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是制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对思政课教学话语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包括话语形态过度政治化、话语内容过度概念化、话语方式不够平等、话语语境不统一。论述话语创新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和应对新时代挑战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教学话语创新的路径,包括以价值引领为先、丰富话语内容、创新话语交往方式和创设合一的话语语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教学实效性;问题;意义;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政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思政课改革的核心问题。思政课教学话语是制约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当前,要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思政课的发展和教学活动取得实效,必须关注教学话语创新问题,这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需求。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涵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桥梁,是思想交流的介质。[1]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谁掌握了话语,谁就掌握了权力。可见,话语不仅是交流沟通的中介,也是价值观念的载体,具有影响认知、建构观念、引领价值、引导行为规范的作用。所谓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话语规律,把抽象晦涩的教材话语转化为直观丰富的教学话语,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主体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话语系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话语是解决教学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基本结构包括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权。话语内容是构建教学话语的基础要素,话语形式是教学话语的表达形式,话语权则是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有效结合的结果。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面临的问题
  1.教学话语形态过度政治化,大众化程度不够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但不是唯一属性,思政课需要大众化。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政治性话语成为思政课话语形态的主体,教师习惯于政论说教,灌输式话语、独白式话语成为主要的话语形态,教条性、知识化、抽象性成为话语的主要特点。思政课教学话语过度政治化,教学以政治话语、宣传话语和政策话语为主,造成师生之间交流相当程度的断裂。[2]這不仅没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反而进一步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没有很好地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2.教学话语内容过度概念化,不够接地气
  目前思政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老师以概念为根本工具,照本宣科,抽象论道。话语内容脱离现实与实践,过分重视概念与理论,使思政课处于与现实脱离的“高高在上”的境地,忽视了对现实世界中大学生道德素养、思想意识、完整人格的塑造。教学话语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关照,缺乏对个体生活的关怀,不能回应生活世界的关切,无法触及学生心底的期待。教学话语的空洞化、抽象化、教条化,造成生活世界的遮蔽,无法获得学生心理的认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也失去了应有的现实意义。
  3.教学话语方式缺乏交流互动,不够平等
  思政课教学话语方式普遍采取填鸭式、灌输式、转述式、约束式,注重理论灌输和道德的宣讲,缺乏人文关怀与心灵的互动,呈现出单向度的政治说教的特点。老师占据课堂绝对主导地位,教学话语唯书、唯上,教师以命令、说教的口气,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予以训导,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无法内化所学的理想与信念。一方面是老师“一言堂”的激情讲述,一方面是学生呆若木鸡的不知所云,这导致师生间无法达成共识,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4.话语语境不统一,融合度不够
  语境即语言环境,或者语言频道。师生之间的话语交流,与语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一切语言运用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一元化格局向多元化转向,一元文化语境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大学生语言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等特征。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化、数字化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存方式。在现代文化多元化、网络化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话语从根本上没有改变一元文化语境,话语严肃化、理性化、学理化、政治化,与大学生语言行为习惯各行其道,老师与学生各说各话,使得思政课只停留在学生的耳朵里,很难在同一个话语频道上深入人心,不能实现真正的话语融合。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意义
  1.教学话语创新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能否创新教学话语体系对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在思政课中说什么、怎么说成为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话语体系,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与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抓好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思政课教师如何在平等语境下加强教学话语的创新,克服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失语甚至失效问题,不仅关系到思政教育活动的成效,更关系到思政教育的主导权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教学话语创新关系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败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思政课理论的说服力、解释力与吸引力需要教学话语的创新。思政课中的概念、理论以及原理作为科学严谨的思想体系,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使用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刻板化的教学话语,就会陷入空洞无趣地理论说教,而缺乏生动性和说服力,导致学生的反感、抵触,无法实现教学的目的。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观点新颖、内涵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深奥的理论和概念活泼具体地展现给学生,尤其要注重用新时代的实践话语,积极面对我国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和正确解答学生的困惑和疑惑,正确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师生话语的融合,从而改善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只有教学话语接地气、师生才能有共识,进而实现教育的内化。   3.教学话语创新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必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进。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思政课传统的抽象晦涩和宏大叙事的教学话语,不仅难以融入大学生的文化语境,而且容易激起他们对教学话语的反感与排斥,从而造成教学话语与大学生话语体系相冲突的困境。因而,必须使话语内容及话语形式与新时代语境下的实践相符合,回应时代的挑战。这要求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既要注重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适时运用,又要实现与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等话语的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师能否主动创新话语风格,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能否以亲和的姿态走入大学生的内心。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路径
  1.以价值引领为先,优化话语结构
  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话语必须将价值引领放在首位,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学话语创新的基本指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话语要做到以价值塑造为重点,以理论阐述为突破口,不仅要阐明是什么,还要“再向前一步”,揭示出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立场、政治态度,借助知识传授实现价值引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使学生真懂、真信、真行,达到知行合一,凸显出思政课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本质属性。[4]思政课教师要言传身教,用人格魅力吸引人,用理论涵养征服人。尤其对于错误的言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亮剑”,敢于善于发声,实现从迎合学生到引领学生的转变。
  2.丰富话语内容,回归生活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话语体系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演进。尤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实践的成果。[5]思政课教学话语必须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也必须用新的网络话语来丰富思政课的话语。丰富话语内容还必须随着时代发展赋予原有话语以新的内容,用学术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不断丰富话语的内容。思政课教学话语要充分展现对生活世界的关照,在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教学话语真正的价值诉求是为大学生搭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向度,教学话语走进生活世界,将基本理论与生活世界相结合,展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魅力。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直面社会现实问题,扩大师生话语内容的融合度,提高师生话语信息的重叠率,避免坠入“话语裂谷”。既要保持话语的底线与品位,也要适合现实的生活,引领积极、进步话语体系的形成,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
  3.创新话语交往方式,实现平等对话
  如何把有意义的思政课上的有意思,需要创新话语交往形式。面对新时代“00后”大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网络话语”“生活话语”“大众话语”,走“群众路线”,讲学生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的思政话语。[6]创新话语交往方式,要讲好互动话语,要赋予学生话语权,使师生处于平等的话语地位。变过去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思政课的话语交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主体间平等的交流。教师主导不等于教师一个人说,要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批判、辩护。网络时代要求必须利用网络这个阵地与学生进行话语交往,相对于现实的课堂的交流,网络中的交流主体更能以平等的身份去对话。创新话语方式,将控制式、填鸭式、灌输式话语方式转换为平等式、交往式、沟通式话语方式,主体间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交流互动,在彼此平等基础上进行思想对话。思政课教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运用有效的话语与学生进行充分、平等的沟通和对话,不断塑造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4.创设合一的话语语境,实现话语的融合
  思政课教学话语必须根植于社会的现实语境进行考量,个人对同一话语的解读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思政课教师要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生活语境,创设契合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语境,扩大师生话语融合的重叠面,提高师生语言交往的有效性。掌握大学生数字化话语语境,引导学生网络舆论方向。同时,规避不良网络话语,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思政课教学话语要紧跟社会实践的步伐,使其话语内容、话语形式与时代语境下的实践相契合,回应时代的呼声,增强思政课的价值魅力。
  参考文献:
  [1]赖萱萱,郑长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初探[J].教育评论,2017(6):99.
  [2]邵路才,才晓茹.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9(240:8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4]徐家林,徐业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现实反思与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3),102.
  [5]牛秋业.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原则与路徑[J].现代教育科学,2017(11):87.
  [6]陈林辉,刘柳.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构微探[J].萍乡学院学报,2019(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B476)。
其他文献
摘要:关注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项特殊政策,通常来讲7~12 岁智障儿童在运动能力方面会表现出肢体不协调,运动表现较差,反应很慢等特征,不仅影响身体发育,同时也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智障儿童的真实运动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别,展开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儿童进行分层恢复训练管理,才能有效改善其运动表现,保障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智力障碍儿童的运动能力表现分级,并从粗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化教育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标语教学中老师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为主要任务开展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对于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心理个性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做到以人为本,积极更新管理观念和手段,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帮助
期刊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单词一直是很重要的存在,就如语文学习中汉字的学习一样,英语是一种语言,只有掌握了单词,才能遣词造句,把英语单词串成一句话,写出来,读出来,交流出来。但是在高中生的学习认知里,往往忽略对单词的深入认识,对于单词记忆敷衍拖延,导致后期复习阶段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阅读读不懂,写作没话写。所以加强学生单词的认读记忆能力应该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英语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结合健康、社会两个领域教育的活动,谈论了如何利用各类绘本活动来创设与其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用于幼儿园情境教学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希望拓展绘本教学的空间,开发绘本的多重价值。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情境教学  一、引言  绘本教学是目前幼儿最熟悉和喜欢的语言文学读物,而目前幼儿园的情境绘本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语言教学方式。情境绘本教学是目前幼儿园各个领域绘本
期刊
摘要:智障儿童是存在一定智力缺陷的群体,相较于正常儿童,需要教师投入更多关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数字知识,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而让智障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关内容,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生活化教学对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入手,并分析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提升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智障学生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留守儿童们的心理较为脆弱和敏感。当前阶段,如何给予留守儿童们在教育各方面足够的关注与关爱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所极为重视的一个教学课题和社会问题。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如何用“爱”来有效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展开一定的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爱心教育;留守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些农民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社会也提高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如何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已经逐渐成为了农村小学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的衍生物,并且它还和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学校必须要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起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措施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也逐渐增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改革的开展也如火如荼。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授课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将知识囫囵地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失,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同时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要随之发生转变。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已然成为了课堂教学最基础的形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及
期刊
摘要:初中是学生健康成长、塑造品德的关键阶段,班主任作为德育的主力军,需要走进学生内心,切实帮助学生,为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保驾护航。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班主任须从观念入手,运用全面地教育内容和新颖的教育手段。为此,本文就如何高效开展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前言:近些年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其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
期刊
摘要:礼仪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评判中常用的评价手段。由于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开始着重发展素质教育,幼儿阶段作为启蒙教学的最佳时段,进行适当的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其未来的综合发展中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教学活动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质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教育小学;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