、现状、发展,以及社会各行业劳动的新形态和劳动教育实践的一些新技术问题,尤其是我国劳动教育实施行动早、效果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研机构,要组建针对我国劳动教育重点研究问题开发的教研工作团队,积极设立校外劳动教育研究专项指导课题,通过观察、追踪、实践和自我反思,深刻分析并总结我国劳动教育研究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借鉴典型教育经验和新做法,形成可广泛复制、可广泛推广、可广泛借鉴的我国典型校外劳动教育经验,丰富劳动教育研究成果。通过加强校际学术联动、区域学术协调、专题学术合作以及信息网络共享多种活动形式,围绕校外劳动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积极开展信息分享交流、策划专题沙龙、举办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学术活动,开展校外劳动教育研究经验交流和成果应用展示会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外学术交流氛围,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外劳动教育新模式,为我国的劳动教育形成更多新的理论成果搭建平台和探索路径。
  四、结语
  人的全面发展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教育的培养意义重大;而校外教育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影子”,处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补充地位,校外机构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有价值引领的功能优势,还能有效弥补学校和家庭劳动教育的不足。为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完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校外教育机构重任在肩。因此,校外教育机构只有自觉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校外劳动教育新模式,才能真正扛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打牢基础的时代之责。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2-84.
  [2]  陈国维.大学生劳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8.
  [3]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15-07-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 t20150731_197068.html.
  [4]  李珂.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 5495977.htm.
  [6]  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9).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5/content_5526949.htm.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电力供应的压力。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实施更好的电网改造方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和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各城市都存在用电达到用电高峰期后自动停电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电网建设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中国近代至今,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中西艺术开始结合,传统绘画发生了现代转型,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开始发展,许多画家都在潜心探索,力求突破。朱振庚正是其中一位极具创造精神的中国画家,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将毕生心血用于国画变革之中。从朱振庚提出的艺术观点出发,分析他每个时期作品的特点,了解他在中国画领域的探索历程和艺术成就。
在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社会竞争力也愈演愈烈,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具有团队精神是人才的最基本素质。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如何去强化学生在思想上具有团队精神是很重要的。在中职体育教学在中就可以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思想,这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帮助都是巨大的。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多去开展团队竞技项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培养中职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广汽三菱在众多改装品牌、改装车型以及各大KOL现场零距离互动的簇拥中,带来了众多来自改装达人们的高性能精品改装车案例。瞬间引爆展会现场,“惊艳”了改装车圈,跨界联合新玩法,一跃成为圈内新宠。
摘 要:会展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特定主题和程序的临时性集体活动。会展校外教育阵地具有全业性、创新性、互动性、开放性和传播性等特点,其育人功能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体育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要充分发挥会展的校外教育功能,需建立展教融合机制,提高会展活动质量,提供法律政策保障,加强政府监管,推动全国青少年会展活动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建设。  关键词:会展;立德树人;校外教育 
本文以雅安市中青年坐班族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问卷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雅安市中青年坐班族久坐产生的身体病痛、体育运动锻炼现状、体育锻炼形式、以及中青年坐班族的锻炼意愿进行调研。并找出解决雅安市坐班一族长时间久坐产生病痛的对策,以此为雅安市中青年身体健康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和合理的建议,从而提高雅安市坐班一族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升雅安市中青年健康水平。
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是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关心的问题,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于自己国家竞技人才培养的路径,对一个国家的体育竞技能力甚至于综合国力都尤为重要。“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和教育界在深化“体教结合”工作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观念,是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模式的一个理论和实践创新,归根到底是要我们反思体育的“初心”,挖掘体育的本源。新时代我们应该在体教融合的方向上,进行“新形式”竞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家居电器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电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需要加速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技术。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有较大意义,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依据上述情况,文章就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点以及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一些方法。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经验方苓荷颗粒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出苓荷颗粒所含主要的化学成分;通过TCMID,TCMSP,TCM-PTD,NSTI,SymMap数据库查出中药各成分作用靶标基因;检索Gene Cards,OMIM获得MAFLD相关基因靶点。将获得的苓荷颗粒作用靶点与MAFLD疾病靶点共同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作用靶点–疾病靶点PPI网络并进行分析。通过核心靶基因筛选及功能富集,最终构建中药–成分–直接靶点–间接靶点-path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afety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s that significantly involve geo-material uncertainties,this paper delivers a new computation framework for conducting reliability-based design(RBD)of shallow tunnel face stability,utilizing a 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