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故事 严酷的现实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方小說大师卡夫卡的《变形记》是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揭示出一种严酷的社会现实,呈现出极其强烈的审美现代性特征。本文试图从表现主义艺术的角度,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变形记》;卡夫卡;表现主义;文学评论;西方文学
  
  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
  在《变形记》的开头,作者没交代任何原因,简直是祸从天降:“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显然,故事是在一个荒诞的情境中展开的。小说是一个虚构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边界。卡夫卡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有对现代社会最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象”。所以如果我们联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当我们被一些谁也无法预料、无法逃避的境况所决定时,生活的荒诞与这个故事的荒诞就有了一种比拟的联系,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尖锐了:当我们突然无法动弹,在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卡夫卡的小说带出了我们深深的忧虑。显然,在如此荒诞的突变中,卡夫卡敏锐地觉察到现实生活某些带本质性的问题,而用这种象征、夸张甚至荒诞的手法加以表现。
  这是个令人心悸的问题。格里高尔这个小职员为了养家糊口,终日奔波在外,被公司看作安分守己、稳当可靠的雇员。他渴望有一天能摆脱这种苦役般的生活,但没等到时来运转,他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完全不能动弹了。然而即使变成了甲虫,格里高尔还想起来赶火车上班,还想着拼命工作去还债,还战战兢兢想乞求上门威逼的秘书主任允许他继续为公司效力。可见,格里高尔不但逃不脱外界的巨大压力,也逃不脱内心的束缚与规范。如果大家有兴趣仔细揣摩下去,就会发现,每个描写格里高尔心理的片段背后都包含了现代人的心理状态:被关在房子里的格里高尔总是没完没了地担心可怕的或有害的事情就要发生了。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状态无疑是一种对现实的担忧与害怕——解雇的威胁、债务的压力、人情的冷暖、忧郁的累积,甚至一切无从猜测,却随时都有可能落在自己头上的灾祸——这种危机感、孤独感、压抑感、灾难感,……正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的心理病症。卡夫卡指出了现代人的精神痛苦所在。许多评论家纷纷把卡夫卡的小说解释为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被异化的政治寓言。实际上,卡夫卡始终站得比政治更高,他的批判具有超出政治而达到对人性思考的意义,因为他看到了现代人最深刻的精神危机。
  格里高尔的突变,引起了家里人对他的强烈反应。家,总是被人们形容为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湾。然而,当家中有一个无法动弹,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虫”时,家中其他成员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卡夫卡伸出无情之手,指出生活幽暗处那个令人惊悸的真相。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作为格里高尔敏感的神经总是有着惊异的发现:公司秘书主任逃跑,母亲晕倒。“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并且“无情地驱赶并发出嘘嘘声”赶他回房间,他被父亲推倒在房内,跌得“血流如注”。他孤独的心多么需要交流与慰藉,哪怕他成了一只甲虫,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爱心。可当他走出房门时,却被父亲用苹果轰炸。妹妹也逐渐由最初的同情而厌恶而憎恨,反复提出要摆脱这个“负担”。再没有比这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悲惨的情形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冷漠的现象呢?人类对待有血缘关系的同类,何以会如此铁石心肠呢?因为受难的格里高尔在萨姆沙夫妇和葛蕾特的眼中根本不是人,而是“虫”,他丢了他们的脸,成了他们的累赘,他们恨之入骨,以冷酷的态度看待“虫”,以残酷的方法心安理得地随意处置“虫”。甲虫在卡夫卡那里正代表着被社会放逐了的人。当然格里高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变成甲虫之后,脑子里还在想着公司,想着家,他还想苦苦挣扎着返回“人”的生活之中,那么努力地、徒劳地却又是令人感动地要维护自己人格的完整。人转变为虫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对异己的排斥和厌恶。卡夫卡采用这种变形、夸张、象征和怪诞的表现方式,就是要引起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生活的震惊,让人们品味出作品超乎寻常的意义来。
  卡夫卡冷峻的眼光聚焦的是“真”。在他看来,“真”若要体现,就必须借助于“丑”。于是《变形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丑陋的意象:丑陋的甲虫,肚子硕大,许多条细脚乱舞,腿上有许多白色小斑点;腐烂的伤口,粘糊糊发臭的苹果;头发“蓬乱直竖”的母亲,“恶狠狠像个狂人”的父亲,冷漠的妹妹;墙上粘液的痕迹,地下软乎乎的尘土,令人窒息的腐烂与恶臭的气息……。卡夫卡毫不留情地断绝了读者的审美期待,似乎他觉得丑就是丑,甚至根本没必要用美作为小说结束之前的一点安慰。所以,一直到小说的结尾,卡夫卡也没有让这些丑陋的意象从背面发出一点美的光芒来。结尾写格里高尔在极端孤独、苦闷中死去了,全家人终于“摆脱了它”。而当女佣人“用扫帚把格里高尔的尸体往旁边推移了一大段距离”的时候,甚至连最慈爱的母亲都默许了。像欣赏古埃及木乃伊一样,全家人冷漠地看着那“过分干瘪”的尸体,任由女佣人处理。这结局的一幕,在人的存在的意义上,是否象征了人与人之间命定的相互厌恶与敌视呢?也许谁也不能完全弄清楚隐藏在作品后面作者那深奥的内心。
  《变形记》是一个现代寓言。我们可以从里面清清楚楚捕捉到它的寓意:现代文明把人异化成了经济动物,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成一种纯粹的金钱关系,即使是亲人之间,当人不再能够给他人创造价值时,他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作者简介】何忠朝,湖南省郴州市二中教师。
其他文献
据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网站报道,2016年11月28-29日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会议在希腊塞萨洛尼基举行,讨论如何使学习更有效。与会人员一直认为,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的确认,对欧洲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主任詹姆斯·卡列加(James Calleja)强调:“对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确认,将减少劳动
【摘要】戏剧教学,先找戏眼。《哀江南》的戏眼在“哀”,“哀情”需用读者之情去把握、体味。苏昆生的故国情、兴亡情等交织而成的悲歌,需用要我们在对历史、戏曲熟知的基础上,去辨析、诵读,体会蕴藉其中深广的哀思及理情情怀。  【关键词】孔尚任;《哀江南》;情;理性魅力    一、文本解读    文章有文眼,诗词有诗眼,戏曲也应有戏眼。《哀江南》之眼就在于“哀”,这一“哀”字中,应该蕴涵了多重美学意蕴。老赞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18年1月2日报道,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学生人数连续5年减少,过去5年共减少了4万多人。  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指出,学生人数减少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马来西亚面临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的问题。不仅华文小学,马来文小学、淡米尔文小学、马来西亚高级学校文凭(STPM)和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大学预科班全都有学生或考生人数下滑的趋势。此外,生活宽裕的家庭希望孩子可以接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语文教师要发挥师爱的魅力,吸引学生乐学语文。  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发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任课的老师。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泛化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去:“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或“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高一学生正
【摘 要】教师备课授课应以钻研、吃透教材为主,酌情参阅教参资料,不能以啃教参代替研读教材。使用各种教案学案等教参资料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慎重取舍,因材施教,要仔细鉴别正误,去伪存真。教师使用教材教参,意在博采众长,探索进取,从而自成风格,不能为其所囿而毫无建树。  【关键词】教材;教参;鉴别;取舍    笔者工作20余年来使用过若干套初高中教材,购买了不少教参书,多年工作实践证明,教材和教参资料
【摘要】导语,历来被语文教师当作教学的“突破口”,它起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导语应具有的语言艺术:一、新鲜激趣;二、启发激疑;三、感染激情;四、描摹激境。  【关键词】导语 启发 感染 描摹 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中,导语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叶圣陶曾经说过:“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
【摘要】寒门学生虽无力购买大量书籍资料,但若立足课本,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也可获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成就佳作。例如可评价主人知难而进的品行,评价其行为表现的价值,评价主人公的功过及重要影响等。  【关键词】寒门学生;教材利用;方法示例    阅读获得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写作提炼思想,思想升华品位。  处在大城市,很难想象西部地区农村高中学生的贫苦程度,他们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拥有大量的书籍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在古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实用性很强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分组合作式、分组竞争式、转换任务式等。这些变通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轻松、和谐、主动地探究学习。古文教学也就一改以往面面俱到、串讲串问、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做法,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的有实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古文教
【摘要】《前赤壁赋》反映了苏轼一段伟大的心路历程和人格的一种超越与升华。本文拟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研读这篇文章,一是从地名赤壁的美丽误解可领悟苏轼的建功情结,二是从“主客问答”的行文手法可感受到苏轼的双重情感,三是从文章物事的叙述转换可分析出苏轼的情感超脱。  【关键词】阅读欣赏 文本解读 文化研究    《前赤壁赋》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被贬谪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时写的一篇散文名作,它与《后赤壁赋》、《念
据苏格兰教育与培训部网站2017年12月11日消息,根据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UCAS)的最新数据,2017年苏格兰学生就讀本地大学的人数创历史新高。具体数据如下:2017年苏格兰的大学一共招收了34830位苏格兰本地的学生,比去年增加1000多人(同比增长3%),这一人数约占苏格兰大学总人数的70%;同时,苏格兰大学招收的英国学生的人数也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长了约2.8%。数据还显示,苏格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