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夯基激趣,提升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77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定教”是一种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策略。下面以《爱之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
  一、为阅读教学构建出发的“码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的规律和接受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学习,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内化,也就是说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师:通过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咱们随便聊聊。
  生1:我从文中知道乔依工作的工厂倒闭了,他心里很是凄凉。
  生2:我知道乔伊帮助素不相识的老妇人修好了车。
  师:大家说得很好。老师看出你们刚才是在用心地读课文。读完课文以后,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对哪些地方还有疑惑?
  生1:我不明白文章为什么以“爱之链”为题目,为什么不用“助人为乐”或者“爱的传递”为题目呢?
  生2:“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我还没有读懂。
  师:同学们很善于提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在细读课文之前,教师以“你读懂了什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重在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学生不理解需要着重指导的。教师只有心中有数,明白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接下来的学习。
  二、为阅读教学提炼迸发的“趣点”
  阅读教学要把握整体、纵观全局、全盘考虑,否则教学就会给人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学生难以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先要提炼出促进学生思维迸发的“趣点”;再从“趣点”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顺势而教。这样既避免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又能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把相关的环节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学生边读边画)
  师:谁能说一说?
  生1:“他喘着粗气……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
  生2:“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得擦流出的血。”
  师:从这些句子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乔依给老妇人修车十分辛苦,天气很冷,他的手都冻僵了,皮也蹭破了,可他还是一心想尽快帮助老妇人把车修好。
  师:从这段话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他没穿袜子,带着破手套这些地方看出他自己生活也很穷困。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改变了传统逐段分析讲解的教学方法,将第四自然段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把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又使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这些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的,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为阅读教学捕捉升华的“练点”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文章有了基本感知、领悟以后,教师要捕捉可以使阅读教学升华的“练点”,也就是文章的“弦外之音”,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提炼、加工、运用。这样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深切地体会文章的情感。
  师:“她轻轻地吻着丈夫……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看出了女店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因为女店主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就像一句歌词里所说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你说得真好!那么,在这里女店主知道丈夫帮助过老夫人吗?
  生:不知道。
  师:从这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社会上互不相识之间的人互相帮助还是有许多的。
  师:是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主要是从文章的重点句子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女店主的话。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想象写话。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认识得到宣泄;另一方面,他们对文章的主题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发觉学生对于“有情有义”的文字很冷漠,在笔者看来,这源于学生对文字缺乏应有的心灵感受力。对于提升学生心灵感受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做到有意识的引导和有方法的实施,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说过:“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但是,观察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寓言教学,包括一些名师的寓言教学,感觉未能将寓言教学提升到这一高度。以下两种现象尤为突出:  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
[摘 要]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如此运用:引导学生自学,做好课前准备;进行辩论交流,养成合作习惯;模拟课堂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先学后教 小学语文 实践 扁鹊治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4  小
[摘 要]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需要我们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适宜的图片资料,为学生搭建起发展阅读感受力的“脚手架”。 生活经验会激活学生心中类似的情感经验,适宜的图片,会让他们的文字感受力攀登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阅读感受力;朗读;想象;感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73-01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摘 要]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零碎时间,借助电子终端接收工具进行数字媒介的阅读。语文课堂可以关注碎片化阅读这个新生事物,以“碎”激趣、以“碎”扩展、以“碎”切入,让学生把握好空余时间,通过碎片化阅读方式开拓信息时代的阅读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方式 碎片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44  碎片化阅读指的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工具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基的重要任务。而最好的语文学习材料就是语文教材。因此,如何利用教材(文本)上好阅读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成了众多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摸索的问题。  一、潜心咀嚼,张扬阅读个性  每篇教学文本的遣词造句都倾注着作者精心地推敲和打磨。解读文本,就要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学会咬文嚼字,从而感受作品中的形象,领会作品中的意境。如著名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寻隐者不遇》等古诗时,引导学生在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意蕴深远,为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我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例,谈谈通过补白训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方法。 
[摘 要]单元课文是一个整体。教师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时,要有统整意识、要素意识和实践意识,引导学生用上前面教读课文所学的方法继续实践,不断练习预测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根据两篇课文的特点,抓住导读和课后练习,让学生实践运用预测方法,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预测方法;自读课文;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遴选出契合学生认知需要的语用价值点,引领学生从中掌握语用知识。教学《天安门广场》一文,教师紧扣其中的方位顺序、象征手法、场面描写等,引领学生体验、运用、内化,促进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文本解读;依托教材;语用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64-01  在《天安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大的弊病就是空洞。教师只在习作技巧上下功夫,因而学生的习作也只是枯燥的几句骨架子,写的都是假话、空话和套话,根本没有细致入微的感人的内容。一篇文章有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这样的文章读者印象更深刻,可读性更强。文章因细节而精彩!以《糊涂的爷爷》习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