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海军强大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李杰 海军军事学术所研究员,现为中国孙子兵法学会理事、中国二战史学会理事、全国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海军战略、新军事变革、武器装备、外国海军和海洋军事等问题研究,参与和撰写了大量的全军和海军课题研究、学术报告及其他各种类型文章,先后出版专著、译著40余套、本(其中,主编5套,与人合著、合译5本,余为独立著、译),总字数达数百万;还撰写过多部军事、武器装备、海洋科技与科普电视剧本并获奖,多篇论文被收入《中国军事文库》、《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等文献专著中;有多项研究成果、著述、文章及电视片在全国、全军和海军获奖。曾为多个中央电视频道与军事栏目担任过嘉宾或主持:举办过军事学术与科普讲座数十场次。
  
  中国是海洋大国吗?
  有人说是,因为我们在600年前就把宝船队开到了非洲东海岸,因为我们的船舶工业连续十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三,还因为我们的海上力量是连美国都承认的亚太地区最强大的海军之一;也有人说不是,因为中国自始至终是陆权国家,海权意识淡漠,因为我们甚至没有过一次斯彼特海德那样的观舰式,万邦来朝显同势鼎盛。
  的确,展示海军实力的方法有千百种,但海军检阅最壮观、最隆重,也是最能展示国家力量、国家威慑力的方式。
  


  翻开人民海军的史册,我们可以从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海上分列式一直回溯到1957年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以今天的视角衡量,这几次海上阅兵的规模并不大,但它们却如同中国海军发展这条时间线上几个珍贵的绳结,我们摸索它,就可以倾听历史的声音,可以看清中国海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
  
  一个时代的终结
  1949年1月8日,西柏坡。
  一份由毛泽东起草,中央政治局批准的党内指示正式下发。在这份文件里,毛泽东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
  中国海军的蓝图就这样在一个河北小山村里画下了第一笔。
  8年后,山东青岛。
  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主席以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海军总司令萧劲光的陪同下检阅了人民海军。为了这次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的海上检阅,中国海军精锐尽出:从苏联购入的四艘自豪级鱼雷驱逐舰;旅顺海军基地的第1潜艇支队;海军航空兵的歼击机和轰炸机群;青岛基地舰队的猎潜艇、快速炮艇、鱼雷快艇以及由东海舰队司令陶勇中将率领的专程从上海赶来的护卫舰“昆明”号。
  共和国总理看到的几乎是当时中国海军战斗部队的全部家底。
  检阅以海军码头的军官方阵开始,随后,周总理乘坐检阅艇驶出大港,检阅了胶州湾海面列阵的全部战舰。所有参阅舰艇均以满旗、站坡的最隆重海军礼节迎接。随后,周总理登上旗舰“鞍山”号,观看了海上分列式。
  在青岛海上阅兵之前,海军徒步方阵已经5次在国庆大阅兵中走过天安门广场。但,徒步方阵的象征意义大干实际意义,只有海上分列式才是真正属于海军的力量展示,尽管这力量算不上强大。
  1957年是人民海军建立的第八个年头。虽然已经建立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青岛、旅顺基地舰队;海军教育体系也显露雏形,但人民海军的步履依然艰难。与建立一支合格海军相关的几乎所有要素,人民海军几乎都差距甚远——训练有素的海军人员,奇缺;购置装备所必须的经费,奇缺;必不可少的海军基地、港口设施,奇缺……
  为了招募有经验,懂技术的海军人员,1949年,海军司令部在《大公报》上刊发通告,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海军服役经历的前国民党官兵;为了接收从苏联购买的驱逐舰,几乎把当时最有战斗力的华东军区海军第二舰队抽成空壳;1952年1月,海军要求向苏联购买343架飞机,周总理只能批232架,原为海军购买驱逐舰和鱼雷艇准备的2亿卢布预算因为朝鲜战争被挪作空军军费购买米格-15战斗机。为此,毛主席还特地接见海军领导,表达歉意。
  人民海军唯一不缺的可能就是顽强的战斗精神,还有共和国最高军事决策层对海权的敏感意识以及战略远见。
  青岛阅兵之前两年,1955年1月,人民海军参加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历电上首次海陆空二三军联合作战——火获成功;同年11月,刚刚形成战斗力的“鞍山”舰以及海军其他64艘舰艇参加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联合战役演习——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这两次行动初步展示了海军三年建军计划的成果和战斗力。而57年的青岛海上阅兵和58年的旅顺港潜艇受阅则是海军建设阶段性成果另一种形式的展示。
  


  或许因为我们缺乏海军传统,也可能是同庆大阅兵过于显赫,1957年的青岛海上阅兵式没有留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我们甚至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舰艇,多少飞机参加了阅兵。但是,所有中国人应当记住1957年8月4日上午的这两个小时。这一天距离醇亲王奕譞第一次检阅北洋水师整整61年。“亚洲第一舰队”没能保住大清王朝的龙旗,在很长时期内装备处于劣势的人民海军却征战60年,与国内外敌人作战1274次,在国民党反攻大陆气焰最盛的50年代,在美国建立岛链防御围困中国的60~70年代保卫了18000公里的中国海岸线。
  毛泽东在1953年视察驻武汉海军部队时说:“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都是从海上来的。”1957年的青岛海上阅兵式宣告了这个时代的结束,宣告了中国有海无防的近代史的结束。
  
  重新启航
  
  从白马庙草创开始,中国海军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拉出了一条太阳线。而50~60年代也是人民海军参战最多,战果最辉煌的时期。面对技术、经验均占上风的国民党海军,人民海军凭借着勇猛顽强的作战精神,扎实过硬的军事素养,将近海轻型舰艇的作战效能发挥到了极致。一江山岛登陆战、东山岛海战、崇武以东海战,连战皆捷。
  但是,进入60年代,接踵而至的中苏交恶和十年动乱严重迟滞了海军的发展。
  苏联顾问团的撤离不仅使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陷入困境(高峰时期,有多达600名的苏联海军顾问在中国工作),更让刚刚起步的船舶工业面临重启。尽管人民海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60年代仍然取得了巨大成果——1965年11月第一座大功率长波台建成;1966年9月第一艘国产护卫舰交付海军;同年12月,海军仿制导弹定型;1968年12月,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旅大级105号铺下龙骨一一但接下来的十年动乱对海军建设的影响几乎是灾难性的。
  美国一位海军研究专家曾在他的书中写到了文革对中国海军的影响。他认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海军部队的战备训练受到很大破坏;海军士兵服役年限缩短……许多海军将领在被免职,甚至遭受迫害……文革期间,技术革新方面没有任何突破,建造的都是老式舰艇,而且多数是用于近岸防御的小型舰艇,其原型艇在文革前就已制成,批量生产并不需要更高的建造技术……总而言之,文革对 海军的影响是使海军好像进入了停顿状态。这浪费了海军现代化规划中宝贵的时间,也妨碍了一代军官的成长。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海军如同搁浅的巨轮,需要校正罗盘,重新启航。
  犹如历史轮回,时隔22年,人民海军又一次回到它初次站立的地方——山东青岛。
  1979年8月2日,邓小平由山东省、济南军区和北海舰队的负责人白如冰、肖望东、饶守坤等陪同,来到海军烟台基地检阅舰艇部队,还与时任海军司令的叶飞上将一起登上105舰出海巡视,其间挥笔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因为不是事先准备好的庆典式的阅兵,因此,邓小平对海军的这次检阅显得“简陋”,并且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是邓小平南巡归来在青岛休养期间的一次临时安排。真正重要的是他在青岛召开的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而这次会议决定了海军的未来建设规划。
  


  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青岛接见了参加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全体代表和北海舰队的干部代表。邓小平原先没有准备讲话,后来大概是感到有些话需要说—下,就走进会议室。讲话中,他强调指出,我们海军的战略方针基本上是防御,是近海作战,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但是防御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我们不需要太多但要精,要真正现代化的东西。
  这次讲话的内容,后来以《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和《海军建设要讲真正的战斗力》为题,分别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
  近海防御,精兵政策,推进现代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海军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发展定下了调子。
  而在此后由青岛乘火车前往烟台途中,叶飞上将在199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回忆邓小平》一书中写道,邓小平在听取了关于西沙群岛战略地位的汇报后,果断表态:这个地方一定要坚守!这个决定便是后来恢复海军陆战队建制的肇始(中国海军陆战队最初创建在1953年,19575精简整编中被撤消,直到1979~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
  9年之后,海军陆战队和南海舰队在赤瓜礁一战击败越南海军,收复南沙群岛6个岛礁,捍卫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是中国海军重新启航的一年。中国海军再次走上了快车道。
  
  走向蓝水
  解放军还未过长江,毛泽东就已经认真考虑了海军的建设和近岸海域的国防安全。我们不能不说,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绝不缺乏海权意识和战略眼光。只是建国初期的国情严重限制了海军建设的发展,同时,战争阴影时刻徘徊在国境线上的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也“逼迫”新中国领导人在海军发展路线上更加“现实”。
  “近岸防御”与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不相称;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相称,与中国的大国雄心更不相称,它只是一个等待被打破,被取代的权宜之计。
  突破在1985年。
  邓小平在青岛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6年后,海军正式提出了符合“积极防御”的国家防卫战略的“近海防御”战略,并据此修订了战略层次的作战纲要,从原来准备在靠近海岸线的海域实施作战行动转而准备在近岸海域之外进行海上作战。
  刘华清上将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85年底,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当时,海军举行了首长机关单方一级研究性图上演习,经过八天的理论研讨和实际推演,探讨了未来战争中海军作战的新观点、新方法;对如何筹划整个海上战场海军兵力的作战行动和海军如何转入战时体制等问题作了详细研究。
  由此,中国海军的战略方向由陆地向海洋延伸。中国海军由黄水走向蓝水。
  伴随着海军战略的调整,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995年10月19日,人民海军北海舰队在黄海某海域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上午9点30分,一般艘新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编队、潜艇编队迅即驶入演习海区。一时间,天空战鹰呼啸,水上战舰驰骋,水下“蛟龙”倒海,导弹腾飞,火炮轰鸣,鱼雷齐射;海面水柱冲天,烟幕腾腾。电子战贯穿了演习的全过程,舰机协同、编队协同,舰空对抗、潜舰对抗,登陆作战,一场高技术现代海战的缩影呈现在中央军委领导面前。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等领导在观看完演习后,参加了海上分列式检阅。
  1995年黄海联合演习以及海上阅兵式不仅是中国海军向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汇报演出,更是中国海上力量转型的里程碑。其中尤以旗舰112“哈尔滨”号的出场意义最为深远,它是人民海军第一代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战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建立一支与大国地位、大国形象相称的“大海军”,而不仅仅满足于依靠潜艇形成的局部领域的非对称优势。
  1995年10月的那个上午,“哈尔滨”号打出的旗语“祖国万岁”绝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蕴含着强烈自豪感以及对未来满怀期望的宣示。
  
  驶向阳光灿烂的犬海
  2005年8月18日,中与俄两军首次在青岛、山东半岛东南海域、胶南琅琊台和潍北地区举行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曹刚川上将和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部长伊万诺夫上将亲临现场观摩指导。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海军司令员张定发上将,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上将等解放军军事决策层重要成员也观摩了演习。
  8月23日,在山东半岛东南海域举行了海上封锁作战实兵演习。演习包括4个内容:航空兵夺取和保持局部海区制空权;协同反潜;潜艇、航空兵、水面舰艇合同打击“敌”舰艇编队;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参加演习的兵力有中国海军驱逐舰3艘、护卫舰3艘、潜艇2艘、各型飞机20架;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大型反潜舰“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卡27型舰载直升机及A-50预警机等。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张展南中将、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费奥多罗夫海军上将指挥演习。
  8月23日下午,海风阵阵,军旗猎猎。山东半岛东南海域,海上战舰列阵,空中战鹰轰鸣。参加了海上封锁作战演练的两国海空军部队,正翘首待命,准备举行隆重的海上分列式。
  下午2时整,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海上分列式中方总指挥张展南海军中将,俄太平洋舰队司令、海上分列式俄方总指挥费奥多罗夫海军上将,分别向梁光烈上将和莫尔坚斯科伊上将报告:“海上受阅方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
  2时05分,海上分列式正式开始。由中方参演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潜艇和俄方参演的“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大型反潜舰、“激烈”号导弹驱逐舰组成的海上舰艇编队破浪而来,与中俄双 方参演的舰载直升机、警戒机、轰炸机、歼击机、歼轰机组成的空中飞行梯队一起,依次通过海上观摩舰,接受检阅。
  2时18分,海上分列式结束。分列式上,接受检阅的共有舰艇10艘,飞机22架。
  参加中俄海上联合分列式的舰艇并不多,规模也不算大,但却是三大舰队精锐尽出——112“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是北海舰队的旗舰,参加过1995年海上大阅兵;隶属东海舰队的136“杭州”号驱逐舰是90年代末从俄罗斯引进的四艘现代级的第一艘,168“广州”号导弹驱逐舰以及564“宜昌”号导弹护卫舰来自南海舰队,其中168舰是中国新一代通用型导弹驱逐舰的代表。此外,基洛级和宋级柴电潜艇也赫然在列。
  2005年中俄联合海上分列式堪称是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现代化的集中展示。
  1995~2005,不过十年时间,但中国海军这十年的发展变化甚至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
  美国海军专家奥若克给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十年快速发展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21世纪初全球最大造舰计划。他在2005年撰写的美国国会研究署报告中写道:中国在十五年内已采购了4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建造了5个级别的新型驱逐舰,3个级别的护卫舰。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到。
  在装备升级换代的同时,中国海军的建军方略,对海权的认识,对近海防御战略的定义也在发生着显而易见的变化。
  1999年,海军成立50周年时,江泽民主席为海军题词称:“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这是对海军全面建设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综合作战能力”可以理解为海军航空兵、潜艇、水面舰艇、海军陆战队等各种海军力量,也可以理解为常规和核反击等火力类型。要求我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军事斗争准备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而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机械化和信息化同时进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刘华清上将在他的回忆录中清楚的写道:“海军的作战海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主要将是第一岛链和沿该岛链的外沿海区,以及岛链以内的黄海、东海、南海海区。这一海区,既包括国际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归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域,也包括南海诸岛等我国固有领土。和原来的“近岸防御”相比,这种作战海区概念的扩大,有利于战时我在主要方向上组织海上防御作战。随着我国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海军力量进一步壮大,我们的作战海区将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在“积极防御”的战役战术上,将采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思想,即敌人向我沿海区进攻,我也向敌后发起进攻。
  美国海军情报处在“中国海军报告2007”中这样写到:“近海”对于中国海军到底意味着多远的距离?……这可能取决于中国海军在获得必要支援和安全保证前提下向外海派遣作战编队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
  2009年1月,由169舰、171舰和826舰组成的海军特混舰队从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启航,出兵索马里,打击武装海盗,履行大国义务,保护过往商船。从湛江港经马六甲海峡,横跨印度洋,全程9000公里。
  中国海军,正驶向阳光灿烂的大海。
  
  2009,中国大海军
  2009年3月4日,北海舰队副司令王福山向媒体透露,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中国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4月23日海军建军节之时将在青岛举行盛大海上阅兵式,并将邀请国外海军舰艇参加。
  这将是中国首次向全世界公开的国家级海上阅兵。
  当中国海军将向全世界展示其现代化舰群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在距离青岛260公里的海滨,有一个被称为“不隅屏藩”的地方,它叫刘公岛。
  
  “海军元老”
  张爱萍
  (1910.1.9~2003.7.5)
  1910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及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不到两年时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
  1954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1月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
  张爱萍同志1 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终身海军司令”
  萧劲光
  (1903.01~1989.03.29)
  湖南长沙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参加了长征。抗臼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萧劲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文化大革命”中,他一度被剥夺了对海军的指挥权。毛泽东说:“萧劲光还要当海军司令,海军司令不易人!”现实生活中的萧劲光,精通音律、诗画,多才多艺。有诗这样评价萧劲光;“青山绿野神州地,碧浪蓝空禹域疆。陆上风驰常胜敌,海洋飞驶大将光。”
  
  “建造航母的支持者”
  刘华清
  1916年生于湖北省大悟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政治委员。
  1958年毕业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校。回国后,历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刘华清在任海军司令员和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主张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作为中国海军的元老,并且在海军建设上提出了许多强势的措施,有很高的口碑,威望极高。刘华清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唯一一名军队成员。
  
  第一波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验收
  青岛1957
  ——新中国第一次海军大检阅记事
  惟 峰
  
  周恩来在阅兵式上的致辞
  “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同志,全体同志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多年了。30年来,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英勇艰苦的斗争,保证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正在保卫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进 行。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过去各个革命战争时期、我国依靠这支队伍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在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人民还必须依靠这支队伍保卫祖国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同志们,你们在建设海上武装力量上,在保卫海疆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祝贺你们!但是,你们知道我国的海岸线很长,美帝国主义还霸占着我国领土台湾,你们必须继续努力,为建设一支坚强的足以自卫的海军力量,保卫祖国,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而奋斗!”
  
  战舰齐聚胶州湾
  1957年是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的大庆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庆祝建军30周年筹备会上,中央军委作出决定:8月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式。
  成军仅八年的人民海军第一次以水兵徒步方阵之外的形式接受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检阅。而青岛则以这样一种荣耀的方式走进了人民海军的历史。
  阅兵的地点选在青岛除了因为7月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将在青岛出席一系列会务活动外,更重要的是青岛在人民海军基地体系中特殊的地位。
  作为北方的第一大港,青岛基地海军部队担负着保卫山东半岛,呼应旅顺,控制黄海、渤海,拱卫京畿的重任。其战略地位之突出从一件事便可窥知。
  1953年,为加快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党中央从极为紧张的国防经费中拨出2亿卢布专款从苏联订购了4艘自豪级驱逐舰(当时称为雷击舰,国内工程标号6607型,所以又叫07型驱逐舰)。为了接受这四艘“大舰”,当时海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华东第六舰队的骨干和精英几乎被抽调一空。1954年和1955年,四艘驱逐舰相继交付人民海军,分别被命名为“鞍山”号(舷号101)、“抚顺”号(舷号102)、“长春”号(舷号103)和“太原”号(舷号104)。这四艘驱逐舰是当时人民海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主力舰只,它们组成第一驱逐舰支队,基地就在青岛。
  为了迎接海上大阅兵,青岛海军基地几乎进行了总动员。毫无疑问,在海上阅兵中担当主角的将是第一驱逐舰大队的“四大金刚”。为全面直观的展示海军实力,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还率领我国自行装配的护卫舰“昆明”号和另一艘军舰由上海赶来参加阅兵。海军总司令萧劲光与青岛基地司令部一起研究拟定了阅兵方案,青岛基地司令员马忠全少将被任命为阅兵总指挥。
  7月17日,海军兵力海上检阅计划在青岛基地正式部署实施。青岛基地首长和各编队领导听说毛主席要来检阅部队,都异常兴奋。7月24日、29日,部队先后进行了两次预演,反复修改、完善阅兵计划。根据气象条件,毛主席检阅部队的时间定在8月4日进行。
  为确保万无一失,8月1日上午,萧劲光又按照检阅预案,分别在陆上、海上进行了演练。总理好
  8月4日,一直期待着能检阅新中国海上力量的毛泽东主席却没有出现在青岛基地的码头上。代替他的是周恩来总理。于是,1957年的青岛海上大阅兵成为少见的国家元首缺席的检阅礼。
  


  时任海军副司令的刘道生将军后来回忆到:“阅兵前,我跟萧劲光司令员去向主席汇报工作。不知毛主席从炎热的南京来不适应青岛的阴雨气候,还是游泳时着了凉,结果感冒了,头晕、恶心、咳嗽。中央考虑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怕主席在海上检阅中再受海风的侵袭病情加重,因此,委托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检阅人民海军。”
  8月4日早晨,萧劲光大将起得格外早。由青岛海军基地组成的军官队伍已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码头上。
  9时许,萧劲光陪同周总理来到了海军码头,随同前来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舒同,以及总参谋长韩先楚、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等解放军高级将领。
  总理来到海军码头后,马忠全向周恩来报告并请总理检阅军官队伍。这时乐队高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海军驻青部队、机关、军校的军官们排成庄严整齐的队形接受检阅,“总理好!”的问候声响彻云霄。
  检阅完军官方队,周总理等上一艘木壳鱼雷快艇驶出大港。此时,胶州湾海面上,一艘艘舰艇和潜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所有舰艇全部满旗致敬,指战员列队立正,接受总理的检阅。
  周总理随后登上了旗舰“鞍山”号。海上分列式正式开始:两架水上飞机从旗舰右侧滑翔而起,并摇摆着机翼向总理致敬。接着,潜艇编队、猎潜艇编队、快速炮艇编队、鱼雷快艇编队依次驶过,海军航空兵的歼击机群和轰炸机编队越过上空。最后,又进行了潜艇表演和航空兵跳伞表演。
  海上阅兵式历时两个多小时圆满结束。得知海上阅兵大获成功,毛主席也心情大悦,临时接见了青岛基地大尉以上全体军官,并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中国海上力量的宣示
  50年代中期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时期。朝鲜战争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始重新整编,大批进口苏式装备列装,1955年军衔制的实施,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设奠定了基础。对于人民海军而言,经过八年艰苦努力,共拥有了各类舰艇1300余艘,各种飞机360余架,以及大量的岸炮、高炮。中国有了一支包括各兵种的、初具规模的海上战斗力量。尽管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它都依然显得脆弱,与中国的海洋状况极不相称,但是随着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组建,4艘苏联购买的驱逐舰的服役,旅顺基地潜艇支队的成立(3年后的1960年,以两大基地及所属舰队为核心组建了北海舰队)以及十余所海军学校以及相应的领导机关和各业务部门。一支结构完整的现代化海军已经显露雏形。
  1957年的海上大阅兵不仅是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对人民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阶段性成果的检验,更是中国海上力量的一次宣示。它宣告了中国正式结束了百年有海无防的历史,宣告一支全新的,将改变世界海洋实力版图的舰队出现在了西太平洋的洋面上。
  
  帝国象征
  ——斯彼特海德观舰式
  海上阅兵亦被称为观舰式或阅舰式。世界上最著名的观舰式毫无疑问是英国的斯彼特海德观舰式。
  斯彼特海德观舰式历史极为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346年,当时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与法国开战前在此举行盛大观舰式。此后,宣战之际在斯彼特海德举行观舰式遂成英国传统。不列颠以海军立国,舰队参战也就意味着整个国家即将投入战争,在这个意义上,观舰式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沙场点兵”,“点将祭旗”一类仪式化的宣战。
  进入19世纪以后,观舰式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国王加冕礼或者皇室的特别庆祝日举行,如1953年6月伊丽莎白女王登基,1977年6月伊丽莎白二世的银婚庆典。也是从19世纪开始,斯比特海德阅舰式开始越来越多的邀请外国海军舰艇参加。
  从1346年迄今,凡七百年,斯彼特海德观舰式 已经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传统乃至英国国家文化的象征物,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在“日不落”帝国鼎盛时期,它是不列颠国家威慑力的展示。观舰式之时,万邦来朝,更显不列颠世界地位之显赫。1911年,英国皇家海军在观舰式中空前绝后的排出了59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终极豪华阵容,“目不落”帝国的辉煌在如林的大舰巨炮间得到了最佳诠释。据说,德国海军之父提尔皮茨在任期间曾派舰参加观舰式,结果德国最好的战舰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面前黯然失色,威廉二世大受刺激,英德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遂起。
  毫无疑问,斯彼特海德观舰式也是英国海权的晴雨表。英国统治海洋的时代,斯彼特海德就是它全世界示威,传达“海洋属于不列颠”的信息的地方。当帝国的荣光逝去,皇家海军不复当年之勇,观舰式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2002年伊丽莎白女王金婚,本应举办观舰式庆祝,但考虑到费用高昂,无奈作罢。
  
  胡锦涛: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
  统帅和他们的舰队
  ——共和国领袖与海军建设的故事
  陈位昊
  
  建立强大海军,连写5遍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主席前往武汉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他乘坐“长江”舰由武汉沿江而下一路至南京,历时四天三夜。其时,由于台湾国民党飞机对江浙沿海一带的疯狂袭扰,华东海军为保存实力,安排不少舰艇一路溯江而上驻泊武汉。海军几成内河舰队。这也是新中国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在“长江”舰顺江而下的航程中,毛主席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反复用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经验教导大家,他说: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多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我们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谈到当时国际斗争形势时,他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要争气,要认真对付。我们的海岸线这么长,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过去我们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飞机,有了军舰,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干,我们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视察中,他在为“长江”、“洛阳”、“南昌”、“黄河”、“广州”五舰题词时,5次都写下了一样的话“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一代诗词大家,胸中万千沟壑。连续五次题写相同语句,绝不可能是词穷所致。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毛主席对海军的希望之殷切。
  上世纪50年代初是人民海军的草创时期,缺兵少舰,总司令萧劲光在青岛筹建基地建设期间甚至要搭渔民舢板出海。在那个全国百废待兴,朝鲜战争如火如荼的艰难时期,毛主席和党中央却对海军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早在1949年1月,解放战争的炮声未熄,毛主席前瞻性地提出了建立海军的问题。8月份,在指挥战争、筹备建国的间隙,还亲笔为刚诞生的华东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9年,毛泽东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为海军战略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逝世前一年,毛泽东主席还指示海军:“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远慑万里。”
  


  这最后的嘱托和连写了五遍的题词一起被留在了人民海军的集体记忆中。据说,在毛主席题词之后,海军内部的信函落款就变成了“此致,海军强大”,并一直沿袭至今。
  
  “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浦军校”
  坐落于大连市老虎滩畔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1949年5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了当时年仅33岁的张学思,授权他创办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新中国不仅要有陆军,还要组建空军和海军。历来建军先建校,你去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有了培养海军干部的学校,人民海军才有发展的资本嘛!”
  1949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组建大连海军学校的命令,提出“学习苏联经验,办正规海军学校”的方针,并任命萧劲光为校长兼政委,张学思为副校长兼副政委,李东野为政治部主任。这份至今还珍存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史馆的命令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4位领袖的亲笔签名清晰如初。
  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向中国海军输送了3万余名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其中100多人成长为将军,1000余人成长为舰(艇)长,被誉为中国“海军军官摇簸”。在保卫祖国海疆的历次海战中,1300多名从大连海院毕业生荣立战功。新中国海军历史上最近的一次海战中涌现出的9名功臣中的7名;南沙守备部队负责守卫的6个礁盘的第一任“礁长”均来自大连海院。目前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的现任司令员均是该院毕业学员。而从1959以来,学院培养外国军事留学生200余名,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所在国的海军司令。
  本刊截稿时,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的学员们正在积极训练,准备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
  自1950年以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组成的海军徒步方队已经十二次走过了天安门广场。
  
  出航6小时
  1979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意味深长。这一年,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中国经济增长走上了震惊世界的两位数快车道,其势不可挡;这一年,中国海军也从十年动乱的泥潭中脱出身来,重新开始y-度中断的现代化。
  1979年明2日上午8时45分,邓小平由山东省、济南军区和北海舰队的负责人白如冰、肖望东、饶守坤等陪同,来到海军烟台基地检阅舰艇部队。在检阅完担任护航任务的101舰后,邓小平与时任海军司令的叶飞上将一起登上105舰出海巡视。
  邓小平在舰上详细询问了这艘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军舰的性能、装备和使用情况。尽管天气不好,但他兴致很高,听完汇报后他走出舱室健步登上了高处的指挥台举目 望。在6个多小时的航程中,邓小平还不时对照海图观察经过的岛屿和海域情况,向随行海军将领了解渤海湾的防务部署。
  25年过去了,谈起当年为邓小平驾舰的一幕幕,已退休的原105副政委刘云成依旧激动万分:在一号舱室内,我拿着题词本,小声地向海军第二政委杜义德汇报干部和战士想请邓小平题词的愿望。邓小平听到了,高兴地点了点头,但没有马上动笔。他掏出一支烟点燃,静静地思考好一会儿,挥笔写下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短短18个字,寄托着邓小平对海军建设的殷切期盼。照亮了海军建设与发展的航程。
  
  海空大演习,1995
  1995年10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海军建军以来最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在东海拉开序幕。江泽民主席等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乘坐指挥舰出海观看海上演习。上午9点30分,一艘艘新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编队、潜艇编队迅即驶入演习海区。 一时间,天空战鹰呼啸,水上战舰驰骋,水下“蛟龙”倒海,导弹腾飞,火炮轰鸣,鱼雷逐浪,齐射目标;海面水柱冲天,海空火光闪闪,烟幕腾腾。电子战贯穿了演习的全过程,舰机协同、编队协同,舰空对抗、潜舰对抗,登陆作战,气势壮观,一场高技术现代海战的缩影呈现在中央军委领导面前,显示了人民海军装备质量有了新的发展,海上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演习结束后,江泽民等中央军委领导检阅了海上分列式。核潜艇、常规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和直升机、水上飞机、侦察机、歼击战斗机、歼击轰炸机组成的舰艇、飞机编队依次通过海上观摩主席台,接受江主席的检阅,人民海军充分展示了严整的阵容和崭新的风貌。
  海上演习和阅兵式结束后,江泽民主席在指挥舰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海军这次组织中高级干部学习高技术和新装备知识,结合新的形势研究战法,取得了显著成果。新的形势对海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委必须把海军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确保中国海防安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视察两栖巨舰,在新起点上推动海军又快又好发展
  2008年4月9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考察了南海舰队驻三亚的部队,数千名海军官兵身着07式新式海军军服在舰艇上分区列队,以严整的军容和水兵特有的风姿,接受军委胡主席的检阅。胡锦涛不时地向海军官兵致以亲切问候。检阅结束后,胡锦涛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昆仑山”号两栖舰参观,他攀舷梯、下舱室、上甲板,察看武器装备,和官兵亲切交谈。
  上午10时40分,胡锦涛来到驱逐舰某支队礼堂会见海军南海舰队驻三亚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在听取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的有关情况汇报后,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说,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胡锦涛要求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能力作为核心,着力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不断增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的海上军事任务的能力。
  美国的年度报告说,中国海军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和高度,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则认为,中国大陆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大海军”,完全不同于蓝水海军或者防御性的海军。
  
  后记
  
  本文根据相关公开报道撰写而成,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缅怀毛泽东》(刘道生著),《回忆邓小平》(叶飞著)等文。
  文中如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
  
  亲历1995年海上大阅兵
  李 杰
  
  黄海大演习
  1995年10月,人民海军在黄海某海域进行了一次海上战役演习。演习这一天,该海域云飞涛卷、波急浪滚。由一艘艘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组成的编队全速进入演习海域。与此同时,我海军航空兵新型机群也神速飞临上空。顷刻间,一架架“蓝方”侦察机、电子干扰机临空对“红方”舰艇编队实施空中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红方”舰艇编队立即展开了激烈的电子对抗。随即,“红”、“蓝”双方战斗机群穿云破雾分头而击,奔向各自的攻击目标。“蓝方”战斗机群首先突袭“红方”舰艇编队;“红方”战斗机群迎击而上,与来袭的“蓝方”战斗机群展开了空中格斗,相互发射了空空导弹。与此同时,“红方”舰艇编队使用火炮和舰空导弹进行抗击,海上火炮轰鸣,干扰弹在海空荧光闪亮,形成团团烟云。只见,空中战鹰呼啸,海面战舰驰骋,舰机协同展开一场对空防御,导弹呼啸着飞向“蓝方”机群,全部命中“蓝方”目标。
  紧接着,舰机协同反潜作战又开始了。舰载直升机盘旋搜索,水下潜艇正隐蔽伏击;突然间“蓝方”潜艇群发射的鱼雷攻向“红方”舰艇编队。“红方”编队立即指挥舰载反潜直升机前去搜索,直升机群紧紧抓住“蓝方”潜艇,实施鱼雷攻击。很快,“红方”猎潜艇、驱护舰编队又在直升机引导下,对“蓝方”水下潜艇目标再次进行火箭深弹攻击,顿时火箭飞腾,海上硝烟滚滚,水柱冲天。随之,“红方”舰机主力编队合同突击“蓝方”水面舰艇编队,“红方”一批又一批强击机群俯冲过来,连续发射的航空火箭、空舰导弹,准确地击中了“蓝方”的舰艇,把海上演习推向了高潮。
  
  “祖国万岁”
  笔者当年曾登上海上阅兵的受阅舰——北海舰队121船,亲眼目睹了这场规模宏大海上阅兵。这次阅兵恐怕是我国建国建军以来,海军动用舰艇和飞机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一次海上大阅兵。当时,江泽民、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等几乎全部军委领导就是乘坐121大型指挥船,观看这次海上检阅的。
  海上阅兵比之陆上阅兵,虽然动用的兵员数量可能不如后者多,但动用的装备耗资较大,技术保障困难,而且组织实施相当复杂、完成程序十分繁琐。更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舰艇的受阅取决当地海域的天气、海况等自然条件,甚至海上能见度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因素。
  受阅这天(1995年10月19日),天公并不作美。能见度不是太好,海上有一定的涌浪,很多人都担心,检阅能否进行下去。不过,我听我身旁的一位训练部门的军官肯定地说:没问题!由于来参观检阅的各方嘉宾数量较多,不仅有解放军三总部的领导,也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等,因此121船的左舷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观看视角比较好的位置(不在第一排)。人们都伸长脖子朝舰后舷观看,不多一会,只见一艘威武雄壮的战舰乘风破浪率先从左舷侧急驰而过。它就是刚服役仅一年的112“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舰越驶越近,人们终于看清楚:该舰的桅杆上飘扬着“帅旗”,舰上的官兵正分上下两层进行站坡(是舰员在舰上列队的一种形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海上阅兵、检阅舰艇、访问外国港口进出港时以及其他有关场合),上层为士兵,身着上白下蓝的水兵制服;甲板上的军官、士官着全白军服,显示出与国际接轨的战略性海军的风范。舰上的旗语兵欢快地挥舞着旗帜,打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旗语:祖国万岁!在分区列队时,舰员面向舷外,根据需要可两舷分区列队,也可在一舷分区列队。我国海军规定,舰艇执行三级以上礼仪时,全体舰员分区列队。在每层甲板上,军官、士官均站在舰艏方向。见到此情此景,观摩舰上的所有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12导弹驱逐舰就是当时海上分列式的先导舰;紧随其后的是其他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等一字形跟进;而新型歼击轰炸机、歼击战斗机组成的空中编队,则依次通过海上阅兵主席台。
  第一艘舰过后,后续舰紧跟了上来。按照要求和惯例:前后舰之间的距离大约在2-3链(350-550米)。采取这样的间隔,主要为了前舰尾流不致影响后舰。此时,在水面舰艇外侧不远处,核潜艇、常规动力潜艇等均采取水面航行的方式款款同步而进。121指挥船上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而空中掠过的既有战斗机、战斗轰炸机,也有直升机和水上飞机。因为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飞行速度过快,加之距离观摩舰稍嫌远,能见度又不理想,所以当各型飞机快速飞掠而过时,多数人留下的是遗憾。在空中编队中,殿后的飞机是大名鼎鼎的国产“水轰五”水上飞机。这种我国国产的第一代水上飞机的机长近40米、翼展为36米、机高约10米,机体相当庞大,且矫健英武,煞是好看!再次吸引人们的眼球,吊起观摩者的胃口。“水轰五”水上飞机贴着海面不高的距离飞行及至近前时,把全体参阅人员兴致提升到最高点。
  
  近代中国海军操阅实录
  征 途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当新中国海军即将举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阅舰式之际,有谁还记得,那支百年前灰飞烟灭的“天朝水师”也曾有过艨艟云集,舳舻相接的壮阔场面。
  
  《北洋海军章程》与操阅制度
  说到北洋海军的会操与校阅,“北洋海军章程》是个不能不说的话题。
  随着从英国购买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舰先后回国,北洋水师的制度化建设随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李鸿章和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的有力推动下,清政府于1888年底正式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洋海军章程》。该章程的出台标志着作为法定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正式建军,而“北洋水师”这个名词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1865年曾国藩奏定的《长江水师事宜》相比,《北洋海军章程》显然更具有近代海军的色彩。《章程》对北洋海军的“官制”、“升擢”、“俸饷”、“恤赏”、“武备”、“仪制”等进行了制度化规定,而其中的第十二章“简阅”就是关于北洋海军会操与校阅制度的叙述。
  《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北洋各船逐日小操,每月大操一次,两个月全军会操一次;每年须与南洋各船会哨一次。每年节过春分以后,凡南洋兵船如‘南琛’、‘南瑞’、‘开济’、‘镜清’、‘寰泰’、‘保民’等类能海战者,应由海军衙门调归北洋合操;各船在北洋,每年春、夏、秋三季沿海操巡,应赴奉天、直隶,山东、朝鲜各洋面以次巡历;每年由北洋大臣阅操一次;每逾三年,由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大臣请旨特派大臣,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大小会操事实上均为北洋海军单舰和编队阵法训练所设,而定期举行的大规模校阅则可以让上级官员及时掌握北洋海军的训练状况,衡量其训练成果。然而,如果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表现来验证的话,就会发现此类操阅并不能真实反映训练的实际情况。据战后的资料披露,北洋舰队炮术训练时常常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这种平时的弄虚作假为黄海海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辛亥革命后,民国海军对操阅制度依然十分重视。自1929年8月至抗战之前,海军部几乎每年都要调集舰队举行项目多达数十种的会操,并定期举行大规模校阅。民国时期的校阅分特命、通常和临时三种。其中通常校阅由海军部对于各舰及所属各机关每年派员举行一次,另两种均为不定期举行。据史料记载,民国海军于1931年开展首次通常校阅至1937年抗战爆发停办,共举行6次。
  
  醇亲王亲阅
  1886年5月,天津城里一片繁忙景象。
  虽说正是春归北国,杂树生花的时节,但人们却无意踏青赏景。“当今皇上”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以来即将首次巡阅北洋水陆各军,津城里的大小官员自然要给他留下个好印象。自1885年(光绪十一年)海军衙门成立,至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前后十年之间总共举行大阅三次,但尤以这次最为中外人士所注目。
  5月14日,醇亲王出都,率海部大员善庆、总办恩佑等文武随员三十余人,王府护卫太监等二百三十余人,首达通州,改乘“长龙”座船,于二日后抵达天津。李鸿章率大批文武官员恭迎,众人夜宿海光寺。
  17日上午,醇亲王接见各国驻津领事后,视察了天津武备学堂。中午,醇亲王登“快马”小轮船沿海河驶入大沽,改乘“海晏”号轮船。随行人员则登上“保大”号轮船。次日凌晨,一轮满月照映着万顷碧波。排水量2000顿的“海晏”轮在北洋“定远…‘镇远”、“济远”、“超勇”、“杨威”5舰和南洋“海琛”、“南瑞”、“开济”3舰左右护卫下,乘潮出大沽。“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6炮艇尾随其后。
  醇亲王管海军而不谙海军。上年奉旨总理海军后,就感叹“轮船之制,苦不深谙”。李鸿章这次的接待方针,是想以海军建设的最新成果,给醇亲王一个新鲜而强烈的刺激,以加强其对海军事业的印象。20日,醇亲王一行登上黄金山炮台,李鸿章调集“定远”、“镇远”等8舰表演打靶,鱼雷艇还表演了鱼雷发射。同时,旅顺口新修的海岸炮台,也竞相开炮,一时间黄金山炮声大作,撼地震天。据统计,整个演习共消耗炮弹百余发,鱼雷1枚,水雷8枚,约合白银万余两,是北洋水师组建之后最大规模的演习。
  这次视察对于醇亲王和李鸿章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直接接触。经过这次阅兵,醇亲王对海军的现状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同时对海军未来发展也有了初步想法。而李鸿章也显然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回京后的醇亲王在呈给西太后的奏折中写道:“北洋现只‘定远’、‘镇远’、‘济远’三铁舰,‘超勇’、‘杨威’两快船可备海战之用。……俟明年英、德新订快船四只北来,合之北洋现有五船,自成一队,仍俟筹款有着,再行续商订购。”一年前,因福州船政局轮船在中法战争中全军覆没,朝廷电谕李鸿章“着照前购钢面铁甲快船定购四只,供台澎用”,四船即“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现经醇亲王寥寥数语,便纳入北洋范围,李鸿章焉能不喜?
  
  大战前的巡礼
  1894年的中国可谓进入了多事之秋。
  一些西方历史研究者通常将这一年视作清政府由“屈服时期”进入“受制于人的时期”的一年。
  这一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北洋海军举行了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海上校阅。几个月后,这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天朝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惨败而归。
  这是一次大战前的校阅。和之前一样,负责主持这次校阅的依然是兼任海军衙门会办的李鸿章。此时距离“中堂大人”首次检阅北洋水师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期间,北洋水师共举行过大规模校阅三次,李鸿章每次均亲自参与其中,担任主持。与8年前相比,如今的“李大人”虽然身体尚健,但精神却大不如以往。外交、国防、铁路等诸事集于一身的他已难于做到兼顾。北洋海军的纪律和操练也因此每况愈下。
  5月9日,李鸿章一行到达大沽口,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海面上,北洋舰队“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扬威”9舰一字排开,此外还有记名总兵余雄飞率领的广 东舰队之“广甲”、“广乙”、“广丙”3船,以及记名提督袁九皋和总兵徐传隆分率的南洋舰队之“南琛”、“南瑞”、“镜清”、“寰泰”、“保民”、“开济”6船。另外,北洋舰队的“威远”、“康济”、“敏捷”3艘训练船也已先赴旅顺等候。
  次日,全体舰船乘落潮出海,沿途行驶操演,不时改变阵形,或雁行或鱼贯,操纵自如。李鸿章在甲板上观看,屡屡捋须点头,表示满意。抵达大连湾后,舰队又于17、18两日进行鱼雷和大炮射击演习。19日全部舰只到达威海卫,部分兵舰登陆,演习陆上枪炮阵法,变化灵活,敏捷利落。还调集南北各船,各挑水军枪队20名打靶,每名射击3次,均能全中。接着“威远”、“敏捷”、“广甲”3船操演风帆,既快又灵活,博得大家的喝彩。当晚全舰队万炮齐发,进行实弹演习,受到英、法、俄、日四国来宾的盛赞。北洋水师校阅至此结束。
  回到天津的李鸿章并没有陶醉在校阅的壮阔景象中。他在上呈的《校阅海军竣事》一折中指出:“西洋各国亦舟师纵横海上,船式日新月异。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铁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犹胜。即日本蕞尔小邦,亦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1888年)北洋水师开办以来,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舰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在奏折中的担心显然不无道理。尚在此次阅兵进行期间的5月8日,李鸿章从驻扎在朝鲜的袁世凯那里接到了东学党起义的消息。当然李鸿章认为日本“必无他意”,于是只派了区区1500人赴朝参战,结果寡不敌众,清军全军覆没。初战惨败之后,猛然醒悟的李鸿章才一边紧急召见英、俄使节,想请两国出面斡旋,一边火速增派军队入朝和日军相抗衡。
  然而大厦将倾,独臂难挽。
  北洋海军就这样在“后难为继”的困顿局面中迎来了甲午战争。而将其一手操办起来的李鸿章也在此后陷入了“临时方知一死难”的窘境之中。
  
  远航美利坚
  甲午惨败之后,清朝海军在张之洞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重建之路。
  此时的大清已是日薄西山,不复当年之财力。因此在从英、德等国新近购买的43艘军舰中,排水量仅为4000多吨的“海圻”号巡洋舰及其姊妹舰就成了“天字一号艨艟”。
  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其子乔治五世继承王位。为了让加冕庆典有“万邦来贺”之感,英国人决定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18国200余艘军舰参加庆祝仪式。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海圻”号巡洋舰载着300多名大清海军精英从上海杨树浦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远航。
  6月20日,“海圻”号驶抵朴次茅斯。6月24日上午11时许,乔治五世国王偕玛丽王后在海军大臣丘吉尔的陪同下检阅各国舰队,中国专使载振和程璧光应邀陪英王乘坐同一艘游艇观舰。当英王乘艇接近检阅区时,80艘各型战舰分8行威武阵列,全部旗帜高悬,舰上官兵昂首在甲板列队。隆重壮观的观舰式持续了1小时20分钟,回港途中,乔治五世接见了中国海军统领程璧光,并向其颁赠“加冕银牌”。观舰式结束后,“海圻”号也趁机回了趟“娘家”——位于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修。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周游世界时,曾途经厦门。中国海军的盛情款待给到访的美国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海军之后曾多次邀请中国海军回访。于是,在英国完成大修后,“海圻”号便起锚向美国东海岸进发,并于8月10日抵达纽约。
  中国军舰首次访美,在全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已故美国总统格兰特之子、纽约区陆军最高司令官小格兰特将军派夫人陪同“海圻”号官兵拜谒了格兰特总统陵墓。还有一些美国商人出于个人目的,也向程璧光大献殷勤,以期拿下更多中国军舰及其它武备的订单。
  “海圻”号停泊纽约期间,恰逢拉美一些国家发生排华暴乱,“海圻”号又奉命顺访古巴、墨西哥,以宣慰侨胞。8月中旬,“海圻”号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立刻受到古巴华侨的热烈欢迎。舰队的到访让古巴政府对华侨的态度产生了变化,古巴总统接见程璧光时特意表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
  1911年9月初,“海圻”号从哈瓦那解缆起航,当到达英国巴罗港时,全舰官兵得知一场开天辟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华大地爆发,顿时群情激昂。程璧光为此专门集合全舰官兵在甲板训话,他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任何人如欲回国参加革命工作,请站到右舷,不赞成的站到左舷。待我数完‘一、二、三’,就请各位按自己的意愿,决定行动。”言毕,程璧光略微停顿几分钟,接着高声喊出“一、二、三”。只见列队甲板左舷的官兵全部移至右舷。一时间,全舰掌声雷动,官兵们欢呼雀跃。
  1912年5月,升起中华民国国旗的“海圻”号终于回到上海,完成了这次传奇航行。
  
  结语
  中国近代海军的阅兵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从《北洋海军章程》出现的那一刻起,中国海军的军规和训练便日渐制度化,历次操阅也能给参观者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然而,外表的光鲜无法掩盖其内部的颓丧,在李鸿章首次检阅北洋水师短短10年之后,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舰队就在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战中偃旗息鼓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不但没有走上富强之路,反而又陷入了连年的战火之中。从北洋政府时期到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海军的校阅规模一次比一次小,校阅的地点也从汪洋大海转入了江河湖泊。抗战爆发后,由于各舰队调动频繁,中国海军的各种校阅活动遂全部停止。中国近代海军的阅兵史也在这里画上了一个无奈的“休止符”。
  
  旧中国海军操阅人
  醇亲王
  爱新觉罗奕言譞(1840年~1891年),字朴庵,爵封醇亲王,道光帝昱宁第七子。为人谦卑的奕嚣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为人谨慎谦卑,不因身份显贵而稍露锋芒,这是他一生荣显未遇蹉跎的重要原因。光绪十年三月(1884年4月)恭亲王以对法政策软弱为言路所劾,遭受慈禧太后罢黜,而改由醇亲王主政。中法之战后,醇亲王在朝廷议论海军建设时,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兴趣,慈禧遂命其总理海军事务。醇亲王接管海军事务后着手制定了水师的战略方针,在此方针之下,创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并与李鸿章一起参与了北洋水师的建设,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留下深刻的足迹。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章桐,字渐甫,安徽台肥东乡磨店人。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子;他热衷权势,长期掌控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他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影响:《马关条约》和 《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谈判而最后缔结,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诚如梁启超《李鸿章传》中所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程璧光
  程壁光(1861年~1918年),字恒启,广东香山县人。1875年,程璧光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驾驶。毕业后上“扬武”舰当练习生。后历任南洋水师“超武”等舰管带和教习等职,参加过中日丰岛海战。战后,程壁光被革职回故里。归乡后,程璧光经孙中山及其弟劝说,亦答应入会。1895年10月,兴中会起义计划泄露,程璧光逃至南洋槟榔屿。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洲,路过摈榔屿时,程璧光谒之,李鸿章劝其回国并为之请免甲午之战全军覆没之责。回国后的程壁光复供职于海军。1917年7月21日,程壁光在孙中山的号召下率部分舰只举义南抵广州,并于次日发表海军护法宣言,史称护法舰队。9月10日,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程壁光任海军总长。1918年2月26日,程璧光在广州遇刺身亡。
  
  “康德”皇帝的寻梦之旅
  历史的时钟指向了1935年。
  这一年是溥仪坐上“康德”皇帝宝座的第二年,距离龙旗飘落已过了24个春秋。
  也许对于这位末代皇帝来说,大清的昔日光景早已变得模糊不清,但挥之不去的“天朝情结”却依然时时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
  1935年秋的这次海军观舰大典,也许就是他重温旧梦的开始。
  9月8日上午8时,身穿陆军礼服,佩戴兰花大绶章的溥仪,在隆重的欢送场面中离开长春,于当天下午到达哈尔滨。
  次日上午10时10分,换穿海军正装的溥仪,在伪宫内府掌礼处长张允恺、武官长张海鹏、伪侍卫官长工藤忠,伪尚书府大臣袁金凯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临时行宫,开赴松花江边。
  在轰轰作响的皇礼炮声中,溥仪先上御召艇,再登御召舰。这艘名为“定边”号的御召舰于10时45分起锚,由“济民”号先导、“恩民”号供奉,各舰间隔百余米,向举行仪式的江面航去。当樯头上高高飘起皇帝旗的御召舰在指定位置抛锚后,接受检阅的舰只排成两列纵队,一一通过御召舰,右列为“亲仁”号、“顺天”号、“养民”号、“大同”号、“利民”号、“普民”号:左列为“利绥”号、“利济”号、“江平”号、“江清”号,“江通”号和“惠民”号。各舰通过御召舰时,均按照《海军礼节令》第七十一条款的规定向溥仪致最敬礼,而溥仪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举手还礼。
  11时20分左右,溥仪将参加观舰式的头面人物都集中到御召舰的甲板上,并向列位宣读了一篇“敕语”:“朕自登基首次举行观舰式,亲阅之下,军容严整,朕实嘉之。惟帝国海军建日尚浅,坚锐未充,而防共戍边,任重道远,尔等将士宜思及此,勉哉奋进,善矣睦邻,同心戮力,股肱辱责,以不负朕之重生。”伪军政部大臣于琛澄随即按部就班地表示,一定“奉公尽职,不负圣望”。这套过场之后,溥仪又在舰上“赐餐”,“大典观舰式”就在这觥筹交错中得以收场。
其他文献
法意两国合作开发的新一代多用途护卫舰正处于紧张忙碌的建造阶段,法国阿基坦级首舰“阿基坦”号于2007年2月在洛里昂造船厂开工,预计2009年下水,2012年即可交付法国海军;意大利海军的首艘新型多用途护卫舰“卡洛贝尔加米尼”号于2008年2月在泛安科纳造船厂开工,服役时间也是2012年。此外,摩洛哥从法国订购的首艘阿基坦级已经于2008年8月在洛里昂开始建造,预计2013年交付摩洛哥皇家海军;希腊
期刊
(4)山县的“分进合击”    1939年5月27日夜间,山县武光大佐指挥的作战支队开始行动。如前所述,他将部队分成几路开往战场,预定同时发起进攻,企图以“分进合击”的战术包围和消灭哈拉哈河东岸的苏蒙军。用这种在中国战线对付游击队的战法来对付苏联正规军,甚至不惜分散攻击兵力,山县也的确是过于乐观了。  在山县的几路部队中,北翼,作为快速打击力量的第23师团搜索队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队长东八百藏指
期刊
提起匕首手枪,大家一定会联想起神秘的间谍、冷酷的海盗等与之相关的人物形象。然而,匕首手枪并不只是他们的专利。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些人对古典匕首手枪十分痴迷,往往高价收藏一些优秀的制刀师复制的古典匕首手枪。据一些藏有匕首手枪的人称,匕首手枪不但可以作装饰品佩戴,而且还能在危急时刻作为防身武器大显身手,它将冷酷与艺术集一身,具有独特的魅力。    制刀师的杰作    美国虽然可以自由持有枪械,但并非人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在海湾扬名的“悍马”军车是美军最为常用的代步工具,它的身影同其名声一起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其充满野性、动感、激情的魅力使无数人折服,拥有一台“悍马”成为无数男人永恒的梦想。可以说,“悍马”军车是世界轻型越野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2003年美军在伊拉克从大规模地面战斗结束进入占领和搜捕阶段后,大量的“悍马”军车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却成为了反美武装最喜欢攻击的目标之一,使美国士兵面临灭顶
期刊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日子: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截至26日12时,地震造成65080人死亡,360058人受伤,23150人失踪,成为国家灾难。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去灾区一线,刻不容缓。  13日上午,我立即到总社找军分社领导请战,领到了海事卫星和发稿手机,做好了去灾区采访的必要准备。  在这个非
期刊
航天员水槽训练服由服装、本体、手套、液冷服、内衣、通话头戴、生理参数检测设备、生保脐带和配重组成加上配重后的重量约240千克、可在12米水深工作。
期刊
“神舟七号”飞船今年9月25日21时10分成功发射,共在轨飞行2天20小时27分,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着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健康出舱,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翟志刚的首次太空出舱行走成功也向世人昭示中国“步”入了太空强国。  此次任务中,“长征2F”运载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准确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航天员飞行乘组出色完成了各项预定
期刊
去年末,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号“宙斯盾”驱逐舰成功跟踪并拦截了一枚从夏威夷考爱岛的美军太平洋导弹靶场(PMRF)发射的弹道导弹靶标。这次反导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日本海上第一次反导飞行测试任务(JFTM-1)顺利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海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国家。美国导弹防御局(MDA)海基弹道导弹防御项目负责人阿兰·B·汉克斯海军少将就日本拦截弹道导弹试验称,“获得海
期刊
在一个德国军官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这里的森林里,沼泽里,到处都是复仇者的身影……真糟糕,我再也不想碰到类似的事了。我不能和幽灵作战。现在我正在写日记,恐惧地看着太阳落下……黑夜来临了,我觉得好像从黑暗中听到了什么,一些阴影正向我们逼近,可怕的恐怖正包围着我……”  是的,在辽阔的苏维埃土地上,苏联游击队就犹如一群神出鬼没的幽灵不断给德寇制造着恐慌。他们炸铁路,炸桥梁,抓俘虏,每每让看似强大的德
期刊
西班牙海军最新、最大的舰艇——“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前不久在纳凡蒂亚造船集团菲尼-斐罗造船厂下水,引起了外界很大关注。之所以会有如此轰动效应,主要是因为不少国家看上了这款两栖舰的技术性能,如澳大利亚海军未来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就是以其为原型设计,而以色列也对其表示出很大兴趣。    发展背景    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及华约这个强劲对手的消失,西方国家海军开始调整原来那种为在大洋上与苏联海军对
期刊