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效问题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isuifengpi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提问。许多教师反映:上课时一些后进学生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明显分散;稍微好点的则蔫头耷脑,无精打采;那些成绩不错的虽然认真听讲。可是能举手发言的却寥寥无几;老师的提问,学生们大都充耳不闻,就如大海投石。波澜不惊。这其中的缘由固然有学生年龄发展的客观原因。但很大原因还是由于教师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一、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现象分析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中以下几种比较突出:
  1 “满堂问”式,提问过多。《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在这整节课中,教师是不停地提问。学生是不停地回答,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的时间没有了。学生也十分疲惫。
  2 提问实效不高。提问中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有些问题。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最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发展没有作用,说到底。还是无效的,时间一长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3 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数学课堂中有许多需要进行分析、归纳的知识。需要一定的思维时间。有时教师看到几名学生已经想到了一些。就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可是那些中等学生和后进生呢?他们还沉浸在思考中,还没有想出自己认可的答案。如果学生经常由于思考时间不够而没有自己得出答案或无法作答。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逐渐由无法得出答案演变成懒于思考。
  4 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合理。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例如,当一名同学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有的老师就直接让他坐下。马上去叫另一名同学作答。这实际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5 追求表面现象,要求全班作答的问题过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确实需要提一些要求全班作答的问题,来引出下一个环节或下一个问题。虽然全班作答能使课堂气氛看起来更热烈,但如果一节课中这样的提问数量较多,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学生摇头晃脑地随声附和。缺少积极性。
  6 惩罚性提问。许多教师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会点到他回答,把这当做课堂管理的机会。其实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而惩罚性提问对学生的心理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他难堪,会伤了他的自尊心,使他产生对问题畏惧的心理。这样的做法也许能达到课堂管理的某种效果。但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相违背。弊大于利。
  
  二、在数学课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优化教学结构。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觉得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1 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比如说。某教师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先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两个方程:x2 15=10x:3x2-12x=6.在学生解完这两个方程后,教师说:大家能用配方法来解关于x的方程ax2 bx c=0吗?结果全班基本没有人解出。教师原本想用配方法解系数为常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来为解系数为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一个铺垫,但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方程ax2 bx c=0的复杂性。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没有为解方程ax2 bx c=0预设引导性的问题。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一步一步讲解。
  2 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达到一种双边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于是不由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例如。一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个头?”“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这种问题缺少启发性。难以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及其主观能动性。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有疑而问”本是天经地义,但这种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这种设问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外。没有什么教学价值。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预设有效的数学问题便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互动教学”的必要措施。当然。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有效提问时要注意的不止是以上三个方面。比如说,预设有效问题应当在何处何时用何种方式何种方法进行预设,这些都是数学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教师预设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一致;必须要吸引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在互动中的生成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做数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 深入理解语言的含意、实质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前提和根本. 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 从对数学知识的增多过程中加深认识数学语言,以高一级数学知识与教材教法理论为指导,加深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在数学修养的提高中进一步认识数学语言.  【关键词】 数学语言;规范化训练;逻辑分析;名词术语  数学语言是表达、交流数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工具,对于小学生当然不能使用学生不理解的逻辑术语. 一些数学教师
通过实验,介绍了如何利用波动光学原理和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纳米膜厚度,为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研究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近年来,高校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在介绍《国际结算》双语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分析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摘要 高职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数学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乃至职业能力。本文从数学能力的结构、途径和策略着手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数学能力;数学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高职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普及,高职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从事数学教育的我们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数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
人工湿地采用间歇流进水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大气复氧,增加床体的含氧量,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和氨氮的硝化反应.并分析了去除特性,床体底部填充适量石灰石,可以缓冲水体的pH值,有
笔者以高校教育者的身份,从校园流行的苹果手机着眼,思考大学生幸福感问题。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一种以语文和外语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數学阅读能力和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 数学阅
长期以来,锅炉排烟尾气余热应用一直是节能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长春市东南郊区某花卉培育基地冬季生产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计算、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出锅炉烟气-水换
回顾和总结了平面接触问题经典无厚度Goodman界面单元法的主导思想,针对竖向受力承载单桩的Q-S曲线数值分析模型,给出了一种轴对称等参无厚度界面元,以模拟两者的相互接触界面,利
分析了无粘接预应力连续板中等效荷载计算方法,提出计算等效荷载的新方法.并给出了计算等效荷载的一般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