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居第一宅 王家大院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由于参加第17届平遥国际摄影展,我们有幸走进了有“华夏民居第一宅”美誉的王家大院。这次,不仅让我们一饱眼福,而且有一种境界“升华”的感觉,就是从对民居的好奇进入对民居建筑文化的初识。
  王家大院位于距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的静升镇,地处晋中盆地南部边沿。它东挽绵山,西望汾河,北倚高坡,南向田畴。民居负阴抱阳,随形生变,层楼叠院,次第展开。
雨后大院出倒影

  因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被人们称之为:“华夏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
  王家大院先后建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这个静升镇的豪门望族在几百年的历史中,陆续出过五品至二品官员101人,不仅演绎出许多令人扼腕浩叹的兴衰故事,也在华夏建筑史上留下了沉甸甸的鸿篇巨制。
  不知内情的人多以为王家大院也不过就是一处院落罢了,殊不知它竟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的总名词。它涵盖着一道又一道小巷;一座又一座古堡;一片又一片的房院;一组又一组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4.5万平方米之多。
  王家大院主要以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为代表,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初年到嘉庆十六年之间,是一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面积11728平方米,各种院落26座,房屋212间。
石雕:猴送寿桃
石雕:柱础石

  在一片黄土高坡之上,它气度不凡。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王家大院,那只能用“恢宏”来加以形容。目睹依山就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层楼迭院,确实有种难以言述的震撼。參观这些古建筑的艺术宝库,让人感受到了民居建筑文化的特殊魅力。
  主体建筑遵循了封建典章制度的严格规定,主人兄弟俩中的老大王汝聪,官衔五品;老二王汝成有四品头衔。从大门上看,老大不如弟弟的气派。但两家庭院都基本保持了前堂后室的建筑风格。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了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墙院紧围,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
  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
  王家大院之所以闻名天下,除了它雄浑的总体气势外,还因为它有技艺精湛的“三雕”艺术,即石雕、砖雕和木雕。
  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它已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它得以作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开放的主要依据之一。
  以石雕为例,仅承载栋梁的柱础石就分为灯笼形、圆鼓形、六锤形、宝瓶形等十余种;此外,柱础石、门枕石、抱鼓石、栏板、望柱、过门石、上马石、石狮等,雕工精细,立体感强,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含寓意的图案,画面十分传神,让人意犹未尽。
  再看砖雕。大院的砖雕,多见于照壁、烟囱、屋脊、兽脊、檐瓦、门楣等处。内容多为四季花卉、吉祥禽鸟、道家人物。品味大院各处建筑砖雕,无论题字还是绘画,内容皆与居者身份相符,雕工细腻,人物、动物神情惟妙惟肖,充分体现出清代雕刻追求“纤细繁密”的艺术风格。
木雕:门窗柱廊入眼帘

  参观过王家大院的人,无不对它的木雕留下深刻的印象。先不说东院前廊精雕细刻的翼拱、挂落、雀替、抱头梁、穿插枋,就是它的木雕窗棂设计构思之巧妙,也令人拍案叫绝。在这里,窗棂不仅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有的如喜鹊登梅、玉树锦鸡等,还被组合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处处折射出东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令人叹为观止。也许有人会问:王氏家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又是怎么败落的呢?
  原来,王家本为太原人,来灵石后先落脚汾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有位叫王实的年轻人迁至静升,这就是静升王氏始祖。这王实以卖豆腐为生,为人忠厚,做生意货真价实,渐有积蓄,后注重教育选人读书,至十三世时才成为明末清初静升首户。
  十四世的王谦受、王谦和等五兄弟脑筋灵活,经商贩卖盐、粮、绸缎、杂货、骡马。以后贸易由晋至蒙,行商坐贾,通过为官家购粮草又打通了黑白两道,官商联手一发不可收拾。康乾嘉年间为静升王氏鼎盛时代,曾获康熙御赐龙头拐杖,乾隆御赐黄马褂、银牌等等。
  在封建社会日益走向没落的情况下,王氏家族自道光后逐渐衰败。家族中有不少人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甚至因吸食鸦片变卖家产,祖上多少年修建的万米豪宅,仅以964两纹银售出。
  铅华洗尽,繁漪褪去,盛极一时的晋商褪去了,他们当年住过的那些“大院”,已被开辟成一个个景点,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他文献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还没到井陉,就先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可见,井陉拉花在当地人中的普及程度绝非一般。以往来石家庄,都是在四五月左右,这里的天气比起我的家乡,总是要热上几分。而这一次的冬季井陉之旅,虽没有四五月时的似火骄阳,却激发了我如同井陉拉花一般的火热激情。井陉拉花,用她独特的趣味与热情唤起我心中的浓浓年味儿。  第一次见“井陉”这两个字,恰好就被“陉”这个字难住了,在河北
期刊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在承德,庆新春逛庙会,是人们感受年味儿的不二选择,在普宁寺外的广场上,一场场盛大的民俗歌舞竞相登场,为春节增添独属于承德的色彩与韵味。  新年之际,受大学同学
期刊
2018年8月16日至24日,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组联部主办,青岛市女摄影家协会承办的中国女摄影家走进大美青海聚焦昆仑圣殿格尔木摄影采风活动顺利举行。会员先后参加昆仑山祭山大典及昆仑山顶级旅游带拍摄活动、中国大盐湖拍摄活动、中国摄影报影友擂台赛评选和颁奖活动,前往拍摄茶卡盐湖日出、天空之境日落、青海湖、日月山、龙羊大峡谷、塔尔寺、西宁东关、西关大清真寺等。  活动结束后,协会从会员上交的作品中选出部
期刊
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五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城市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有人形容,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就像一个高明的医生看病讲究“除根”,要划破看似完好的表皮,挖掉一个个毒瘤和脓包。除去“毒瘤和脓包”,“肌体”开始愈合。在漫长而坚韧的创建过程中,始终伴随着“
期刊
有一些动物,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都奔波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或形单影只,或成群结队,它们有的在迁徙中度过生命中大部分的岁月,甚至有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为前往遥远的异乡寻找可口的食物和温暖的阳光,以及良好的繁殖条件。    迁徙为动物周期性的较长距离往返于不同栖居地的行为。动物的迁徙行为是一种适应现象,凭借这种活动,可以满足它们在特定生活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使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荣得到可靠的保证
期刊
对于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来讲,四季分明是最明显的特征,冬天通常是必经的考验,空调房、暖水袋、羽绒服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物品,那么,野生动物面对如此严苛的条件会怎样呢?  事实上,野生动物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一成不变,他们面对寒冷的冬天,身体和心理都会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甚至,有的在秋天就已经开始为冬天的到来做准备。本期的《深度涉足》专题《动物越冬的正确打开方式》将带领读者一起打开冬天的动物世界,探索
期刊
2017年9月,黑熊连续现身中国长白山山门附近,或为冬眠寻找食物。  在动物界,从昆虫到两栖动物、鸟类和灵长类动物,动物冬眠屡见不鲜。对于动物来说,冬眠似乎是一件躲避严寒最懒却最效的方式。一到冬天,睡鼠钻到地下蜷起来睡,蝙蝠撤退到阁楼或者洞穴去睡,熊睡在它们的洞穴里,大黄蜂也钻进地洞里,刺猬蹲坐在它们的巢中……在沉睡中驱走严寒,迎来暖春。青蛙是众所周知的冬眠型动物  冬眠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
期刊
姜彥,1953年生于辽宁锦州。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辽宁省漫画家学会理事、葫芦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会员等。  曾策划和组织了大型知识竞赛、摄影大赛、工艺美术品展销、中日市际书画展、兴城海会,与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参与组织了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  摄影、漫画作品多次参展,并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奖;书
期刊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谁,那答案一定是“父母”。对于一些动物而言,夏天的结束就开始了它们生命的倒计时,而冬天的到来犹如死神的召唤,但繁衍不能因为生命的终结而结束,于是,它们在冬天来临之前找到一个相对温暖的地方,以便让排出的卵可以度过寒冷的冬天,待来年春天长为幼虫,开始新一轮的生命,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存在——越冬卵。  昆虫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和活动状态是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春
期刊
城市是地球上最新兴的栖息地,在这里动物们不得不与地球表面最剧烈的变革相抗衡。未来十年内,城市面积预计将扩张约百分之三十,这也许会对动物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对于勇者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奇妙机遇的世界。生活在城市中好处良多,难的是如何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  ——摘自BBC地球脉动第二季第六集  山西太原是我生活的城市,快、快、快是这座二线城市变革的主基调,母亲河汾河周边的开发建设,使得湿地不断减少。多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