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及其完善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p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务公开指涉及学校重大决策、教职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基本载体和其他形式,在法律和有关教代会条例规定的范围内适时、规范地向教职员工公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制度和新措施[1]。有人认为,校务公开是指按照民主原则、透明原则,借助一定的形式,将学校内部的重大决策、财物经费的运作,特别是涉及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公之于众,以求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的合理制度设计;同时它更是自下而上对教育领域政务、财务等方面进行监督的制度安排[2]。对校务公开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校务公开是一种基层民主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使校务工作直接接受广大教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它对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学校科学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校务公开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学校领导干部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实行校务监督,实际上就是让学校的权力置于集体的监督之下,把监督权大众化,使学校领导的职务行为同时接受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依法办学的意识,增强其抗腐防变的能力。
  我国教育领域的校务公开工作经历了培育试点、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1999年3月,全国教育工会下发了《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自200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以来,校务公开工作在我国全面开展,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证明了校务公开是实现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但实际上,一些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公开机制的不健全、公开内容的滞后性和反馈渠道不畅通等。因此,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这种制度,使这一制度真正成为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有力工具。
  
  一、 正视校务公开实施中的问题
  
  就校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情况,笔者在对一些中小学的调查中了解到各校这一制度的实施现状,到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学校的民主,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激发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综合起来集中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校务公开工作机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据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校务公开制度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学校的办公室里都能找到这方面的文件,学校也会定期召开教代会通报校情,在不同的地方也都设立了一些校务公开栏、挂起了教代会意见箱、举报箱,有条件的学校还开通了校园网以发布学校的相关信息,可谓是“软硬件齐全”。但实施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许多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我们看三所学校制定的实施计划。
  A校:
  四、 校务公开的保障机制及工作要求
  1、 在党委和行政统一领导下,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全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组长由主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一名副书记担任,……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党政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2、 根据公开内容,建立校务公开责任制,学校各部门的主管校领导对所管辖的系(院)、部(处、室)的校务公开情况负有领导责任。办公室应对主管校领导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B校:
  五、校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成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监督小组。校办主任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牵头和协调有关校务公开工作。校工会主席任监督小组组长,监督小组负责对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进行检查监督、评议,并及时听取和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呼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C校:
  
  二、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校务公开
  
  为了切实落实校务公开,稳步推进这项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本校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建立监督小组,负责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组长:校长组员:分管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
  监督组长:工会主席组员:工会委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在实行校务公开时都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下面成立了校务公开办公室和监督小组,其校务公开的工作机制是这样一种结构:
  
  其中,办公室或者监督小组都有“对主管校领导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负责对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进行检查监督、评议”等职责。但从其构成的成员来看,无非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等人组成,难以对学校的领导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检查。况且,同处一所学校,彼此的利益有很大的相关,很容易走进“被监督者监督被监督者”的怪圈,从这一意义上看,它们无法真正行使监督、检查的职能。
  2.公开内容的简单性和滞后性
  在校务公开的内容上,有些学校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意把学校的一些真实的情况公开,只是公开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务。一些重大的、和教职工及师生利益密切联系的事情不愿公开、不想公开、不敢公开,往往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策略,公开的校务过于简单。比如,有人把这种表现归纳为“六重六轻”,即重结果轻过程、重表面轻实质、重次要轻主要、重公示轻汇报、重难点轻热点、重事务轻财务等[3]。实际公开的校务与校务公开制度上所列举的项目有很大的差距,诸如“基建和校办产业的规划、重大项目立项和有关情况”、“基建工程和重大修缮项目招投标及工程决算情况、大宗物资采购程序及招投标情况”、“教职工职务和职称评聘政策、指标、评审程序及结果”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就从不公开,有些是公开得不全面,有些还不够真实,有些只是直接给出结果,至于具体的过程无从得知。
  校务公开的内容除了比较片面、简单之外,还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一些学校公示栏的内容一个学期都没变动,意见箱上的锁也常常是锈迹斑斑。学校领导制定的一些制度和作出的一些决定在开始生效之后才被教职工所知道,就算有不同意见也是徒劳,因为等到公示时已没有时间反对了。校务公开的一些重要环节被有意地忽略掉了,因此也就造成了公示时间上的差距,而这种时间上的差距使得校务公开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也造成了人们对校务公开的淡漠心理。
  3.反馈渠道不明朗
  系统科学中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没有反馈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校务公开有效监督的目的,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校在运用不同方式向教职工和社区公布学校的校务情况时应该及时做好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及时有效地纠正工作中的错误。但实际上许多学校的信息反馈工作做得不好。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校务公开只要让学校的工作为人所知就行,而没有注重事后人们的反应,因此也没有建立起畅通的反馈渠道。这主要表现在缺乏明确的、为教职工和社区群众所知的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教师在向领导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家长或社区群众想要反映一些问题时常常不知具体找谁,或者是不去理会,或者是直接找到校长,而校长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处理,结果是问题还是问题,严重的是出了问题还不为校方所知。一些学校领导由此而忽视问题的存在,以至于一些错误扩大化,这难免有“掩耳盗铃”之嫌。由此可见,反馈渠道不明确阻碍了校务公开信息的有效反馈,达不到有效监督的目的。
  
  二、 改变校务公开的工作机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的实质是民主监督,其基本载体的教代会[4]。因此,校务公开的形式不必发生大的改变,仍然要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和基本载体,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和加强教代会制度结合起来。凡是属于教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必须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决定;其他相关问题,凡在教代会召开期间,应向教代会报告并充分听取教代会代表的意见[4]。校务公开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在传统的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公开栏、座谈会和定期报告等基础上增加现代化的网络公开方式,开辟校务公开网站,以接受更多的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对于多数学校存在的机制不健全、相互矛盾的现象,有必要重新调整校务公开的工作机制。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应该包括领导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调整后的校务公开的工作机制结构应该如下。
  
  如上图所示,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领导负责,一般由校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其中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事务实施,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指导办公室的工作。一般由校工会主席负责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也可以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办公室除了联合学校各处、室、组实施校务公开以外,还要具体负责相应的反馈信息收集工作。办公室要使校务公开的反馈渠道明朗化,要多渠道、多方式主动去收集师生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设立校长信箱、书记信箱和网上信箱等,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及时向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反馈。此外,为了明晰责任、避免机构重复,需成立一个对校务公开实施情况负有监督职能的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其成员应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派的专人、学校党委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群众代表等人,改变以往只有学校内部人员组成的做法。这样做避免了校内自身监督的形式化。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校务公开的实施状况,检查反馈信息的收集情况,并派人到师生和群众中去实地调查,收集具体材料,得出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及时地和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交流意见。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结合办公室反馈上来的信息和监督小组给出的意见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适时纠正,改变工作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对办公室工作作出指导。
  此外,对于部分学校校务公开内容的简单性和滞后性,有必要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避免具体操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尤其是涉及学校重大经济活动的事项和关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更要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词,玩文字游戏。相关制度的制定要民主化、公开化,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增加校务工作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9.
  [2] 史宏协,校务公开:遏制教育寻租的“解毒剂”,中国国情国力,2004(12).
  [3] 周平健,校务公开中的问题,校长参考,2006(12).
  [4] 吴志宏,关于实行校务公开的几点思考,大连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付一静)
其他文献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也只有重视细节,精益求精,在细节中创造特色,才能走出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误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课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教师的说教和家长的叮咛都特别反感。对道德和法治这种有着教育意义的课程从内心就有一种
企业信息化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主机房和许多PC机连成一个网络就是信息化?问题不是这么简单。那么,它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作文是学生生活经历、情感心迹的真实流露,是怀疑、思考和探索的真实记录。即使允许虚构、发挥想象,其目的仍在于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虚构不应等同于说假话。然而反观现实,违背生活真实或社会真实,违背中学生真实意愿的作文充斥于中学作文教学。一些学生在日常言谈、书信、日记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发与剖白,而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甚至在公共场合表达的意见,却并非真情实感的话,是根据场合所说的应景
教材编写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构建过程,这其中就要求编写者在教材内容的组建上要充分把握逻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词句使用的准确性,这也是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达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但在现行的人教版《政治生活》教材中,一些词句与所处的语境搭配并不能表达出准确清晰的含义。这些包含着歧义的词句不仅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把握上无所适从,同时也使教学双方在对某一观点的理解上形成争议,产生困惑。    质疑一:公民权利有无
尽管SOA离大多数政府、企业用户还有些远,但Oracle并没有因此对SOA有所轻视.2005年9月19日,Oracle公司在旧金山召开的Oracle全球技术与应用大会上宣布,推出应用服务器10g第3
对学生而言,教材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的独特功能是不可替代的。教材的编写应本着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遗憾的是,笔者发现一些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Ⅲ)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举例说明,以期抛砖引玉,为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  一、 教材四个单元的安排  第一单元是有关区域的基本理论,第三、四单元是区域案例分析,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是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基本理论的体现,
邯郸市信息化工作"不求超前、但求实用",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01年10月,邯郸市被信息产业部列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是河北省唯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首先,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处于课堂的支配地位;同时学生间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只是分工不同的协作关系,而不再有优劣之分。学生可以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和
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基本文献中对美育教育作出的相关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