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齐自石《山水册》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月即将举行的中贸圣佳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 “挹爽楼书画收藏专场”中有一件齐白石1930年创作的《山水册》8开,是齐白石先生代表作中的精品。此册水墨设色纸本,每开为33×27厘米,分别是: “顺风归帆”“雨后山家”“春风杨柳”“柏屋山家” “山月归鸦”“万竹山居”“山楼歇雨”“行尽波涛”。在“雨后山家”一开画家题上款为: “伯施先生清正,庚午齐璜。”
  此册与2003年中贸圣佳以1661万元拍出的齐白石《诗意山水册》8开极为相似,齐白石《诗意山水册》创作年代为1932年,水墨设色纸本,每开为32.5×35.5厘米,分别是:“竹溪鸭群”“酒醉网干”“一犁春雨”“牧童纸鸢” “柳风帆影…蕉叶楼居” “两岩含月”“绿满乡关”。在“蕉叶楼居”一开有题款; “吾画蕉屋,七十岁喜楼居,故画蕉楼”。
  因为《山水册》和《诗意山水册》都是齐白石先生大体相同时间的创作,同时齐白石先生又重视自己的创稿,每有满意之作,都要勾留底本,以备再用,所以两个画册的内容、构图、用色、风格等都很相近或相似。《山水册》创作时期早《诗意山水册》两年,有些《山水册》的册页应是《诗意山水册》的母本。例如《山水册》的“万竹山居”与《诗意山水册》的、 “竹溪鸭群”,更为相似相承。 “万竹山居”和“竹溪鸭群”,都是画一泓清澈溪水的岸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翠竹。 “万竹山居”在岸边万竿细竹丛林中,绘一爿三开间的瓦屋,一长者开窗独酌,窗外岸边,一独木长桥飞架过溪,充满着隐居者的诗情画意。而“竹溪鸭群”,同样是溪水竹林,却将瓦屋换成一个低矮的草棚,悬挂着布稴,溪上的独木飞桥,换成众多散落在溪水上游弋的鸭群,画家真实地绘出了放鸭劳动者艰苦的劳动环境,再现了劳动者生活劳动的场景。
  但两册细较,它们之间又有很多不同,各具春秋。诸如《山水册》8开是以水墨为主施淡色,更突出用笔用墨,显得更为素朴淡雅,别具风韵。另外,《诗意山水册》8开,每开都有启功先生对题五言诗一首,启功先生特有的馆阁体的题诗,为《诗意山水册》增色不少。但是,《山水册》除8开山水画之外,又多出一开齐白石先生再次题跋的书法:“冠英道兄得此,携来与观。予见之不胜太息。予年九十一矣。辛卯春三月,白石老人。”自然凭添了一开珍贵的书法佳作,又让人如获意外至宝。《山水册》8开后边有姚石倩、刘芦隐、谢无量三篇跋文,凸显此册收藏、流传十分清楚。
  姚石倩是齐白石弟子,四川书画家,姚石倩的跋语说明《山水册》8开是他陪田伯施向齐白石先生求得此画册。田伯施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任成都宪兵司令,地位显赫,解放后生活落魄,又托姚石倩将此画册转卖给张冠英。张冠英(1910年~1981年)是一位著名医生,山东人,毕业于齐鲁医学院,原在四川工作,与著名学者谢无量相熟,解放后入京,经谢无量介绍,先后任北京东城区儿童医院院长、平谷县医院院长等职。张冠英购得齐白石《山水册》8开后,曾与姚石倩一起拜访齐白石,齐白石先生为其作跋。并在一起合影留念。姚石倩题跋作于“庚寅花朝”,即1950年春的花朝节。
  此件《山水册》8开是齐白石先生代表作中的精品,收藏、流传有绪,品相完美如新,符合书画收藏真、精、新最高准则。
其他文献
“文革美术”是一个异数。只有一个旋律是“文革”时期的特色。从单独的角度表达革命情怀并力图追求军事共产主义艺术形象的宏大叙事方式,成为那一时期的标准。其中扛鼎之作就是毛泽东的艺术形象。全景式地表现恢弘历史画卷,弘扬大无畏精神,英雄史诗般的风格标志“文革”时期的艺术空间。    “文革”红色经典油画    集中不同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军史题材创作出的油画,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富有“文革”艺术风格
期刊
X  尽管没有统计数据,但我大致可以肯定,作为崇仰的表征物,世界上除了基督教的十字架,毛泽东像章怕是曾经拥有量最大的。不同的是,作为“救赎”象征的十字架,是在耶稣受难后才出现的,而作为崇拜的“偶像”——毛泽东像章则是其生前的产物。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大地上,几乎人人都曾拥有过毛泽东像章。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十字架”还不断有新的出现,而“偶像”却成了遗物。作为遗物,毛泽东像章就有了收藏价值,也就有了我
期刊
西藏地接中亚和印巴次大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西藏佛教艺术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元明时期的藏传佛教艺术主要受到三大艺术因素的影响:一是来自东印度波罗艺术的美学和图像学方面的准则;二是源自加德满都河谷地区的艺术传承;三是来自北京(大都)的元代西天梵相艺术风格。除了汉藏交融的西天梵相艺术在中国宫廷自成一格之外,元明以来的卫藏地区造像艺术即多受前二支的艺术风格所影响。特别是卫藏地区,印度波罗王朝(8—
期刊
这座宝座是由台湾收藏家陈先生从美国重金购得,今秋由中贸圣佳拍卖公司自台湾征集而来,是名副其实的海外回流的宫廷文物。  此宝座的构件均为紫檀木制成,座面以下打洼束腰,下衬托腮,牙板及腿足作澎牙式,并以浅浮雕手法饰牡丹花。牙条下沿垂洼堂肚,足端做出内翻马蹄。坐落在框式托泥上。座面之上的靠背及扶手作五屏风式,以活榫开合结构与坐面结合。每屏以拐子纹攒框,内镶板心,靠背三格分别以浅浮雕手法雕饰海水纹及龙纹。
期刊
由中贸圣佳公司自台湾征集的恭王府铭紫檀宝座是否曾被清帝赐于恭王,而作为恭王使用之物藏于恭王府呢?    王府能否使用宝座    宝座是家具中等级特征最为明显的器物,只有贵为“天子”的皇帝使用,因此宝座的装饰基本以龙纹为主。那么作为清宗室成员的王府主人可否使用宝座呢?《清会典》中有这样的规定: “凡府第各颁其制。亲王府制……正殿中设座。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座基高尺有五寸,朱鬃彩绘五色云龙。座
期刊
《明皇出游图》是石涛传世作品中罕见的一幅鸿篇巨制,石涛在题款中明确说明此画是“漫临”南宋“名绘神物”。  石涛(1640~1707),原名朱若极,又名原济,一作元济。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石道人等,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子靖江王朱守谦十世孙。  唐玄宗避乱西蜀的故事,唐代中晚期就开始被画家绘人图画,只是各个时期风格不同,立意也有差别。如唐代画家李昭道所绘的《明皇幸蜀图》,但观者并不能从
期刊
1998年至2001年有一场轰动全国、历时三年的官司,因为官司涉及《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原作的著作权和归属权。想当年《毛主席去安源》是何等风光。1967年《毛主席去安源》问世,1968年7月L日公开展出,至1969年底,其宣传画全国出版部门共印制了1.91亿张,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印了9亿多张,成为世界油画史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因此《毛主席去安源》原作的何去何从,自然是万众瞩目。最终法院判决
期刊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以板桥名世,扬州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首。这幅郑燮绘的《石竹兰图》,水墨纸本立轴,高244厘米,宽119厘米。署“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相翁年学老长兄政”,“板桥弟郑燮写”。钤“郑燮”白文、“七品官耳”白文、“直心道坊”朱文、 “郑为东道主”白文等印。  这幅画是郑燮乾隆十八年画赠清大学士高斌之作。高斌
期刊
1949-1976:重塑新的国家形象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她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正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对于中国美术界来说也正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塑造一个全新的国家形象。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  毋庸置疑,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直是党的文艺政策的主导方针,而这一方针也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界在对新中国
期刊
台北故宫藏有一组古代玉圭,上面饰有凸起的勾连兽面纹、人面纹、鹰鸟纹,作品应属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人首,玉鹰同这类玉器上的纹饰有相似之处,但作为装饰的独立图案并未出现。  清代的乾隆皇帝对这一组玉圭是非常喜爱的,在上成刻了诗,还刻上了“古希天子”等自己喜爱的印章。这组玉器便成了国宝级的藏品。  对于收藏此玉圭,乾隆还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对这组玉圭进行仿制,其二是考证题诗。宫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